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08246
- 格式:pptx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20
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脊柱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创伤,患者多为年轻人,脊柱骨折的病变不仅限于骨组织的损伤,腰背肌韧带也可发生撕裂,脊髓神经也可能受伤。
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脊髓损伤,常造成截瘫。
分类根据受伤时的暴力作用方向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垂直压缩型。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分为:胸、腰椎骨折与脱位、颈椎骨折与脱位、附件骨折。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型骨折及不稳定型骨折。
稳定型骨折: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的不稳定型骨折:椎体压缩超过原高度的以上的压缩性骨折,椎体粉碎性骨折,椎体骨折合并脱位。
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心状况3、诊断检查病因:间接暴力:占绝大多数直接暴力:1.受伤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2.损伤部位的棘突明显压痛;胸、腰段损伤时,常有局部肿胀和后突畸形3.有脊髓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4.严重损伤可有休克及合并症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X线摄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护理诊断:一、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及神经损伤有关与脊柱骨折可。
二、有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的危险能压迫脊髓有关。
三、疼痛与脊柱骨折、软组织损伤及手术有关缺乏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
四、知识缺乏。
五、恐惧与担心疾病的预后可能致残有关。
六、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原则:胸腰椎骨折的治疗1.单纯性压缩性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宜行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治疗1.稳定型颈椎骨折行非手术治疗2.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者,或有骨折-脱位复位困难者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
1、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法和滚动法对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
2、功能锻炼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的严重并发症。
漫谈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01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02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护理03CONTENTS漫谈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外科护理学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概述■脊柱骨折(脊椎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 以胸腰段(T10~L2)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可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骨折多见T10L2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颈椎下部和胸腰段■常导致截瘫,造成病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病人生命颈椎下部胸腰段脊髓损伤摔伤致截瘫哪些原因可引起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呢?脊柱骨折绝大多数是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是由直接暴力所致脊柱骨折运动失误任何可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过度伸展、旋转或侧屈的暴力,都可造成脊柱损伤。
如交通意外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失误、格斗等脊柱骨折绝大多数是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是由于脊柱骨折导致椎体移位或碎骨片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损伤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如何分类脊柱骨折的分类按暴力作用方向分按损伤程度和部位分按骨折的稳定性分按暴力作用方向分屈曲型(最常见)伸直型(较少)屈曲旋转型垂直压缩型按损伤程度和部位分胸腰椎骨折与脱位颈椎骨折与脱位附件骨折按骨折的稳定性分稳定型骨折不稳定型骨折泪滴状骨折粉碎骨折不稳定型骨折损伤比较严重,如三柱中有两柱骨折或前、中、后三柱同时骨折,复位后容易移位稳定型骨折单纯压缩骨折,不超过椎体原高度的1/3,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三柱学说后柱 中柱前柱前柱 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和前纵韧带中柱 椎体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中柱是维持脊柱稳定的关键)后柱 后关节囊,黄韧带,骨性神经弓,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关节突脊髓损伤分类1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无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
损伤后脊髓暂时性功能抑制,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即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但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是脊髓的实质性破坏,脊髓外观完整,但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3脊髓断裂脊髓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断裂5马尾神经损伤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引起马尾神经损伤,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4脊髓受压骨折移位、椎体滑脱、碎骨块和破裂的椎间盘突入椎管内,直接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脊髓震荡脊髓断裂脊髓受压脊髓挫伤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外科护理学。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常规脊柱骨折是指脊椎骨的连续性中断,常表现为椎体的压缩。
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6﹪。
它可见于各年龄段,青壮年多见。
脊柱骨折常见于外伤,尤其是暴力因素;椎体瘤、感染、骨质疏松等也可导致骨折。
骨折以胸腰椎段最为常见。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由于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症反应,导致脊髓细胞坏死、轴突崩解,并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1、脊柱局部望诊:损伤节段是否有肿胀、皮下瘀斑或皮肤破损。
由于脊柱骨折骨折破坏了人体的生理弯曲,可初相脊柱侧弯、后凸甚至是脱位畸形。
这些畸形一方面同外伤有关,另一方面与椎旁肌受疼痛刺激发生痉挛有关。
病人是否维持一种保护性体位,翻身或腰部用力时疼痛是否加剧。
触诊:损伤节段棘突有无压痛,腰背肌有无痉挛、压痛。
2、合并症①有无四肢或下肢的麻木或无力,是否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肌力、感觉减退,是否出现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行椎体束征,这是区分骨折是否合并有脊髓损伤的重要依据之一。
②有无多发伤:外伤性脊柱骨折常有较大且突然的外力作用,常合并有颅脑外伤(如颅底骨折)、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
③有无腹胀。
④有无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及肛门括约肌能否自主收缩。
【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脊柱手术风险性较大,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效果信心不足,往往会出现焦虑,从而影响康复。
手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及探查、减压,复位及固定的基本方法,稳定其情绪。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但饮食种类需依据是否有腹胀而定,可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
3.体位卧硬板床,定时以流动法翻身。
胸椎或腰椎骨折的病人可在仰卧位时胸背部的后方垫一软枕,以利骨折的复位。
卧床时间一般为6~8周。
4.牵引颈椎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分为颌枕带和颅骨牵引2种,牵引量为3~5kg,但不超过10 kg,以免造成脊髓和周围肌肉的牵引性损伤;腰椎牵引适用于肌肉痉挛,腰痛明显并需骨折复位的病人。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兆忠脊柱骨折一、病因及分类。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
暴力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
(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
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
3.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的结果。
4.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
5.屈曲牵拉型损伤:屈曲轴在前纵韧带的后方。
6.脊柱骨折一脱位:又名移动性损伤。
另外还有一些单纯性附件骨折如椎板骨折与横突骨折,不会产生脊椎的不稳定,称为稳定型骨折。
特别是横突骨折,往往是背部受到撞击后腰部肌肉猛烈收缩而产生的撕脱性骨折。
(二)颈椎骨折的分类1.屈曲型损伤:这是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的结果。
2.垂直压缩所致损伤:暴力系经Y轴传递,无过屈或过伸力量。
3.过伸损伤。
4.不甚了解机制的骨折急症检查:1.有严重外伤病史,如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腰背部,塌方事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胸腰椎损伤后,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
3.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受伤方式,受伤时姿势,伤后有无感觉及运动障碍。
4. 注意多发伤:多发伤病例往往合并有颅脑、胸、腹脏器的损伤。
要先处理紧急情况,抢救生命。
5.检查脊柱时暴露面应足够.必须用手指从上至下逐个按压棘突,如发现位于中线部位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提示后柱已有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常可摸到后凸畸形。
6.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急救搬运: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
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三人用手将伤员平托至门板上(图65-9);或二三人采用滚动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图65-9)。
二、治疗。
(一)胸腰椎骨折1.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1)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拄过伸。
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护理【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护理’整个脊柱由32个椎骨联接而成,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
椎体前方、后方分别有前、后纵韧带,棘突尖端有棘上韧带等。
这三条主要韧带自颅骨底部至骶尾部,联结各椎骨形成脊柱。
胸腰段脊柱处于两个生理弯曲的交界处,是应力集中处,因此该处骨折十分常见一各个椎骨的椎孔相连成椎管,自枕骨大孔通向末节骶椎。
脊髓在椎管内通过,并从每一阶段发出一对脊神经。
当脊柱发生骨折时,骨碎片和髓核组织可以突入椎管内,造成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是临床较严重、复杂的损伤,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截瘫,危及病人生命。
治疗原则1.颈椎骨折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枕颌吊带卧位牵引,较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重量3~5kg,X射线检查复位良好者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位置较稳定者叮平卧硬板床,在骨折处垫一软枕,数日后逐渐进行腰背肌后伸锻炼,6~8周后戴围腰逐渐下床活动。
椎体有明显挤压、脱位者,应在俯卧位时脊柱过度后伸的情况下进行复位,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3.若伴有脊髓受压、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等情况,应尽早切开复位,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特殊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一)清理呼吸道低效与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呼吸运动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min,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并注意保暖。
2.定期指导病人作咳嗽及深呼吸,以利于肺部膨胀和排痰,有肋问肌麻痹者,鼓励用膈肌呼吸。
咳嗽时,用双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3.定时变更体位,每次翻身时拍打胸背部以利排痰,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发现有一侧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全时,应使患侧向上,以利于肺膨胀和引流。
遵医嘱持续或间断吸氧,以增加血氧饱和度。
4.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液以等渗盐水为主,可酌加抗生素、地塞米松、蛋白酶等药物,达到稀释痰液、消炎的目的。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5%~6%。
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合并有脊髓损伤时可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脱位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颈椎下部和胸腰段。
(二)健康指导
1.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
采用轴线翻身,损伤早期每2~3小时翻身一次,分别采用仰卧位和左、右侧卧位。
有条件的可使用气垫床等。
2.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3.已发生脊髓损伤者做好下列措施:
(1)脊髓损伤的48小时内因脊髓水肿可造成呼吸抑制。
应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以保持气道通畅。
(2)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促进痰液的松动与排出。
(3)不能自行咳噭或有肺不张时口采取吸痧。
雾化吸入等治疗手段请你配合。
(4)高热时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乙醇、冰水擦浴、冰袋等。
低温时注意保暖并避免烫伤。
(5)留置导尿,2~3周后改为定时开放,每4~6小时1次,防止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
导尿期间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
(6)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顽固性便秘可根据医嘱行灌肠或给予缓泻药物。
4.保持适当体位,预防畸形,瘫痪肢体保持于关节功能位,可用矫正鞋或支足板预防足下垂。
5.全范围关节活动,每日数次,以促进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
6.根据脊柱骨折和脊柱损伤的部位、程度,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7.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以满足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