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件沪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701.51 KB
- 文档页数:32
沪教版《化学》(上册)第四章《理解化学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2)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能准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变化的学习方法;
(2)初步学会使用观察获取信息,并使用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配平
四、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步骤(1)写(2)配(3)注。
教学设计第五章第三节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相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实行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
2.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请同学们迅速拿出听写本准备听写化学方程式,两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
(自从上了化学方程式,就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每节化学课前须有五分钟的化学方程式听写,目的是巩固前面所学且为后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次都请二个中上等学生演板,目的是给其他学生提供准确的答案。
教师巡视结束,大约有五个学生不合格(可能合格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抄同桌的,点名示不合格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教师听写。
)↑+O2↑2、请同学看,这个化学反应能给我提供哪些信息呢?(教师提示) (利用学生默写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比较简单的一个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从而为本节课的计算做铺垫。
计算起来比较方便快速)生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生2、读出粒子个数比:二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二个水分子。
生3、还能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新课学习:创设情境:课件展示今年秋天各地雾霾时的景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城市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措施是使用清洁能源。
氢气是汽车未来理想的能源。
那我现在要得到4kg 氢气,那么需要多少千克水,同时又能得到多少氢气?[教师点拨]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在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实行简单读法。
通过学生自己配平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开拓思维水平,并能获得相关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感性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含义、配平的研究,使学生从中学到科学研究应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指导探究、主持讨论及讲练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教学四、课时安排:完全本节教学内容需要3个课时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本节讲课的内容)第2、3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产生质量守恒的原因。
[请你说说]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P98(观察与思考)[思考]化学反应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化学上有没有一种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的式子呢?是什么?新课讲授:[板书]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问题1]什么叫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问题2]请你说说(3)式是化学方程式,这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什么?[追问]怎么知道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引导]请学生注意箭头两边的各原子的原子个数。
[讲解]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意味着箭头两边的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追问]还应注意什么?[引导]请学生思考下面三个化学表达式是否都符合客观事实?①Mg + O2MgO2②Fe + O2Fe2 O3③C + O2→CO2(强调)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凭空臆造[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依据课本的“示范”)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电解水的化学反应;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巡视,个别指导)[设问]在刚才写的过程中,发现写化学符号表达式要注意什么?[强调]①箭头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写颠倒②反应物、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题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2)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归一法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运用归一法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难点熟练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溶于水: CO2 + H2O = H2CO3;(2)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CaO + H2O = Ca(OH)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和书写原则,也初步学会了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那么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我们该如何配平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要点: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 P + O2 ― P2O55 24P+5O2 2 P2O52.观察法:要点: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点燃教学过程例如:Fe2O3+ CO — Fe+ CO21 3 3Fe2O3+3CO =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过程与方法】1.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KClO3KCl+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以铁与氧气的反应为例)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Fe+O2——Fe3O4②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配平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3Fe+2O点燃Fe3O4注意:a.注明条件:点燃、加热(Δ)、催化剂、通电和光照等。
化学计算(一):依据化学式计算一、根基知识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样原子的原子个数.表示一种物质及构成该物质的各样元素.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2)A的质量分数(3)A、B元素的质量比(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在混淆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杂质不含该元素时)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二、典型例题例1:原方案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x=120kg答:需用120kg的NH4NO3.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据关系式NH4NO3 ~CO(NH2)260x90kg:60=x:90kgx=120kg答:需用NH4NO3120kg.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立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法1: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那么56x:16y=7:2 x:y=1: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解法2:Fe、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氧化物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例3:在FeSO4和Fe2(SO4)3构成的混淆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混淆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据关系式S~403264a%x32:64=a%:x x=2a%∴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a%-2a%=1-3a%答: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3a%.例4: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那么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B.(NH4)2SO4 D.CO(NH2)2分析:先求出贞洁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样品中含氮量为 38%,因此样品中必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计算各样氮肥的含氮量分别为:NH4HCO317.7%(NH4)2SO421.2%NH4Cl26.2%CO(NH2)246.7%因此答案为D.三、检测题(一)选择题: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那么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日需增补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起码为( )3.以下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4.某气体单质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该气体可能是( )5.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混淆物4g,含氧元素,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6.由Na2SO4、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构成的混淆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那么此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B.46%C.32.6%D.没法确立(二)填空题:1.要使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同样质量的氧元素,那么H2O与H2O2的质量比是____,分子数均为×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为____.2.露天烧烤不只产生大批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并且烧焦肉类中还含有激烈的致癌物质苯并茈.其化学式为C20H12.该物质126g中含碳元素质量____g.3.某碳酸钙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杂质不含碳元素),那么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4.右图是一种氮肥包装标签的局部文字.这类氮肥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其纯度(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5.山茶油中含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整焚烧,生成220g二氧化碳和72g水,那么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____.(填元素符号)6.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xHyNz,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此中氢约占8.7%,氮约占17.3%,那么化学式中x=____,y=____,z=____.(三)计算题:1.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常用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它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2)(3)(4)(5)多少克过氧乙酸与36g水中所含的氢元素质量相等?2.某商铺1kg 化肥的市场价钱为:尿素[CO(NH2)2]1元,硝酸铵元.假定用10元买化肥,那么买哪一种获得的氮元素多?3.赤铁矿石是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Fe2O3,计算80%Fe2O3的赤铁矿含铁多少吨?4.小明每日需从钙片中获得钙,那么小明每日需吃含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 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多少克?5.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参加必定量的碘酸钾(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5t含214),食用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少病.计算:(1)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成人每日约需碘,假定这些碘是从碘盐中摄入的.假定1000g碘盐中含碘20mg,那么成人每日需食用碘盐多少克?6.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拥有抗癌性.求:(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3)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