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共54页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54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平均海拔和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剃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主要地形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地形平原、丘陵。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流向和交通的影响: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的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第二节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2.(纬度位置)的差异是形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的活动加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3.1月0℃等温线大致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一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5.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强调※夏季我国气温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7.我国有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2.降水的空间分布①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