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偏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验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因负重、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风寒湿等原因,而使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相应的神经根、血管或脊髓受压而发为本病。
祖国医学属于'腰痛'、“痹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肾精亏损,或用力不当、跌仆闪挫、血瘀内阻,或风寒湿内浸、阻遏经脉、湿浊瘀结而致。
方一独活寄生汤加减【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药】:党参15g,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20g,独活10g,桑寄生15g,怀牛膝10g,杜仲15g,秦艽10g,肉桂6g,防风10g,丹参30g,炙甘草10g。
【加减】:腰痛甚者加鸡血藤15g、全蝎10g、蜈蚣2条;麻木明显者加黄芪25g;兼瘀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或元胡索10g;湿邪偏重者加防己10g、苍术10g;寒邪偏重者加炮附子10g或干姜10g;热偏重者熟地黄改用生地黄15g,白芍改用赤、白芍各15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1天。
【编按】: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
方中以独活为君,善于祛除在里之伏风,故可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防风祛风胜湿以止痹痛;秦艽胜湿止痛,可搜除筋肉之风湿而舒筋;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党参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养血又兼活血,将其中川芎更以丹参,增强补血活血作用;肉桂温暖下元,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
34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4%。
方二身痛逐瘀汤加减【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药】:全当归15g、桃仁泥10g、广地龙15g、净红花10g、左秦艽10g、淮牛膝10g、五灵脂10g、泽泻3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制香附10g、元胡索20g、炙甘草10g。
【加减】:疼痛剧烈,寒偏盛加制川乌、草乌各10g,去秦艽;如肢体麻木,夜卧抽筋,患肢不能伸直者,加蕲蛇15g、木瓜30g;如病程缠绵日久,伴腰膝酸软乏力者,去乳香,五灵脂,加山萸肉20g、熟地20g、角胶20g。
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20T09:44:21.99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导读] 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成效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重庆 408200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成效。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
对于对照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常规的中医手法进行治疗,对研究所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在中医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以及疼痛程度评分。
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骨科疾病中以20~40岁人群最为常见[1],主要临床症状为坐骨神经痛、行走困难、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髓核突出,导致纤维环被破坏,进而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症,常见患病原因有外伤、负重过度等[3-4],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高达两亿人以上,发生率为15.2%[5]。
目前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的腰部按摩为主,但长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极易反复发作。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所观察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1]。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用西药对症治疗,但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中药内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体现了中药”简、便、廉、验”的特色,本文以我院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开展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观察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7~62岁,病程1个月~3年,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0~64岁;病程1个月~2.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均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897·李兆乾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 101200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
两组结束治疗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病情缓解、疼痛消失等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病情缓解、疼痛消失等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45/50)与对照组72.0%(36/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与对照组16.0%(8/5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
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非常显著,即可快速缓解和消除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状,并能减少其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骨伤手法;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疗效分析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以下肢放射性疼痛、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而咳嗽或打喷嚏时负压增加会加剧疼痛[1]。
此类患者多数难以治愈,再加上病程较长,因而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往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2]。
而通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 加减治疗患者后,其腰腿疼痛症状缓解显著,且效果较为理想[3]。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排除合并骨质疏松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加柴胡治疗五更腰痛王某,女,38岁,会计,2007年3月2日初诊。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
1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腰痛,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自行贴膏药后稍有缓解,近一月来又感疼痛加重。
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无任何不适,纳食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腰部肌肉稍紧张,各棘突无压痛,椎旁轻叩痛,腰椎各向活动稍受限。
CT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诊断:五更腰痛,证属气血不足、肾虚肝郁。
用独活寄生汤加柴胡20g。
方药如下: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熟地、肉桂、党参、牛膝、杜仲各12g,细辛6g,当归、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
每日1服,水煎500ml,分两次于18时、22时口服。
连服6服,凌晨腰痛现象减轻。
继服10服,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1年,腰痛未复发,生活如常。
按:该患者之腰痛系因长期久坐加之生气劳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
病属五更腰痛,该病特点痛有定时,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
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偶效,但疗效不满意。
后读顾丕荣老中医经验,始悟该病药虽对症,但未考虑辨时论治。
人体阴阳气血随经络运行不息,营卫之气起始于手太阴而终止足厥阴。
昼夜各随值时循接,如环无端。
夜半之时气交于子丑,适当风木司令,乃肝胆阳气初生之际。
现木郁不达,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疼痛以时而发。
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时为春气当令,春为肝木所主,木气盛于春,故肝木得时助,其气更胜,现肝木有郁,盛气不能助其正而反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为肾府,脾主四肢、肌肉,便发此症。
故加柴胡20g,以达疏肝解郁理脾之功。
后每遇此类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常常表现为腰背疼痛、肌肉痉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复杂,可归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肾虚弱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温肾助阳、活血祛风为主要治疗原则。
而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骨伤手法与中药独活寄生汤的结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骨伤手法骨伤手法是一种中医特色独具的治疗方式,其特点是通过推、拿、按、捏等手法对疾患部位进行按摩和调整,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效果。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骨伤手法可以通过调整腰骶部的结构,缓解腰背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恢复正常的腰椎功能。
二、中医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是一剂具有温肾助阳、补益腰痛、活血祛风的中药方剂,由独活、寄生、续断、红花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独活寄生汤可以通过温补肾阳、活血祛风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腰肾虚弱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1. 患者案例某某,男,42岁,因腰腿疼痛半年,加重伴下肢乏力1周,行走困难来我院就诊。
临床检查:腰部生理弧平,腰肌紧张,叩击腰骶部有痛点,下肢肌力4-5级。
影像学检查:腰椎MRI示L4/L5椎间盘膨出,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
2. 治疗方案采用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该患者,骨伤手法主要以推、拿、按、捏等手法对患者腰骶部进行治疗,一方面调整腰椎的结构,另一方面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症状;独活寄生汤则采用口服服用,每日一剂,温补肾阳、活血祛风。
3. 治疗结果经过10次的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的治疗,患者的腰腿疼痛明显缓解,并且下肢乏力的症状也有所改善。
进行复查腰椎MRI示L4/L5椎间盘膨出程度明显减轻。
四、临床疗效分析通过该患者的治疗案例可以看出,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独活寄生汤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刘金凤【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6(025)010【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并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 )-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血清PGE2、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 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出现不良反应,故不能肯定不良反应是否完全与独活寄生汤有关,且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好,能显著缓解疼痛,不良反应少,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uhuojis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hernia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on the this basis,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and the observationgroup was added with Duhuojishe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VAS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prostaglandin ( PGE2 ) ,serum interleukin ( IL ) -1β,IL-6,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levels were detected,the occurr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an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 The serum PGE2,IL-1β,IL-6,TNF-α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and redu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 6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 79% of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so it couldn′t be cer-tain that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lated to Duhuojisheng Decoctine. Also,all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ild,and didn′t affect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 P > 0.05 ) . Conclusion Duhuojisheng Decoctin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therapy in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pain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If combined with proper nursing,i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总页数】4页(P88-90,91)【作者】刘金凤【作者单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河北承德 068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R289.5【相关文献】1.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J], 宋志刚2.独活寄生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J], 李敏; 黄立3.独活寄生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J], 陈佳生;黄剑虹;刘臻博4.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硬膜外冲击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J], 严利民;黄晓涛;王翠玉;周嘉恩;谢长发;张弛;方略;陈玉松5.通督温肾法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的效果分析 [J], 程慧;郑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50例用西药对症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中药内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ru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青年腰腿痛中比例很高,轻的给他们造成痛苦,重的让他们丧失劳动能力。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用西药对症治疗,但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中药内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体现了中药“简、便、廉、验”的特色,笔者于2005年以来运用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观察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7-62岁,病程1个月-3年,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0-64岁;病程1个月-
2.5年。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均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
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50例患者全部内服独活寄生汤,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症状加减,基本方药如下:独活9g,寄生6g,牛膝6g,细辛3g;秦艽6g,茯苓6g,肉桂心6g,防风6g,川芎6g,人参6g,甘草6g,当归6g,芍药6g,地黄6g;疼痛重者加白花蛇5g,地龙12g,红花10g,寒甚加麻黄10g,桂枝12g,湿盛加防己10g,若正虚不甚者去地黄、人参等,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15日为一疗程,视病情轻重可服1-2个疗程。
2.2 对照组双氯灭痛25mg,每日3次,布洛芬0.2g,每日3次,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连服15日,15日为一个疗程。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痛、腿痛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恢复工作能力;好转:腰腿痛程度减轻,腰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
4 病案举例
王某某,男,50岁,反复腰腿痛5年,加重1个月。
患者5年前因工
作劳累久坐后出现腰酸、腰痛,伴左下肢麻木、无力,以足背、小腿外下侧麻木为明显。
曾在外院行CT检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好转。
但遇疲劳、天气变化等易诱发上述症状加重。
入院前,患者到室外活动,弯腰时感到腰部“咔嚓”响声,同时觉得腰部疼痛难忍,并向左下肢放射,以致行走不便,上下楼梯困难,遂由家人陪扶来诊。
查腰部板平,腰两侧肌肉紧张,L4/5椎间隙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15°(+),加强试验阳性,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
CT报L4/5椎间盘突出。
中药拟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化裁:独活9g,寄生6g,杜仲6g,牛膝6g,细辛3g;秦艽6g,桂枝10g,茯苓6g,川芎6g,甘草6g,当归6g,芍药6g,防风6g,地黄6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服。
服7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药,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邻近破裂椎间盘产生的化学物质给神经根带来化学及自体免疫刺激使之产生水肿及炎性反应,这种状态扰乱了肌肉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造成缺氧及代谢性刺激物的堆积,加强了肌肉的持续性收缩直至痉挛,进而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必须尽快地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性充血,防止发生神经根的炎性粘连。
祖国医学无此病名,结合临床表现应属于“腰痛”、“痹证”。
《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不通而致,即“不通则痛”;或素体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致,即“不荣则痛”。
“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说:“肾气不足,风邪
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内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本病大多是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
《素问·痹论》说:“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
”《素问·逆调论》又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正气既虚,邪气深伏,治当搜风祛湿,以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扶正以祛邪。
独活寄生汤是千古验方,出自《备急千金药方》。
方中以独活为君,取其理伏风,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
伍以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邪以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又兼活血;人参、茯苓补气健脾,桂枝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全方,祛邪扶正,标本兼顾,可使血气足而风湿除,肝肾强而痹痛愈。
中药内服的疗法,简单、易行、经济,患者较易接受,疗效也较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7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