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2、三级阶梯概况:3、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第一高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海拔-154.31米,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南麓。
4、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1)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2)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3)对河流流向和交通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水上交通。
5、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主要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仅占1/10多一点。
8、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有利条件: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10、主要地形区及特征(1)A东北平原:黑土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我国面积最大平原B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鱼米之乡(2)D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纬度最低E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F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广布,纬度最高G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H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第二大盆地I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内陆盆地,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J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内陆盆地,“聚宝盆” K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最湿润、纬度最低(4)L 东南丘陵11、山脉两侧的地形区12、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山地百分之三十三、高原百分之二十六、盆地百分之十九、平原百分之十二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 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 山区的优势:适宜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劣势: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3地形的骨架是山脉。
4 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6 我国地势特点的影响:(1)对气候: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丰沛的降水。
(2)对水运:方便东西交通,沟通沿海与内陆的交通。
(3)对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4)对水能: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7 我国的主要山脉(图2.6)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图2.2)地形占比(图2.3)三级阶梯分界线(图2.9)山脉两侧地形区(表2.1)第二节气候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夏季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影响因素是:地形。
4 我国的温度带划分:自北向南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5 气温的影响:(1)暖温带水果:苹果、梨;亚热带:柑橘;热带水果:椰子、香蕉。
(2)对传统民居:北方:冬季寒冷-墙体较厚-保暖;南方:夏季湿热-高大宽敞-通风透气。
6我国降水的特点:(1)空间分布很不均匀;(2)时间分配不均匀;(3)年际变化很大。
7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
一般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9根据干湿状况姜我国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地区(看图2.22)10降水的影响:西部内陆:降水稀少-平顶屋-便于晾晒;南北方地区:降水多-斜顶屋-便于排水。
1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半湿润区与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①)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②)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2 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2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①)
3、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它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有什么关系?【自主展示】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中国的河流③)
主备:史丹娟审校:李昌 2015年 10月14日。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平均海拔和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剃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主要地形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地形平原、丘陵。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流向和交通的影响: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的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第二节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2.(纬度位置)的差异是形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的活动加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3.1月0℃等温线大致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一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5.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强调※夏季我国气温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7.我国有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2.降水的空间分布①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中国均有分布。
其中山地比重最大。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地与山区:山区是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合称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地是山区的一部分,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
二、地势的主要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海拔500米以下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界线同)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我国近海宽广的大陆架。
我国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三、山脉纵横交错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北:天山—阴山①东西走向的山脉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③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我国省区的界山有:昆仑山(新疆-西藏)、祁连山(青海-甘肃)、太行山(山西-河北)、巫山(重庆-湖北)、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四、四大高原中国有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1.面积:四大高原按面积大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位置:西南部的两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部的是:内蒙古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的是:黄土高原。
1.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2.了解中华五岳。
【学习重点与难点】
识记图教材21页,图2-1。
【自主学习】(★安静地自学,课前完成★)
阅读教材第21到23页,画出你认为的重点知识,利用图2-1识记山脉。
【合作探究】(★有序、高效、全员参与地交流,10分钟★)
一、山脉纵横交织(结合2-1图,努力记住下列山脉的走向及位置,利用导学案后面的地图,用不同颜色彩笔描出山脉走向,然后尽量默写出山脉名称)
1.列举东西走向的山脉,并说说它们所处的大致位置。
2.列举南北走向的山脉,并说说它们所处的大致位置。
3.列举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部最高峰。
4.列举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及世界最高峰。
5.说一说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二、中华五岳
阅读教材23页,结合图2-1说出中华五岳的位置及特点。
【交流展示】(★积极踊跃大胆地展示,20分钟★)
全组成员都已记住山脉走向和位置,五岳的位置,请积极地展示出小组的智慧和风采哦。
(机会难得,还有奖励分数哦,请努力做到快静齐!)
1.板图后,展示不同走向的山脉。
2.说说五岳的位置及特点。
3.小游戏:无缝接龙,请根据大屏幕内容快速答出相对应知识。
【达标检测】(★耐心迅速独立思考地完成,10分钟★)
1.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靠南的一列是_________,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最东边的一列是___________。
2. 太行山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交界处。
3.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三列不同的是______。
A.天山
B.台湾山脉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4.著名的悬空寺位于五岳中的______。
A.中岳嵩山
B.北岳恒山
C.西岳华山
D.南岳衡山
5.填写准确的山脉名称。
山脉:○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5_________ ○6_________ ○7_________ ○8_________ ○14_________○15_________
○16_________ ○17_________ ○18_________ ○19_________○20_________
○21_________ ○24_________ ○25_________ ○26_________
【学后反思】(★与你的伙伴交流,5分钟★)
说说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