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景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6
水景工程(园林工程第三章)第一节水体在造园中的功能与分类一、水体的形式与分类1、按水体的形式分类:(1)自然式水体:指边缘不规则、变化的水体。
(2)规则式水体:指边缘规则,具有明显轴线的水体。
(3)混合水体:前两种形式的交替穿插形成的水环境。
2、按水体的功能分(1)观赏性水体:是以装饰性构景为主的面积较小的水体。
具有很强的可视性、透景性。
(2)开展水上活动的水体:可以开展水上活动。
3、按水流状态分:(1)静态水体:有指园中成片壮汇集的水面。
如湖、池、塘(2)动态水体:指水流面而言。
流动的水具有活力、动感第二节驳岸与护坡1、驳岸的概念:一面临水的挡土墙,是支持和防止坍塌的水工构筑物。
多用岸壁直墙,有明显的墙身,岸壁大于450。
2、护岸的概念:保护坡面、防止雨水径流冲刷及风浪拍击对岸坡的破坏的一中种水工措施。
在斜坡450内可用护坡。
3、作用的区别:驳岸:维系陆地与水面的界限,使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保持水体岸坡不受冲刷;可强化岸线的景观层次。
护坡: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保证岸坡稳定;自然的缓坡能产生自然亲水的效果。
4、形式的区别:驳岸:一般用砌体砌筑,主要材料有:块石、砖、混凝土、假山石、卵石等护坡:草皮护坡(坡度在1:5-1:20之间的湖岸缓坡。
可用植草砖内栽植假俭草、狗牙根)、灌木护坡(适用于大水面平缓的坡岸,可用沼泽)、铺石护坡(花岗岩、石灰岩、砂石等)5、施工方法的区别:驳岸:挖槽→夯实→浇筑基础→砌筑岸墙→勾缝→压顶护坡:开槽→铺倒滤层→砌坡角石→铺砌石块→勾缝第三节湖、池、溪涧、瀑布与跌水湖、池、溪涧、瀑布与跌水是园林构图的中心,也是山水园最具特色要素一、湖的设计、布置方法及施工湖是静态的的水体,有天然湖和人工湖之分。
1、人工湖:是人工依地势就低挖凿而成的水域,沿境设景,自成天然图画。
2、天然湖:是自然的水域景观,如杭州西湖、无锡太湖等。
3、湖的特点:水面宽阔平静。
(一)、湖的布置要点:1、应充分利用湖的水景特色。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景工程一、综述水景工程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水为主要景观元素,结合植物、建筑、装饰等多种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水景工程的施工需要考虑水体的环境、地形地貌、植物选择、水体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本文将围绕水景工程的施工过程,介绍水景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水景工程设计1.水体环境设计:水景工程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水体的环境,包括水质、水量、水质、水体承载能力等。
根据水体的特点,确定设计水景的规模、形态和布局。
2.地形地貌设计:水景的地形地貌设计是水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场地条件、自然环境、水体特点等因素进行设计。
3.植物选择:水景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植物的选择,包括水生植物、湿地植物等。
根据水景的特点确定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4.水体行为设计:水景工程设计要考虑水体的行为,包括水的流动、水面波动、水质调控等。
根据水体行为的特点确定水景的设计。
三、水景工程施工1.前期准备:水景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包括场地勘测、设计方案确认、材料购买等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
2.基础工程施工:水景工程的基础工程包括水池、水道、泵站等设施的施工。
水景工程的基础工程要求施工质量高、安全可靠。
3.景观工程施工:水景工程的景观工程包括水面装饰、园林绿化、照明等方面的施工。
水景工程的景观工程要求施工精细、美观。
4.水景设备安装:水景工程的水景设备包括喷泉、喷雾、瀑布等设备的安装。
水景工程的水景设备安装要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5.调试运行:水景工程的调试运行包括水体调控、水泵运行、水景效果等方面的调试。
水景工程的调试运行要求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四、水景工程管理1.质量管理:水景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质量管理要求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符合标准。
2.安全管理:水景工程的安全管理包括工程安全、施工人员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安全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安全、施工人员安全。
第三章水景工程第一节水景工程概述一.与水文学有关的知识1.水位:水体上表面的高程。
将水位标尺放在稳定的位置,水表面在水位尺上的位置所示刻度的读数就是水位。
由于降水、潮汐、气温、沉积、冲刷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们用水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水位会产生相应变化。
(1)常水位:河湖经常水面高程(2)高水位:(3)低水位:(4)洪水位:(5)枯水位:2.流速,流量:I=L/t流量=进水断面×流速×折减系数(0.65~0.85)3.城市水体整治线:常水位线与岸壁交线为该水体整治线。
二.水景作用三.水流形态1.静水2.流水3.落水(跌水)4.喷水四.水景基本形式1.固定式2.半移动式3.全移动式五.水景工程设计原则六.水景工程的要求:(1)稳定水体(2)耐用,便于调节(3)美观,与环境协调第二节喷泉喷泉又称为喷水。
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
世界上著名的天然喷泉是美国落基山脉的格兰喷泉,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上,能喷射出高达73米的水柱。
我国西藏、甘肃境内也有这样的喷泉。
喷泉是作为园林造景的理水手法之一。
喷泉常应用于城市广场、公共建筑,或单独作为园林小品应用于室内室外空间。
丰富城市面貌、增加空气湿度、活跃气氛、增添乐趣。
喷泉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发展,类型更加多样化。
一.喷泉类型与环境167页(一)类型1.普通装饰性喷泉: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水型。
2.与雕塑结合的喷泉:喷泉的喷水形与雕塑共同组成景观。
3.水雕塑:由人工或机械雕塑出各种大型水柱的姿态。
4.自控喷泉:利用各种电子技术,按设计程序来控制水、光、音、色,形成变幻的奇异景观。
水幕(二)环境条件与喷泉规划关系167页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范围有良好视域。
大型喷泉视距为喷泉高的3.3倍; 小型喷泉为3倍。
水平视域的合适视距约为景宽的1.2倍。
二.喷泉的水源及给排水方式1.流量为2~3L/S小型喷泉:城市自来水-----城市雨水管道。
第三章水景工程第一节园林中对水的运用一、对水的理解(一)、功能作用:(二)、形式与分类:1)形式分:3种2)功能分:2种3)水流状态:2种二、传统园林理水的艺术形式1、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关键: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2、意大利、法国园林的理水艺术3、英国园林的理水艺术4、伊斯兰国家园林的理水艺术5、日本园林的理水艺术三、现代园林的理水艺术第二节园林给水工程一、园林给水的特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组成:1)取水 2)净水 3)配水(二)分类及要求:(三)水源及水质:二、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及计算1、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树枝型环行2、管网布置的一般规定:布置要素:埋深深度:(冰冻区)冰冻线以下40cm,(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cm。
3、与给水管网计算有关的几个名词及水利学概念1)、用水量标准2)、日变化系数与时变化系数3)、经济流速4)、水压力及水头损失5)、管径的确定6)、水压的确定4、树状管网的计算与设计方法:第三节园林排水工程一、园林绿地排水的特点及主要方式二、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三、雨水管渠的布置及计算第四节水景工程一、城市水系规划的相关知识1、水系规划的内容2、水系规划的常用数据二、小型水闸1、小型水闸的作用及分类2、小型水闸的结构地基闸底:铺盖、护坦、海漫上层建筑三、驳岸、护坡驳岸:为保护驳岸使之不坍塌的水工构筑物护坡:防止冲刷而采取的措施(不是构筑物)1、破坏驳岸的主要原因2、驳岸的平面位置与岸顶高程的确定3、驳岸设计实例4、护坡工程四、水池工程水池内应设进水、溢水、泻水的管线和循环水的设施1、水池的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管线设计2、水池设计实例五、一些水景工程的施工工序(一)人工湖1.湖的布置要点园林中利用湖体来营造水景,应充分体现湖的水光特色。
首先要注意湖体岸线的水滨设计,讲究湖岸线的“线形艺术”,其次要注意湖体水位设计,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如水闸、溢流孔(槽)、排水孔等;三是要注意人工湖的基址选择,应选择壤土、土质细密、土层厚实之地,不宜选择过于黏质或渗透性大的土质为湖址。
园林工程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园林工程设计》教材第三章《园林水景设计》及第四章《园林道路与铺装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第三章的园林水景设计原理、水景类型及案例分析;第四章的园林道路设计原则、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水景设计的原理、类型及实际应用,掌握水景设计的要点。
2. 掌握园林道路设计原则,了解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提高园林工程设计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景设计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园林道路与铺装设计的施工技术。
重点:水景设计的类型及案例分析,园林道路设计原则,铺装材料的选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园林工程设计案例图纸、模型、施工工具等。
学具:笔记本、绘图工具、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优美的园林水景和道路铺装设计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1)讲解园林水景设计原理,分析不同类型的水景设计特点。
(2)介绍园林道路设计原则,阐述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水景和道路铺装设计的优缺点。
(2)学生动手绘制水景和道路铺装设计草图,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园林水景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园林道路与铺装设计题目,学生现场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园林水景设计原理(1)水景类型(2)设计要点2. 园林道路设计原则(1)道路分类(2)设计要点(3)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小型园林的水景和道路铺装。
2. 答案要求:提交设计草图,标注尺寸、材料及施工技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实际园林工程,了解园林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选择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章场地工程1.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通常简称为高程或标高。
2.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坡度〔i〕:用以表示斜坡的斜度,常用于标记丘陵、屋顶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
4.土壤密度〔γ〕:天然状况下单位体积内土壤的重量,单位为kg/m3,可用环刀法测定。
5.土壤含水量〔ω〕: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之比,以百分数计。
可用烘干法测定。
6.土壤自然倾斜角〔α〕: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外表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7.土壤可松性〔KP〕: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严密构造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的性质。
8.竖向设计: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上下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9.坡度系数〔K〕: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其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第二章给排水工程1.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到达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2.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3.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4.园林用水最不利点: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用水点。
5.水头〔mh2o〕:水力学上又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6.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制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
7.地表径流: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局部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局部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
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8.径流系数〔ψ: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mm)与落到地面的雨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9.设计重现期〔P〕:某一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强度越大的降雨出现的频率越小。
10.跌水井: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