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银河新城概念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3.93 MB
- 文档页数:91
门头沟新城规划门头沟新城规划文本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目录第1章. 总则 .......................... 3 1.1. 规划背景 ...................................................... 3 1.2. 规划总论 ...................................................... 4 1.3. 规划定位 (5)第2章.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6)2.1. 城乡经济发展 ..................................................6 2.2. 产业发展与布局 (6)2.3. 社会事业 (8)2.4. 文化发展战略 (8)2.5.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绿化 (9)2.6. 保护区和保护地 (10)2.7. 旅游发展纲要及规划布局 (11)第3章.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14 3.1. 城镇体系与空间总体布局 ....................................... 14 3.2. 城镇规划要点 ................................................. 15 3.3. 村庄规划和建设 ............................................... 17 第4章. 新城发展布局研究 .............. 20 4.1. 新城总体功能布局 ............................................. 20 4.2. 用地规划 ..................................................... 22 4.3. 城市防灾 ..................................................... 25 第5章.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29 5.1. 综合交通体系 (29)- 1 -门头沟新城规划文本5.2. 供排水规划...................................................32 5.3. 能源动力规划 (35)第6章. 规划实施 ...................... 40 6.1. 新城分区规划与控制........................................... 40 6.2. 近期实施..................................................... 41 6.3. 实施政策与机制.. (44)- 2 -门头沟新城规划文本第1章. 总则1.1. 规划背景第1条. 规划编制门头沟新城(简称“门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
第一篇廊坊安次区葛渔城规划《廊坊市安次区后南昌村住宅项目的概况和初步投资分析》廊坊市安次区后南昌村住宅项目的概况和初步投资分析鉴于北京南部地区的建设规划和公司的发展规划,我公司计划在廊坊市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为此,将项目做如下说明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及土地情况该项目位于廊坊市安次区后南昌村。
具体地点在廊坊市区南,西昌路(龙河南岸)以南,银河南路以西,S273省路以东的前南昌村,后南昌村及王园子村一带。
规划土地用途住宅用地。
总占地面积319959平方米(合477亩)2:、规划条件规划建设用地398公顷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容积率5(地上)绿地率35%停车位1及相应的配套建筑3、拟建规模①、总建筑面积根据控规计算,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998975平方米②、项目构成项目以普通住宅楼为主和配套的公建及服务建筑,可建少量高档住宅。
4、项目位置优势廊坊市安次区后南昌村距廊坊市中心仅3公里,距京津高速路北京采育镇入口仅21公里,距北京亦庄40公里。
西距新机场18公里。
二、项目建设规模分析按总建筑面积应为7998975平方米.按规划通则要求和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该项目应配建以下建筑配建12个班幼儿园,建筑面积约为2800平方米,占地4200平方米配建18个班小学校,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占地11000平方米。
按千人配套指标分析,尚有可能需建以下建筑卫生站240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菜市场及商业服务40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200平方米;物业用房200平方米;托老所及老年活动站1100平方米;公交首末站用房300平方米配套设施用房2410平方米。
配套用房总面积为21250平方米。
实际居住面积为7786475平方米,可建56栋16层的住宅楼。
总户数约7786户。
为保证1指标的停车位和35%的82568平方米绿地指标及人防工程的要求,建设规模如下总建筑面积约为9572275平方米。
其中住宅楼面积7786475平方米;配套建筑面积2125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7998975平方米,地下面积157330平方米,廊坊安次区葛渔城规划其中住宅地下97330平方米,车库60000平方米。
文安县城市更新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
文安县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城,城市更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促进文安县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城市更新规划首先,我们将对文安县的城市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包括人口结构、建筑结构、交通状况、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明确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结合文安县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城市更新的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提出城市更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在城市更新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步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
首先,对老旧小区和棚户区进行改造,提升居民居住条件。
其次,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的改善和完善。
同时,推动老旧工业区和商业区的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的产业和商业发展水平。
三、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水系治理等措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城市更新工作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社会民生改善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我们将注重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通过城市更新,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产业结构升级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将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文安县的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就业创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文安县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将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廊坊未来新城规划方案引言廊坊,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廊坊市政府决定制定一项新的城市规划方案,以确保廊坊未来能够持续发展,并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本文将介绍廊坊未来新城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发展目标、规划原则、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等内容。
城市发展目标廊坊未来新城规划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市。
具体来说,廊坊未来新城规划的目标包括:1.人口控制:控制廊坊的人口增长速度,合理安排人口分布,降低城市人口密度。
2.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3.生态保护: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5.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廊坊的传统文化,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6.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
规划原则廊坊未来新城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人本主义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2.整体规划原则:统筹城市规划和建设,协调不同区域和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规划。
3.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创新驱动原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公共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6.高效管理原则:强化城市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重点项目廊坊未来新城规划涵盖了多个重点项目,以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下面是其中几个重点项目的简要介绍:1. 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在未来新城规划中,廊坊将加大对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
包括新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网,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见证三河发展,坚定理想信念—疏解非首都功能下三河市的发展发布时间:2021-08-03T14:57:03.67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作者:刘梦月[导读] 202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发布中共中央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刘梦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70)摘要:202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发布中共中央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是对习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同时也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牛鼻子”。
笔者以家乡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为例,作为环京最具区域优势,与通州实现“四统一”规划的三河市,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微中心”。
本论文对三河市在教育、医疗卫生、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四个领域的发展进行研究,剖析三河市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三河市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议一、疏解非首都功能下三河市的发展现状1.三河市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教育转移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三河市在教育协同方面,多地积极协调配合,成果丰硕。
2017年制定《通州武清廊坊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章程》,2019年《关于北三县地区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出台,2020年10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提出。
(1)职业教育。
2019年10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的建校挂牌仪式在三河市的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将有利于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向三河市延伸布局,并缩小两地教育发展水平差距。
除此之外,三河市职教中心与北京工业大学等8所院校开展合作共建。
(2)中小学教育。
2020年4月三河市第四小学与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开展合作的信息。
合作之所以得以开展,得益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共同体手拉手协作小组”平台的设立。
第二部份:大北京蓝图下地产价值发展趋势(一)区域整体计划为了更好的带动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周边区域经济均衡地、统一地发展,北京与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和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部份地域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计划,计划要求对区域的产业、交通、资源等进行统筹安排、配置、利用,构建区域发展的互补、协调之势,形成区域发展的一体化。
这样在区域统筹计划和资源合理利用下,区域的地产价值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缘。
一、空间发展计划“一轴三带”“一轴”:指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京津走廊为枢轴。
“三带”:指以环渤海湾的“大滨海地域”为新兴发展带,以山前城镇密集地域为传统发展带,以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发展带,从而提高首都地域的区域竞争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京津冀地域的均衡发展。
构建“新七环”以中小城市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针对京津冀地域交通的发展,计划建设“新七环”,推动河北省环北京小城镇发展。
将北京计划七环向外扩大到京冀交壤处,自西向东北依次连接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大厂、三河、直至平谷。
将沿线小城镇作为新城镇发展点,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减缓中心大团的发展压力,增强与外围城市的交通联系,一路走向“区域城市”。
建设“第二机场”到2020年估计京津冀北地域航空客运量将达到1亿至1.5亿人次左右,扩建后的首都国际机场受环境影响,也不可能再做大规模的扩建。
首都地域需要一个新的枢纽机场,即北京第二机场。
第二机场建成后,以其为核心,周围的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北京永乐三地应统一计划,形成一个以第二机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城。
(二)计划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计划统筹部署后,要求京津冀各城市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发展现状等自身属性,作出相应的计划和调整,这样就会给整体区域带来一系列新的转变,影响到区域的交通、土地、地产等领域的发展。
完善交通设施交通问题是多数市圈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域空间有序发展和空间合理组合的关键。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廊政[2006]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廊坊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
廊坊市人民政府二○○六年一月十日廊坊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城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庄区、北史家务乡、南尖塔乡、北旺乡、杨税务乡、九州镇、白家务办事处。
县(市)的城市规划区,由县(市)人民政府界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市情、县(市)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控制市区规模,坚持科学布局、提高城市整体功能的原则。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必须保护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城市风貌,必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并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实施。
河北省衡水市北斗星城规划设计方案摘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
北斗星城位于衡水市西北侧,用地北侧为永安路,南侧为郑里马村和冀衡铁路的货场,东侧为规划路庆丰街,西侧为规划路前进街。
规划用地约14公顷,区内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
此居住区是属于较高档类别,并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方面出发,以居住者的姿态描绘自己的生活空间。
此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居住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和周边道路的关系。
以做好小区的内部规划,景观环境和建筑布局,人民风情文化的体现,户型设计的优化为主要目的。
以绿色和舒适温馨为主题,从居民自身感受出发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及特点,结合现代建筑的风格特色,建设具有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的新型小区。
关键词:衡水;规划布局;绿色;文化Hengshui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Big DipperAbstractHengshui ci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Hebei Province, Hebei second major traffic hub city. BEI DOU star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side of the city of Hengshui, to the north of YONG AN Road, south of Zheng Li Ma village and Ji Heng railway freight yard, east of Qingfeng Street Planning Road, west of the planning road QIAN JIN Street. There are planned about 14 hectares of land, area of flat terrain,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residential area is belongs to high-grade category; according to meet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life, to the occupants of the attitude to describe their living space. This scheme is a good solu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ad. In order to make the small internal planning,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reflect the people's culture, apartment layout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 main purpose. Green and warm and comfortable as the theme, from the residents' feeling and combin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has a beautiful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new small area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Keywords: Hengshui; Layout; Green culture目录1 引言 (1)1.1 衡水概况 (1)1.2 基地概况 (1)1.3 规划设计的思想和原则 (2)1.4 设计依据的标准和法规 (3)2 规划篇 (4)2.1 区域分析 (4)2.2 规划分析 (4)2.3 绿化分析 (4)2.4 道路交通分析 (5)2.5 功能结构分析 (5)2.6 各区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3 景观篇 (7)3.1 小区景观意向 (7)3.2 商业广场景观意向 (7)3.3 灯光设计意向 (7)3.4 景观构架意向 (8)3.5 绿植种类选取意向 (8)4 建筑篇 (10)4.1 户型布局分析 (10)4.2 空间分析 (10)4.3 采光和通风分析 (11)4.4 立面分析 (11)4.5 绿色分析 (11)5 商业文化篇 (12)5.1 立面风格分析 (12)5.2 中华名吃街设计意向 (12)6 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 (16)1 引言1.1衡水概况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
目录一、主要任务 (2)二、规划内容 (3)(一)街区划分 (3)(二)现状 (4)(三)功能与规模 (5)(四)三大设施安排 (9)(五)城市设计框架 (10)(六)规划实施 (12)三、成果要求 (12)(一)规划文本 (13)(二)规划图纸 (13)(三)街区图则 (18)(四)附录:相关标准 (21)1.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性质 (21)2.主要图纸绘图标准 (22)3.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的估算标准 (25)附表:北京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例与绘图规范 (27)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第二稿)一、主要任务(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城规划,统筹综合考虑新城不同类型街区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有序安排新城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和现有建设项目的整合,尽快搭建新城全面实施的综合平台。
(二)分解落实新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确定各街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安排等规划内容,为分步、分街区、有重点的加快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提出上位要求。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是市政府批复新城规划的具体细化落实,新城规划确定规模、结构、框架等重大内容不得进行调整变更,原则上只能对一些具体和细部进行优化完善。
必须调整的,应做专题说明,并按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决定。
(三)加强对新城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支持新城整治改造、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并合理调控已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加快新城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基础依据。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核心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促进控规逐步由纯粹的物质层面的空间安排转向公共政策,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目的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就是要区分好控规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1)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
包括两区两市六县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国土面积6429平方公里。
规划区层次。
规划区范围为廊坊中心城市,具体包括广阳区、安次区,以及固安县、永清县的行政辖区(以下简称廊永固地区),面积为247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层次。
中心城区包括广阳区全部范围,以及安次区大部分范围,用地总面积约488.7平方公里。
(2)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
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2031年之后。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1)区域目标定位。
规划期末,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城镇群的重要功能节点,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北省国际化先锋城市,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发展的领跑者和新的增长极,河北省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的典范和经济发展转型示范区。
(2)总体策略。
积极实施推进“中心扩容、两翼并驱,服务带动、工业支撑,分区统筹、区域联动”的总体发展策略,把廊坊市建设为经济发达、功能高端、品质一流、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空间结构。
本规划确定廊坊市域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主两副、三轴两带”。
“一主”指中心城区,“两副”指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
“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津石发展轴、京沈发展轴。
“两带”为环京现代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环津先进制造产业带。
(2)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5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64%左右。
2030年域总人口规模在78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6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77%左右。
(3)市域城镇中心等级结构。
规划确定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五级中心等级体系结构。
区域中心城市为廊坊中心城区;区域副中心城市为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次级中心城市8个,分别为三河城区、香河城区、大厂城区、永清城区、固安城区、文安城区、大城城区、码头组团;另有24个中心镇和38个一般镇。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7 2020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7-20202010年06月07日星期一21:11一、现状描述该规划的研究地点位于廊坊城市市区中心,南至京山铁路,北至广阳道,东至新华路,西至银河北路,用地呈南北狭长的矩形用地,总占地面积约为3.22平方公里,区位重要。
其中银河北路是城市南北向主要干道,是北京进入廊坊市的主要景观大道;新华路是城市的主要商业街,廊坊市的大多数重要商业设施均集中在该路上,该路北部与新世纪步行街相连,人民公园就在步行街的南侧;北侧紧靠京山铁路是廊坊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是廊坊市的对外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很大。
东西向主要道路自北到南依次为:广阳道、爱民东道、金光道、建国道和解放道,南北向贯通道路为:银河北路和新华路,连接通爱民东道和解放道的文明路、宾安街,连通爱民东道和建国道的迎春路。
现状用地主要以多层聚居用地为主,建筑建成年代较早,建筑质量一般,用地最南侧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的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随着城市总体空间的拓展和城市结构中心的提升,该片区将成为城市的最重要发展片区之一。
从现有的土地现状看,住宅用地偏大,土地现状利用效益与区位不匹配,必将发生土地的功能置换。
二、功能定位与设计重点设计重点1、通过集中商业服务功能及其它相关的土地利用的设计,旨在形成一个有序的土地利用格局。
2、形成方便高效的混合商业核心区和混合功能区。
3、通过景观资源的设计,创造城市核心区的整体风貌和个性。
4、建筑的群体作为比建筑单体更为重要的设计因素来对待。
5、交通形成成一个清晰的等级系统。
6、城市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
7、尽量保护一些城市的历史遗存。
功能定位考虑到该片区的区位及环境优势,规划为以商务办公为主体,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居住生活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混合商务中心区。
该片区将成为廊坊城市的重要功能片区,整合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并带动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方案概述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方案是由合肥市政府联合国内知名设计机构投资进行的城市规划项目,项目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位于合肥市中心位置,是合肥市重要的城市发展区域。
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在滨海城地区打造一座集商业、休闲、文化、居住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区,成为合肥市重要发展的新城区域。
规划设计理念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项目的设计理念是面向未来,注重创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结合欧美城市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了人文、自然、艺术与科技等多重元素,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为市民打造一个幸福健康的城市居住环境。
商业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项目以高端商业为主,包括商业广场、商旅中心、办公楼和高端住宅等多种商业形态。
商业广场将引进世界知名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形成一个以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消费场所,让市民可以方便地享受到全球购物的便利和乐趣。
商旅中心则包括高档酒店和商务公寓,为到合肥出差的商务客户提供高端的住宿环境。
商务公寓则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企业和新兴行业,提供灵活的办公室空间,满足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需求。
休闲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项目还包括多种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比如,公园、游乐设施、健身中心、美食广场等。
公园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景观区域。
游乐设施包括各类娱乐项目,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的娱乐需求。
健身中心则包括多种运动项目,让市民可以享受到健康锻炼的同时也可以拓展社交圈。
文化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项目还将注重文化建设。
在项目中心区域会营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同时展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规划中还包括了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中心等多种文化设施,吸引了大量优质人才和创意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合肥欢乐滨海城规划项目将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水资源合理利用、空气净化处理等多个方面考虑,全面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中所有建筑将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建筑外墙还将配备净化空气的绿植,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目标及愿景 (4)3. 项目规划范围与规模 (5)二、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6)1.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7)2. 规划设计原则 (8)3. 总体功能布局规划 (9)4. 建筑风格与设计特色 (11)5. 景观环境设计规划 (12)6. 交通组织规划方案 (13)三、软件新城项目功能区域规划 (15)1. 研发办公区规划 (16)1.1 办公大楼布局设计 (18)1.2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19)1.3 实验室及研发空间规划 (21)2. 生活服务区规划 (22)2.1 员工公寓设计规划 (24)2.2 餐饮服务区规划布局 (25)2.3 文化活动及休闲娱乐区规划 (26)3. 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28)3.1 商业街区设计理念及布局规划 (29)3.2 购物中心规划设计 (30)3.3 其他商业配套设施规划 (31)四、绿色建筑与智能化系统规划 (32)1.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 (33)1.1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35)1.2 绿色建材运用规划 (35)1.3 生态环保设计理念体现 (36)2. 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37)2.1 智能安保监控系统规划 (39)2.2 智能办公管理系统规划 (40)2.3 智能家居生活体验区规划 (42)2.4 其他智能化系统应用 (43)一、项目概述武汉软件新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软件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软件产业新城。
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武汉光谷CBD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
本规划设计方案以“绿色、智能、创新、宜居”为设计理念,力求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区,推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武汉软件新城项目总规划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规划用地约3平方公里,二期工程规划用地约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