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
- 格式:docx
- 大小:11.4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2、三级阶梯概况:3、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第一高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海拔-154.31米,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南麓。
4、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1)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2)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3)对河流流向和交通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水上交通。
5、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主要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仅占1/10多一点。
8、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有利条件: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10、主要地形区及特征(1)A东北平原:黑土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我国面积最大平原B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鱼米之乡(2)D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纬度最低E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F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广布,纬度最高G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H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第二大盆地I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内陆盆地,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J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内陆盆地,“聚宝盆” K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最湿润、纬度最低(4)L 东南丘陵11、山脉两侧的地形区12、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中国的自然环境分享笔记中国的自然环境非常多样化,包括高山、平原、沙漠、草原、湖泊和河流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自然环境的分享笔记:1. 地理分布:中国地域辽阔,横跨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南濒南海,北靠蒙古国和俄罗斯。
这使得中国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势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西部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东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此外,中国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著名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
3.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这些不同的气候类型为各种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生存条件。
4. 植被分布: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中国的植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草原和针叶林;南方地区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西北地区则有独特的干旱草原和荒漠植被。
5. 动物资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动物资源之一,包括许多珍稀物种。
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等都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资源。
6. 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草原和沙漠等。
7.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法规、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等。
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环境的国家,由于其广阔的国土和多样性的气候条件,中国的自然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海洋,中国的自然环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以下将从地理、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接壤,西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接壤。
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地形复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沙漠、海洋等地形相互交错,形成了多样性的地貌。
中国的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大兴安岭、秦岭、太行山、华山等。
高原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平原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盆地有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川西高原等。
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腾格里沙漠等。
海洋有南海、东海、黄海等。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条件非常复杂,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和地理位置的差异,中国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的气候变化巨大。
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部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温度适宜。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夏季短暂而炎热,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少雨。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少雨。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温度适宜。
高山气候分布在中国的高山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干燥少雨,气温变化大。
三、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纵横交织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和阴山、中列:昆仑山和秦岭、南列:南岭(2)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3)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4)西北—东南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2、我国地形特点是什么?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四大高原特点?四大盆地特点?三大平原特点?(1)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世界屋脊”②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开阔坦荡(风蚀地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③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2)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偏高,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略多;③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最高,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④四川盆地:又叫紫色盆地,红色盆地,内部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美称。
(3)①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沼泽广布②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连片、河网纵横,“鱼米之乡”4、山区开发利用中的利与弊?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和生态旅游。
弊:(1)耕地少,种植业受限制(2)山区地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3)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怎样的影响?(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降水,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度约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8万千米。
海域分布着大小岛屿7600个,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面积平方千米。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修长。
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
每年又可分为寒、暖两季,以1月份为寒季,2月份为暖季。
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类型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均位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
截至2013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个。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大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着大江大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与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
中国的自然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
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中国,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自然环境和饮食民俗在地理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性和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中国北部,包括华北、东北等地,其自然环境以平原、草原为主,气候寒冷干燥。
这种环境为谷物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北方的饮食民俗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饺子等。
由于气候寒冷,炖菜、火锅等重口味、高脂肪的菜肴也成为了北方冬季的主要食品。
中国南部,包括华东、华南等地,其自然环境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我国地形的特点:①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①地形复杂多样:(在图中找到以下地形区)地形地形区特点平原A 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地B 华北平原黄土地C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高原1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3青藏高原雪山连绵海拔最高的高原4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盆地①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②塔里木盆地我过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①山区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60%。
(山地是我国各地性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
)有利: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不利:山区地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在开发山区时,应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级阶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③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被称为“聚宝盆”④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紫色盆地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山脉分界线两侧地理事物秦岭北侧:北方南侧:南方天山北侧:准噶尔盆地南侧: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东侧:东北平原西侧: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侧: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巫山西侧: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武夷山西侧:江西省东侧:福建省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流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第二节气候1.我国气候基本特征: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3.按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正文一、我国的自然环境概述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主题——我国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课题。
我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
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山巍峨,我国的自然环境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森林、草原、盆地和高原等自然地理景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探讨我国的自然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复杂而宏大的主题。
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势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疆域东西宽约5500公里,南北长约5000公里。
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南北逐渐升高,西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东部和南部地势较低。
这种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带来了多样性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类型。
2. 我国的气候与自然环境我国自然环境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南北跨度大,因此呈现出了多样的气候类型。
从北方的寒带气候到南方的热带气候,再到西部的高原气候,我国的气候差异显著。
这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多样性,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我国的自然资源1. 我国的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水资源。
我国的主要水系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这些水系不仅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等。
2. 我国的森林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较高。
我国的森林资源不仅为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和生态功能,也为我国的木材、药材和其他森林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森林破坏、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等。
四、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形和地势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⑴地形类型: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
⑵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⑴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划分为三级阶梯。
⑵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海拔8844.43米,世界第一高峰。
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二、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⑴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⑵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⑶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向南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想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1600mm以上,而西北不足50mm。
⑵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9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的80%,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相反。
我国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
⑷气候的干湿状况:湿润(森林)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⑴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⑵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⑴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 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 山区的优势:适宜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劣势: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3地形的骨架是山脉。
4 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6 我国地势特点的影响:(1)对气候: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丰沛的降水。
(2)对水运:方便东西交通,沟通沿海与内陆的交通。
(3)对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4)对水能: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7 我国的主要山脉(图2.6)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图2.2)地形占比(图2.3)三级阶梯分界线(图2.9)山脉两侧地形区(表2.1)第二节气候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夏季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影响因素是:地形。
4 我国的温度带划分:自北向南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5 气温的影响:(1)暖温带水果:苹果、梨;亚热带:柑橘;热带水果:椰子、香蕉。
(2)对传统民居:北方:冬季寒冷-墙体较厚-保暖;南方:夏季湿热-高大宽敞-通风透气。
6我国降水的特点:(1)空间分布很不均匀;(2)时间分配不均匀;(3)年际变化很大。
7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
一般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9根据干湿状况姜我国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地区(看图2.22)10降水的影响:西部内陆:降水稀少-平顶屋-便于晾晒;南北方地区:降水多-斜顶屋-便于排水。
1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半湿润区与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中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国土、多样地貌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其地理与自然环境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地理上被广泛划分为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丘陵和西部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中部山地丘陵区域复杂多样,许多江河流经,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西部高原山地地势较高,气候多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多样丰富,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草原和森林等。
中国有长江和黄河这两条著名的大江,它们既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中国还有众多美丽的湖泊,如洞庭湖、太湖和鄱阳湖等,它们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3.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也带来了一些自然灾害。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区,中国经常受到台风、地震和洪水的威胁。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中国政府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对能力,减少了灾害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4. 中国的环境保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挑战。
中国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环境保护。
中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5. 地理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如山水画、园林艺术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结:中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环境挑战,并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中国的自然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它涵盖了广袤的平原、壮美的山脉、长长的河流、广袤的湖泊、绵延不绝的海岸线等自然景观。
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些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作为世界上地理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极其突出。
中国的地形可分为五大区域: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丘陵、西南山地高原、西部山地和生态脆弱区、东北平原以及渤海湾沿岸平原。
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地势之高处于亚洲第一位,拥有大量风景美丽、资源丰富的山山水水。
二、中国的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大陆性气候等。
具体来说,北方气温较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方气温较高,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中国的气候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农业和旅游业等重要行业。
三、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国家,拥有全球约15%的高等植物和紧缺物种,同时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绝佳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栖息地。
中国还有很多知名的野生动植物,例如:袋鼠、熊猫、鹿、狒狒、长臂猿等。
但是同样也面临着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破坏和灭绝等问题。
四、中国的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全国有水面面积达267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江河湖泊和长城等。
但是,由于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水资源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五、中国的大气污染和环境问题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环境问题千奇百怪。
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大气污染问题,由于大量厂家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城市空气污染极为严重,日常生活中霾天成为了中国人的常态。
除了空气污染之外,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垃圾处理、水资源管理、地质环境保护等等。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自然环境一、中国的自然环境概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地理环境的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中国的自然环境由其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因素组成,对中国的人口、经济和生态均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的地形和地貌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背靠祖国大陆,地势较为复杂多样。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中国陆地的高程差距极大。
根据地貌特征,中国的地形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东部沿海平原、长江中游盆地、华北平原、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
1. 东部沿海平原:位于中国的东部,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片平原广阔平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同时,它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大型港口,为中国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的节点。
2. 长江中游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的中游地区。
这个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包括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和骆驼湖。
这片区域的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地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3. 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区之一。
这片平原地区主要由黄河与其支流形成,被广泛用于农业种植和人口聚居。
然而,由于土地沙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该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4.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地理特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寒冷气候是其特点,它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大河的发源地之一,如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
5. 西南山地: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和其他高山组成。
这片山地地区地势陡峭,地形复杂。
这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珍稀植物物种,对于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的气候与水文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地理位置、地形和季风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
中国气候可划分为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不同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与地势相关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特点:多种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分布广泛。
2、我国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我国第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第一、沙漠广布、油气资源丰富),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季风区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黑土广布),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是温带水果主产区(烟台苹果莱阳梨等代表),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区,红壤广布。
(5)特殊地区的土壤颜色:黑土——东北平原,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红壤——东南丘陵,紫壤——成都平原/四川盆地3、我国主要山脉(1)我国主要山脉分布走向序号名称走向序号名称走向序号名称东北西南走向1 长白山脉东西走向8 秦岭西北东南走向15 小兴安岭2 大兴安岭9 南岭16 祁连山3 太行山脉10 巴颜喀拉山4 巫山11 昆仑山脉弧形走向17喜马拉雅山脉5 雪峰山12 天山山脉6 武夷山13 阴山18 唐古拉山7 台湾山脉14 燕山南北走向19 横断山脉(2)位置特殊的山脉--重要地理分解线:地形区分界线:山脉两侧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山脉两侧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秦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省份分界线:山脉两侧省份西侧东侧太行山脉山西省(晋)河北省(冀)武夷山江西省(赣)福建省(闽)巫山四川省(川或蜀)湖北省(鄂)4、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不利方面:①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种植业);②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③山区多地质灾害。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
掌握关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自然环境的知识点,分别从地形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展开。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
北方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辽河平原等;西北地区则以高原为主,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东部沿海地区多为丘陵和平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而西南地区则是以山地为主,如川西高原、云贵高原等。
这些不同的地形地貌带给中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二、气候由于地大物博,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多样。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昼夜温差大;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西南地区气候多样,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温差大。
这些不同的气候给中国的农业、旅游等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三、生态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
南方地区的亚热带雨林和热带雨林,北方地区的草原和荒漠,西南地区的高山和森林,各具特色,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也受到了破坏。
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和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等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降低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减少机动车使用,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依赖的资源。
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通过集体努力,我们才能拥有更美丽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下去。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平均海拔和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剃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主要地形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地形平原、丘陵。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流向和交通的影响: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的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第二节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2.(纬度位置)的差异是形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的活动加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3.1月0℃等温线大致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一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5.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强调※夏季我国气温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7.我国有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2.降水的空间分布①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中国的自然环境
介绍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
自然环境是指物质和能量的组合,包括大气、水、土壤、动植物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中国的自然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特色,拥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地理环境
中国位于东亚,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拥有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
中国地形地貌多样,有高山、平原、盆地、高原、丘陵等特征,形成了山峦交错、岭谷纵横的地理格局。
中国的自然环境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山地地区、西北高原地区和北方平原地区四个大区域。
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水域分布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盛,水域众多;西南山地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多样,植被繁密;西北高原地区干旱且海拔较高,植被稀疏;北方平原地区气候较为干燥,植被主要是耐旱的草原。
山川河流
中国拥有丰富的山川河流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维持自然平衡、水源供应、灌溉农田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山脉主要有长江中下游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北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华北的太行山和山西的吕梁山、华南的南岭等。
这些山脉分布在各个地区,为中国增添了壮丽的自然风景。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黄河和长江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流经九个省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源。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十一个省市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这两条河流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境内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中国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约有3万多种植物被列为已知物种,占全球的12%。
中国境内分布着多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
中国还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大熊猫、金丝猴等,这些物种受到了中国政府的保护。
中国的动物多样性同样丰富。
根据统计,中国有460多种哺乳动物、1300多
种鸟类和4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
中国境内还有许多独特的动物物种,如藏羚羊、藏鸡和藏狐等。
环境问题和保护
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废水对大气和水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
例如,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环保意识等。
总的来说,中国的自然环境独特而美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保护好中国的自然环境,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