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1511】京颐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39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了解决传统门诊输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遵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根据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需求,根据该院门诊输液流程和规律,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条码技术建立移动门诊输液创新服务模式,帮助护士避免人工判断导致的易出错环节,规范输液流程,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该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详细介绍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各功能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
标签:输液管理;移动手持终端;条码;门诊传统的门诊输液需要护士手工填写配液单,然后核对,配药,再核对后才能给患者输液。
这种输液流程需耗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极易产生错误,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下,而且非常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随着互联网+、条码技术及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望从管理观念及根本上改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护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遵循医院现有的输液流程规范,结合物联网基础网络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开发出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卫生软件工程标准、规范的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避免人工判断差错的出现以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输液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上线应用,实现了配液、输液的整个过程完全信息化管理,帮助护士避免人工判断导致的易出错环节,规范输液流程,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1],减少了患者的排队,提高患者满意度[2]。
改善输液室输液环境,降低护士工作强度,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该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详细介绍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各功能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
1 系统设计1.1 系统功能流程设计①使用条码替代原来需要人工核对的传统落后模式,使输液信息的登记从手工书写记录模式过渡到电子化和无纸化状态,杜绝患者与输液药物不匹配情况,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②通过患者配带的二维条码方便护士确认患者的身份与输液座位,杜绝秩序混乱和不确定性,确保护士对患者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输液接瓶及不良反应出现时。
门诊输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彭云柯;赵森;余浩;刘敏超【摘要】我院为了优化输液管理流程、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在原有的输液管理信息系统上改进流程,增加了一系列新功能,并配合PDA移动式输液管理软件子系统进行升级。
升级后的系统改善了输液环境,确保了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实现了门诊输液过程可控、可追溯的精细化管理,方便病人输液。
%In order to optimize transfusion management process, reduce medical errors and accidents, process is improved and added with series of new functions based on the existing transfu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it is upgraded to match the subsystem of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ortable transfusion management software. The upgraded system improves transfusion condition, ensures medical safety and quality and increases nurses’ working efficiency. Refined management of controlled and traceable transfusion process is achieved to facilitate patient transfusion.【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输液管理;PDA;医院信息化;输液流程;二维码【作者】彭云柯;赵森;余浩;刘敏超【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4我院每天有上万的门诊量,每日输液门诊量超过500人次,输液区护士工作紧张忙碌。
浅谈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摘要:儿科门诊输液室是人群相对集中而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每天接待大量的输液患儿及家长,工作环境嘈杂,护士工作量大,输液流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环境,维护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我院在2012年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使用该系统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输液安全管理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移动输液系统;门诊输液;输液安全【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78-01我院是一所以儿科、妇产科为主的专科医院,日输液量达300-400人次,最高时达600人次,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输液患者及家属,业务繁忙琐碎,输液环境拥挤,是医院人群比较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
繁忙的工作任务,嘈杂的输液环境,流动的输液人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去年我科室曾发生一起护理差错,因患儿同名同姓,穿刺护士并未仔细核对,导致二者输液药袋调包,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环境,维护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我院在2012年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1移动输液系统操作流程介绍1.1接药:护士在接药窗口收取患者的药物后,进行输液登记,条码打印机便自动打印出两联标签,一联是病人的身份条码标签,另一联是该病人的药物条码标签。
其中病人身份条码标签上含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排队序号、日期、登记时间、本次输液的袋数,并有“妥善保管输液出示,请勿自行调节输液滴速”温馨提示的字样,护士将此联条码标签交给家长嘱输液时使用,而另一联病人药物条码标签粘贴到输液软袋上,由护士配制液体。
1.2配液:配液护士首先在企业移动数字终端(mc50)上登陆门诊输液系统,在输入工号、班次和密码信息后,用mc50扫描输液软袋上条码标签,再按医嘱配液,同时led上即自动显示病人的输液排队序号、姓名,以使家长估计输液等候的时间。
无线移动输液系统在门诊管理中应用体会
靳杭红;王明圣;毛屏;张磊磊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院数字化发展进程,以无线网络、移动信息终端、移动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为特色的数字化医院无线移动应用得到了普及。
随着“大门诊、小病房”管理模式的深入,对患者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已成为提升门诊管理服务
质量的重点。
窗口等候时间是评价门诊服务流程的重要指标之一[1]。
【总页数】2页(P899-900)
【作者】靳杭红;王明圣;毛屏;张磊磊
【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门诊部,医院院部,医务
部;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门诊部,医院院部,医务部;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门诊部,医院院部,医务部;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
医院门诊部,医院院部,医务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3
【相关文献】
1.门诊无线移动输液系统的应用 [J], 赵文;张展;房华
2.无线移动系统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J], 王梅
3.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J], 朱晓芳
4.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J], 朱晓芳
5.无线移动系统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J], 王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分析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对输液室管理的影响。
方法取门诊输液患者800例纳入研究组。
随机抽取20名护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于研究组与2013年度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76.25%患者认为系统可保障输液安全,93.13%患者认为等待时间缩短,护士对第一、二、三、四、五、六问题持正面态度比重均在70%以上,仅25%护士认为系统有助于提高自身技术水平;2013年患者整体满意率低于研究组,渗液发生率率、护理投诉率、接瓶不及时发生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确实有助于提高输液室护理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输液安全,获得护士与患者好评。
标签:输液室管理;风险管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输液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医疗服务重要环节,24 h 对外开放,接待患者多、个体差异大,输液量大、药品品种多,护士工作强度大,存在输液环境嘈杂、护士工作效率低、用药差错率高、输液安全隐患、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1]。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是一种利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nat,PDA)、无线网络技术、RFID与条形码技术,对整个输液过程进行实时、全程监控的技术,旨在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提高输液管理水平,减轻护士负荷,最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2]。
本院于2014年2月,开始试实行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3月2日~3月15日,至门诊输液患者800例纳入研究组,其中男447例、女553例,年龄16~84岁、平均(45.2±18.4)岁。
纳入标准:①<18岁者、≥75岁者有家属陪同;②认知、精神均正常,普通输液患者,非特护患者,如输注细胞毒性、高渗液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有旧的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经验。
随机选取门诊输液室工作护士20人进行问卷调查。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安装配置说明书目录1. web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 (2)1.1 搭建web服务器 (2)1.1.1 web服务器要求 (2)1.1.2 web服务器搭建步骤 (3)1.2 Web服务器详细配置 (8)2. 数据库安装及配置 (8)2.1 数据库服务器最低配置要求 (8)2.2 数据库安装 (8)2.2.1 安装 (8)2.2.2 数据库文件的附加 (8)2.3 数据库服务器及数据库详细配置 (8)3. 客户端安装与配置 (9)3.1 PC端安装 (9)4. 系统权限设置 (9)1.web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1.1 搭建web服务器1.1.1 web服务器要求处理器:推荐双核2.0GHZ以上内存:推荐2GB以上硬盘:推荐80GB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R2 Enterprise Edition安装IIS5.1或6.0版本1.1.2 web服务器搭建步骤在搭建web网站前,请检查iis是否安装,如iis已安装,请安装.net framework 2.0框架。
注意安装的先后顺序,先装IIS,再装.net framework 2.0框架。
●新建web网站在windows 2003 server R2 Enterprise Edition操作系统中,单击“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中的“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然后展开“网站”目录,“右键“点击”网站“后,新建我们系统中所需的web站点,如图(1-1-2-1)所示。
图(1-1-2-1)●输入站点名称根据提示步骤,输入新建的网站名称,移动门诊输液系统web站点名称为:EOIISService。
如图(1-1-2-2)所示。
如图(1-1-2-2)●指定web站点访问IP及端口号如图(1-1-2-4)所示。
●指定webservice存放目录根据网站创建向导,输入完网站名称后,需指定webservice存放的物理目录,如图(1-1-2-3)所示。
门急诊移动输液系统设计应用-急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提高输液效率。
方法:梳理患者输液的各个节点,对比分析,重新设计流程。
结合临床实际与管理要求,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数字设备,实现系统设计与实施。
结果:基于医院集成平台,设计并实施了一套性能优越、信息化程度高的门急诊移动输液信息系统。
结论:优化流程和信息管理可保证门急诊输液治疗更安全、更科学、更高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关键词]移动输液;流程优化;信息共享;护理管理当前医疗环境下,患者更加注重就医体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医疗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承担着门急诊患者输液治疗任务[1]。
大型三甲医院的门急诊输液患者众多,病情复杂,输液工作压力很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加强管理、标准化输液流程、提高输液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我院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移动输液系统。
1移动输液系统的设计基于移动护士工作站(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条码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依托无线网和中间数据交换平台技术[2],我院设计了一套移动输液信息系统,以规避输液风险,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技术设计上,根据方便实用的原则,让信息多跑路,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消息队列,准确获取处方信息,避免了过去与药房、收费等多个信息系统的对接,降低了系统耦合,系统稳定性更加有保证。
图1是根据临床业务设计出来的移动输液系统结构图。
根据国家卫健委有关规定,我院门诊不予输液,需要输液的门诊患者携处方至急诊挂输液号,急诊医生转录输液医嘱,患者缴费成功后方可输液。
我院急诊输液量比较大,输液人数在400人次/日左右,医务处联合护理部、急诊医学科、财务处、药房、计算机中心,进行输液流程的设计与再造。
临床通过调研,统筹患者端、医生端、护士端、收费端和药房端,力求输液流程的标准化,实现了皮试闭环、药品闭环。
移动无线门诊输液系统解决方案可使用设备: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是人群相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病人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
医疗市场竞争,病人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
如何消除门诊输液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本系统致力于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改善输液室的嘈杂环境,维护输液场所秩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创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输液病人先到输液中心的服务台,把药物、输液袋(印有条码标签或RFID标签)交给护士,护士打印输液标签前,用PDA扫描药袋和输液座位牌上的条码,确认病人的身份和输液座位信息,打印输液标签,(病人姓名、药物、输液座位号等)。
病人凭发票等向护理人员领取输液座位牌,到规定的输液座位上,静等护士的服务。
护士按规定配置液体(相对净化的配置室内完成),贴好标签后交给输液护士,护士先用PDA扫描药袋、座号信息及病人身上佩戴输液座位牌,确认无误后。
护士开始给病员输液。
同时记录了输液操作服务的时间点、操作人员等信息。
病人在需要帮助的情况时,可自行按下无线按钮(设在输液椅的扶手侧面或其它不易误触发的位置上),有提示灯。
请求服务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在忙于处理工作的护士手腕上的PDA 即会发出提示音及屏显某座位号、病人信息、输液信息等的请求帮助,护士及时赶到解决输液病人的要求,或转请其他护士协助解决。
输液结束后,系统可自动解除患者与座位号的绑定,便于接收下一位患者。
使用本系统流程和医院原有的流程主线一样,包括病人提药、护士配药、护士给病人输液、病人呼叫护士需要帮助等环节。
但使用本系统在大多环节利用了临床医疗助理手持终端(CM380A)和条码技术改变和改善了医院原有流程环节中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