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1、地图的三要素是?2、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如何?二、【设问导读】地图上有许多带点状的符号和数字你会看吗,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 本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三、【自学检测】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17第三自然段,以及P18图1、25“一些常用图例”知道什么是图例1、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称为。
2、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标明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
3、参考课本P18图1、25“一些常用图例”,将P18图1、26图例补充完整。
自主学习二1、阅读课本P19~P20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以及P21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⑴、了解地图的种类及用途;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以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加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2、观察课本P23图1.33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思考P23第⑴⑵⑶题)。
1地图种类很多,按内容分可将地图分为、两大类;2、地图种类很多,按比例尺分别将地图分为和、三大类;按区域分别可分为、、、、、等等。
3、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旅行中通常使用到的地图有、、、等地图。
4、地图种类很多,根据,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信息。
4、观察课本P22图1.31中国地图~1.32北京市地图(思考P22第1, 2题)四、【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例不包括各种符号。
B、图例是在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C、图例是地图上可有可无的内容。
D、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2、 2012年,当地时间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强强想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A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中国气候图3、还想了解法国首都巴黎在法国的位置,应选择()A、世界政区图B、法国政区图C、法国地形图D、中国政区图4、“十一”长假,家住海南的明明到北京旅游的行程,应选择的地图是()A 地形图B 导游图C 交通图 D政治地图5、下列各项中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世界地图 B海淀区地图 C中国地图 D北京市地图6、下列地图中,属于自然地图的是()A地形图 B 人口图 C交通图 D农业图7、相同图幅,绘制中国地图和山东省地图,其比例尺大小和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是()A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内容详细 B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C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小,内容简略 D中国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8、四川汶川小强一家于2010年11月观看了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和各项体育比赛,在亚运会期间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地图是()A 、地形图B 、导游图C 、水文图 D、卫星影像图9、连线题A、去商场购物应选择 a 、城市社区平面图B、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应选择 b、交通图C、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选择 c、商场导购图D、了解城市社区分布情况应选择 d、世界政治地图E、了解乡村分布情况应选择 e、公园导游图F、了解某地形应选择 f、政区图G、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选择 g 、地形图H、了解省区分布情况应选择 h 、乡村平面图五、【拓展延伸】Google Earth是Google公司最近发布的一款免费地图搜索软件。
一.比例尺的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地图在比例尺、表示范围及表示内容上都不相同)
二.进入情境:
1.放暑假啦,(家住广州)小明爸爸想带他去北京游玩,北京在哪里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2.准备买票了,从广州去北京的交通线路又有哪些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3.终于到达北京,到哪里住下来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城市地图
4.他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中心城区略图
5.到了北京动物园,他们想去“犀牛河马馆”?
应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景点导游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2)
——选择适用的地图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三.卫星影像图和电子地图的应用。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教学准备】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事物。
(学生回答谜底:地图)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师生活动)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回答)(小结)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
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
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活动](要求)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学生活动)(师生活动)(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说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常用地图,初步学会使用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通过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感受先进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说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的“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将本节放在第一章,更加体现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
第二课时主要讲述如何选择适用的地图,以及高科技地图的简介。
内容相对简单,便于掌握,重点在于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地图,且在第一课时系统掌握了阅读地图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很容易融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这对深入学习本节内容非常有利。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地点:计算机室(保证每名学生一台电脑)。
教师:在电脑安装谷歌地球软件、多媒体课件全班划分为三大组,并选出组长,每大组中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新知(授新课)一、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多媒体展示图片与问题:1.2010年春季,我国云南省大旱,小明想知道云南在哪里,他应该选用哪一幅地图?2.玲玲想了解北京故宫在什么位置,她应该查阅哪一幅地图?3.小伟想去北京天安门游玩,他应该查找哪一幅地图?多媒体:展示3幅北京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生: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二、教学新课:板书: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获取信息师提问:请你们当参谋,选择合适的地图(学案第9页第5题):(1)七年(3)班要搞一次郊外的山地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
X玲想知道福岛的位置。
(需要日本政区图)(3)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
(需要某某市交通旅游图)学生讨论回答:生: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生: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生: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需要某某交通旅游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22——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暑假去某某旅游。
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X中国交通图。
这X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生: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某某的交通线路。
(2)到了某某某某,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某某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某某游览,还想去某某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生:需要某某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景点导游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对比、计算、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2.绘制图表等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1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
(地图)对,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方法2 请同学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方法3 同学们知道“和氏璧”和“图穷匕见”这两则历史故事吗?这两则故事都跟地图有关。
在历史上,地图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
因此,各国总是把地图藏在皇宫内院,不轻意给人看到。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力。
课标与教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能力目标: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
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地形图的应用34567《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景观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特征。
运用图片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内部地理差异能力目标理解气候湿热的红土地的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过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方面的特征教学难点自然环境方面的特征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2、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利用课件或书45页三个反映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
学生回答问题查找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读图明确P45图7.4 讨论南方地区的位置特征、范围及地形的特征。
导入新课展示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主要包括广西和云、贵、川、湘、琼等省,人口较多,少数民族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2、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以平原丘陵为主,明确南方地区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西边以高原盆地为主,东边以平原丘陵为主。
找出主要地形区。
3、气候和植被:类型大部分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广东台湾海南有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800亳米以上,光热水充足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雷洲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都是常绿阔叶林带。
青臧高原则是高原气候。
4、土壤: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6、讨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7、分析: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成因及气候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8、活动46页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解释3题的现象。
9、讨论红土地的成因。
二、重要的水田作业区讲述:由于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土壤的特征,水田在南方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这里的人们,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试着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知识点1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表示________间隔比________间隔缩小的程度,等于________间隔除以________间隔。
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
4.在地图上,面对地图,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____________判读方向,其箭头所指方向为________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是______方,与箭头垂直向左的方向是__________方,与箭头垂直向右的方向是________方。
6.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确定方向,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知识点2选择适用的地图1.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__________图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________图;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
图幅一样,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________,表示的内容________;比例尺较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________,表示的内容________。
详解详析【课堂在线】知识点1 1.比例尺方向图例2.图上实地图上实地3.数字线段文字4.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指向标北南西东6.经纬网南北东西知识点2 1.导游交通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小详细大简单。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课标具体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2、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会判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2、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感到难度较大。
四、教学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3、了解地图在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同学们,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需要有的是什么呢?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学习,既引起兴趣又引出本节知识。
【讲授新课】
活动:学地图,用地图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
活动程序:
小组活动:
1、学生查看对比教材、地图册、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地图——注意地图的名称很重要
2、老师给出使用目的,让学生选择出所需的地图——简单说出
去济南各大公园游玩
了解日本、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去北京旅游,确定行程
去大明湖游玩
想知道世界的地形情况
3、比较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填表: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较小
【拓展交流,学以致用】
1、暑假小明去云南旅游,他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⑴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出行提供哪些服务?
⑵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⑶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旅游,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⑷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路线,他需要哪种地图?
2、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活动策略: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并根据生活中的经验,通过交流讨论选择地图的方法,以达到读图用图的目的。
目标评价:
活动结合生活实践归纳总结不同比例尺地图特点,结合实例活学活用,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综合建模】
【课堂作业】
1、临沂的小明要去南京的中山陵游玩,他最需要下列那些地图( )
A、中国交通图、南京市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南京市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南京市旅游团
D、南京地形图、南京市交通图
2.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
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山东省地图D.东营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