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讲义o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966.00 KB
- 文档页数:24
为什么选择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技术(WLAN)、移动计算技术(EDA)和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实现输液过程的流程化、移动化和条码化,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改进对病人及药物的核对流程,同时使护士在输液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及时地应答病人呼叫、改善输液环境,也为护士工作的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
作为无线医护系统的一款明星产品,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
建立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不仅为医院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护理念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医院竞争力,是现代化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从国际上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化和条码化正成为各国医院应用的热点,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也被各个医院摆在突出位置加以关注和强化。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病人自我维护意识也逐步增强,如何保证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门诊输液系统是将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真正引入医院流程管理的典型范例。
对于那些门诊输液量大的、对医疗事故比较关注的,愿意尝试把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中去的大型医院,门诊输液系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门诊输液流程存在众多的问题和隐患。
护士无法或者很难准确核对病人身份以及药品信息,通常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当碰到病人神志不清、名字发音相近或姓名相同的病人时,存在差错隐患,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应的病人,容易产生核对错误,造成护士工作效率低下。
门诊输液系统通过对病人及药物核对流程的改进,形成了“生成病人和输液袋条码标签→护士对输液病人及药物的条码核对→护士应答病人无线呼叫→输液后病人身份的再次条码核对”的科学输液流程,不但有效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了解决传统门诊输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遵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根据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需求,根据该院门诊输液流程和规律,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条码技术建立移动门诊输液创新服务模式,帮助护士避免人工判断导致的易出错环节,规范输液流程,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该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详细介绍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各功能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
标签:输液管理;移动手持终端;条码;门诊传统的门诊输液需要护士手工填写配液单,然后核对,配药,再核对后才能给患者输液。
这种输液流程需耗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极易产生错误,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下,而且非常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随着互联网+、条码技术及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望从管理观念及根本上改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护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遵循医院现有的输液流程规范,结合物联网基础网络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开发出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卫生软件工程标准、规范的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避免人工判断差错的出现以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输液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上线应用,实现了配液、输液的整个过程完全信息化管理,帮助护士避免人工判断导致的易出错环节,规范输液流程,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1],减少了患者的排队,提高患者满意度[2]。
改善输液室输液环境,降低护士工作强度,缓和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该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详细介绍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各功能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
1 系统设计1.1 系统功能流程设计①使用条码替代原来需要人工核对的传统落后模式,使输液信息的登记从手工书写记录模式过渡到电子化和无纸化状态,杜绝患者与输液药物不匹配情况,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②通过患者配带的二维条码方便护士确认患者的身份与输液座位,杜绝秩序混乱和不确定性,确保护士对患者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输液接瓶及不良反应出现时。
浅谈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摘要:儿科门诊输液室是人群相对集中而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每天接待大量的输液患儿及家长,工作环境嘈杂,护士工作量大,输液流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环境,维护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我院在2012年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使用该系统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输液安全管理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移动输液系统;门诊输液;输液安全【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78-01我院是一所以儿科、妇产科为主的专科医院,日输液量达300-400人次,最高时达600人次,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输液患者及家属,业务繁忙琐碎,输液环境拥挤,是医院人群比较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
繁忙的工作任务,嘈杂的输液环境,流动的输液人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去年我科室曾发生一起护理差错,因患儿同名同姓,穿刺护士并未仔细核对,导致二者输液药袋调包,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环境,维护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我院在2012年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1移动输液系统操作流程介绍1.1接药:护士在接药窗口收取患者的药物后,进行输液登记,条码打印机便自动打印出两联标签,一联是病人的身份条码标签,另一联是该病人的药物条码标签。
其中病人身份条码标签上含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排队序号、日期、登记时间、本次输液的袋数,并有“妥善保管输液出示,请勿自行调节输液滴速”温馨提示的字样,护士将此联条码标签交给家长嘱输液时使用,而另一联病人药物条码标签粘贴到输液软袋上,由护士配制液体。
1.2配液:配液护士首先在企业移动数字终端(mc50)上登陆门诊输液系统,在输入工号、班次和密码信息后,用mc50扫描输液软袋上条码标签,再按医嘱配液,同时led上即自动显示病人的输液排队序号、姓名,以使家长估计输液等候的时间。
移动输液系统在门急诊输液室应用的综述【摘要】在临床对患者实施输液治疗时,移动输液系统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及比较广泛的使用。
本综述通过前瞻性分析的方法对移动输液系统使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让护理人员要把握关键环节,在流程优化、程序调整、情景模拟、细节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确保移动输液系统的高效运行,从而提升护理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率【关键词】移动输液系统;输液室;效果分析输液治疗是门诊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同时输液治疗起效较快、安全可靠,在目前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1]。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输液时的护理过程中,常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起到较好效果,甚至会出现诸多的安全事件,对输液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均会造成影响。
因此,目前移动输液系统在输液室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
在实际的使用中,护士对患者身份及药物进行双重核对是移动输液系统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可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出错概率,因此可降低护理差错风险,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并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2]。
本文旨在对移动输液系统在门急诊输液室基本概念、技术组成和功能,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对门急诊输液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1移动输液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门急诊移动输液系统是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依托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移动化、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的实时双重核对条码化的医疗信息化输液系统,从而实现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的双重条形码核对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医护差错,提升服务质量;依托无线呼叫技术实现护士对患者求助的及时响应,有效改善输液室环境,并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3-5]。
其组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条形码扫描枪、条码打印机、企业移动数字终端、叫号系统显示屏、按铃等。
2移动输液系统主要技术及功能2.1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中传输数据和信号,是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扩展,突破了有线网络的空间局限性[6]。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分析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对输液室管理的影响。
方法取门诊输液患者800例纳入研究组。
随机抽取20名护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于研究组与2013年度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76.25%患者认为系统可保障输液安全,93.13%患者认为等待时间缩短,护士对第一、二、三、四、五、六问题持正面态度比重均在70%以上,仅25%护士认为系统有助于提高自身技术水平;2013年患者整体满意率低于研究组,渗液发生率率、护理投诉率、接瓶不及时发生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确实有助于提高输液室护理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输液安全,获得护士与患者好评。
标签:输液室管理;风险管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输液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医疗服务重要环节,24 h 对外开放,接待患者多、个体差异大,输液量大、药品品种多,护士工作强度大,存在输液环境嘈杂、护士工作效率低、用药差错率高、输液安全隐患、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1]。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是一种利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nat,PDA)、无线网络技术、RFID与条形码技术,对整个输液过程进行实时、全程监控的技术,旨在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提高输液管理水平,减轻护士负荷,最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2]。
本院于2014年2月,开始试实行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3月2日~3月15日,至门诊输液患者800例纳入研究组,其中男447例、女553例,年龄16~84岁、平均(45.2±18.4)岁。
纳入标准:①<18岁者、≥75岁者有家属陪同;②认知、精神均正常,普通输液患者,非特护患者,如输注细胞毒性、高渗液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有旧的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经验。
随机选取门诊输液室工作护士20人进行问卷调查。
目录第一章系统应用背景及意义 (3)第二章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解决当前输液流程隐患 (4)1医院现有输液流程: (4)2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改进流程 (5)3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先进性 (6)第三章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 (7)1系统架构 (7)2功能介绍 (8)第四章系统可行性分析及论证 (10)1与其他管理系统比较 (10)2技术可行性 (10)3成本可行性 (11)4系统效益 (11)第一章系统应用背景及意义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是人群相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病人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医疗市场竞争,病人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如何消除门诊输液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本系统致力于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改善输液室的嘈杂环境,维护输液场所秩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创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
第二章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解决当前输液流程隐患1医院现有输液流程:原有流程有以下问题和隐患:1、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当碰到病人神志不清、碰到名字发音或者姓名相同的病人等等,会有一定的差错隐患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2、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此有需要的病人,无法进行自动统计等。
3、病人输液位置有随意性,秩序混乱,不方便护士确认病人的位置,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位置占用计划和统计无法做到。
4、病人有不适反应、接瓶、完毕时需要呼喊护士进行操作,造成了输液室环境的嘈杂,护士听不清呼喊及病人位置确认错误等问题。
5、护士的工作量没有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护士出现差错和工作疏忽等信息无法记录,导致领导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和差错率变的困难。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安装配置说明书目录1. web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 (2)1.1 搭建web服务器 (2)1.1.1 web服务器要求 (2)1.1.2 web服务器搭建步骤 (3)1.2 Web服务器详细配置 (8)2. 数据库安装及配置 (8)2.1 数据库服务器最低配置要求 (8)2.2 数据库安装 (8)2.2.1 安装 (8)2.2.2 数据库文件的附加 (8)2.3 数据库服务器及数据库详细配置 (8)3. 客户端安装与配置 (9)3.1 PC端安装 (9)4. 系统权限设置 (9)1.web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1.1 搭建web服务器1.1.1 web服务器要求处理器:推荐双核2.0GHZ以上内存:推荐2GB以上硬盘:推荐80GB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R2 Enterprise Edition安装IIS5.1或6.0版本1.1.2 web服务器搭建步骤在搭建web网站前,请检查iis是否安装,如iis已安装,请安装.net framework 2.0框架。
注意安装的先后顺序,先装IIS,再装.net framework 2.0框架。
●新建web网站在windows 2003 server R2 Enterprise Edition操作系统中,单击“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中的“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然后展开“网站”目录,“右键“点击”网站“后,新建我们系统中所需的web站点,如图(1-1-2-1)所示。
图(1-1-2-1)●输入站点名称根据提示步骤,输入新建的网站名称,移动门诊输液系统web站点名称为:EOIISService。
如图(1-1-2-2)所示。
如图(1-1-2-2)●指定web站点访问IP及端口号如图(1-1-2-4)所示。
●指定webservice存放目录根据网站创建向导,输入完网站名称后,需指定webservice存放的物理目录,如图(1-1-2-3)所示。
银江成功实施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系统门诊输液是当前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琐碎,然而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危及病人的安全。
同时,由于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也使医院的门诊输液室成为人群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历史悠久,良好的声誉使前来该医院检查治疗的病人与日俱增,其中日平均门诊输液量高达300 人以上,高峰日达到1300 人次以上,门诊输液管理任务艰巨、工作繁重。
近几年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不断努力,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门诊输液工作的服务水平。
据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刚介绍,出于对门诊输液用药安全的考虑,医院早在几年前就与上海百特医疗用品公司合作,建立了病房静脉输液集中配置中心,采取药品集中配制,由专门的药剂师对所有输液用药品的用量、时间进行检查核对。
随后,又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银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为实现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仅靠病房静脉输液集中配置中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输液流程中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和药物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2007年初,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杭州银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引进了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管理系统。
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系统方案以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为宗旨,实现了病人输液安全和呼叫的及时性和方便性;减少了医护人员医疗差错;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等。
z解决方案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系统移动解决方案采用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的移动数据终端MC50、腕带及WS5100 、AP300 等产品,通过采用条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分别实现了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条形码的准确核对,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及时响应病人的求助,以及对处置信息进行准确记录。
摩托罗拉门诊输液系统移动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体现在:输液流程再造银江诊输液系统方案与医院门诊输液原业务流程相比较,流程改进主要体现在用信息化、数字化操作替代原来的手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