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这个推论属于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 ①亚“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 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 孔子“中庸之道”是协调礼和仁的关系,没有 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认为“中庸之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是 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 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庸之道”是相对的, 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 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 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 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 思想。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 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 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柏拉图 和
亚里士多德
二、探索真知的精神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思考一下: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 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 的名言 ( ) D • A.孔子 B.柏拉图 •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 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 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 亚里士多德 A •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