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
- 格式:pdf
- 大小:205.97 KB
- 文档页数:11
1.是不是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才会有能量的变化?【答案】不是。
物质间的三态变化也会有能量的变化,但不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如水的三态变化。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吗?【答案】不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而反应热必须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有何关系?4.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答案】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判断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有如下几种方法:(1)根据ΔH的“+”和“-”判断:ΔH为“+”时为吸热反应,ΔH为“-”时为放热反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判断:若E(反应物)>E(生成物),则为放热反应;若E(生成物)>E(反应物),则为吸热反应;(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差判断: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吸热反应;若生成物的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则为放热反应;(4)根据反应类型或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
5.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吗?【答案】不是。
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吸收的热量,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加上放出的热量。
6.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时,只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吗?【答案】不是。
主要以热能的形式表现,但还可表现为发光、放电等能量变化。
7.需要加热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是否一定是放热反应?【答案】对于放热反应,有的需在加热或点燃条件才能进行,如反应:C+O2CO2,而有的则不需外加条件,如白磷的自燃;对于吸热反应,有的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如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有的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如反应:CO2+C2CO。
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8.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哪些?【答案】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 3CaO+CO 2↑;②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③C+H 2O(g)CO+H 2;④CO 2+C 2CO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要点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要点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要点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2)焓变(ΔH):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
即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1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表示方法①吸热反应:ΔH为“正"或ΔH>0;②放热反应:ΔH为“负”或ΔH〈0。
二、燃烧热、中和反应热的测定1、燃烧热(1)概念:燃烧热是指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能量。
(2)单位是kJ/mol,燃烧热通常可用仪器由实验测得。
(3)特点:物质燃烧时一定放热,则燃烧热一定为kJ/mol 。
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比较角度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放热△H△H<0,单位kJ/mol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mol燃烧物不限量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2O是1mol 反应热的含义1mol燃烧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燃烧热不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的中和热可能相同,强酸和强碱反应均为57.3kJ/mol【注】燃烧热和中和热使用△H表示及回答反应热时要写上“—”号。
第一章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反应与能量的变(案)第一课时【习目标】1、使生了解反应中能量转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形式;2、认识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1、反应中的能量变,2、对△H的“+”与“-”的解。
【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一):反应能量变与反应热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1反应与能量变的关系任何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
即在一个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反应中能量变形式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
3、类型(1)放热反应:即_____________ 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 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即_________ 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碳反应,O3分解等大多分解反应,B(OH)2·8H2O与NH4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OH)2·8H2O和NH4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从微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预测生成(二):反应热焓变两个概念:环境体系1、定义:叫反应热,又叫焓变。
2、表示符号:3、单位: (或 )。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评课稿1. 引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的一章内容,该章节主要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过程。
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将深入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为进一步探索化学反应的机理奠定基础。
本评课稿将对该章节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2. 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本章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掌握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与结构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机制;•焓变的概念与计算;•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关系。
教学结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安排:1.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点讲解:逐步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机制,并讲解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
3.计算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4.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关系。
5.综合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化学反应问题的解决。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有:•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机制;•掌握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理解与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关系。
3. 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本章节的教学方法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3.1 观察法通过展示化学反应实验的现象,引发学生对能量变化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实践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结果,体验能量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3 对话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对话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思考。
重难点十一反应热大小比较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比较物质由固体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气态,都必定吸收热量;而由液态变成固态,由气态变成液态,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则放出热量.因此在进行反应热计算或大小比较时,应特别注意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存在同素异形体的要注明其同素异形体的名称.(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数,而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当化学计量系数发生变化(如加倍或减半)时,反应热也要随之变化.互为可逆的热化学反应,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比较对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来说,由不稳定状态单质转化为稳定状态的单质要放出热量,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对于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单质来说,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生成物越稳定或反应越易进行,放出的热量越多;而有些物质,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在计算总反应热时,不要忽视这部分热量.(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对于分步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其热效应越大.如果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如果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越多.如等量的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少于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也越多。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从物质的聚集状态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例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mol2H2S(g)+O2(g)=2S(s)+2H2O(l)ΔH=-Q2kJ/mol2H2S(g)+O2(g)=2S(s)+2H2O(g)Δ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答案】A【名师点睛】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三个反应都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以此解答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