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导言与语言的功能
- 格式:pptx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40
《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语言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系统介绍语言学科的总体面貌,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语言学主要分支和重要流派;介绍语言的结构系统和功能,语言的应用规律、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书重点章: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为总论,第一节介绍语言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第二节分析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心理功能;第三节介绍语言规划的有关问题,第四节讲述中外语言学研究简史。
其中第一节、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语言结构”,全面描写语言的结构系统。
第一节为语言结构系统概论,其余四节分别说明语音、语义、语汇和语法四个子系统。
其中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是本章重点。
这一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而且要求熟练掌握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文字”,主要讲述文字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讲述文字的性质和类型;第二节讲述文字的结构系统;第三节讲述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语言的发展演变”,主要讲述语言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状况及规律。
第一节讲述语言起源的有关问题;第二节讲述语言分化的有关情况;第三节讲述语言的接触和融合;第四节讲述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其中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是本章的特点,要求能用相关理论解释一些语言现象。
第五章“语言运用”,主要介绍语用学,即语言运用的规律和艺术。
其中重点为“言语交际的原则”、“言语行为”、“指示语”、“前提”。
除了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外,也要求熟练掌握语言运用的具体分析方法。
第六章“语言学习”,主要介绍第一语言获得和第二语言获得。
重点是第一语言获得理论、中介语、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主要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功能介绍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自然语言的学科,它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语言变异、历史演变等。
它旨在系统地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并提供一套方法和理论来分析、描述和解释语言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语言学概论的功能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学概论起到了系统性的介绍和总结语言学研究成果的作用。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
语言学概论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初学者可以迅速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其次,语言学概论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通过语言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明白不同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化、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第三,语言学概论促进了语言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发展。
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语言教育和语言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语言学概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语言学知识体系的框架和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语言知识。
通过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种深入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此外,语言学概论也对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等具体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学概论为这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框架,通过对语言学概论的学习,研究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具体的语言学研究。
此外,语言学概论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基础。
语言学概论所包含的语言学知识和理论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和应用,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通过语言学概论的学习,研究者可以了解和掌握语言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语言学概论在语言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促进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推动语言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发展,对具体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产生影响,并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基础。
语言学概论主要内容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系统地介绍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一、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起源、演化、结构和使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
田野调查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语言数据,分析语言现象。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验证语言学理论和推测。
文献分析是通过对语言学文献的系统阅读和比较,总结和归纳语言学研究成果。
三、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音研究语言的音素和音节的组合规律;词汇研究语言的词汇形态和词义;语法研究语言的句法和语法规则;语义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话语的理解。
语言的功能则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方面。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沟通的作用;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认知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作用。
四、语言类型和语言变体语言学研究发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语言类型,如属格语、主格语、宾格语等。
语言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法结构和语音特点上。
同时,在同一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变体,如方言、口语和书面语等。
语言变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上。
五、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语言学研究还探讨了语言的演化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过程。
语言的变化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发生的变异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主要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六、语言与社会语言学还研究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语言学研究了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变异等方面。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的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语言的不同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语言功能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2. 分析和理解语言的不同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3. 进行实际例子的讨论和分析,以加深对语言功能的理解。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和马克笔。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作用,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语言的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分类。
2. 解释每种功能的定义和特点,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等。
3. 提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每种功能的应用和重要性。
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语言功能进行讨论和分析。
2.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例子,并解释该例子中语言功能的应用。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巩固与评估(10分钟):1. 在白板上列出几个语言功能的例子,要求学生分析每个例子中的功能。
2.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功能。
3.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 强调语言功能在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分析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或文章,进一步了解语言的功能和其它相关概念。
2.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语境,并分析该语境中不同语言功能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和评估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言学概论》第一模块语言的性质重点难点剖析本模块内容包括导言、语言的功能及语言是符号系统三个部分。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看,各部分重难点分析如下。
“导言”是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入口,通过学习,要了解语言学的学科性质,重点把握: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2.语言学发展的简要历史:语文学阶段,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初,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语言的功能”部分主要讲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和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
关于思维功能要着重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语言是符号系统”重点理解和把握:1.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和说话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说话是语言的存在方式;说话也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从说话开始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语言的有限性和说话的无限性,语言的社会性和说话的个人性。
2.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也就是说,语言这种符号是通过声音来代表一定的意义的。
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语⾔学概论答案导⾔及第⼀章语⾔的功能作业题?1、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谓语⾔,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类最重要的交际⼯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具,是⾳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谓语⾔学,则是指研究语⾔的科学,它以语⾔为研究对象.语⾔是⼈⼈都会⽽且随时要运⽤的东西,但不是⼈⼈都通晓语⾔学.2、语⾔的功能有哪些(语⾔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第⼀?语⾔是⼈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具。
每个社会?⽆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的语⾔?都离不开语⾔这个交际⼯具?语⾔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个因素?是⼈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
语⾔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类⽆法交际?⼈与⼈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第⼆?语⾔⼜是⼈类的思维⼯具?没有语⾔?⼈类⽆法思维?也⽆法把思维成果表达出来。
第⼆章语⾔是符号系统作业题?1、如何理解语⾔的符号性质(是构成语⾔符号的三个要素。
在现时的传播活动中?只要⼀定的语⾔符号标记或指代了某种事物或思想?它就可以被分解为语⾳形式、⽂字形式和语义内容。
即?所有的语⾔符号都可以⽤声⾳的形式来标记它或指代它??凡是语⾔符号都有⼀定的可代刻写、描绘和识别的形态?⽽且不应是⾃然物本⾝??这些语⾔符号必须各具⼀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完整的语⾔符号应是⾳、形、义的有机结合?它既包括听觉物质化——语⾳形式?视觉物质化——⽂字形式?也包括符号信息化——语义内容。
2、语⾔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第⼀?从语⾔的层级看?语⾔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符号的系统性?语⾔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位层?上层是⾳义结合的符号层?符号层⼜分为三级?层和层、级和级之间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语⾳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如“⽹”?过去指的的是渔⽹、蜘蛛⽹、情报⽹这样的意义?现在增加了“⽹络”这样的意义?⽐如“⽹校、⽹友、⽹民、⽹站”等等?意义发⽣了变化?语法组合功能也将发⽣变化?⽐如“上⽹”?这样的组合在10年前恐怕要看作是病句?但是现在完全是⼀种正常组合了。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向内看:思维工具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言语)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
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
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
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
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它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还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于思考、学习、交流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语言的功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和交流。
人们使用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感受和意图。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相互交流、理解彼此,并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语言的交流功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功能,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
其次,语言也具有表达的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因此,语言在形成个体和社会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外,语言还具有认知的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思考、分析和推理。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它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
语言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创造新的概念和思想。
语言帮助人们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事物,进而促进了人类的智力发展。
最后,语言还具有审美的功能。
语言可以用来创作文学作品、诗歌和音乐等艺术形式。
人们使用语言来创造美感和表达情感。
语言的审美功能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和情感体验。
总之,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交流、表达、认知、社交、文化传承和审美等。
这些功能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思考、学习、交流和创造,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因此,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和理解对于我们认识语言、了解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本质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和说话语言不同于说话。
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
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之中。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全民共同使用。
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认识现实的过程。
思维离不开语言。
2.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3.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4.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二、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符号甲能代表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二)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的。
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掌握语言符号性质和特点的关键。
(三)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比如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汉语叫人rén(人),维吾尔语叫adem,英语叫man。
所以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
”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线条性语言符号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一个一个的声音。
这一连串的语音在同一说话时间里,始终是而且只能是以一根线的形式伸展开来,即一个声音接着一个声音相继出现,好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而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
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