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肿瘤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建议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6.87 KB
- 文档页数:5
提高临床肿瘤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恶性肿瘤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死亡率已超过传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强肿瘤的防治研究,使得肿瘤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临床肿瘤学教育相对滞后,使很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严重阻碍了临床科研和实践教学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特点,从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路、方法及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假想,以期提高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突出的问题之一,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估计到2030年超过1100万[1]。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势头,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死亡率已位居各类疾病死因的首位,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已成为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肿瘤学专业作为临床学科中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各种高科技的手段不断应用到肿瘤学临床实践中,由此给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与学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提高肿瘤学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是目前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教学当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初步探讨。
一、研究背景1新时期肿瘤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与传统实践教学的区别。
当前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促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近几年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不断兴起及突破性的研究,新的致癌基因被发现,肿瘤多步骤多因素发病机制的理论逐步完善,使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导致肿瘤学的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工作相脱节[2]。
目前我国教育基本形式都是灌输式教学方法,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临床实践教学来说,大多数都是以科室轮转为主,学生下到科室后,临床教师对于本科室常见病及多发病向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在临床治疗方法上,临床医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学术会议基本不参加,查阅文献少,创新见解少,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诊疗观念上,对国际医疗领域一种领先的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无概念,这也束缚了实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肿瘤学临床见习课教学改革之我见作者:叶乐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10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 肿瘤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肿瘤学的临床见习教学仍然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肿瘤学学科体系要求,也不能对学生的临床实践知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必须采取措施对肿瘤学临床见习课进行相应的改革。
基于此,对肿瘤学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便为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肿瘤学;临床见习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0-0110-01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知识的不断发展,肿瘤学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临床见习是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巩固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肿瘤学的临床见习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见习内容浅显、见习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肿瘤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必须采取措施对肿瘤学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提升肿瘤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的主要特点肿瘤学临床见习课教学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病情发展是十分特殊和复杂的,临床症状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加上肿瘤学涉及多个学科和医学领域,除了肿瘤本身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之外,还会产生复杂的并发症,这就导致肿瘤临床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加上肿瘤可发生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很多重要的见习内容是无法直接进行展示和演示的。
另一个方面主要是来自患者,肿瘤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很大,在较强的心理负担下,患者配合教学见习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可以说带有很强的排斥性,因此肿瘤临床见习教学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尺度、方法采取得不合理,还有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
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质量的体会摘要:在医学领域,肿瘤学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作为临床医学中特殊的学科,临床肿瘤学在众多医学院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既往多数医学院并未开设此专业,专业的肿瘤学知识分散于各大临床学科中,缺乏系统的肿瘤学教学。
近年,许多医学院逐渐认识到肿瘤学的重要性,纷纷设置了此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甚至是必修课。
基于此,本文围绕临床肿瘤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体会展开论述。
关键词:临床肿瘤学;教学质量;提高体会恶性肿瘤近年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死亡率也随之增高,对肿瘤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高要求。
在临床医学中,临床肿瘤学是一门特殊的专业,近年,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将此专业作为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但多数院校设置的肿瘤学教学课时较少,加之需要教授较多的专业内容,因此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较低。
并且医学生在到院进行临床实习时,某些医院并不会单排其于肿瘤科进行实习。
由上述论述不难看出,目前临床肿瘤学的教学面临着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围绕此话题展开论述,现报告如下。
1临床肿瘤学教学内容的完善1.1临床肿瘤学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对于临床肿瘤学,除常规知识外,必须要吸收新兴学科的内容,如:肿瘤心理学、肿瘤病因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等。
根据该学科的学时,对上述内容进行讲解时间的设定,同时需着重选择重点课程进行讲述。
例如:可在教授临床诊断课程时讲述肿瘤病理学、肿瘤诊断学的内容,在肿瘤治疗课程中可介绍放射治疗学内容等。
但无论是选修、必修课程,课程重点都应围绕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
1.2突出临床肿瘤学的临床综合思维教授临床肿瘤学时,需强化学生综合治疗思维,培养其综合治疗肿瘤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病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养成学生联合实际进行学习的习惯。
例如:培养学生不同肿瘤分期、不同肿瘤类型,需制定不同综合治疗手段的意识。
其外,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还集中在各个方面,例如:病患的营养支持、心理问题、围手术期生活干预等。
如何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问题与思考摘要】分析了当前教学医院中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教学工作的忽视、陈旧的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的缺陷是降低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
同时,文章解析了问题的成因,初步探讨了解决之道。
【关键词】医学教育临床肿瘤学临床教学教材建设【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67-01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社会需要大量合格的肿瘤专科医生。
然而,目前对肿瘤专科医生的培训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不少医院存在重医疗、重科研,却忽视教学的现象,对教学的忽视主要表现为个别带教老师满足于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改良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此外,目前国内尚缺乏临床肿瘤学统一的教材,一些相对权威的专著过于庞杂,或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知识,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对教学极为不利。
笔者在高校附属医院肿瘤专科工作,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带教任务,在实践中对如何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有诸多思考,总结如下。
1、加强临床教学管理,保证带教质量教学医院作为“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模式的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人为的对立起来。
然而,在现有的对科室和医师个人的考核机制中,普遍存在着注重医疗、科研,而相对忽视教学的现象。
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医疗和科研的业绩有清晰的计量标准,比如临床医疗工作量可以用诊疗人次等指标来衡量;科研工作量可以通过发表论文数量等指标来衡量。
而教学质量难以用量化的指标衡量,用学生考试成绩或者学生打分等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但是,如果教学医院找准工作抓手,还是可以在促进教师带教积极性方面有所作为的。
比如,成立临床教学督导小组,随机现场观摩教学,掌握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其中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表彰,在职称晋升、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照顾,相反,对表现差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戒。
肿瘤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建议
肿瘤学教学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下,对肿瘤学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肿瘤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
1. 引入跨学科教学:肿瘤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与内科、外科、放
疗学等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肿瘤学的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2. 加强实践教学:在肿瘤学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
临床病例讨论、病理切片鉴定、肿瘤放疗计划制定等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
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主体教学:在肿瘤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性的培养。
可以设计
学生讨论、小组研究、课堂演讲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主动思考、提问
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强化临床实践:肿瘤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临床能力的医学人才,因此应注
重临床实践的培养。
可以安排学生到临床科室进行实习,观摩和参与实际临床工作,
亲身感受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5. 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肿瘤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层
出不穷。
教师应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纳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总之,肿瘤学教学改革要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同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常见问题与改革探索临床教学与培训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
放射肿瘤学具有理论知识内容复杂,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和治疗越来越追求个体化等特点。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完善教学资料,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并加强人文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医学生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单位对医学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但我国尚缺乏系统的肿瘤放疗专科医师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医学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医学教育对临床实践的高度重视。
现代医学教育专家认为,临床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锻炼临床工作能力,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任务,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1]。
放射肿瘤学不仅仅是为肿瘤患者提供放射治疗的医学专业,其也作为重要的协助者参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随访及临终关怀。
目前放射治疗学正迅猛发展,放射治疗参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主流。
这就需要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培训必须适应这些发展[2]。
因此,放射肿瘤学科是一门对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综合学科。
本院肿瘤放疗科201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常年承担本科及研究生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坚持临床教学改革创新,积极研究探讨临床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常见问题1.1 基础理论知识面广,临床实践缺乏直观认识放射肿瘤学是高度基于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治療学的医学科学。
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内容涉及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放射技术学、肿瘤放射治疗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外科学和肿瘤内科学等亚专科,特别对放射生物学和影像学要求比较高,大部分临床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基础相对薄弱,也是临床教学中难点部分。
新形势下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思考论文恶性肿瘤现今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是21世纪医务工 ___的一项重要任务。
肿瘤学作为一门 ___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着肿瘤学知识呈 ___性增长且与其他学科日益交叉,在其教学工作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滞后,无法适应该学科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
尽管我们国家的SCI文章呈指数型增长,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分离,使得基础研究的成果难以转化为临床收益。
另一方面,肿瘤学临床研究的专业型人才缺乏,使得临床研究裹足不前,导致我们国家缺乏自身实践的的诊疗标准。
目前,跟随发达国家肿瘤诊疗标准的模式,不能真正地推动我国肿瘤治疗的发展,迫切要求在新形势下寻找更好的临床肿瘤学教学模式,培养兼顾基础与临床的优秀肿瘤学人才,以推动肿瘤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教学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笔者就从肿瘤学教学现状着手,结合世界一流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___r Center的学习经历,提出几点建议,强化肿瘤基础和临床的联合培训,真正有效的推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1.1教学理念不够全面肿瘤治疗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就要求肿瘤科医生在具有良好医疗水平的同时,需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真正做到治疗的是“肿瘤病人”而非仅仅是“肿瘤”。
目前,我国肿瘤学教学缺乏整体观念,授课教师仅仅从生物学模式予以讲解,学生在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中仅仅把肿瘤病人当作一个生物体,忽视了其作为一个个体的社会属性。
这势必导致肿瘤学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难以达到有效沟通。
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每个医护人员都将人文关怀践行在临床诊疗中,医院定期为医护工 ___提供心理 ___的培训课程,并___学生做义工为肿瘤患者提供心理 ___,从而在医疗活动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 ___和充分的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医生充分信任,提高其依从性。
肿瘤学分析进展的分析生教学改革研讨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000多万,死亡约700 多万。
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40多万,每年新发病例180 多万,死亡140 多万,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1]。
肿瘤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独立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放射学、病因学、遗传基因学、分子流行病学,肿瘤诊断学,内外科治疗,放化疗及肿瘤心理学的迅速发展,肿瘤学的进展也日新月异。
然而相对于肿瘤学的发展,肿瘤学及其研究进展的教学却严重滞后[2]。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储备型”或“应试型”,而是“创造型”人才。
肿瘤学研究进展是实现医学生向科研型研究生及科研人员角色转换、将医学科研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此不断改革及优化肿瘤学研究进展内容及教学效果是《肿瘤学研究进展》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阶段至今尚未开设专门的肿瘤学研究进展课程,仅仅讲授肿瘤学,而其内容分散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专科教学中,如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影像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3]。
各授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仅涉及本专业相应肿瘤学知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基础与临床联系不强,学生获得的肿瘤学知识较为零散、陈旧,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有肿瘤学研究进展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过低,在开设肿瘤学课程的医学院校,也多是选修课程,普遍存在课时数不足的问题。
而且,课程内容不够新颖,不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系统地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仅仅是重复了本科的课程、学习了几门实验技术。
1.2教学内容陈旧由于是研究进展课程,因此无法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各自学科范围内的最新进展逐年更换教学大纲与课件,但是很多教师通常只是简单重复之前的学科内容,有的教师甚至重复7、8年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内容,除了讲述部分和肿瘤学相关的实验,还给学生讲述三羧酸循环等本科就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研究进展毫不搭边,二维并没有进一步深入和融会贯通,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肿瘤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建议
肿瘤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建议
王建军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肿瘤科,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随着医学发展的需要,改变目前肿瘤学教学不符合目前临床现实情况的问题,通过基础教学方面的改革,改变人员配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来适应当前临床前教学。
在临床教学方面,探索临床病例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注重循证医学、肿瘤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提高自己的知识范围。
关键词肿瘤学;教学改革;实践与建议
作者简介王建军1968-,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综合治疗及肿瘤学教学工作。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环境的改变,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发病谱慢慢发生转变,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疾病谱的主要疾病。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人群中处于肿瘤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在农村人群死亡率中处于第二位。
提高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加强肿瘤预防,提高肿瘤治疗手段,变得刻不容缓,肿瘤学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肿瘤学教学中缺乏肿瘤学统一教材,大部分院校还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把肿瘤学的教学分散到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外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学科,但具体到一个病人的综合治疗,必须把这些学科的治疗方法综合起来,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遵循循证医学指南探索出疾病治疗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目前肿瘤治疗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一、改革基础理论教学
1改变目前医学生对肿瘤学的学习态度。
目前医学教育中,肿瘤学内容分散,分别安插在不同的系统和章节中,由不同的科室在分别承担肿瘤科的内容教学,因为本科医学生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