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 格式:docx
- 大小:18.91 KB
- 文档页数:3
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
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柏拉图学园求学,他博览群书,刻苦用功,据说他每夜手握一只球,球下放一铜制容器,打盹时球便坠入容器,发出叮当声,以此鞭策自己,颇象中国的头悬梁、锥刺股。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批判老师柏拉图的学说,被柏拉图称为“吃足母奶后用蹄子踢母亲的小驹”,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始终对老师都非常尊重。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前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办学,公元前342年,接受马其顿王腓力之聘,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历山大当时13岁,天资聪慧,雄心勃勃,十分敬重这位素有盛名的老师,他曾对别人说:“生我身者是我的父母,给我智能者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他习惯于在宽大的回廊下面边散步边讲学,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他在这里讲学、著述,大部分著作都产生于此时。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疟疾病死在巴比伦,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作为统治者的老师,被人刻骨仇恨,雅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通缉他,他逃到优卑亚岛,准备风潮平息后重返雅典,但第二年就暴病身亡,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当时雅典的民主制逐步瓦解,祸乱频起,希腊的艺术也日渐衰微,思辨哲学却达到高潮,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受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养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他没有柏拉图那种恢宏的“理想”,也没有柏拉图那种神秘而玄虚的“理式”哲学,他从资料入手,进行冷静、严肃的分析,通过归纳、概括、分类、推理,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在他著作中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有《诗学》和《修辞学》,其他像《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有涉及文艺问题的。
亚里士多德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367年在柏拉图主持的学院里学习长达二十年左右,但与柏拉图的观点有分歧。
公元前343年开始任马其顿王子(即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柏拉图逝世后,他离开雅典来到亚洲的密细亚的阿索斯城,建立学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3年后,波斯帝国攻陷城池,亚里士多德逃到累斯博岛的米提利尼城。
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由此,他的学园被称为“吕克昂”。
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被作为政治打击的对象,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
他把学园交给泰奥弗拉斯多,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二、思想观点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贡献:1.哲学观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是第一个公开批评柏拉图的人。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引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伽利略(Galileo)是西方科学史上两位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知识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他们的生平背景、学术思想和科学成就三个方面来比较和分析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
一、生平背景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的古希腊斯托亚(Stagira),是当时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
他在柏拉图的影响下,对哲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亚里士多德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并在此期间对自然界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研究。
2. 伽利略伽利略生于1564年的意大利比萨市,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他一直从事力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许多颠覆性的理论和观点。
然而,由于他的科学观点与当时的教会权威相矛盾,他遭到了宗教迫害。
二、学术思想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学术思想广泛涉及哲学、逻辑、物理、生物学等领域。
他的理论基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推理,并强调通过感性经验来获取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的目的,例如,植物的目的是生长、动物的目的是生存。
他还提出了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理,被称为“第一原因”。
2. 伽利略伽利略是现代实证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而不仅仅凭借推理和逻辑。
他的学术思想深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和泰科布拉克的地心说的影响。
伽利略提出了许多力学和运动学方面的理论,例如,宇宙的物理规律是普遍适用的,所有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速度相同等等。
他的实验发现和理论贡献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成就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于分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了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形成了后来生物学的基础。
他还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物体的天然运动和强迫运动的概念。
名人故事: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亚里士多德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
这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
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
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武。
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
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武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
他写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鲁迅认为念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统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年夜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鼓吹仙人方药、鬼魅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阐述人世得失踪、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谈吐,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一、导论在哲学和科学领域,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被公认为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解释为后世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文将分别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和贡献,并探讨他们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
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导者。
亚里士多德广泛研究了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他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1. 生平和教育经历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斯托亚地区的斯提亚格鲁斯(Stagira),他的父亲是马刺东尼鲁斯(Macedonius Antonio),是属于雅典马刺家族的成员。
亚里士多德在父亲去世后,前往亚里士多德斯学院攻读哲学和科学。
2. 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主张一种实在论,认为存在本身具有变化和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潜在和实际两个层次。
他的逻辑学主要研究命题和论证,提出了“法则中的第三排除”和“四位论”的观点,对后世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生命、物质和运动。
他提出了“万物都有目的”和“四原因”的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完美和发展。
他的生物学研究深入探讨了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性,对后世的生物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伽利略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1642年)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也是科学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错误,提出了日心说,并为后世的观测学和运动学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1. 生平和教育经历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比萨市一个贫穷的家庭。
他在佛罗伦萨大学学习医学和数学,并开始对物理学和天文学产生兴趣。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人教版选修4)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人教选修4第二单元第6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基础梳理】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1.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M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2.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
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b5E2RGbCA P3.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
提出“中庸之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贡献1.哲学<1)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p1EanqFDPw<2)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DXDiTa9E3d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1.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RTCrpUDGiT2.“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4.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名人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简短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亚里士多德,希望大家喜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个人经历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
亚里士多德18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20 年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 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
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
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希腊三贤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的384年,于公元前的322年去世。
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是非常有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那么亚里士多德简介是什么呢?他是古希腊人,当时在古希腊是非常有名的,当时的人们都把亚里士多德称为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历山大大和柏拉图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特别有名的人物。
而亚里士多德和这两个人物都有很大的交集。
柏拉图是他的老师,而亚历山大是他的学生。
他的一生已经算是辉煌了。
他的一生做了很多的大事件,比如说在公元前335年的时候,他曾经在雅典举报了一所学校,名字叫做吕克昂的学校。
这个学校被人们称为是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他的知识非常丰富,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活着的百科全书。
不算是在哪个学科的领域,亚里士多德都是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他的写作范围非常宽广,比如说心理学,政治学,自然学,还有教育学,诗歌还有雅典法律等等,都是涉及非常多。
他的著作在历史上,构成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作一直流传了下来。
不管是在哪个方面,亚里士多德都非常成功。
这样一个哲学人物,不管在什么时候,在历史上都非常受人们敬佩。
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大人物,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简介的内容。
而亚里士多德和这两个人物都有很大的交集。
柏拉图是他的老师,而亚历山大是他的学生。
他的一生已经算是辉煌了。
他的一生做了很多的大事件,比如说在公元前335年的时候,他曾经在雅典举报了一所学校,名字叫做吕克昂的学校。
这个学校被人们称为是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他的知识非常丰富,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活着的百科全书。
不算是在哪个学科的领域,亚里士多德都是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他的写作范围非常宽广,比如说心理学,政治学,自然学,还有教育学,诗歌还有雅典法律等等,都是涉及非常多。
亚里士多德传记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
他被公认为世界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全面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他对哲学、科学、政治的巨大影响。
1. 早年生活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斯塔吕亚的斯托里亚(Stagira)城,父亲尼科马库斯是马其顿国王的医生。
在他13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由监护人普罗克鲁斯朱斯(Proxenus)和朋友普罗克尔斯(Procles)照顾他。
亚里士多德在普拉托学院跟随普拉托学习,形成了他对哲学的浓厚兴趣。
2. 对哲学的贡献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对逻辑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逻辑学体系,被后世称为“亚里士多德逻辑”。
他还对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万有起因论”和“四因说”。
他认为形式因素、材料因素、动力因素和目的因素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根本要素。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幸福论”。
他认为人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幸福,并通过实践道德美德来达到这一目标。
在政治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合理政治”。
他认为政治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而存在的,政治组织应该是基于公正和道德准则的。
3. 科学成就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对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在生物学方面,他是第一个系统分类动物和植物的人。
他独立提出了物种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物种的特征来进行分类。
在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说”,即地、水、火、气是物质的基本要素,所有事物都是由这些要素组成的。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4. 教育观念作为一名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包括思维能力、道德修养和身体健康。
他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亚里士多德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
这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
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
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
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
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
腓力于公元前336年被刺身亡。
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
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到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
这个凭着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经过混战,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
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
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
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
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
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
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浩瀚的著作,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
譬如,他曾对一百五十八种政治制度作了概述和分析,这项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如果没有一批助手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完的。
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
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三岁。
研究领域: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
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
在天文学方面,他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在物理学方面,他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在生物学方面,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在教育方面,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亚里士多德还曾提出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如极限、无穷数、力的合成等。
相关作品:
1、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
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
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
《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3、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
4、《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
5、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