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线路技术管理规范的研究”通过验收
- 格式:pdf
- 大小:75.19 KB
- 文档页数:1
电力作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2011-05-09 11:06:43浏览次数:433文字大小:默认中大特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三)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35KV-66KV输电线路验收标准铁塔及接地部分验收标准⑴铁塔平面结构及接点间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和凹陷,相邻节点间的主材料弯曲不应超过节点间距的1/800。
⑵直线塔的结构倾斜应控制在1%以内,耐张塔或直线塔转角应有预编,预编值应能保证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⑶塔材交叉铁处有空隙者应装垫块,其厚度应与间隙相符。
⑸铁塔塔材的部件规格及螺栓等规格必须符合图纸,铁塔不得有缺件。
⑸铁塔螺栓穿向应符合要求,螺栓坚固率M16不应小于82N.M,M20不应小于100N.m,M24不应小于250N.m,螺栓紧固率要大于97%。
⑹螺栓与螺帽有滑扣或螺帽棱角有磨损以致扳手打滑时必须更换。
⑺螺栓的螺杆必须与构件面垂直并紧密接触,螺栓不应斜穿,螺栓紧固带防罩后应露出螺杆丝扣两个螺距,双帽者(含带防盗螺栓)至少应平母。
⑻塔材不得有流黄水现象,塔材表面麻面面积不应超过塔材表面总面积内外侧的10%,塔材镀锌层不允许有面积超过100mm2脱落,小于100mm2 脱落只允许有一处,并应用环氧富锌漆进行防锈处理。
⑼保护帽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⑼接地引下线应紧贴主材,连接应接触良好,制作工艺美观。
紧线质量验收标准⑴、对交叉跨越物及对地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⑵、紧线后导地线弧垂:35kV-110kV应不超过+4%\-2%;;大跨越不应超过±0.8%,最大0.8m。
⑶、紧线后导地线相间驰度差:35kV-110kV应不大于150mm;大跨越应不大于400mm。
⑷、导地线弧垂线间距均匀、协调美观。
导地线液压连接验收标准⑴、压接管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压后尺寸应符合S=0.866×(0.993D)+0.2)要求。
⑶、接续管、耐张线夹压后检查管体无损伤,外观无飞边、毛刺,弯曲度应小于1.6%。
⑷、对各种压接管位置的控制要求如下:1)、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5m。
66kV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1 总则 (1)1.1 一般规定 (1)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1)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1.5 标准和规范 (2)1.6 投标人应提交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3)1.7 备品备件 (3)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3)1.9 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3)2 结构及其他要求 (3)2.1 结构 (3)2.2 工艺 (4)2.3 牵引头和密封 (4)2.4 技术参数 (4)3 试验 (4)3.1 例行试验 (4)3.2 抽样试验 (5)3.3 型式试验 (5)3.4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 (5)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5)4.1 技术服务 (5)4.2 设计联络 (6)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6)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7)附录 A 供货业绩 (8)附录 B 工艺控制一览表 (8)附录 C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8)附录 D 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8)附录 E 主要原材料产地清单 (8)附录 F 本工程人力资源配置表 (8)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招标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
由投标人提供的电力电缆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
1.1.3 本招标技术规范提出了对电力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5 本招标技术规范所引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6 本招标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附件二:1.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试行)国家电网公司二○○五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3)2 评价内容.................................................... . (5)3 评价方法............................................................ .. (5)4 评价周期.................................................................... (9)5交流高压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表............................... .................. (11)6附录................ ............................. ...................... (28)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1.1 为了加强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输电线路各个阶段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评价标准。
1.2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线路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1.3 本评价标准规定了线路在投运前(包括设计选型、现场安装、交接验收)、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监督、技术改造等阶段全过程的评价项目、评价要求、评价方法。
1.4 本评价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的评价工作。
1.5 引用标准线路评价应遵循以下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当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1、(单电源)231、N-1原则。
2、公路或31、2、3、41、2、66kV及以上线路更换铁塔或导线(架空光缆)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
3、66kV及以上线路多回路杆塔上部分线路停电作业的,或66kV及以上线路不停电更换光缆。
4、10kV线路施工作业,地理环境困难的、供电方式复杂需多次停送电操作才能完成的、施工量大的、各种跨越较多的。
(三)本单位非常规的带电作业。
(四)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较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第七条三级作业安全风险(1)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一个电气连接设备停电检修。
2、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主变停电、母线停电或旁路代送操作的。
3、66kV及以上变电站作业操作项目量较大的。
4、66kV及以上变电站停电检修作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常规作业项目。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66kV及以上线路全部停电组立(拆除)铁塔、架设(拆除)导线(电缆线路)及架空光缆架设(拆除)。
2、10kV线路(电缆线路)施工改造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
配电箱变、变台、环网柜施工达两个及以上的。
3、由三个及以上班组或由外单位协同施工作业的涉及运行设备的工程项目。
(三)常规带电作业。
(四)综合性检修及试验、调试。
高压电缆验收标准验收记录与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本文旨在规范高压电缆验收的标准和验收记录的管理,以确保高压电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文将详细描述高压电缆验收的步骤、验收记录的内容以及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
二、高压电缆验收标准高压电缆验收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1. 电缆性能标准:高压电缆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GB/T 11017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外观检查:验收人员应对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电缆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机械损伤、绝缘层是否完好等。
3.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 耐压试验:采用高压试验设备对电缆进行耐压测试,电缆在规定的测试电压下应保持正常运行。
5. 线路电阻测试:使用导线电阻测试仪对电缆线路的电阻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线圈电阻测试:通过线圈电阻测试仪对电缆线圈的电阻进行测试,结果应在合理范围内。
三、验收记录的管理规范验收记录是高压电缆验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缆的后续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验收记录的管理规范要求:1. 验收记录的编制: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每一次高压电缆的验收情况,包括电缆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并记录相关检测数据和结果。
2. 验收记录的归档:验收记录应按照电缆的编号和验收日期进行归档,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库中,确保易于查阅和管理。
3. 验收记录的保存期限:验收记录的保存期限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要求进行规定,一般不少于10年。
4. 验收记录的保密性:验收记录包含电缆的技术参数和生产厂家等信息,应严格保密,仅限于内部使用,并采取措施防止泄露。
四、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高压电缆的档案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记录和管理电缆的生命周期信息,以下是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1. 档案管理责任部门:公司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责任人负责高压电缆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 档案管理流程:建立高压电缆档案的完整的管理流程,包括文件的编制、提交、核实、归档等环节,确保档案不会遗漏或丢失。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引用标准……………………………………………………………………………1第三章岗位职责……………………………………………………………………………2第四章安全管理……………………………………………………………………………5第五章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及验收管理……………………………………………………9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10第七章特殊区段输电线路的管理…………………………………………………………13第八章输电线路保护区管理………………………………………………………………13第九章运行维护重点工作…………………………………………………………………15第十章输电线路缺陷管理…………………………………………………………………23第十一章事故预想及处理…………………………………………………………………24第十二章输电线路技术管理………………………………………………………………26第十三章输电线路评级与管理.……………………………………………………………29第十四章带电作业管理……………………………………………………………………29第十五章人员培训…………………………………………………………………………31附录A<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35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评级管理办法………………………………………38附录C<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42附录D<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调查及统计办法………………………………47附录E<资料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技术资料档案<技术专档、线路台帐)......54编制说明 (6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输电线路竣工验收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输电线路竣工验收管理,规范输电线路管理常态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输电线路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国网四平供电公司输电线路新建、改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1.线路本体1.1基础及保护帽1.1.1杆塔基础和拉线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标准。
1.1.2杆塔基础坑及拉线基础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
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500mm。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土方要求规整、美观。
1.1.3铁塔基础立柱宽度≤500mm时,保护帽与立柱宽度一致;立柱宽度>500mm,保护帽宽度根据铁塔塔脚板宽度相匹配,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1.1.4保护帽混凝土强度为C15,外观平整、光滑,不准内凹,符合设计要求。
1.1.5基础强度、偏差等符合质量验收评定检查标准。
1.1.6施工单位在竣工结束后,向运行单位提供相应的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影像记录等。
1.2接地装置1.2.1根据实际需要、运行经验、杆塔类型、环境条件、土壤电阻率等选用接地类型、型式,并符合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
1.2.2接地装置镀锌接地带应沿基础保护帽安装,且留有一定的裕度。
1.2.3杆塔接地连接孔应设置在铁塔主材上或钢管杆横线路两侧,高度为距塔脚板上端或主材接头螺栓上端400mm,接地孔为φ17.5。
1.3 杆塔1.3.1跨越主干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重要设施,应采用独立耐张段。
66kV双回路分歧塔相邻杆塔侧应采用耐张杆塔。
1.3.2新建双回线路自立直线铁塔脚钉宜采取双面设计,转角塔内角侧安装脚钉。
1.3.3钢管杆钢套筒基础采用热镀锌方式,爬梯采用框架式;横担处应设转位扶手;挂点处设置双挂点;法兰盘上、下各1m处设置安装踏板。
1.3.4 防卸螺栓要求:1)防卸螺栓与原螺栓同级别、同规格;2)防卸螺栓不得破坏连接件的镀锌层;3)防卸螺栓采用双帽且应能复紧,安装后露扣长度须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4)防卸螺栓应方便施工及检验;5)防卸螺栓应同时具有防松性能;6)防卸螺栓的无扣长应与普通螺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