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组歌》一案三单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3
《组歌(节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了解运用拟人手法所创造的意境。
3.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组歌》的内容和情感。
2.整体感知: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所描写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并体会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研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所运用的拟人手法和优
美的语言,并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思想感情。
4.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海浪和雨的认识和感受,引导
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5.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海浪和雨的短文,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和优美
的语言。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组歌的特点和要求,了解歌曲表达情感的方式,掌握正确地唱歌的基本要求。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能够合作完成一首组歌的创作与表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组歌的特点和要求,掌握正确地唱歌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能够合作完成一首组歌的创作与表演。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组歌,回顾学过的一些经典组歌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组歌的特点和要求,如合唱方式、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等,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如何通过音乐完成情感的表达。
3.分组练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从中选择一首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合作创作。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行创作歌词,也可以选择改编已有的音乐作品。
4.创作分享(20分钟)5.练习演唱(30分钟)每个小组开始排练演唱,老师和助教利用这个时间帮助学生纠正唱歌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发声、控制节奏和合理运用声音的表情。
6.表演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7.总结评价(10分钟)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作才华,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创作精神。
四、课后延伸: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歌曲创作保存下来,用于其他演出或参加相关比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歌曲创作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浪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作者笔下海浪的形象。
能力目标:把握诗文的节奏和美妙的意境,在品读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理解作者笔下海浪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二、美读入诗境1、简介散文诗,指导朗读①对称句式注意停顿读出节奏例: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②找出韵脚注意抑扬读出韵律例: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把握感情基调:深情舒缓有感情齐读课文。
配乐范读,学生跟读。
2、用“的浪”句式说话,感受海浪的形象。
(如: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明确:浪是海岸的情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是一个博爱者。
三、品读悟意蕴1、仔细研读课文细节,你读懂了海浪的情怀吗?谈谈你从字里行间捕捉到的海浪的深情。
品味难句: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呜呼! 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2、引言:海浪对海岸的爱情真叫人感动。
作家状物写景往往是有寓意的,这篇散文仅仅抒写了爱情吗?除了爱情,你觉得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学生自由交流。
4、穿插资料: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初中语文组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组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组歌:《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鹿柴》、《江雪》。
2. 文学作品欣赏:《庐山谣》、《乌衣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组歌的概念,引导学生对组歌产生兴趣。
2. 教师通过播放组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组歌的美妙。
二、学习组歌(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学习组歌,包括《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鹿柴》、《江雪》。
2. 教师讲解每个组歌的背景、作者、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组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文学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庐山谣》、《乌衣巷》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组歌和文学作品的灵感,进行创作练习。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创作形式,如写作、绘画、表演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组歌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展示和评价中的表现和反思能力。
教学资源:1. 组歌的音频和歌词。
2. 文学作品的文本。
3. 创作材料(如纸张、画笔等)。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组歌教案及三单教学设计1设计者:梁青云审核定稿:10.《组歌》教学三单设计问题导读评判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
2、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观赏品味中享受审美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作闪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纪伯伦: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要紧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散文诗集《泪与笑》、《暴风雨》、《先驱者》、《先知》、《沙与沫》。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用英文写的散文集《疯人》。
散文诗: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点的诗。
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不仅在于消极方面它不分行,更在于积极方面它具有一样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它不同于诗意的散文,则在于题材的短小和诗质的致密,或者说,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而散文诗实际上确实是一种形式专门的诗。
积存应运:一、注音:执拗()真谛()酷肖()心扉()辉煌()()彻夜不寐()千山万壑()翱翔()海誓()盛气()二、说明词语:执拗:憔悴:赠送:真谛:辉煌:酷热:翱翔:心扉:三、熟读课文5次,摸索: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
的浪,的雨四、试着设计本课的板书:生成新问题: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难和问题?自我评判:学科长评判:教师评判:问题生成单:问题一:这两首散文诗分别给予“海浪”和“雨”什么样的形象?问题二:这两首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如何样的感情?问题三:这两首散文诗给予我们哪些美感?学科长评判:教师评判问题训练单:一、注音:辉煌()执拗()急躁()赠送()憔悴()真谛()沟壑()彻夜不寐()二、词语搭配:真谛形容珠玉等光荣鲜亮执拗因伤感、烦闷、痛楚等不住地唉声哀息辉煌傲慢的气概逼人不可一世真实的意义或道理长吁短叹顽固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三、依照要求写相应的文句。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体裁:散文诗课型:略读课课时总编号:【学习目标】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
3.培养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难点: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知识链接】纪伯伦(1883~1931),()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
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著有散文诗集《》《》《》等。
其作品的语言风格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天穹.()千山万壑.()翱.翔()璀璨..()长吁.短叹()2.解释下列词语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长吁短叹:盛气凌人:【学习之旅】一、检查预习二、读文见义,理清思路1.朗读《浪之歌》,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朗读《雨之歌》,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三、精读慎思,品味涵泳1.读美句。
朗读课文,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2.赏美句。
请你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完成后,展示交流,用下面的陈述方式:我喜欢第______ 页第______ 段的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 ”(读原句),我的理解和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课文一、浪之歌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这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呜呼! 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二、雨之歌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下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在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语文“四合一”课例:10《组歌》―《浪之歌》教案语文“四合一”课例:10《组歌》―《浪之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0、《组歌》―《浪之歌》(教案)■设计者:武穴实验中学张赛珠■ 审订者:陈水明库治华 09年4月12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掌握、积累相关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B、学习在朗读中有意识地把握诗文节奏,体会并表现诗歌情感。
C、理解诗歌主旨,学习借物抒怀的表现手法。
D、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与创作的热望。
2、过程与方法:在诗歌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中逐步掌握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诗意的追寻,认识“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1、在诵读品析中,理解文章感情,把握文章特色。
2、在模仿想象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浪之歌》,按要求完成《预案》。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1、谈话式导入 2、明确学习目标:(1)学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2)学习品味鉴赏诗歌,想象仿写诗歌二、自学指导自学提纲与学法指导(一)――诵读感知听读全文后生对照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1、听读,交流感受。
《浪之歌》听起来是一首怎样的歌?(提示:用一两个词概括感受)《浪之歌》给人的感觉是 2、自读,分析形象。
说说你感受到的海浪形象,她有什么特点?(提示:用“”划出最能表现海浪特点与形象的词句,好好读一读。
) 3、研读,体会感情。
借海浪之歌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提示: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资料②③段读课文思考)附:⑴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第10课组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3. 欣赏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2.理解作者笔下雨的形象3.体会文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雨,大自然的恩赐,它从遥远的国度而来,给人们带来缠绵的情思。
春雨多情温柔,夏雨热情奔放,秋雨飘逸清高,雨,感动了一颗又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
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我们来回忆一下关于“雨”的诗句:(幻灯片1)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我们还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文中是怎样写春雨的?我们来回顾一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我们感受了诗人笔下多姿多情的雨,,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著名诗人纪伯伦用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演奏的《雨之歌》。
(幻灯片2)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美文我来读)(幻灯片3)1.学生自由朗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中的经典词语。
2. 老师范读,请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雨的形象。
2.全班朗诵,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语言过渡:(幻灯片4)诗人笔下的雨很美,美在它的形象,美在它的心灵。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雨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总结:是啊,它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
透过雨的形象,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心灵。
组歌-冀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组歌的含义以及表现主旨。
2.能够将个体的音乐表现融入到整体合唱中。
3.能够合理运用唱法、音色、韵律等技巧,实现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以冀少版《音乐》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组歌为例,通过分析歌曲内容及音乐元素,探讨音乐合唱表演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歌曲欣赏和分析1.教师播放乐曲,并引导学生认真听歌、领略歌曲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2.通过交互问答,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体裁、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理解歌曲意义和主旨。
第二步:声部传授1.教师分配声部,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合理分配声部难度。
2.教师传授各声部的唱法要点、节奏感觉、呼吸方法、发音过程和感情表达。
3.在进行唱练时,教师重点指导声音调整、声音渲染、音色表现、歌词表达等唱法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三步:整合演唱1.整合各声部唱法,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曲调和情感表现。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时的配合默契和表现准确性。
在提高个人表现的前提下,强调团队协作与协调,建立整合观念。
3.加强对歌曲情感表达的掌握,注重音乐情感的深化,提高音乐表现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步:训练和评价1.学生课后练习,巩固稳定各声部的唱法,并提高个人表现水平。
2.教师定期派发反馈表,帮助学生反思和专业化训练,加强学生自我调整和提高音乐表现水平。
教学重点1.歌曲欣赏和分析。
2.声部分配和教授,培养个人音乐表达能力。
3.整合演唱和注重音乐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在整合演唱中,尤其是在歌曲情感表达的深化和感染力方面,提高合唱表演的整体质量,延伸音乐表现领域。
2.各声部的技巧实现和整体协调,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合作精神。
课堂实践本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情感表达、学生合唱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
其中,指导学生加强声部唱法实现和整体协调,在优化合唱表演的同时,加强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在集体之外,实现个体音乐表达,确立个性和评价标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组歌》导学案
学校:南指挥中学设计者:刘晓燕
八年级语文《组歌》导读单
班级姓名组名设计者审核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借物抒怀的手法,培养形象的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品析诗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
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怀。
一、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
纪伯伦
二、写作背景(作者生平)
组歌的写作背景与他生平有关
因写一些较偏激的文章而被逐出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1883—1931),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
一。
本世纪20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
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
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
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
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
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
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
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
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
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
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
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
《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
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
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
1931冰心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
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
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三,基础知识
1、注音
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夜阑人静千山万壑盛气凌人彻夜不寐执拗衷情馈赠憔悴真谛炽热璀璨翱翔礁石心扉镶嵌酷肖纤细急躁祷词天穹
2、释义
长吁短叹:
海誓山盟:
夜阑人静:
盛气凌人:
天穹:
酷肖:
夜阑:
执拗:
真谛:
四、熟读课文,理解下列问题。
1、看到课题,大家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同时产生了什么疑问?
2、《浪之歌》和《雨之歌》中“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的浪——的雨。
3、作者写散文诗,其目的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
也就是说,诗的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选择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就其中一个或多个句子品析课文词句的优美,以这样的句式表达:
我认为……美,美在……
五、预习完课文,你有什么困惑?请写下来。
八年级语文《组歌》训练拓展单
班级姓名组名设计者审核者
•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yòu)酷肖(xiào)长吁短叹(xū)
B.璀璨(cuǐ càn)馈赠(kuì)千山万壑(hè)
C.真谛(dì)镶嵌(xiāng qiàn)盛气凌人(lín)
D.憔悴(jiāo cuì)天穹(qióng)海誓山盟(méng)
2.选出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拟人)
B.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比喻、排比)
C.我哭,山河却在欢乐。
(比喻、拟人)
D.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夸张)
3.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
(2)“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
(4)“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二、阅读理解。
①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②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③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④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⑤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⑥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鸣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⑦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1.解释加粗的词。
炽热:
执拗:
馈赠:
憔悴:
真谛:
2.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诗中的海浪形象非常感人,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黎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她_____________,潮涨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潮退时她_____________,他们的爱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粗的“它”指_____________,这一节主要用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海浪()。
A.对广阔的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爱情。
B.移情别恋。
C.对爱情真谛的理解。
D.对生命意义的集中诠释。
4.如何理解“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如“星之歌”、“云之歌”、“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