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瑰宝欣赏(精美图片100张)
- 格式:pdf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48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介绍中国的四大国宝翡翠为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览胜、四海腾欢。
接下来店铺就具体给大家讲讲我国的四大国宝翡翠。
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由北京玉器厂的近40名玉雕大师,利用四块大型裴翠原料,从1982年开始,耗时整整六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的四件异常珍贵的玉雕作品。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花薰《含香聚瑞》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
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花篮《群芳览胜》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
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
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景观《岱岳奇观》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
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插屏《四海腾欢》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这四件玉雕作品于1990年获国务院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扩展阅读:翡翠的估价原则估价原则上等品质的硬玉称其为翡翠,色、透、匀、形、敲是一般人观赏或评价玉石的方法,并将玉石分为:玻璃种、冰种、冰糯种、深色老坑、老坑、金丝、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
其中以冰种的翡翠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玻璃种”,可以说是“冰种”中的珍品。
大部分购买玉镯的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商家会当你的面敲玉镯,听听看其声音是否清脆不含浊,而以清脆悠扬有回音者为佳。
这样做即是欲证明玉石的结晶紧密质地好且无裂纹。
和田玉雕件精品50幅(图文赏析)和田玉雕件精品白玉辈辈封侯把件作品选用优质俄罗斯白玉雕琢,料白皮黑质细。
造型雕琢一童子伏于地上,双手执一只硕大的如意,童子虎头圆脑,乖巧喜人,原料的黑皮俏色为童子的发髻及一只伏于童子背上的小猴,小猴灵动机警,观赏性极佳。
和田玉籽料梅兰竹菊摆件“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屈原说的“玉英”就是今天的国玉——和田玉。
此件梅兰竹菊摆件即由上等和田玉料雕就,玉质极其细腻,无结构。
原石天然的外形及颜色,尤为难得,遇此原料,实属机缘。
如此完美的一块原料,呈长条状,犹如君子亭亭而立,气势如虹,使得玉雕人无从下手,只在其表面简洁的处理为梅兰竹菊,来赋予作品主题,使得此作品融材质,观赏及收藏于一身。
《礼记》曾言:“大圭不琢其质美也”,唐诗也有“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之叹,玉匠时有“好玉不动砣”之举,浑金璞玉、浑然天成之美,让人感叹自然之美是不可超越之美,让人深悟心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
“大圭不琢其质美也”,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一种美的哲思,更是保持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号召。
而此摆件则秉承“大圭不琢其质美也”的玉雕创作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皮色、形状,仅仅破皮巧雕,表现了梅之傲霜、兰之幽香、竹之劲节及菊之怒放。
另面则行书咏赞“梅兰竹菊”四首绝句,以点明主题。
邹作志一品清廉刘忠荣和田玉籽料屹立牌此件作品原料为新疆和田玉中的优质原料,色白质细是其特点。
作品一面设计为充满生机的雄鸡,屹立于山石之上,四周盛开清香四溢的牡丹花,场景布局疏朗有致,主线分明,刚柔相济,深浅互间,浮雕层次丰富,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气韵与生命力。
作品另面浮雕韦驮菩萨,刻画细腻,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作品通过透视、线条、层次等设计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立体空间,来表现作品内涵的力量,使观赏者获得视觉及触觉的满足。
作品蕴含吉祥寓意,寄予人们平安健康富贵常乐,为刘忠荣大师亲手琢制。
韦陀(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所谓玉雕,也就是指用玉石雕刻的艺术品种。
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做珍宝,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我们在看古装剧之时,常常会看到那些男子佩戴一些玉雕,所以它又是一种君子风范的象征。
大家对于玉雕图案寓意是否了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玉雕图案的知识吧。
玉雕是广受国人青睐的一种精美玉石工艺品,历来就被视为珍宝。
玉雕可以说是我国独有的技艺,它显示了中华博大的文化,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所以是值得我们珍爱的。
玉雕图案有很多,而不同玉雕图案寓意也有所不同,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玉雕图案大全及玉雕图案寓意吧。
一、植物篇辣椒:寓意红红火火。
茄子:又长又瘦就是长寿了。
南瓜:代表金窝福窝,富贵的意思。
莲子:路路通,寓意路路畅通,财源广进,连生贵子。
麦穗:翡翠上带有麦穗的图案,寓意岁岁平安。
柿子:翡翠上带有柿子的图案,寓意事事如意。
寿桃:翡翠上带有寿桃的图案,寓意长寿祝福。
花生:翡翠上带有花生的图案,寓意长生不老。
也可寓意生意兴隆。
竹节:竹报平安、节节高升,挂在胸前就是胸有成竹了。
豆角:“福豆”据说寺庙中常以豆角为佳肴,和尚称其为“佛豆”。
莲藕:代表佳偶天成,而且它是通透的,一点就透,寓意生下来的小孩聪明。
菱角:翡翠上带有菱角的图案,寓意伶俐,如果菱角和葱在一起表示聪明伶俐。
白菜:说到玉就应该首先想到玉器雕刻中最多见的白菜,寓意为“百财”多多发财的意思。
牡丹:翡翠上带有牡丹的图案,寓意富贵。
如果牡丹与瓶子在一起表示富贵平安。
梅花:翡翠上带有梅花的图案,寓意傲骨长存。
因其花开五瓣,也寓意花开五福。
百合:翡翠上带有百合的图案,寓意百年好合。
如果百合与藕在一起表示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兰花:翡翠上带有兰花的图案,寓意品性高洁。
如果兰花与桂花在一起表示兰桂齐芳,也就是子孙优秀的意思。
葫芦:翡翠上带有葫芦的图案,寓意福禄相伴。
葫芦也有多子多福,万代盘长,福缘深厚,福满乾坤的含义。
海螺、葫芦:因为具有收纳的作用,所以可以收纳邪气,辟邪进宝,还可以有促进夫妻感情的作用。
国宝档案国宝档案——中国传世玉器全集(18)雁纹玉饰元代宽5.3、高4.5、厚1.8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局玉质青色,沁成鸡骨白色,有牛毛沁。
带板作委角方形,以深雕法琢穿梭于花朵中的大雁,以阴刻线作纹饰,大雁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花朵用斜削和打洼手法表示。
整器构图疏密有致,雕工精细。
龙纹玉饰元代长5.2、宽4、厚1.2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玉质青色,略带沁。
边框委角,减地浮雕饰一龙戏珠,龙身细小卷曲,满身饰双阴刻线表示龙鳞,龙发往后飘拂,大眉压眼,颈、腿施重刀,龙身和龙头可见钻孔痕迹,典型元代龙纹造型。
龙穿花纹玉饰元代长7.4、宽6.6、厚1厘米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玉质白中带青灰斑。
单面透雕花果龙纹,龙身卷曲,细颈长嘴,须发飘扬,底纹为透雕枝叶花卉。
制作采用管钻深雕法,钻痕不加修饰,有明显的元代制玉风格。
云龙纹玉尾元代长9、宽5.5、厚1.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黑白两色。
器体呈长方形,扁平。
正面根据玉料颜色的不同巧雕龙纹和云海纹。
在一火焰形开光内,浮雕一龙,龙菱形眼,嘴前伸,龙发下飘,细颈,身体扭曲,尾压于后腿之下。
墨玉部分浮雕海水云纹,海水中凸起连绵的山脉。
背面平整无纹,四角各有斜穿小孔一对。
此器利用黑白玉色巧雕而作,匠心独运。
鹘攫鹅纹玉带环元代长7.2、宽6.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青白色,有黄褐色沁斑。
在椭圆形托环上高浮雕、镂雕海东青(鹘)捕天鹅的“春水”图案。
一矫健有力的海东青(鹘)正啄住仓皇逃窜的天鹅,充满紧张肃杀之气。
“春水”玉之题材虽滥觞于辽契丹族的“春捺钵”,但目前辽代此类玉器还未有出土,所见多为金元玉器。
此玉两侧均有长方形隧孔,应为束带中所用之带环,可供带钩或绦带穿过。
狮戏球纹玉带环元代宽6、高4.6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青白色。
镂雕狮戏球形象。
正面为狮与球舞动的飘带,巧妙地把球甩在了背面,两侧各有一对孔可供绦带穿缀用。
狮子头上的鬣毛呈球状,高高隆起,尾巴两侧为卷云纹,中间呈拂尘状;飘带翻卷,立体感很强。
介绍一种文物100字
介绍一种文物:古代玉雕
古代玉雕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古以来,玉就一直被人们视为珍藏品,而玉雕是其中的精髓。
古代玉雕品种繁多,从玉佩、玉璜到玉琮、玉玦,无不精美绝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玉雕作品是“和田玉龙”、“神话东方”、“玉雕琵琶”等。
和田玉龙是中国最有名的玉雕作品之一,它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吉祥图案和龙的形象。
这件龙雕若摆放在日光下,会呈现出瑰丽的色彩,令人惊艳不已。
神话东方是一组玉佛像,由5米高的主佛像和16个小佛像组成,以龙
纹头饰为特点。
通过雕刻者精妙的技艺,佛像的五官、神态等细节处
都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玉雕琵琶则是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玉雕
艺术相结合。
这件琵琶雕刻非常细腻,琴面、琴弦等细节处都处理的
非常出色。
古代玉雕由于其材质稀有、雕工精湛、历史悠久而成为文物收藏的热
门选择,真正的古代玉雕很难被购得,也很难被伪造。
它们传承着中
国千年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国宝中的极品,值得我们珍藏和传承。
最近,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一批罕见的古代玉雕作品,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古代玉雕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保护和珍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玉雕天工奖作品——不得不转的玉石美图(多图)名称:无量身妙相观音材质:黄水晶规格:725px×375px×350px作者:李海奇仵应汶奖项:金奖此作以高超的造型和布局,把工笔与小写意融为一体,内外并重,形神兼擅,在饱满凝重的安详中营造出一种朴茂苍茫的宗教感和历史感,又将出尘的气息与现世的感觉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一起,正可谓之大气象、大手笔。
名称:《渔、樵、耕、读》书镇材质:白玉规格:470px×95px×75px作者:瞿利军奖项:金奖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代表着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
作者借用典故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恣意与淡泊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别具新意。
这里寓意太平盛世、安居乐业。
名称:博古礼天材质:白玉规格:175px×75px×75px作者:葛洪奖项:金奖玉乃国之重器,可奉神明,祭先祖,礼天地。
又有凤落宝玉之上,姿容俊美,华羽生辉。
吉祥之意,跳脱眼底。
刀笔行走处,既出行云流水之势,又现端正庄严之气。
昭五德,托宏愿,其典雅颇具皇家仪采,其高贵堪比红墙御品。
名称:和合二仙材质:玛瑙规格:750px×1125px×350px作者:王磊、王鑫、梅玉林奖项:金奖作品利用天然晶包肉特点雕刻而成,天然的纹理的荷叶中卧着白色二仙在水中嬉戏,岸边丛林寺庙,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名称:神曲材质:白玉规格:2450px×1100px×525px作者:崔磊奖项:金奖作者在传统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西方雕塑元素,创作了西方神女的形象。
神女曲线形的扬发,颇具动感和神秘感;背面的红皮,侧面的白肉,体现了完好的手感和质感,并具有强烈的立体效果。
整件作品用工细腻,构思独特,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名称:黄财神材质:茶晶(发晶)规格:950px×800px×375px作者:张玉成张立成宋雪林奖项:金奖黄财神即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化现的财神臧巴拉,其身、口、意、福业、功德化身为五色财神,即黄财神为意、红财神为口、白财神为身、蓝财神为福、绿财神为功德。
ali•••••诗书礼乐白玉籽料,质地细腻温润,白度上佳,侧面留金黄皮色玉牌正面浮雕童子手持诗书,神情专注,上方阴刻“诗书礼乐”四个字;背面雕琢飞凤,线条柔美,并刻有荀子之言“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布局合理,雕工精细,颇具创意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崔磊作品金鱼小巧温润细腻白玉籽料,皮色红润,俏色雕琢金鱼一只,金鱼大眼扇尾,灵动逼真,作品质地上佳,玩意与创意兼并,是难得的把玩小件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崔磊作品事事如意细腻温润白玉,圆雕柿子、如意、喜鹊,寓意吉祥,事事(柿)如意作品雕工精细,线条流畅,设计的视觉角度也是别具一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郭海军作品刘海戏金蟾由白玉籽料雕成的手把玩件,玉质温润,细腻无暇刘海开脸生动,面相饱满,喜笑颜开“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寓意幸福美好,财源兴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郭海军作品掌上乾坤白玉质地均匀,白度好,油润度高,无绺无裂该作品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的写实不同,重在意境,用线条的弯转、面的接合来表达主题,风格独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马学武作品福寿绵延温润细腻之白玉,带少许皮色作者利用线条的变化,线与面的结合,艺术化、抽象化地来表现主题,让观者回味,体会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马学武作品印章作品形状由方型搭配拱型而成牌正面浅浮雕梅花,枝干刻画逼真,线条秀美,花瓣栩栩如生;背面阴刻“梅破知春尽”、“兰香亦点春”、“甘从清处绝,香岂待风来”,字迹刚劲有力精细、精致、精美;细劲挺秀、清闲雅逸落“天蜀”款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易少勇作品贵妃这是一块难得的上等和田籽玉,白度极佳,且细腻油润,贵妃柳眉凤眼,上身略微偏长,臀部稍加夸张,蜂腰肥臀,纤足盈盈,透露出浓郁的东方气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吴德升先生作品2008年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作品春青花青花籽料,黑白分明,质地细腻油润依石而雕,黑色部分巧做瀑布式的长发,创意十足浴女丰臀细腰,脸蛋没于长发之中作品的观赏性与把玩性极佳,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吴德升作品太极壶白玉青玉青玉细腻,颜色均一;白玉温润,质地上佳青白玉相互结合而成太极之形,独具匠心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魏玉中作品青玉错金文房四宝青玉雕琢臂搁、笔架、砚台、毛笔流畅的线条,优美的器型,工整的错金纹饰,精湛的雕工,四者合一便是:雍容华美,高贵典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魏玉中作品贺如意红皮白玉,皮色典雅,玉质细腻白润皮色部分巧雕如意与鹤冠,白鹤曲颈回望,逼真生动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孟庆东作品长生殿白玉籽料,质细肉白,皮若灿金采用深浮雕、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雕琢唐明皇与杨贵妃嬉戏之景,人物刻画传神,颇具动感,玉牌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孟庆东作品“秋山几重”牌.此牌的构图布局颇为别致,将牌面分为三部分,中间凸起部分雕琢主体,其余留白祥云缭绕之下,一行秋雁远归,暮山楚楚,一老叟站立于亭中远望,亭旁一株古木枝繁叶茂,凌云参天另面楷书阳琢杜甫“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诗句落款“卫”“养清”牌所选玉材润泽细腻,并留有皮色,灿若洒金翟念卫大师巧妙破皮,利用皮色俏色巧雕为一只水鸟站立在荷叶之上,并露出饱满丰硕的莲蓬,颇具创意牌形修长秀美,布局合理,工白相应,若花鸟工笔画,又似山水水墨,画意十足青玉错银夔龙纹茶具.青玉质,色泽厚重均一,切温润有加此套茶具一壶四杯,壶为小口大腹,造型典雅,使用错银工艺,满布夔龙纹,繁复精美具实用性、观赏性及艺术性于一体,置于书案、茶室,顿增雅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马进贵先生作品碧玉错金寿字纹手镯碧玉质,色若春韭,翠绿迷人,质亦均一无杂手镯错金“寿字”纹,工艺精湛,打磨规整,纹饰工整对称,适于佩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马进贵先生作品双鼠青花料雕制,两只可爱白鼠游走于灵芝之间,或走或停,形象生动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颜桂明作品安居乐业根据原料,巧妙设计构思,利用皮色巧雕雏雀,赢弱之态更是显得传神下半部巧雕为巢穴,逼真生动作品集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是难得的小件把玩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颜桂明作品喜得贵子青花雕琢,综合运用镂空雕,圆雕等技法,雕琢作品生动形象,动感十足,俏色蜘蛛更是增添不少趣味性钤印:“逸水”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尤志光作品闲步蕉园作品材质细腻温润,洁白如雪,利用深浅浮雕,雕琢仕女漫步于蕉园中,场景生动,主题突出仕女造型沿袭古韵,线条柔美,舒展顺畅;蕉叶弯卷自然,层次丰富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尤志光作品瑞兽本作品借以瑞兽桀骜不驯、仰首咆哮的气势和神韵来力求体现图强盛世的精神风貌通过写实的手法,不仅细微地刻画了瑞兽毛发和肌肤的质感,更着重强调其怒目圆睁、铁嘴利牙、弓背收腹、健爪抓地等方面的描写,来充分表现力与势的综合之美一鸣惊人温润白玉,雕琢蝉一只,线条规整,具有汉代风格,是一件不错的把玩小件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蒋喜作品静思牌玉质细腻,颜色洁白通过写意的浮雕,雕琢“遁入空门”智者,神态安详,身形若隐若现;浮雕莲花,叶片舒展自然作品题材典雅,雕工精细,是一件难得之佳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曦作品知足牌白玉质地细腻,温润剔透牌侧浅浮雕竹节,另一侧镂空雕琢枝藤,曲卷自然玉牌正中大量留白,给人清新典雅之感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曦作品蒸蒸日上新疆白玉,体量硕大,玉质温润细腻,红皮娇艳动人浅浮雕技法雕琢山林、农舍、烈日在这样的皮色之下,简洁的雕工就将工艺之美与原生态之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谢华之作品腰缠(蝉)万贯深红皮色,依石形而雕琢蝉一只,作品虽小,可玩味十足,而雕工精细,是一件不错的把玩小件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谢华之作品玄武皮色黄艳迷人,肉质白润细腻将上部皮色巧雕为壳,下部雕琢水草、溪石玄武伏于水石之上,神态悠然玄武为祥物,有吉祥寓意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作品老子该作品由青花软玉雕刻而成,玉色灰白相间老子神态自然,动感强烈作品构图合理,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很高的欣赏与把玩价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作品鸡心佩鸡心佩,多作椭圆形,中有一圆孔,近似于盾牌或鸡心的形状器体较扁薄,下面微鼓,背面略凹,两侧透雕有龙、凤、螭等装饰,是汉代特有的并常见的一种佩饰作品用材白玉,细腻温润,配上上佳雕工,夺人眼目。
精美的“十二生肖”古玉雕赏作者:马起来来源:《收藏界》2015年第05期玉器,也叫玉雕。
中国古代玉雕中呈现的“十二生肖”,多姿多彩。
十二生肖,是古时的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组成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
后以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生肖,如子年出生的肖鼠、丑年出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生肖”,也称“十二相属”。
安徽境内历年来出土和传世的古玉雕十二生肖文物颇丰,现分别收藏于省、市博物馆和省文物总店。
现选取部分古玉雕十二生肖,年代上自新石器时期下至清代。
马驰金世界,羊唤玉乾坤,今年是古历“乙历”年,属羊,先说玉雕羊吧。
宋·玉羊(图1)此件白玉羊为圆雕。
高2.2厘米,长2.8厘米,宽1厘米。
色泽洁白,温润细腻,有黄玉沁、牛毛沁。
羊首高昂,两角前卷,额部丰圆,钻圆眼,鼻外凸,鼻孔对穿。
鼻孔对穿,既可作鼻孔,又能佩挂系带用。
一孔对穿技法,我们的祖先早在商代玉器上就广泛地应用了。
该羊造型半圆状,圆鼓溜溜,四肢平卧,雕琢简洁,形态温顺安祥,佩挂在身,传递吉祥,使人感到心中愉悦。
明·玉镂雕三羊开泰带饰(图2)这块明代玉带饰,玉质美,雕琢精。
长6.8厘米,宽4.8厘米,厚0.7厘米。
长方形,扁体,框内为镂雕,构图繁密。
上端雕“日”字形圆圈,旁有牡丹花相伴;中部为各色迎春花,枝繁叶茂;下部三只瑞羊在明媚的阳光下奔走相呼,形态自然,栩栩如生。
整个画面设计精巧,吉祥符瑞,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为一体,气韵生动。
接下来按十二生肖排行顺序逐一介绍。
清·子鼠环形玉佩(图3)白色玉环佩,晶莹细腻,有枣红、褐红留皮。
直径5.5厘米,厚0.7厘米。
环外缘相对应雕琢猫首和鼠身。
猫竖耳,圈眼,月牙嘴,有神情。
鼠爬俯环上,呈躲藏状。
灵便的小身子,一双闪烁的眼睛,古灵精怪。
猫,只雕脸面,却给人温顺的感觉,呆呆地瞅着老鼠。
宋·玉牛(图4)牛的体态丰满肥壮,以青白玉雕磨而成,呈卧伏状。
玉雕哪里的工艺最好玉雕的工艺最好的地方之一是中国。
作为玉雕的故乡,中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历史和丰富的玉资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玉石充满敬畏和崇拜之情,将其视为吉祥之物和美好的象征。
因此,中国的玉雕工艺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中国,玉雕工艺最好的地方之一是新疆。
作为中国的玉雕之乡,新疆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和独特的玉雕传统工艺。
新疆的和田玉素以质地细腻、色泽温润而闻名于世,而且拥有多种品质级别的和田玉,如羊脂白玉、青白玉等。
在新疆,有众多的玉雕工艺师和工匠,他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了玉雕的技艺和工艺。
他们能够根据玉石的特性和形状,巧妙地设计和创作出各种形态美观、寓意深远的玉雕作品,如翡翠项链、玉镯等。
除了新疆,中国的广东也是玉雕工艺最好的地方之一。
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玉雕工艺的重要传统之地。
广东的玉雕工艺多样繁盛,从古代的玉玺、玉佩,到现代的玉雕艺术品,广东的玉雕工艺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和创新能力。
广东的玉雕工艺师们善于利用玉石的特性,将其发挥到极致,创作出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艺术感的玉雕作品。
此外,中国的湖北省也以其独特的玉雕工艺而闻名。
湖北的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湖北的玉雕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特点,既有雅致的造型,又有深沉的意境。
湖北的玉雕工艺师们注重细节,精雕细琢,每一件作品都能传达出他们的情感和理念。
除了以上几个地方,中国还有其他许多地方也有优秀的玉雕工艺,如山西、福建、江苏等地。
不同地区的玉雕工艺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但都体现了中国玉雕工艺的精髓和卓越。
总而言之,中国是玉雕工艺最好的地方之一。
无论是新疆的和田玉、广东的玉雕艺术品,还是湖北的传统玉雕作品,都展示了中国丰富的玉文化和卓越的工艺水平。
通过几千年持续发展和创新,中国的玉雕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无论是赏析还是收藏,中国的玉雕作品都是绝对值得一看和拥有的珍品。
浅析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北派玉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
一、精湛的工艺技术北派玉雕以其精湛的工艺技术而著称,工艺师们在制作玉雕作品时必须经过严格的磨炼和实践,掌握精湛的雕刻技术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北派玉雕的工艺技术包括雕刻、打磨、琢磨等多种技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反复琢磨和精心设计,才能保证作品的完美呈现。
北派玉雕在工艺技术上的精湛表现,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匠心和精致的细节,展现出了玉石的奇妙魅力。
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北派玉雕的艺术风格以古朴典雅而闻名,其作品常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包括历史人物、传统节日、神话传说等,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艺术创作中,北派玉雕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讲究雕刻技艺的精湛,又追求作品在艺术感染力上的表现,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古朴典雅是北派玉雕艺术风格的一大特点,也是其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三、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北派玉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其艺术创作风格注重对文化内涵的表现。
在创作过程中,工艺师们不仅仅注重形式的表现,更加注重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力求通过作品的表现形式来传达出更多的文化意蕴。
在北派玉雕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历史人物的形象、传统文化的符号等,这些都是北派玉雕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
通过这种方式,北派玉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与传承。
四、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北派玉雕的艺术创作风格崇尚自然,注重对自然美的表现。
在北派玉雕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景色、植物的形态、动物的神态等,这些都是工艺师们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
北派玉雕的作品以其清新自然的审美效果而备受人们喜爱,这与其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是分不开的。
在北派玉雕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水、花鸟的形象,这些都是工艺师们对自然美的独特表现,既展现出了自然美的神韵,又表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文化遗产知识:玉雕艺术的魅力——了解中国文化的百态丰富,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玉雕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曾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玉雕作品都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和技艺水平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什么是玉雕?玉雕即使用玉石进行雕刻或雕琢而成的各种纪念品、文化艺术品、饰品等。
中国古代文化中,玉被认为是“美德之品”,具有神秘、神圣、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一种“天然的艺术材料”。
玉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汉朝、明朝和清朝时期,玉雕工艺达到了顶峰。
玉的种类和特性中国的玉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玉,也叫绿玉,主要产自辽宁、西藏等地;另一类是硬玉,也叫白玉,主要产自山东、陕西等地。
虽然两种玉石的颜色、纹理不同,但它们都有着非常高的硬度和韧性,极难被制成形状。
因此,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价值。
玉雕的魅力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精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
玉雕艺术独具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悠久:玉雕艺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玉雕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神秘性:玉雕作品常常充满神秘的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玉石形成的过程异常复杂,人们常将它与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
在太古时代,人们曾将玉石作为一种符号来使用,例如用玉雕表示名誉、权威和权力等等。
3.美学性:玉雕艺术既有美感,又有实用性。
无论是雕刻的细节、曲线、阴影还是色彩都有极强的美学价值。
玉雕在具备美感的同时,也同时拥有极高的实用性,许多玉雕作品都可以被使用为饰品或是纪念品。
4.文化性:玉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
许多玉雕作品都可以反映出某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昔日风貌,因此它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体现之一。
辽金玉雕动物是中国辽朝和金朝时期(公元907年-1234年)制作的玉雕艺术品,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特点:1. 精细细腻:辽金玉雕动物作品通常以玉石为材料,工匠们善于运用精湛的雕刻技巧,将动物形态雕刻得栩栩如生。
无论是毛发纹理、肌肉线条还是动物表情,都能够展现出细腻的处理和高超的技艺。
2. 质朴自然:辽金玉雕动物注重表达自然之美,追求质朴与真实感。
作品形象简洁明了,但又具备足够的细节表达。
雕刻师傅们以极简而不失生动的手法,塑造出动物的特点和神韵,使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寓意丰富:辽金玉雕动物作品常常寓意深远,融入了宗教、神话、传说等元素。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4. 装饰华丽:辽金玉雕动物在雕刻的同时,也注重装饰的精美。
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龙纹、凤纹、云纹等,这些图案通过精细的浮雕或线刻技巧,使作品更加豪华和华丽。
5. 形态多样:辽金玉雕动物作品形态多样,包括禽鸟、兽类、虫鱼等。
其中,以狮子、龙和麒麟等神兽形象居多,这些形象往往象征着权力、财富、吉祥和保护等含义。
辽金玉雕动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瑰宝。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雕刻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辽金时期人们对自然、宗教和神话等方面的追求和崇尚。
历代玉雕蟾蜍鉴赏蟾蜍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富贵和长寿。
而玉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与蟾蜍的结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历代玉雕蟾蜍作品千姿百态,精美绝伦,受到了众多艺术品收藏家的喜爱。
本文将就历代玉雕蟾蜍作品进行一番鉴赏。
清代玉雕蟾蜍清代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鼎盛时期,其玉雕蟾蜍作品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玉雕蟾蜍作品以形态逼真、纹饰精细而著称。
其中,乾隆时期的玉雕蟾蜍尤为出众。
乾隆时期的玉雕蟾蜍作品通常选用优质玉石,整体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态。
雕工细腻,线条流畅,仿佛有生命一般。
蟾蜍的双眼通常由两粒红宝石或蓝宝石镶嵌而成,使得作品更加生动。
雕刻师傅们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如蟾蜍的皮肤纹理、腹部的纹饰等,每一处都力求完美。
除了形态之外,清代玉雕蟾蜍的寓意也值得一提。
蟾蜍通常被视为财富和好运的象征,因此清代玉雕蟾蜍作品常常被用作财运和富贵的象征,成为人们收藏和佩戴的宝物。
明代玉雕蟾蜍明代玉雕蟾蜍作品相较于清代略显粗犷,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明代玉雕蟾蜍作品更加注重表现生动的姿态和动感。
明代玉雕蟾蜍作品的选材相对简单,多以白玉或青玉为主。
雕刻时常使用凸雕和镂空的技法,使得蟾蜍的形态更加立体感十足。
明代玉雕蟾蜍的形态常常采用蹲姿,张开嘴巴,仿佛在欢呼庆祝。
这种神态充满活力,给人以喜庆吉祥的感觉。
与清代相比,明代玉雕蟾蜍的纹饰相对简单,常常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蟾蜍的纹理和腹部的纹饰。
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朴素而纯粹的美感。
元代玉雕蟾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放的时期,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影响,玉雕蟾蜍也不例外。
元代玉雕蟾蜍作品多样化,形态独特,融合了不同文化背景。
元代玉雕蟾蜍作品通常选用多色玉或宝石玉,色彩丰富多样。
蟾蜍的形态也多样化,有的蹲着,有的躺着,有的甚至是跳跃的形态。
这些不同的形态展现出蟾蜍的生动和活泼。
元代玉雕蟾蜍的纹饰也非常多样化,既有细致精美的纹饰,也有简洁大方的纹饰。
这些纹饰往往体现了元代多元文化的特点,如蟾蜍背上的双鱼纹、云纹等。
博物扬州的山子玉雕以独特的构思角度,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颇受人们喜爱,我国玉石雕刻艺术殿堂里一枝独秀。
凝境入玉扬派玉雕是我国四大玉雕流派(北派、南派、扬派、海派)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扬派玉雕中最有名的当数山子玉雕。
作为文人墨客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玉石摆件,山子玉雕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工艺独特审美标准的一种极致。
因其成形后极似一座微缩的山水景观,故名“山子”。
山子玉雕起源于北宋,当时的宫廷玉工受到宋真宗与群臣观赏假山并作诗留念的启发,将整块璞玉精雕细琢,使其形如山状。
明代,随着玉石原料的不断增多,玉器的品种不断丰富,山子玉雕的形式也变得多姿多彩,小的典雅灵秀,可作赏玩或摆设;大的气魄宏伟、蔚为壮观,可作庭堂殿室的陈设,昭示主人的高雅身份。
到了清代,山子玉雕的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尤其到了乾隆时期,大量玉料源源不断涌入,再加上玉雕匠人传承不息,玉雕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大型的山子玉雕。
最能证明清代治玉实力的是《大禹治水图》玉山,它高达224厘米,重5000千克,用料产自新疆和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乐寿堂后间。
山子玉雕刻的题材非常丰富,常采用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来表现其寓意。
诸如诗、书、画、名著典故、风情民俗、人物、动物、风景故事等,均可融入山子画面进行造型创作,给创作的匠人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
优秀的山子玉雕作品可以将古诗词中的一句、历史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山川中的一瞬提炼呈现出来,动静结合,彼此连贯而凸显真实美感,让人久久凝望。
能够真正理解古人作诗、作画的意境,把它融入山子玉雕刻中,才能够真正做到“此情此景、如诗如画”。
千里于方寸山子玉雕要求雕琢者有极高的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构思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依玉料的自然形态施以巧工。
工匠制作时先从玉料的形状、特征等进行构思,顺其色泽,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再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在玉山子玉雕,凝固的千里山河文/脂翁36博物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树木、飞禽、楼台、人物等形象构成远景、近景的交替变化。
中国玉雕瑰宝欣赏(精美图片100张)
2014-04-09源于网络贵州地调
请查找手机微信公众号“贵州地调”,再选择“关注”。
若要看以往发布的微信,请查看“历史消息”。
有着七千年玉雕工艺史的中国,玉器已深深地融入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发挥着其它工艺美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甚至被视为具有超自然力的灵性物品。
中国玉雕有南派玉雕和北派玉雕,它们各有特色:北派玉雕风格庄重古朴,讲求传统功底,追求对称和线条美;
南派玉雕风格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讲求创新。
欢迎关注《贵州地调》微信版
关注方式:在手机微信中,扫描《贵州地调》二维码(即上图),然后选择“关注”,即可不定期收到精美地质矿产图片、地质科普知识、找矿信息、贵州地调文化等。
若要欣赏以往多期精美图片,请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在微信《贵州地调》下,直接输入1~60之间的任意一数字,会获得不同的精彩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