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图(第二课时) 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45.65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图(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3地图(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2、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3、选择适用的地图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学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图。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的关系教学媒体有比例尺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个需要什么样的地图?2、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了人们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讨论: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
二、自学指导1、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讨论:去公园游玩,需有寻找景点,应该用什么地图?(导游图)外出旅游,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什么地图?(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什么地图?(国家和地区图)师归纳总结: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应该参考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市城市图;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还要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地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教案6 课题 1.3 地图(1)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重点难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导入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图、用图自主学习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1)概念: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3)表示形式__________,如1:4000或 1/40000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2.方向(1)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3.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团队合作1.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2.读图完城下列问题:①②③(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3)图③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0 40千米小结提纲思维导图1、___________ 地图的三要素2、__________3、____________反馈练习1. 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 比例尺B. 颜色C. 方向D. 图例2. 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 1300千米B. 18000千米C. 180千米D. 1800千米3. 读如图判断B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A. 东南B. 东北C. 西北D. 西南4.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A.南方B. 东南方C. 西北方D. 北方5. 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 东方B. 北方C. 西方D. 南方6. 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 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 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D.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教学反思课题 1.3 地图(2)学习目标1.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2.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主要陆地地形的类型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这节我们重点学习对地形图如何判读。
一.比例尺的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地图在比例尺、表示范围及表示内容上都不相同)
二.进入情境:
1.放暑假啦,(家住广州)小明爸爸想带他去北京游玩,北京在哪里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2.准备买票了,从广州去北京的交通线路又有哪些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3.终于到达北京,到哪里住下来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城市地图
4.他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中心城区略图
5.到了北京动物园,他们想去“犀牛河马馆”?
应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景点导游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2)
——选择适用的地图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三.卫星影像图和电子地图的应用。
地理:1.3《地图》(2)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图的基本要素(2)
班级____姓名____日期____月____日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在普通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和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2.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例.
自学检测一
看地图册P10中间的三幅图思考:
1.在普通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二
看课本P14图1.23思考: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三
思考: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节节清
1.在普通地图上,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2.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让指向标的箭头___ ,然后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3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___方向,纬线指示___方向
4、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 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判断: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南
C. 北
D.西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南
C.东
D.东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地图,主要内容是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地图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地图的详细知识和使用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地图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2.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3.坐标系的运用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图样本3.比例尺计算工具4.坐标系图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地图样本,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历史地图等,并展示相应的地图样本。
3.操练(10分钟)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问题,如计算学校到家的距离等。
5.拓展(5分钟)介绍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展示坐标系图示,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在地图上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和坐标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家庭作业,如查找某个地点的地图并计算距离等。
8.板书(5分钟)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坐标系的作用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地图,主要介绍地图的种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图,善于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
2.地图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地图案例,如我国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通过展示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各类地图的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案例,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地图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如查找地理位置、规划路线等。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生: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二、教学新课:板书: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获取信息师提问:请你们当参谋,选择合适的地图(学案第9页第5题):(1)七年(3)班要搞一次郊外的山地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
X玲想知道福岛的位置。
(需要日本政区图)(3)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
(需要某某市交通旅游图)学生讨论回答:生: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生: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生: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需要某某交通旅游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22——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暑假去某某旅游。
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X中国交通图。
这X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生: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某某的交通线路。
(2)到了某某某某,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某某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某某游览,还想去某某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生:需要某某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景点导游图。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二时)第2时Unit3ThisissisterSetinA3a—4【教师寄语】neanntputbathel时钟不能倒转【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本节的3个单词。
2、学会运用句型Ishe/sheur?es,he/sheis【学习重点】:能运用本所学句型进行自由交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nledgeisper)学习任务一:熟练掌握本单词。
1、个人自读,记忆本单词2、教师领读,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3、小组相互检查单词读和写的情况学习任务二:能运用句型:Ishe/sheur?es,he/sheis自由交际1、理解下列对话,两人合作练习A:That'sAnnaandthat'sPaulB:Issheursister?A:es,sheisB:Andisheurbrther?A:He'sfriend2、小组合作,讨论对话意思3、教师解读4、对抗小组开展竞赛,展示自己的对话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anhandsaelightr)小组讨论IsLiFangurfriend?和Isiurfriend?的回答。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Nanandtthingsatne)总结一下我们学了哪些单词的缩略行式?你能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诊断评价(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词⑴this____⑵these_____⑶it____⑷he______⑸sister___⑹isnt______(二)选择1Issheur___?es,sheisAbrtherBsisterbrthersDsisters2That___hisbrtherAaBisareDit3IsLiFangurfriend?es,___isAhisBhersheDhe4—Isthaturther?—_________________Aes,it's BN,itis es,itis DN,itnt Thisis____sisterAIBeDhe(三)连词成句1,this,ther,is____________________2ur,that,sister,is_____________________3is,ur,Zhanging,brther_____________________4is,she,his,au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述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学用具: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过程[教师讲述]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
(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那么地图有什么用途呢?它是怎样绘制的呢?我们怎么使用地图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提问] 请同学举例说明,地图有什么用途?(教师广泛引导,最后总结概括。
)可见,地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在我们学习知识时,地图也是重要的工具,我们一定要学会经常使用它。
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板书)一、地图的用途(板书)二、地图上的比例尺(板书)1.比例尺(板书)[教师讲述]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练习]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地图第2课时[导入新课]利用上节课布置的“活动与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谈谈收集到的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评价后也可列举一些。
继而设问:在地图上如何来辨别方向呢?板书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讲授新课]提出问题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启发引导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同样在地图上适用。
然后让学生说说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电脑展示鼠标点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逐个点击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确认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读图回答电脑展示“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读图回答:①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东南)②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西北)③孔雀馆在金丝猴馆的什么方向?(正西)④在这幅无经纬线、也无其他指示方向的地图上,你是如何来确定方向的?动物园导游图点拨归纳在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在这种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读图讨论电脑展示“某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该图与刚才的“动物导游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和归纳公路方向的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某村平面图想一想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点拨归纳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
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读图回答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①A在D的什么方向?②D在C的什么方向?③B在D的什么方向?点拨归纳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能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能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和选择,得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习重点: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海拔和相对高度请观察上面地形图,把海拔和相对高度填在相应位置并回答问题,甲山的海拔是()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学习任务二: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读等高线图1—20,回答问题。
1.图中等高距是_____米,图中N处等高线的数值应是_____米。
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_____3.图中B表示的地形是_____4.图中CD表示的地形是_____5.图中EF表示的地形是_____6.图中G表示的地形是_____7.图中有甲、乙两座山峰,甲比乙高出_____米。
8.对比山坡CD和山坡HI哪个_____更平缓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选择爬坡路线和修路路线。
能判断河流位置。
完成课本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教师总结:(要求做笔记。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河流应出现在山谷。
山洪爆发,人应向山脊逃生。
教学反思:当堂检测:(约10分钟)1、下图是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四图中属于山谷的是( )B.C.D.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 (填陡或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 (填陡或缓)。
3、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A 山谷B 山脊C 陡崖D 鞍部4、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5、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
学习伴成长课前预习一、填空中学阶段,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②,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打开学习之窗学习需要自觉、③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④。
学习伴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有更加充实的⑤学习点亮生命学习就是给⑥添加养料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⑦二、简答1.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为什么说学习让我们有更加充实的生活?课堂练习一、选择▲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1.中学生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不是学习,学习仅限于学校学习B.这不是学习,学习仅限于教材知识C.这是学习,学习不受时间、场所限制D.这是学习,只有阅读书籍才是学习2.漫画《痛与不痛》中的主人公没有认识到:培养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A.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需要B.是与生俱来的,无须培养C.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D.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3.生活中,我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
这些做法【】A.不是学习,而是实践B.有利于培养各种能力C.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D.对于中学生来说多此一举4.学习无止境。
学生阶段,我们学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最初的学习,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走向社会,我们不断地学习,掌握生存的技能,才能适应社会。
停止了学习,我们将会被淘汰。
这主要说【】A.学习没有终点,需要终身学习B.学习需要有自觉、主动的态度C.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和智慧D.学习可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5.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什么是学习”展开了讨论。
下列属于学习的有【】A.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B.学会运用知识分析思考问题C.学习与不同个性的人交往D.星期天到网吧玩一通宵游戏6.学习点亮生命,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图第三节地图教学要求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6.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内容点析1.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表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性,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因此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
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2。
地图比实地要小许多倍.这样,繁多的地面事物不可能全部反映在地图上,只有进行一定的取舍(选择)和概括(综合),地图才有可能清晰、易读。
在将详细的地图缩小成更小的比例尺地图时,对原图的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概括.比如,一个居民点,在比例尺较大(例如1∶10 000)的地图上,往往街区和房屋都有较详细的反映;但在比例尺较小(例如1∶100 000)的图上,只能概略地反映它的主要轮廓;在比例尺更小(例如1∶1 000 000)的图上,甚至只能采用一个圆形符号,或者根本不能在图上反映。
《地图》(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图上的图例;2.能够会用地图查找信息;3.了解地图家族的新成员它们的广泛用途。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资料分析、拓展延伸等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与难点】1.地图家庭新成员的广泛用途。
2.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抢答、举例子。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读图A,完成以下活动:1.在图中查找大观园和中国美术馆所在的位置。
(如图)2.判断大观园在中国美术馆的什么方向。
(西南)3.找出从大观园到中国美术馆的最近路线。
(如图)4.算出大观园和中国美术馆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
(两地图上距离是9厘米,因此实地距离是7.2千米)二、情景导入地图上有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尺和方向,你能在这幅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要素吗?(学生指出)那么,这些是什么呢?(对,是图例)这些图例表示什么含义?还有哪些图例?了解了地图三要素,我们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我们需要的信息了。
三、新课学习(四)地图的图例1.定义: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什么是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2.地图上的图例小组活动小组内单独熟悉、小组内互相考抢答:说出下列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铁路、水电站、洲界、未定国界、长城、国界、山峰、运河、水库)(五)利用地图查找信息1.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多种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征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按表示区域分:世界图、大洲力图、半球图、国家图、省图、县图2.查找信息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那么,如何利用地图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呢?首先,确定并获取你所需要的地图;其次,认真看地图的图例;最后,具体查找你需要的信息(六)地图家族新成员1.遥感影像地图遥感影像地图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影像照片为底图,经过科学制作而成。
1.3地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相对高度和海拔,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地形图的概念2.技能目标: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识别五种地形类型。
3.情感目标:在制作地形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疏密,辨认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值辨别地势高低【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疏密,辨认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值辨别地势高低【教学过程】一、展标导入【活动一】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入手,简单明了,提出设问,引发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活动二】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师生活动】看图计算,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
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