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比选(PPT 44页)
- 格式:ppt
- 大小:256.51 KB
- 文档页数:44
道路工程方案比选一、方案背景道路建设是城乡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道路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工程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改善道路规划和设计,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改善道路安全。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加强交通管控,增加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3.提升道路品质。
改善道路路面平整度和舒适性,增加景观照明和绿化设施,提升道路品质。
4.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三、方案内容1.道路规划设计。
根据道路交通需求和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确定道路线路、断面和标准。
2.道路建设施工。
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和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3.交通管理措施。
加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增加交通信号灯和交警执勤,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4.安全设施设置。
设置路面减速带、护栏、隔离带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5.绿化和景观设计。
进行道路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加绿化带和景观照明,提升道路品质。
6.环保措施采取。
采取环保技术和设施,减少噪音、污染和土地占用,保护环境和生态。
四、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
明确道路工程的需求和目标,确定项目范围和规模,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2.选址规划。
进行勘察和测量,确定道路线路和断面,制定详细的选址规划方案。
3.工程设计。
制定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包括路线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标志标线等内容。
4.施工实施。
组织施工队伍和物资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道路建设施工。
5.质量监督。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道路建设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
6.环保验收。
进行环保验收和验收,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7.竣工验收。
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后,进行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五、效果评估1.交通运输效率。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pt 48页)宁陕县2014年第一批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水利设施工程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陕西黎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10月20日前言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优质、高效的完成这项建设任务,我们将严格遵循施工合同条件细则和施工实施纲目之规定,对本项目之全部工程内容负责,履行总协调、总控制的责任。
我们将在工程施工中贯彻落实ISO9002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及强制性条文,努力使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成为优良工程。
我们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文明施工、使该工程荣获“文明工地”称号。
我们项目部全体员工将以百倍的热情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坚持“精心组织施工,注重过程精品,持续稳定的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方针,为宁陕县2014年第一批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水利设施工程一标段的建设与发展再树一座丰碑。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说明在认真领会招标文件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的情况、工程特点,结合我公司多年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力量,机械设备配套能力等实际情况,以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为前提,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组对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一定按期、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1-2编制依据(1)招标单位提供的补遗文件及工程量清单;(2)自行组织的施工工地有关情况调查、现场调查资料;(3)公路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4)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施工经验;(5)水利部颁布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我公司的有关质量、施工管理文件等。
(7)有关的施工规范、试验规范、规程。
1-3编制范围宁陕县2014年第一批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水利设施工程一标段施工范围为:碑石渠道、1、2、5号排洪沟、护田河堤、干砌石田坎、田间道路等项目。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市新建一条城市主干道路工程,起始于A市区,终点于B市区,总长度约10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路。
本项目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并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二、设计方案比选为确保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经济高效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本项目将采取比选方式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
具体比选内容包括:道路线路布置、道路断面和结构、交通设施设置、绿化和景观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等。
1. 道路线路布置候选方案一:沿用现有城市规划路网,顺应现有城市发展方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候选方案二:采用新的线路布置,减少与现有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更加合理优化道路线路。
比选依据:路线布置应以最小的影响和最大的效益来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考察路线布置的重要指标。
2. 道路断面和结构候选方案一:采用传统双向四车道设计,满足基本通行需求。
候选方案二:采用新型道路断面设计,针对交通量大和车速快的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比选依据:考虑交通效率、安全性、成本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选择最适合城市需求的道路断面和结构。
3. 交通设施设置候选方案一:基本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设置交通设施,包括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候选方案二:增加智能交通设施,如智能感知交通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提高道路智能化水平。
比选依据:提高道路交通信息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是交通设施设置的重要依据。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候选方案一:按照城市绿化标准进行绿化,以达到道路美观、环境友好的目的。
候选方案二:结合城市特色,增加景观设计元素,提升道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比选依据:更加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是绿化和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
5. 环境保护措施候选方案一:采用传统环保措施,如沿路设置绿化带、雨污分流系统等。
候选方案二:利用新型环保技术,如透水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比选摘要: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两个公路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从路线走向、技术标准、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推荐了一个更优的方案。
1. 项目背景某地区拟建设一条全长约 30 公里的二级公路,连接两个重要城镇,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现有两个设计方案,分别为方案 A 和方案 B。
2. 路线走向比选方案 A:路线走向基本沿现有乡村道路,局部路段进行调整,全长约 30 公里。
方案 B:路线走向经过充分调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了优化调整,全长约 28 公里。
比选结论:方案 B 路线走向更合理,避免了穿越复杂地形地貌和敏感区域,有利于降低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
3. 技术标准比选方案 A: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 米。
方案 B: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 8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5 米。
比选结论:方案 B 技术标准更高,能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 投资效益比选方案 A:总投资约 25 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约 18 亿元,征迁费用约 3 亿元,其他费用约 4 亿元。
方案 B:总投资约 23 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约 16 亿元,征迁费用约 2 亿元,其他费用约 5 亿元。
比选结论:方案 B 投资更低,且征迁和其他费用相对较低,更具投资效益。
5. 环境保护比选方案 A:穿越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需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投资约 1 亿元。
方案 B:避开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对环境影响较小,环保投资约 5000 万元。
比选结论:方案 B 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具优势,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综合比选结论综合考虑路线走向、技术标准、投资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方案 B 相对更优。
因此,推荐采用方案 B 作为本项目的设计方案。
7. 结论本文通过对两个公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推荐了一个更优的方案。
施工方案的选用及设计全线的平面、高程测量控制方案1.概况本测区位于广州市,全长6.6公里。
主要工作内容有:路线长10960米(含分离式路基及互通匝道),桥梁10座(单幅计),通道桥2座,涵洞(含通道)20座及互通1 座,其特点是线路长、构造物多,沿线地势起伏较大,鱼塘、水库、架立管线较多,通视条件较差。
2.测设方案编制依据(1)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广州(萝岗)至惠东(凌坑)高速公路萝岗至石湾段第A3 标段K4+600~K11+200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测量规范》(GB50026-93);(3)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施工和设计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4)某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某纪要字(1999)第04 号“某高速公路A 段交桩会议纪要”及有关交桩资料;(5)某高速公路总监办有关要求。
3.测量仪器设备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和进度,A3 标段项目部配备了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并配备专门的通讯、交通工具。
具体见测量仪器设备表。
4.导线点水准点复测(1)准备工作:开展测量工作之前应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对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经专门检验部门进行标定,同时组织所有测量人员学习规范规程和熟悉设计图纸,由测量主管工程师负责制订其测量工作要求及安排,准备工作做到认真、充分、具体。
(2)复测导线点:业主(某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及设计部门交桩后,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成果表,按照四等三角精度要求进行复测、联测工作。
a. 复测导线点方案:本施工段共有业主提供的导线点24 个,复测时以A 段第二合同段(相邻标段)的导线点(3 个)作为联测及起点,依次复测符合到A段第四合同段(相邻标段)的导线点(C32、G47)作为联测及终点。
在本施工段内进行计算,平差计算出施工段24个导线点的测量成果,然后同业主提供的成果表进行对照,各项数据误差如在允许范围之内,即按照业主的成果进行施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