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斯宾塞生平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0.09 KB
- 文档页数:6
英国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之一。
1837—1841年任伦敦和伯明翰铁路土木工程师,开始对教育、政治和宗教产生兴趣。
1850年出版《社会静力学》,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决心将进化论运用于一切科学,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理论,称之为“综合哲学”。
1860一1893年致力于构建这一体系,撰写了关于形而上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一套系列著作,试图囊括人类全部知识。
哲学上认为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只能局限于现象,只有关于现象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
现象世界(即可知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表现为进化的过程,进化亦是必然的普遍的。
他把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作为社会学的主导思想,以生物学规律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受生存竞争原则支配,人类夭生有种族的优劣之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天生的优等民族,应成为世界的当然统治者。
以生物进化论解释和论证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一切有利于自我生存和取得更高生活利益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凡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则是恶,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就是“正义”,既有利于自已又有利于社会的就是“仁爱”。
其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对西方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深远,并为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所赞赏和推崇。
主要著作有《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2卷)、《心理学原理》(2卷)、《社会学原理》(3卷)等。
麦克伦南(JohnFergusonMcLennan,1827—1881)亦译“麦克林南”。
英国社会学家、人种学家。
苏格兰人。
致力于研究婚姻和家族的历史。
认为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姻,普遍流行于原始社会;并提出母系先于父系。
主要著作有《原始婚姻》、《古希腊的亲属关系》、《论家长制》等。
布思(CharlesBooth,1840—1916)亦译“布斯”。
英国社会学家、统计学家。
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
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化郡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其父亲、叔父、祖父都是教师。
斯宾塞少年时代在家庭接受父亲的教育,自幼对动植物感兴趣。
13岁时被送到叔父家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经过三年的学习,他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三角学、拉丁文、希腊文、机械学、化学等课程的知识。
斯宾塞特别喜欢数学和机械学,最感兴趣的是独立观察、分析、探讨问题。
1837年,17岁的斯宾塞按照父亲希望的那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到一所学校做代课教师,同年因其优异的数学成绩而被其父亲的好友邀去参加筑路工程。
1837年~1846年间,斯宾塞一边担任筑路工程技术员,一边继续钻研力学、机械学、测量学、地质学以及有关的工程技术。
1848年~1853年,斯宾塞担任了《经济学家》杂志编辑。
1850年写出《社会青年力学》,1852年出版《进化的假说》。
1855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1858年,开始撰写《综合巨著》,这部巨著共十卷,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研究》、《伦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1896年完成。
在此巨著撰写和出版前后,斯宾塞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教育论文,1861年将之汇集成册在美国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该书先后被译成法、俄、德、拉丁、荷兰、丹麦等几十种文字,发印数百万册。
凭着自己自学以及喜爱独立思考的个性,他写出的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斯宾塞生平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生活于“维多利亚时代”。
理论著作《综合哲学》包括《第一原理》(一卷)、《生物学原理》(二卷)、《心理学原理》(二卷)、《社会学原理》(三卷)、《伦理学原理》(二卷),《社会静态学》,《进化的假说》等。
理论渊源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适者生存2、亚当斯密功利主义经济学:个人主义3、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学观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
1、社会有机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实体,与生物有机体的相同之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A:生物有机体是具体的整体,部分之间结合紧密;而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部分结合不紧密B: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一定部位;而社会有机体的意识遍布于每个人身上。
C:生物有机体的部分是为整体而存在的;而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整体是为其部分即成员的幸福服务的。
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生产系统————工人阶级分配系统————商人阶级调节系统————工业资产阶级2、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不能返回到先前的阶级上去,而且社会发展是以一种分散和再分散的方式进行的,不是直线的。
而且他还大力普及社会自动进化的思想,他认为国家和政府的过分干预,会妨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进化类型:A:从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分:简单社会——复杂社会——二重复杂社会B:从社会成员居住状况分:游牧社会——半游牧社会——定居社会C:从社会管理调控方式分:军事社会——工业社会军事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制。
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志愿合作和个人自我节制的基础上。
3、关于国家的理论国家是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或者说是社会为了进行必须的合作而有意识建立的政治组织。
在社会功能上,国家是进行社会调节的机制,政府则是具体执行调节智能的一种器官。
赫伯特•斯宾塞生平简介*导读: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被誉为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 1820T903)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4月27日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教育家格鲁吉亚•斯宾塞。
年幼的他被鼓励去学习。
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接触并对学术课本及他父亲的期刊发生兴趣。
13岁,他被父亲送到巴斯附近的小镇-辛顿查特修。
那里他叔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教育。
最初因为他觉得很闷并抗拒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课堂,所以他没有跟随叔父,甚至跑回家中。
后来,从叔父身上学会并发展自己早期政治及经济理念来回应叔父的激进改革观点。
1836年,叔父为他找到一份铁路的土木工程师的职位。
斯宾塞在工作中的体验让他停止在行业上的追求,反而觉得上司使工人过分劳累。
他更注意到他在这个时刻开始下定决心编写文章。
在他22岁之后的数年不断拜访叔父,并把有关政治信件发给一些激进报纸,譬如《非规范人》。
这是他正式开始参与传媒及社会政治纂稿。
这些稿件被汇编为他的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
这些早期著作显示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任的观点。
在斯宾塞的圈子内,他早已在自然定律上鼓励多些理性。
1851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态学”变得越来越成熟。
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无可置疑地践踏它。
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大设计。
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有机产物。
他曾在伦敦财政报《经济学人》担任副编辑五年,直到1853年时才离职开始投入专业写作。
及后数年,他的著作涵盖了教育、科学、铁路工业、人口爆炸及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课题。
*1855年,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面世。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赫伯特•斯宾塞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他通常被认为是该时代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
通过吸收一种类似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
达尔文在其自然选择的理论中指出,那些能更好地适应其环境的动物更易于存活和繁衍。
与达尔文的思想类似,斯宾塞认为那些能更好地适应其环境的社会比不能适应环境的社会更易于生存与发展。
斯宾塞是后来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早期拥护者——即认为适者生存的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
换言之,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或规律)的结果。
与该时代的改革思想家不同,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
然而,他将社会类比为生物有机体的思想却在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学派中得到了响应。
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达尔文,1859)中阐述了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学说,指出那些最能调整自身以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才有可能得以生存繁衍。
斯宾塞后来称之为适者生存。
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
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
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第三,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
受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斯宾塞的代表作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
在斯宾塞的时代存在许多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譬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汤马士·亨利·赫胥黎和查尔斯·达尔文都是当代知名的人物。
在理论上阐述进化论的英国哲学家先驱,先于达尔文。
据说斯宾塞比较厌恶柏拉图学说,他那句“即使三流小说家,也会比他(指柏拉图)强,无疑是对柏拉图的侮辱。
这大概是因为斯宾塞是一个怀疑论者,而柏却是一个攻击怀疑论的辨证论者。
另外,杰克·伦敦对斯宾塞不无推崇,在其代表作《马丁·伊登》中,杰克·伦敦对斯宾塞不无赞美。
著作他一生的著作吸引很多读者。
1869年,他更可以依靠著作的收入维生。
他的著作被翻译了多国语言的版本,譬如: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俄罗斯语、日语、中文,并在欧洲北美等地得了很多荣誉。
理论他的哲学证明了对政治保守派是有用的,不单是对社会阶级架构的应用,也包括社会公义概念,当中强调对本性及行为的个体责任。
斯宾塞支持“平等自由定律”,这是自由意志论的基本的原则。
在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下,每个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而做事。
很多美国高等法庭的裁判官面对政府劳资惯例出现限制的时候都根据这个原则来下定论。
但是不只保守派利用斯宾塞的理论来宣扬自己的观点。
很多社会学家都套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阶级战争。
无政府主义者把它应用在个体自主的信念上。
写作斯宾塞对文学及修辞学也有很大影响力。
他的《式样哲学》(1852年)开创了写作上形式主义的潮流。
他高度关注英语句子的各个部分的正当排列,定立有效写作的指引。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篇一: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简介,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生平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在理论上的阐述英国哲学家,进化论的先驱,先于达尔文。
斯宾塞_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简单介绍斯宾塞的签名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斯宾塞禀承并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
斯宾塞认为,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
事实和经验永远只能表达现象领域,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正是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自然科学的知识才是可行的,因而也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
自然科学的知识之所以正确,正在于它遵从人的主观感觉经验的限制,而只描述事物和经验的表象,不去侈谈诸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之类的不可实证的形而上的东西。
因此,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实证哲学,它的任务不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而在于搜集和综合整理各门科学的原理,描述和记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表象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分类和各门科学的一般方法。
正是通过将哲学的研究领域严格规范于事实和经验的范围内,通过使哲学与科学的携手调和,才使得实证哲学不再涉足形而上方面的虚无领域,从而成为凌驾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科学的哲学,使得哲学上的路线斗争宣告结束。
因此,实证哲学体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
但是,事实上,实证哲学只能导致不可知论,并为神学的存在留下一席之地,斯宾塞曾援引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话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1个从另1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
赫伯特·斯宾塞生平简介
*导读: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
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被誉为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 1820-1903)英国著名哲
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4月27日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
父亲是教育家格鲁吉亚·斯宾塞。
年幼的他被鼓励去学习。
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接触并对学术课本及他父亲的期刊发生兴趣。
13岁,他被父亲送到巴斯附近的小镇-辛顿查特修。
那里他叔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教育。
最初因为他觉得很闷并抗拒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课堂,所以他没有跟随叔父,甚至跑回家中。
后来,从叔父身上学会并发展自己早期政治及经济理念来回应叔父的激进
改革观点。
1836年,叔父为他找到一份铁路的土木工程师的职位。
斯宾塞在工作中的体验让他停止在行业上的追求,反而觉得上司使工人过分劳累。
他更注意到他在这个时刻开始下定决心编写文章。
在他22岁之后的数年不断拜访叔父,并把有关政治信
件发给一些激进报纸,譬如《非规范人》。
这是他正式开始参与
传媒及社会政治纂稿。
这些稿件被汇编为他的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
这些早期著作显示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
任的观点。
在斯宾塞的圈子内,他早已在自然定律上鼓励多些理性。
1851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态学”变得越
来越成熟。
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无可置疑地践踏它。
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大设计。
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有机产物。
他曾在伦敦财政报《经济学人》担任副编辑五年,直到1853年
时才离职开始投入专业写作。
及后数年,他的著作涵盖了教育、科学、铁路工业、人口爆炸及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课题。
*1855年,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面世。
它展示了思想理论是身体在生物学上的互补部份,而不是遥遥相对的部份。
在这个模型中,人类智慧相对于身边环境是缓慢地建立出来。
这个对人类起源演变的立场疏远了保守的出版者,使斯宾塞的著作被搁置一旁。
编写《心理学原理》的时候,斯宾塞曾往威尔士及法国旅游,途中他的健康转差到不能复元的地步。
可能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经常短暂睡眠,妨碍了他的漫长工作。
当他责怪压力及肺功能不健全时候,数年来的健康转差使他倚赖吗啡及鸦片。
*尽管疲倦不断增加,斯宾塞继续写作。
1858年,他开始了一个涵盖他整个演变哲学在和法律进展的大项目。
他希望慢慢增加出版量以便能维护他长时期的生计,但他再无法透过定期发表来巩固任何出版者的关系。
幸运地,斯宾塞在这时间得到英国的知识分子的爱戴,并且得到了他理论著作的私人订购名单,那便
资助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开支。
在众多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了受人尊敬的英国哲学家-汤马士·亨利·赫胥黎,是他介绍斯宾塞加入“X会所”-是云集一些受人尊敬的思想家的晚膳会所,其中一些思想家后来更成为皇家学会的主席。
会员包括:哲学家约翰·道耳、银行家/考古学家约翰·鲁布克爵士、查尔斯·达尔文等等。
透过这个组织,斯宾塞才能在科学家圈子中心出现,并保障他的评论得到了有力的听众。
*1862年,斯宾塞出版《第一项原则》。
它是现实中所有领域的根本准则的演变理论的展示。
正是他早期理论的基础信念。
根据他的定义,演变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事物不断改进为复杂和连贯的形式。
这是斯宾塞哲学的主炮-是演变的一个已发展连贯架构的定义。
在这一刻,他获得国际声誉及高度尊敬。
他对人类立足于自然界的观点是非常有影响力并得到广泛认同。
特别要指出一点,当他对各个科学有兴趣的时候,他从未愿意专注在一个领域内的研究,并很少参加科学实验或调查。
可能是因为他拥有丰富学识及很少专攻一科。
这使他的观点及著作容易理解并受到欢迎。
他在“X会所”里被称呼为“详尽的斯宾塞”,是因为他对课题钻研的深度。
*1896年完成了他自己所构想的《综合哲学》体系。
《综合哲学》体系的形成,使斯宾塞成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成了第一代实证主义哲学流派中的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人物。
这为斯宾塞赢得了极大的殊荣,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斯宾塞也因之先后获得了剑桥大学、爱丁
堡大学、布达佩斯大学、波伦亚大学和圣安德鲁大学的博士学位,并被罗马科学院、巴黎科学院等近十个科学院聘任为国外院士或通讯院士。
1902年,他被提名竞逐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禀承并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
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
斯宾塞认为,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
事实和经验永远只能表达现象领域,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正是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自然科学的知识才是可行的,因而也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
自然科学的知识之所以正确,正在于它遵从人的主观感觉经验的限制,而只描述事物和经验的表象,不去侈谈诸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之类的不可实证的形而上的东西。
因此,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实证哲学,它的任务不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而在于搜集和综合整理各门科学的原理,描述和记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表象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分类和各门科学的一般方法。
正是通过将哲学的研究领域严格规范于事实和经验的范围内,通过使哲学与科学的携手调和,才使得实证哲学不再涉足形而上方面的虚无领域,从而成为凌驾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科学的哲学,使得哲学上的路线斗争宣告结束。
因此,实证哲学体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
但是,事实上,实证哲学只能导致不可知论,并
为神学的存在留下一席之地,斯宾塞曾援引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话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一个从另一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
”可见,实证哲学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斯宾塞将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用以解释社会现象,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了其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
按照其社会进化论思想,斯宾塞指出,各个时代的教育制度都是随着与其共存的各个时代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旧教育的一套,从它的迷信的教条,严酷的纪律、烦琐的禁令、虚伪的禁欲主义以及对人为措施的信仰各方面,都同当时的社会制度接近;同样的,我们现代的培养方法在与上述相反的措施中就同我们比较开明的宗教政
治制度相适应”。
斯宾塞还依据其社会进化论思想,概括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集中→分化→平衡(确定、普遍和谐),认为宗教、政治和教育信仰的进化也应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开始是权威的统治(集中),然后是权威的衰落(分化),最后是形成整套正确的、完整的主张(平衡)。
而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处于最美好的“平衡”阶段。
斯宾塞还通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了他的“社会有机论”。
认为社会的职能也像生物有机体一样,通过各个器官的功能的平衡协调来保证整个机体的平衡、协调,因而,社会分工是必要的,是社会机体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
在生物机体上具有提供、分配与调节营养的各类器官及其机能,相应地,在社会有机体上,也必须具有担负各种职能的不同阶层:工农大众形同人手,担负社会的营养职能;商人形同人之胃肠,担负社会的分配、调节与交换职能,资产阶织统治者则形同人之神经系统,担负社会之支配职能。
正像生物机体之各个器官各安其就,统一于一体一样,社会各阶层也应各安其旧,亲密合作,不相僭越。
不然,必会引发社会动乱。
*斯宾塞主要著作包括:《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社会静态论》(1851)《人口理论》(1852)《款色哲学》1852年)《第一项原理》(1862)、《生物学原理》两卷(1864—1867)、《心理学原理》两卷(1870—1872)、《伦理学原理》(1879—1893)、《社会学原理》两卷(1876—1896)、《规范资料》(1879)《教育》(1861)、《人对国家》(1884)、《自传》(190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