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11.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新版)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第 5 节能源开发与可连续发展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能够差别能源从不一样角度区分的种类,并且能够举出实例.2.认识某些惯例能源储量的有限性.3.认识利用能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4.认识新能源的种类以及宽泛利用的远景.5.进一步认识科学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过程与方法】1.经过学习能源的区分种类,认识到事物能够从不一样角度区分.2.经过对各样新能源利用的构思,培育科学想象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能源储量有限性的过程中,产生能源危机感,形成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意识.2.经过学习新能源的开发状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要点难点【要点】形成能源危机意识和可连续发展意识.【难点】让学生差别能源从不一样角度分类的状况.教课过程知识点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有关对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5,达成以下问题: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 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跟着不停开采会渐渐枯竭,人们称其为“能源危机”.(2)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批排放对环境及生态造成损坏.(3) 因为突发事件惹起的能源的欠缺或能量供给的中止,这称为能源利用的安全问题.【合作研究】解决能源利用问题的相应付策有哪些?答: (1) 一定形成全民节能意识,着重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要素.(2) 依赖科学技术创新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洁净型能源,增强能源利用中的防备举措,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知识点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5-61,达成以下问题:1.人们主要采纳光转变为电、光转变为热的方式来开发、利用太阳能.2.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纳两种方式:核裂变和核聚变. 原子弹就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氢弹是利用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3.还有地热能、风能和氢能等都能够利用来发电.【合作研究】研究一核能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有何特色?答:重核裂变可开释能量,少许核燃料就能够在核反响堆中连续放出巨大的能量.2.核电站利用核能有哪些优、弊端?答:长处:①核能发电不会排放巨量污染物到空气中,所以环保.②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上百万倍,所以耗费少,并且便于运输等.弊端:①核反响堆内的铀核裂变时会产生射线,假如泄露到反响堆外面将会对人和其余生物造成极大危害.②核电站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一定谨慎办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③核能发电的原料也是不可重生资源.3.利用核裂变发电的要点技术是什么?答:是如何有效的控制链式反响的速度,使核反响迟缓进行,络绎不绝地开释能量.到当前为止,人们控制核裂变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可控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4.要完整利用核能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核能的远景如何?答:要从根本上知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期望物理学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实现质的突破.可控核聚变当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据科学家估计,核聚变发电在20 年至 30 年内将进入工业化实质应用阶段.核聚变的原料在海水中的含量约为 4.0 ×10 13 t ,可知足人类数十亿年的需要.研究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1.太阳能有哪些长处和弊端?答: (1) 长处:能量巨大、供给时间长、散布宽泛、获取方便、无污染、安全经济.(2)弊端:能量分别,且中断和不稳固.2.太阳能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是?答:太阳能转变为内能,太阳能转变为电能.采纳光转变为热的方式能够发电,也能够供家庭用来取暖、加热生活用水.3.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或产品吗?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池.有的国家试制了太阳能住所、太阳能电站、太阳能汽车.4.太阳能利用的要点是解决什么问题?答:如何把分别的太阳光集中起来.研究三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1.什么是地热资源答: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以下10 km 深度之内,温度为15 ℃~ 400 ℃的地热能量.2.地热能的长处是什么?答:地热是地球内部的热量,是储藏在地下的能源,使用时没有焚烧过程,没有灰渣、废气和烟尘,不污染空气和水源,是既经济又洁净的能源.3.地热能有哪些种类?答:水热型、地压型、热干岩型、岩浆型.4.地热能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利用地热发电,也可直策应用于烹调、洗浴及暖房.研究四其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除核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外,世界各国正在开发的能源还有哪些?答:还有风能、大海能、生物能和氢能等绿色能源.2.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如何的?其有何长处?答: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高,来促进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3.氢能的优势是什么?开发氢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利处?答:氢能又叫氢燃料,是一种洁净能源.氢焚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水又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周而复始,对环境无污染,便于储蓄和运输.【跟进训练】1.以下对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太阳能热水器经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变为水的内能C.太阳能交通讯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信号灯的光能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飞机的机械能2.以下对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获取核能B.到当前为止,人类获取核能有两种门路,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讲堂小结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付策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的开发与利用(2)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3)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4)其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练习设计达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了解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
2.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知道新能源开发的意义,以及目前新能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3.通过多媒体、讨论等方式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2.知道新能源开发的意义,以及目前新能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且并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使用,所以能源危机依然是存在的。
多媒体展示漫画图片:能源危机。
同学们,我们知道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能源会越用越少,直到最后消失。
怎样让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吧!二、新课学习(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在能源的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汇总。
能源利用中的问题:1.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不断开采会逐渐枯竭,人们称其为“能源危机”。
2.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及生态造成破坏。
3.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能源的短缺或能量供应的中断,这称为能源利用的安全问题。
教师:根据你周围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可行的改进措施。
(答案开放,老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选择两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点评。
教师汇总。
相应对策:(1)必须形成全民节能意识,注重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2)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
(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自主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取得了哪几个方面的进展?动手做:做一个太阳能集热器。
什么样的装置可以使太阳光“只进不出”?观察实际的太阳能集热器,自己动手做一个。
(三)随堂练习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及不同类型的能源的基本特点2.掌握各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3.理解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4.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及策略二、教学重点1.能源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能源的基本特点2.各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三、教学内容1.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概念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动力而维持生产、生活和运动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力。
能源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分类•化石能源•核能源•可再生能源2. 能源的基本特点•化石能源:能量密度高,开采和利用成本低,但是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核能源:能量密度极高,可靠性高,但是核废料难以处理,核事故风险极高,安全问题难以完全解决。
•可再生能源: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再生性好,但是由于能源密度低,产能少,成本较高,暂时无法长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3. 各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主要由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类型组成。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量开采和利用其化石能源资源,其消耗速度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不断加剧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
核能源核能源主要指核裂变与核聚变两种方式。
核裂变主要应用于核能电站的发电,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设了核电站,发电容量超过4亿千瓦,但是核事故隐患和核废料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
目前世界上使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国家已经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
4. 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煤、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会带来大量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同时也会导致土壤污染;•核能利用带来的问题包括核废料和核事故的安全问题;•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使用、处置等均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相比其他类型的能源,污染较小。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一种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维持资源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长期的过程。
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了解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各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
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不断开采会逐渐枯竭,人们称为“能源危机”。
(2)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及生态造成破坏。
(3)突发事件引起能源短缺或能量供应中断——能源安全问题。
2.解决能源利用问题的相应对策:(1)必须形成全民节能意识,注重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
(2)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
探究点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的开发与利用要从根本上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期待物理学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实现质的突破。
可控核聚变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据科学家预计,核聚变发电在20年至30年内将进入工业化实际应用阶段。
核聚变的原料在海水中的含量约为4.0 × 1013 t,可满足人类数十亿年的需要。
2.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1)光电转化(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在航空、航天、交通、通信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光热转化(太阳能转化成内能)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
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3.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地热资源: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以下10 km深度以内,温度为15~400 oC的地热能量。
第5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区别能源从不同角度划分的种类,并且能够举出实例.2.了解某些常规能源储量的有限性.3.了解利用能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4.了解新能源的种类以及广泛利用的前景.5.进一步认识科学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能源的划分种类,认识到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2.通过对各种新能源利用的构想,培养科学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能源储量有限性的过程中,产生能源危机感,形成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意识.2.通过学习新能源的开发情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形成能源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难点】让学生区别能源从不同角度分类的情况.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5,完成以下问题: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不断开采会逐渐枯竭,人们称其为“能源危机”.(2)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及生态造成破坏.(3)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能源的短缺或能量供应的中断,这称为能源利用的安全问题.【合作探究】解决能源利用问题的相应对策有哪些?答:(1)必须形成全民节能意识,注重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2)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知识点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5-61,完成以下问题:1.人们主要采用光转化为电、光转化为热的方式来开发、利用太阳能.2.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核裂变和核聚变.原子弹就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氢弹是利用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3.还有地热能、风能和氢能等都可以利用来发电.【合作探究】探究一核能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有何特点?答:重核裂变可释放能量,少量核燃料就可以在核反应堆中持续放出巨大的能量.2.核电站利用核能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①核能发电不会排放巨量污染物到空气中,因此环保.②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上百万倍,因此消耗少,而且便于运输等.缺点:①核反应堆内的铀核裂变时会产生射线,如果泄漏到反应堆外面将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极大危害.②核电站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③核能发电的原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3.利用核裂变发电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答:是如何有效的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反应缓慢进行,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到目前为止,人们控制核裂变的技术已比较成熟,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可控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4.要完全利用核能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核能的前景怎样?答:要从根本上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期待物理学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实现质的突破.可控核聚变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据科学家预计,核聚变发电在20年至30年内将进入工业化实际应用阶段.核聚变的原料在海水中的含量约为 4.0×1013 t,可满足人类数十亿年的需要.探究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1.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1)优点:能量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泛、获取方便、无污染、安全经济.(2)缺点:能量分散,且间断和不稳定.2.太阳能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是?答: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采用光转化为热的方式可以发电,也可以供家庭用来取暖、加热生活用水.3.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或产品吗?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池.有的国家试制了太阳能住宅、太阳能电站、太阳能汽车.4.太阳能利用的关键是解决什么问题?答:如何把分散的太阳光集中起来.探究三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1.什么是地热资源答: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以下10 km深度以内,温度为15 ℃~400 ℃的地热能量.2.地热能的优点是什么?答:地热是地球内部的热量,是蕴藏在地下的能源,使用时没有燃烧过程,没有灰渣、废气和烟尘,不污染空气和水源,是既经济又清洁的能源.3.地热能有哪些类型?答:水热型、地压型、热干岩型、岩浆型.4.地热能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利用地热发电,也可直接应用于烹饪、沐浴及暖房.探究四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除核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外,世界各国正在开发的能源还有哪些?答:还有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氢能等绿色能源.2.风力发电的原理是怎样的?其有何优点?答: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3.氢能的优势是什么?开发氢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答:氢能又叫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氢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水又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循环往复,对环境无污染,便于储藏和运输.【跟进训练】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课堂小结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的开发与利用(2)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3)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4)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教案: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的第五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的需求与供应,能源危机及其解决途径,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源的需求与供应,认识能源危机的严重性,知道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
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能源危机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2.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电力设施、石油开采、煤炭挖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我们的能源供应有什么关系?2.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回顾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其利用。
(2)教师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能源的需求与供应,能源危机及其解决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
3.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能源供应、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第五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的需求与供应2.能源危机及其解决途径3.可持续发展战略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能源的需求与供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列举几种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
(3)请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应用。
2.作业答案:(1)能源的需求与供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等。
(2)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第5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了解利用能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及广泛地利用前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各种形式的新能源.难点:认识新能源开发遇到的问题.【新课导入】导入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知道能源利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是能源枯竭、不安全和污染,主要出路是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节课我们专门学习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导入2:视频导入视频展示地热能的利用、太阳能发电等,引导学生说出地热能和太阳能是新能源.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危机,人们必须开发新能源.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五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导入3:问题导入什么叫能源危机?为什么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地球上传统的一次能源却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人类长期的需要.怎样关注“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课堂探究】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能源利用中的问题有哪三方面?①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不断开采会逐渐枯竭,即“能源危机”;②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及生态造成破坏;③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能源的短缺或能量供应的中断,即能源利用中的安全问题.(2)如何应对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形成全民节能意识,注重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另一方面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 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另外,世界各国正竞相开发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氢能等绿色能源.(2)我国的核电工业在迅速发展,继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正在建设的还有江苏田湾核电站等.要从根本上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期待物理学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实现质的突破.(3)太阳能技术包括太阳跟踪系统、各种太阳能收集装置、太阳能电池、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以及各种太阳能热水器等.(4) 氢燃料发动机技术的突破,可望从燃料和环境两方面为人类带来福音.第五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1.问题:三个方面2.对策:两个方面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核能2.太阳能3.地热能4.绿色能源: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1.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A.能源是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灭,但可以创造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如图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C)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B.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绿色交通3.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A.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4.如图是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且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之一,能量的单位是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