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诊断为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腰椎牵引治疗。
14天为1个疗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6%,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对于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7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可引起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90%的患者可以经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或症状缓解[1]。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后世多用此方治疗痹症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我院自2008年6月年至2013年8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其中30例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来自2008年6月年至2013年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部。
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为30例。
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为45.2岁,病程20天~15年,平均9.8个月。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年龄为42.6岁,病程28天~17年,平均10.8个月。
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所有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并经腰椎CT或MRI检查,符合现代医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独活寄生汤结合腰背肌锻炼在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18~4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观察组在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的基础上,嘱患者坚持行“飞燕点水式”腰背肌功能锻炼,14天为一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
结果: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对照组86.7%,观察组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个疗程(14天)内同时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方药基本组成为:独活15g,寄生12g,秦艽12g,细辛6g,杜仲9g,牛膝9g,芍药9g,防风9g,当归9g,熟地黄9g,川芎9g,肉桂6g,茯苓6g,人参6g,甘草6g,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薏苡仁、泽泻以祛湿消肿;气滞血瘀者,可去地黄、防风,酌加桃仁、红花、丹参、木香以行气活血化瘀;肝肾不亏兼外感热毒者,可减杜仲、牛膝,酌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服用,连续服用14天,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辨证调整用药。
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嘱患者在腰背部疼痛减轻的情况下坚持行“飞燕点水式”腰背肌锻炼,具体方法为:俯卧,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上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如此重复,15次为一遍,每天做两遍,早晚各一遍。
如无不适感可每遍增加2次,每日递增,但注意运动量的增加以锻炼后不感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如果锻炼后出现上述不适感应立即减回原来次数或暂时停止锻炼,休息1~2天后再行练习。
嘱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继续坚持每日腰背肌锻炼。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2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8月到2022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接受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显著提升,相比较于对照组,P<0.05,说明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骨伤手法;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形成持续性的不良影响,需及时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1]。
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有限,甚至还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2]。
目前诸多医院开始积极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方式,该种联合方式为纯中医治疗方式,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不会使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2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8月到2022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31例。
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9例与12例,年龄平均值是(56.4±0.8)岁,病程平均值是(3.5±0.1)年;试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例与11例,年龄平均值是(56.8±1.1)岁,病程平均值是(3.6±0.4)年。
1.2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均为腰椎间盘突出;②病人及家属均同意使用治疗方案。
1.3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椎体疾病;②存在认知与功能障碍。
1.4方法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为其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乙哌立松片、甲钴胺片,均采取口服用药方式,塞来昔布胶囊为每日早晚各服用1粒;乙哌立松片为每日3次,每次1片;甲钴胺片为每日3次,每次1片。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推拿和牵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质与耐受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取患者体重的20%~30%。
患者取仰卧位卧于牵引床上,胸腋部和骨盆部分别由牵引带的上下端固定,牵引过程中每次持续牵引取25 s,放松时间为10 s。
总牵引时间25 min/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
推拿:患者取俯卧位,医师自上而下以按揉法于患者腰背部及双下肢进行推拿,患椎部位增加推拿次数。
推拿1次/d,2周为1个疗程。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以《备急千金药方》中的独活寄生汤为主,根据临床辨证结果加减运用,药方:独活15 g,防风15 g,茯苓30 g,土茯苓20 g,红花10 g,熟地黄15 g,桑寄生15 g,枸杞子30 g,芍药10 g,甘草10 g,人参10 g,川芎10 g,牛膝10 g,秦艽15 g,细辛20 g,肉桂心15 g。
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次/d,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痊愈:腰部疼痛及放射痛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80°;(2)显效:腰部疼痛及放射痛症状几乎完全消失,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仅在疲劳或天气变换的情况下有疼痛,直腿抬高试验>60°;(3)有效:腰背部的疼痛及放射痛有所减轻,但病情不稳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变大;(4)无效: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
独活寄生汤加减对寒湿型腰痛病的临床研究作者:王晓东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29期王晓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对寒湿型腰痛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腰痛评定量表(JOA score)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
结果两组对于治疗寒湿型腰痛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腰痛评定量表(JOA score)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能够有效的治疗寒湿型腰痛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加减;寒湿型腰痛病[中图分类号] R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49-02[基金项目]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2012-SC014)。
[作者简介] 王晓东(1969-),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推拿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寒湿型腰痛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类型。
其主要中医证候为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为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对寒湿型腰痛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该研究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痛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观察60个病例,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病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4岁,病程3 d~2年。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重于腰痛。
②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两种征象。
Strait Phapnacextical Jonaal Vol30No.102020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性分析江小平(抚州市南丰县中医院,江西抚州3045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腰椎恢复状态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疼痛感受,促使腰椎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汤剂;中医骨伤手法;腰椎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99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7765(2626)2262262腰椎间盘突岀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腰椎间盘后凸使得神经受到压迫,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疼痛等2亥病长期发展会导致血管及周围神经受损,严重时将引发两侧下肢不完全瘫痪或大小便失禁等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41。
传统西药治疗虽然能够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长期效果不满意,即无法解决源头问题53。
而中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应用愈发广泛,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汤剂配合手法治疗对该病的效果较好。
为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以探析该疗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收治时间起于2416年11月,终于2415年11月。
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4±3.0)岁;平均病程(6.90±1.25)年。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作者:王金元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时间为两周,观察组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运用口服独活寄生汤的方法,连续服用两周,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经秩和检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领域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总有效率;【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73-0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指因腰椎间盘的受损与退变,造成髓核等椎间盘组织朝向后外处突出,并对神经根产生一定的压迫、刺激作用,最终导致神经根水肿、发炎乃至营养障碍,产生个别组织的微循环受阻,以坐骨神经痛、腰疼或神经功能遇阻为常见的临床症状【1】。
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为门诊病人,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疗法加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为门诊病人,将60例病患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49.4±2.8)岁,病程29d-9年,平均病程3.93年,腰痛12例,腰椎弧度变直6例,下肢感觉反常3例,下肢放射痛5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4例。
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48.5±2.6)岁,病程28d-10年,平均病程3.09年,腰痛11例,腰椎弧度变直8例,下肢感觉反常2例,下肢放射痛6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3例【2】。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作者:殷弢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0期[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推拿和牵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加减;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牵引[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32-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的常见症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
对于此病,临床上多采取保守治疗,常见的有推拿和牵引[2]。
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2月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推拿和推拿加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3±3.8)岁;实验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2±2.7)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质与耐受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取患者体重的20%~30%。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
【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独活寄生汤加减。
观察治疗3个疗程后的治愈率。
结果治疗组93.35%有效。
对照组80.00%有效。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受限;(2)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3)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4)椎管内压力或压力增高实验,可激发腰腿痛的再现;(5)腰部活动范围选着性受阻,病人喜采取保护性和选择性体位。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主要以腰后伸扳法、按揉法、抖腰法、强拨松解法和双侧斜扳法为主,每次20分钟;然后嘱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行骨盆牵引,每次40分钟,牵引重量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标准,一般不超过30kg,牵引完毕后令患者平卧休息45分钟左右。
2.2治疗组再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物组成:独活15g,寄生30g,秦艽15g,防风10g,细辛3g,当归20g,芍药15g,川芎8g,熟地30g,杜仲15g,党参20 g,茯苓20g,肉桂8g,甘草5g。
诸药水煎取100ml,每晚1剂,连服4周。
两组均以四周为1疗
程,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来的工作;显效: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活动接近正常,直腿抬高60°以上,但<70°可恢复原来工作或改换较轻工作;有效:腰腿症状部分消失,功能活动改善,直腿胎高60°左右;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见表1)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有反复腰痛,迁延不愈,而发为腰腿痛。
《素问气节藏象论》云:“肾者,其充在骨;肝者,其充在筋”。
《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
……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
”《巢氏病源》曰:“劳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冷于真气相争,故腰脚痛。
”均说明肾虚是腰腿痛发病之本,风寒湿邪则为致病之标。
独活寄生汤为《备急千金药方》中经典名方,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症。
方中用独活、桑寄生为君,祛风胜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牛膝、杜仲、熟地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党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又佐以细辛以搜肾经风痹;肉桂以温肝经血寒。
综合全方,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可使患者肝肾强,血气足,风湿除,而痹损愈。
现代药理证实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3],促进神经根炎症吸收恢复的功能。
同时加用牵引推拿治疗,以此减轻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缓解软组织挛缩,松解神经根粘连,从而共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净净,龙俊杰。
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358
2.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6.221
3. 镇树清,镇水清,镇万雄.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75-176.
4. 周上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1998. 629.
(责任审校:陈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