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都”的升级之路
- 格式:pdf
- 大小:393.50 KB
- 文档页数:5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一直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发展战略,即将成都建设成为活力型的创新之城(城市综合体、人才高地、发展前沿)、天府新区建设成为活力型经济新城、双流建设成为活力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品牌,这一战略对成都的城市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具体的指导。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就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深挖天府文化资源,打造成都城市品牌成都作为中国文明古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府文化。
天府文化是成都地区特有的文化,它包含了成都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我们可以深挖天府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成都城市品牌的核心内容,打造成都“天府之国”的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来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
可以在成都举办“天府文化节”,展示成都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感受天府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将天府文化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建设以天府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景区和风情街区,打造成都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成都的天府文化,进而提升成都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可以通过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强化天府文化品牌。
成都地区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蜀锦、蜀绣、宽窄巷子等,这些都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象征,保护和传承它们对于弘扬天府文化、打造成都城市品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加强天府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现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更多的城市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宁波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城市作者:曹治来源:网络上传:汪益东——宁波品牌产品到品牌城市印记继宁波被荣膺为“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 、“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荣誉称号之后, 2005年1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宁波经国家统计局和专家委员会严格考察与评审后,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
自此,宁波已经拿到了第四张城市“名片”。
据了解,宁波市从1993年开始全面实施品牌战略,10余年来已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了11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500具有价值品牌和35个中国名牌产品,另有150个浙江名牌、134个浙江著名商标、331个宁波品牌,157个宁波知名商标。
如今宁波已经形成了以雅戈尔、奥克斯、罗蒙、方太、波导、大红鹰、维科、帅康、吉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强大品牌企业,行业覆盖了纺织、服装、家电、文具等领域。
在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宁波有20个品牌入围,占品牌总数的11%,是国内拥有国家级出口品牌最多的城市,成为了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005年,全市各级品牌产品实现销售产值1470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34%。
宁波“品牌兴市”已较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并呈现出鲜明的宁波特色。
宁波品牌企业扎根于本地,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经历了无牌贴牌到有品牌再到国家知名品牌的艰辛之路。
宁波品牌经济保持了每年30%以上的高位增速,综合实力和品牌价值也普遍得到快速上升,成为支撑宁波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突出表现为“四高一齐”:(一高原创性。
宁波经济的最大“活力”来源于发达的民营经济,而正是这些面大量广的“草根企业”构成了宁波创牌的主体和源泉,并决定了宁波品牌大都具有浓厚的内生性,极少属于外生式的泊来品。
它们深深植根于宁波的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蜕变,最终才茁壮成长起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1.27•【字号】甬政发[2006]8号•【施行日期】2006.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品牌大省”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品牌之都”建设,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特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充分认识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正在迈入品牌消费时代,品牌的多少、品牌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品牌战略,经过多年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品牌经济发展路子,崛起了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品牌建设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品牌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尽管我市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企业的创牌意识和能力亟需加强,产品标准、质量、认证、商标、检验检测、售后服务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少品牌的国内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品牌运作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发展和保护品牌的政策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品牌之都”建设,就是要把品牌建设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各方联动、共同推进的机制和环境,着力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城市品牌,进一步发挥品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建设“品牌之都”,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对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近年来,成都逐步提升自身的城市品牌形象,着力打造“三城三都”标志性城市品牌。
其中的“三城”是指成都、都江堰和彭州三个城市;“三都”是指成都都市圈、都江堰景区和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三个专业品牌。
通过“三城三都”的品牌战略推进,成都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旅游聚集地。
本文将探讨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
一、借助地理优势凸显城市品牌成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成都草原、水利技术、烹饪技艺等文化元素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成都所处的物产丰富的盆地也为其开展工业和商贸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同时,成都聚集了众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推动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此基础上,成都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优势和优质发展资源的结合,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和实力。
二、打造“三城三都”专业品牌的标志性产品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文化和历史遗存,还拥有众多的特色产业和资源。
基于这些城市特色,成都正在打造“三城三都”的专业品牌,推出一系列标志性的产品,凸显城市品牌的独特魅力。
例如,成都都市圈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升级的主要平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成都都市圈正在面向全市场推广一系列优质服务和便捷环境,加快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都江堰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都江堰景区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由水利、文化、生态、人文种子质等主题的景点,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旅游品牌。
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产业标杆,整合区域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
彭州德阳特色产业园区的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是推进成都打造三城三都专业品牌的重要力量。
盘点全国各省区非省会城市的品牌之都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老牌重工业城市,大企业众多,代表品牌:中国一重、齐齐哈尔二机床。
2.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重要的地级市,医药、葡萄酿酒产业发达,代表品牌:通化葡萄酒、东宝、万通。
3.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品牌之都之一)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美丽的海滨城市,中国老牌大都市,底蕴深厚,代表品牌:大连、瓦轴、大商、圣亚、大连船舶重工、獐子岛。
4.河北省:保定市长期是北京城周边的重镇,河北第三大城市,品牌建设工作非常突出,代表品牌:长城、英利、天威保变。
5.山西省:晋中市省会太原的近邻,高等教育、旅游资源相对发达,工业有一定基础和实力,代表品牌:冠云、经纬纺机。
6.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品牌之都之一)青岛是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之一,著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也是北方最重要的品牌之都,魅力之城,计划单列市,代表品牌:海尔、青岛啤酒、海信、圣元、澳柯玛、双星等。
7.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品牌之都之一)苏州,工业总产值高居全国第二,企业众多,是中国GDP前六强城市,最发达的地级市,外资落户的标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代表品牌:沙钢、波司登、雅鹿、海格、清风。
8.浙江省:温州市(中盘点全国各省区非省会城市的品牌之都国品牌之都之一)浙江省第三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创业型城市,民营经济非常发达,中小企业多,充满活力,温州商人具备吃苦耐劳、头脑灵活、敢于拼搏的优秀素质。
代表品牌主要有:正泰、德力西、报喜鸟、奥康、红蜻蜓、森马、人民电器、康奈。
9.福建省:泉州市(中国品牌之都之一)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民营经济特别发达的民富城市,代表品牌:安踏、恒安、达利园、九牧、七匹狼、九牧王、柒牌、盼盼食品。
10.广东省:深圳市(中国第一品牌之都)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唯二的一线城市,已经成长为一座综合实力强劲的大都市,也是中国真正的品牌之都,受到全球各地的肯定。
代表品牌:华为、比亚迪、中兴、平安、顺丰、大疆、康佳、招商银行、万科、创维、飞亚达、品胜、大族激光等。
成都推进“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路径思考1. 引言1.1 成都城市品牌的重要性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城市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
城市品牌在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吸引人才和投资、提升城市形象和声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都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商业和旅游城市,其城市品牌的塑造不仅关乎成都的发展,更代表了中国西部城市的形象和实力。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城市品牌是城市向外界展示自己形象的窗口,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成都的城市品牌不仅仅是城市的象征,更是城市内在实力和魅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成都的城市品牌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城市品牌的打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只有通过精心策划和有效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成都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提升。
【2000字】2. 正文2.1 三城三都的背景介绍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成都市政府提出了“三城三都”城市发展战略,即“成都、天府新区、龙泉驿城市群”和“成都都市圈、成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打造成都为全球知名城市。
成都的“三城三都”发展战略是在对现有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着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精准地制定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成都市政府提出“三城三都”城市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进入成都,推动成都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一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正文】部分的内容就是要深入探讨“三城三都”的背景介绍,它为成都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契机。
2.2 城市品牌塑造的必要性城市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