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方向的辨别一、单选题L放暑假了,成都的某学生来广元旅游,他想游览剑门关,皇泽寺,昭化古城等景点。
作为东道主,你给他推荐哪一种导游图比较恰当()A.世界政区图B.世界地形图C.中国人口分布图D.广元旅游图2 .如图为苍溪县某镇初级中学学校平面图,该图比例尺为0—3米,依据此图,该校一年级同学叶明,早晨面向太阳走在上学的路上,请想一想,此时叶明左手面是什么方向()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3 .早晨学校升国旅,小庄发现国旗朝西北飘扬,此时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4 .看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A.上南下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东右西C.上北下南,左东右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填空题5 .地图上的方向,有时会用一个特定的箭头作为标志来表示,这个标志叫做6 .阅读地图要先认识地图上的,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叫做O三、综合题7 .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PI答。
(1)这幅地图属于()A.一般地图B.指向标地图C.经纬网地图D.不确定(2)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o(3)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流向o(4)村庄C在村庄A的方向。
8 .读图问答问题.(1)此图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式(2)从林场沿公路去王宅,先朝东南方向,然后转向方向,最后转向就可以到达王宅了.(3)如果乘坐小船沿河从林场去王宅,此时刮北风,请问小船是顺风还是逆风?(4)在木图的定向中,应采用定向法.(1)图中比例尺为:,指向标指示的方向:(2)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3)图中公路走向是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D【解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成都的某学生来广元旅游,他想游览剑门关,皇泽寺,昭化古城等景点。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三要素二、比例尺定义、公式和表示方法1、地图比例尺的计算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大小取决于分数值的大小。
表示区域范围大小在同样尺寸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成厘米) 表 示方式 线段 式 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 少千米,如0 5千米 数字 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 1:500000或1/500000 文字 式用文字来表示比例尺大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围越小,但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围越大,但表示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注意】A.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B.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方向在地图上,一般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而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所示:①一般定向法: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地图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 在同一条经线上,两点是正北、正南的关系,且上北下南;B. 在同一条纬线上,两点是正东、正西的关系,且左西右东;若两点不在同一纬线也不在同一经线,则需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判断取所跨经度小于180°的劣弧一侧来确定)。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学会阅读地图学习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记住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确定方向。
3.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包括地图比例尺的计算、应用及表达方式,地图上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通过阅读观察、探究练习、小组合作与交流,获得阅读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当成使用地图的过程。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一学会使用比例尺读课本P15课文以及1.22“台湾岛”图自主完成: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
2.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________________ (注意:利用公式求比例尺时,分子、分母的单位要统一)(3)表示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分子相同,分母愈大,比例尺_____,分母愈小,比例尺_____(大、小);练一练: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B、C、1:4000000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3.现有一张边长为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的边长为400米),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二在地图上辨认方向(1)一般情况:面向地图,判断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________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______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等,旨在让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经纬网、地理位置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地图阅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等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方法为主,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图、善于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
2.教学难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阅读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地图,引发学生对地图阅读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地图的种类:介绍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多样性。
3.讲解地图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地图标题、图例、比例尺等信息,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一张简单的地图,加深对地图绘制方法的理解。
5.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收获。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地图的种类–社会经济地图2.地图的阅读方法–观察地图标题、图例、比例尺等信息–学会使用地图符号和注记3.地图的绘制–确定绘制对象和范围–选择合适的地图比例尺–绘制地图的基本要素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8中的图1.25)一、单项选择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4.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大小表示道路长短。
读图回答第5题。
5.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东 B.南C.西D.北6.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B.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C.①②城市比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D.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读景区导游图,回答7-8题。
7.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A.方向B.比例尺C.图例D.注记8.下列旅游线路比较合理的是()A.观景台-迎春亭-绿湖-翠园-报春亭B.迎春亭-观景台-绿湖-翠园-报春亭C.观景台-迎春亭-翠园-绿湖-报春亭D.报春亭-迎春亭-绿湖-翠园-观景台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9~10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对比、计算、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2.绘制图表等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1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
(地图)对,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方法2 请同学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方法3 同学们知道“和氏璧”和“图穷匕见”这两则历史故事吗?这两则故事都跟地图有关。
在历史上,地图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
因此,各国总是把地图藏在皇宫内院,不轻意给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