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概论

1.杂草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包含杂草及其防治两个主体。

杂草是其中的核心,没有杂草就没有杂草的防治。

2.杂草具有三性:适应性、持续性、危害性,此三性概括了杂草不用于一般植物的基本特征。

3.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其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简而言之,指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第二章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

4.杂草生物学特性:杂草对人类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条件即人工生境长期适应,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5.杂草生活史具有多样性:a一年生:(繁缕、婆婆纳),在一年中完成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死亡的杂草,分为春季一年生和夏季一年生杂草。B二年生或越年生杂草:(野胡萝卜)生活史在跨年度中完成的杂草。C多年生:(简单多年生----蒲公英匍匐多年生)可存活两年以上的杂草。

6.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原因:a 抗逆行强---杂草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具体表现为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如个体小的杂草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结实率高、繁殖快(繁缕),个体大的杂草,竞争力强,生活周期长,像田旋花,芦苇等多年生杂草。b可逆性大----杂草在多变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具有对其个体大小、数量、生长量和结实量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如

和反枝苋的株高可从5cm到300cm不等,结实数既可少至5粒,多至百粒。c 生长势强----杂草中的C4植物比例明显较高,由于C4植物光能利用率高,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低,其饱和点高,蒸腾系数低,而净光合速率高,能更为高效地利用光能,CO2和水合成有机物,从而使杂草的竞争力强于作物。d 杂合性---由于杂草群落的混杂性、种异花授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性,导致一般杂草的基因型均具有杂合性,因此增加了杂草的变异性和增强了抗逆性能。e 拟态性----如稗草与水稻伴生,野燕麦或看麦娘与麦类作物伴生,上述伴生关系中,杂草与作物在形态、生长发育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很难从作物中将这些杂草分开或清除。杂草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对作物的拟态性,这些杂草也被称之为伴生杂草。它们给除草,特别是人工除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种答案:a 具有多种授粉途径b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实性 c 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d 杂草种子具有长寿性 e 出苗持续不一 f 多数杂草具有C4光合途径,生长发育迅速g 具有杂合性h 具有可塑性i 具有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j 杂草对作物具有拟态性。7.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杂草的群体消长、杂草与杂草、杂草与作物及其他环境因子等的在规律,是杂草科学和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8.杂草休眠的概念与意义,以及诱导杂草种子休眠的外因素。(!)休眠时指有活力的子实或地下营养繁殖器官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休眠可以保证种子在一年中固有的时期萌发出苗,如遇到不利生态因素,则可使子实萌发推迟,从而确保种族的繁衍。(2)休眠的因主要有:一,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如野燕麦子实的休眠就是由于野燕麦稃片中存在一种休眠素,有些杂草种子中含有脱落酸等。二,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牵牛、菟丝子和野豌豆属杂草的种子种皮透性差。独行菜的种子是由坚韧的种皮紧紧地包住胚,阻碍种子萌发。三,胚发育成熟,有些杂草的种子虽然成熟了,但其胚仍需在种子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能长成成熟的胚,如蓼属和石竹科的许多杂草即有这种现象。外因主要有: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被称作诱导休眠或强迫休眠。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等所引起,具有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以萌发的子实体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9.杂草竞争临界期:指当杂草生长存留造成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的天数,是指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

10.杂草群落是指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合,它的形成、结构、组成、分布直接受农田生态环境因子的制约和影响,研究其在关系,是杂草群落生态的主要容,也为杂草的生态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1)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其优势杂草种类不同。亚热带地区的水稻土,常是看麦娘发生的主要土壤,而旱地土壤则以猪殃殃、野燕麦为优势种,灰潮土以卷耳和波斯婆婆纳为优势种。(2)地形地貌南部农田杂草调查显示:山顶和半山坡为野燕麦和猪殃殃为优势杂草群落,山谷洼地以春麦娘和牛繁缕为优势种。(3)土壤肥力如N 含量高时,马齿苋、刺苋、藜等喜氮杂草生长繁茂,P缺乏时,反枝苋会消失。(4)轮作和种植制度稻麦连作时,麦田多以看麦娘为优势种,野燕麦难以生存;稻棉轮作时,稗、马唐、狗尾草为优势种。(5)土壤水分如猪殃殃。野燕麦

要求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看麦娘、雀舌草则要求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6)季节同是水稻,双季晚稻田则稗草苗较少,而早稻、中、单晚稻田则稗草为发生量最大的杂草,这是因为早、中稻等的生长季节与稗草的萌发生长正好相一致,而双季晚稻栽插时,在早稻田中成熟的稗草子实正处于休眠中。(7)土壤酸碱度在PH高的盐碱土,多会有藜、小藜、硬草发生和危害,蓼等需要PH较低额土壤。(8)土壤耕作不同杂草对土壤耕作的反应和忍耐力不同,深耕可使问荆、刺儿茶等多年生杂草成信减少;频繁的耕作,在降低多年生杂草的同时,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会增加。(9)气候和海拔同过温度、日照和降水量影响农田杂草群落的结构,如温性杂草主要表现在淮河流域以北的温带地区,以南地区则少甚至无;飞扬草、铺地黍则属于亚热带、热带性杂草。从海拔因素看,海拔较低处,以热带、亚热带性杂草为主;海拔较高处则以温带杂草为主。(10)作物因子相互竞争,随着杂草群落的发展,则作物生长量减少,不同的作物有伴生杂草,如:水稻中常混杂有稗草,小麦中常混有野燕麦。(11)除草剂的影响处草剂的长期施用对农田杂草演替起重要作用,在美国、欧洲,由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导致了大约38种高抗除草剂的杂草生态型的出现,使抗除草剂的杂草群落出现。

第三章杂草的分类及田园主要杂草种类

11.根据杂草的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禾本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12.依据杂草生物学特性划分杂草类型主要是根据杂草所具有的不同生活型和生长习性进行分类。

一依据生活型划分:1)一年生杂草,在一年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开花结实的生活史,如马齿苋(2)二年生杂草,在二个生长季节或跨二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如野燕麦(3)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生长季节生长并开花结实。根据芽位和营养繁殖密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地下芽杂草----根茎类如刺儿菜等,块茎类杂草如香附子等,球茎类杂草如慈姑等,鳞茎类杂草如小根蒜等,直茎类杂草如车前草等;半地下芽杂草------如蒲公英等;地表芽杂草-----如蛇莓等;水生杂草-----如野生棱角等。

二按生长可性可将杂草分为:1)草本类,茎多为不木质化或少木质化,茎直立或匍匐,大多数杂草均属此类。2)藤本类,茎多缠绕或攀缘等,如打碗花、律草等;3)木本类,茎多木质化,直立。多为森林、路旁和环境杂草,如小构树。4)寄生杂草,从寄主植物上吸收部分或全部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菟丝子、桑寄生等。

13.根据杂草生境的生态学划分杂草就是根据杂草所生长的环境以及杂草所构成的危害类型对杂草进行分类。(1)耕地杂草为主要杂草种类,是指能够在人们为了获取农业产品进行耕作的土壤上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包括农田杂草和果茶桑园杂草。A 农田杂草a水田杂草,包括水稻及水生蔬菜作物田杂草,如莎草、稗草、鸭舌草等。b秋熟旱作物田杂草,包括棉花、玉米、大豆、甘薯、花生和夏秋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如铁苋菜等。c夏熟作物田杂草,包括麦类、油菜、蚕豆以及春季作物田杂草,如看麦娘、猪殃殃等。 B 果、茶、桑园杂草以多年生杂草为主,如白茅、律草等。

杂草学

2.非耕地杂草:能够在路埂、宅旁、沟渠边、荒地、荒坡等生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这类杂草许多是先锋植物或部分为原生植物。

3.水生杂草:能够在沟渠、池塘等生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影响水的流动和灌溉、淡水养殖、水上运输。(水花生、水葫芦)

4.草地杂草:能够在草原和草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影响畜牧业生产。(狗芽根)

5.林地杂草:能够在速生丰产人工管理的林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藓)

6.环境杂草:能够在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和宅旁、路边等生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

十三。水田杂草:在水稻以及水生蔬菜作物田中不断繁衍其种族的植物。P38

十四。水田杂草中禾本科稗草属主要种类有稗、长芒稗、西来稗、旱稗、无芒稗。P41

十五。夏熟作物田中玄参科婆婆纳属的四种常见杂草的特征特性:

1.波期婆婆纳:茎有柔毛,下部伏生地面、斜上生长。基生叶对生、茎生和互生。花单生于苞片腋部,苞片叶片状。花萼4裂,花冠淡蓝色、不对称4裂,花柄长于苞片。蒴果2深裂。种子长圆形,表面有皱纹,上胚轴被横出直生毛,子叶阔卵形。种子萌发的适宜温为8—15℃,适宜土层深度1—3cm。子具有3个月左右的原生休眠期。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市自治区。是中积土地区旱地的恶性杂草。

2.大婆婆纳:茎下部伏生地面、斜上生长,叶对生,具短柄。花柄与苞片等长或稍短于苞片。花冠淡紫红色。蒴果稍扁,宽大于长,近肾形,凹口成直角。种子舟状深凹、背部有波状皱纹,上胚轴被斜生弯生毛。分布遍及全国,但以岭、淮河以北地区旱地危害严重。

3.直立婆婆纳:茎直立,有细柔毛。下部叶具极短的柄,上部叶无柄。花冠蓝色,花柄极短,种子微小,圆形。原产于欧洲,华东和华中地区常见,也可能有分布,生于路边及荒地。

4.败母草:茎直立,侧枝披散,叶对生,无柄。花冠白色,略淡红。蒴果扁圆形。种子长圆形,扁平。子房往往会被昆虫寄生形成虫瘿而肿大或桃形。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生潮湿荒地及路旁。

第四章外来杂草及其管理

十六。杂草检疫:依据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科学地对输入或输出本地区,本国的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光带的有潜在性危害的,有毒的,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进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P115 十七。目前我国检疫杂草主要包括:菟丝子属,豚草属,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毒麦,假高粱等七个种属。P128 第五章杂草防治的方法

十八。杂草防除:将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生减轻到人们所能承受的围之,不是消灭杂草,而是在一定围有效控制杂草。P129

十九。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有:物理防治,农业及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杂草检疫等。

各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1.物理防治优点:对作物安全,无污染,同时还具有松土,保墒,培土及追肥等有益效果。不足:物理防治中的人

工除草费工耗工,劳动强度大,除草效率低,机械除草易造成土壤板结,且难以防治株间杂草,或者存在不易操作,除草除草效果不佳的问题。

2.农业及生态防治优点:对作物和环境安全,无污染,联合作业时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不足:难于从根本上削弱

杂草的侵害。

3.化学防治优点:高效,经济,使用简便。不足:使用不当易造成药害,污染环境,残留和抗药性等问题。

4.生物防治优点:与化学防治相比,无污染,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更高,且比农业和物理防治更为简便。不足:

除草的速效性差,且专一性过强,仅能防治有限的杂草种类。

5.杂草检疫:可有效防止有害杂草的传入和输出,但其仅为一种预防措施。P129-141

二十。物理除草:利用物理的方式如火焰,高温,电力,辐射等手段来控制杂草的方法。

二十一。薄膜覆盖抑草及其主要方式和注意事项:

1.薄膜覆盖抑草:利用薄膜覆盖形成的高温,高湿小环境,加上杂草又处于弱苗期,所以能有效将杂草控抑或杀灭除草

方式。

2.主要方式有:第一,常规无色薄膜覆盖。第二,有色薄膜覆盖。第三,药膜或双降解药膜覆盖。

3.保证药效,防治药害,使用除草剂药膜时应注意的几点:第一,地面要整平,地面与地膜要充分接触。第二,保证播

种是墒情要好,药膜破洞要小。第三,尽量减少作物幼苗与药膜直接接触,以防止产生药害。P132

二十二。覆盖治草的具体措施包括:作物群体覆盖,秸秆覆盖,腐熟有机肥和干土覆盖以及薄膜覆盖等方法。P135

二十三。轮作治草:不同作物间交替或轮番种植的一种种植方式,是客服作物连作障碍,抑制病虫草害,促进作物持续高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水旱轮作和旱作轮作。P137

二十四。化感作用治草:利用某些植物及其产生的有毒分泌物来有效抑制或防治杂草的方法。例如,用小冠花种植在公路斜坡与沟渠旁,可防止杂草蔓延和土壤侵蚀。P139

二十五。生物除草剂: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选用能消灭杂草的天敌,进行人工培养繁殖后获得的大剂量生物制剂。P146 二十六。杂草综合防治的原理,策略和基本原则:

1.杂草综合防治的原理:因为农业生产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的“互依共存”的动态平衡关系,才能实

现农业的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在有害杂草治理中,各种防治措施均有其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因此,只有将各种杂草防治方法综合应用,方可达到既持续,高效地挖制杂草的危害,又能使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2.杂草综合治理策略:在杂草防治系统中,各种杂草措施应协调使用,合理安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系统进行调节,

削弱杂草群体,增强作物群体,充分发挥各措施的优势,形成一个以作物为中心,一生态治草为基础,以人为直接干预为辅,多项措施相互配合和补充且与持续农业相适应相统一的,高效,低耗的杂草防治体系。

3.杂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作物生长前期,将杂草有效治理好,在作物—杂草体系中,明确杂草竞争的临界持续期和最低允许杂草密度或生物量。

第二,创造一个不利杂草发生和生长的农田生态环境。

第三,积极开展化学除草。P166

二十七。杂草综合治理的主要环节:

农田杂草防治的关键在于增强作物群体生长势,削弱杂草群体的生长势,充分发挥作用群体优势形成后对杂草的主动抑制效应。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主要环节:

第一,增强作物群体生长势:a适期栽培或种植作物。b增加覆盖强度。

第二,减少萌发层杂草繁殖器官有效储量:a截流段源。b诱杀杂草。

第三,减少杂草群体密度:a覆盖治草。B以草治草。C人工除草。D化学除草。E生物除草。F物理除草。P16

第六章化学除草剂

二十八。除草剂剂型:因绝大多数合成的除草剂原药不能直接使用,需加入一些助剂(如溶剂,乳化剂,填充料,分散剂,稳定剂等)制成一定含量的适合使用的除草剂制剂形态。P171

二十九。除草剂土壤处理法按使用时间不同可分为:种植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作物苗后土壤处理。P173

三十。吸性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他器官,破坏植物体部结构和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的除草剂类型。P176

三十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其代表品种有2,4—D(滴),2甲四氯乙酸,2,4—滴定酸,芳氨基丙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其代表品种有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P177 三十二。磺酰脲类除草剂中不可用于作物田的品种为甲嘧磺隆。P185

三十三。有机磷类除草剂草甘膦,双丙氨膦,草丁膦是非选择性茎叶处理剂,而莎稗磷则是选择性吸传导性土壤处理剂,且莎稗磷有机磷类除草剂可直接对作物喷雾使用。p196

P206 34、除草剂的选择性是指除草剂连一定剂量下,杀灭某些植物而对另一些植物无明显影响的特性

P206 35、除草剂选择性指数是指对作物10%植株的有效剂量与对杂草90%植株的有效剂量的比值,用于评价队长蛀虫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

P206 36、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包括以下方面

A、形态选择性-----因杂草和作物在植株形态上的差异,导致二殾地药剂的“接受量”的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如禾谷类叶片窄而挺直,芽和心叶不外露,田间施用除草剂时,其用药量小,不易受害,而阔叶杂草则正好与之相反

B、生理选择性----由于不同植物间吸收和传导除草剂的能力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如苯氧羟酸类的2.4-D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间的性,是因阔叶杂草对其的吸收量大而起杀草作用

C、生化选择性---是指通过植物钝化除草剂能力,靶标本科酶的第三性和耐受毒害影响的能力的羞而实现的选择性,敌脾在稻与脾草之间的选择性是由于在脾草中的酰胺水解酶的浓度远低于稻株中的尝试,该酶能将敌脾水解成无活性的化合物。

D、时差和位差选择----指人为地利用作物和杂草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同使作物不接触或少接触除草剂,而使杂草大量接触除草剂而实现的选择性。

P216 37、除草剂的抗药性是指由于长期大量使用除草剂的选择压力或人为的诱导,遗传操作,一种植物生物型在对野生型致剂量处理下,能存活并繁殖的可遗传能力

第七章主要农作物田间杂草防治技术

P223 38、传统移栽稻田的杂草化学防治方法是前封后杀,即移栽前后土壤封闭处理,以治理脾草,一年生阔叶和莎者科杂草和分蘖盛期进行次茎叶喷雾,以治理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眼子。及多种阔叶草

P243 39、草坪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特点及其中禾本科与阔叶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

1)草坪杂草发生与分布的特点

A、草坪杂草种类非常多,主要有早熟禾,马良,牛筋草,狗尾草,白茅,雀脾等数十种

B、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为秋冬季杂草,主要为阔叶杂草,另有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第二个高峰为春夏季杂草,以马唐,牛筋草以及香附子为主

C、草坪中杂草种类和分布因地区,气候,建植时期,土埌基质,生长季节,草种来源,管理方法等

2)、草坪阔叶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为;可选用下列除草剂任一个品种和剂量进行喷雾处理

A、35%精稳杀得服输油50--80ml/亩

B、20%拿捕净服输油60---100ml/亩

C、10%禾草克服输油75--150ml/亩

D、12.5%盖草能服输油40--60ml/亩

3)、草坪禾本科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为;可选用48%苯达松水剂100--200ml/亩进行喷雾处理

第八章杂草科学的研究方法P258 41、杂草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A、采集---采集带有花和子实的标本,最好还要采集同种幼苗。寄生性杂草则要连同寄主一起采集。

B、野外记录---采集地点、生态环境,农田类型,危害何种作物,危害程度,作物种类,杂草防除情况,采集日期等

C、采集工具--标本夹,采集袋,枝剪,镐铲,野外记录本,标签,铅笔,绳子,塑料布或油布,GPS,数码相机等

D、标本压制,鉴定---标本压制干燥后,用0.1%的升汞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贴缝在台纸上,下一步就是鉴定,将学名写在标签上,并在台纸的右下角

E、标本保存---上好台纸的标本放入标本室分类保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杂草学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杂草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1-2章) 一、名词解释 (1)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 (2)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晚春杂草: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相对较轻。 (4)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阔叶杂草: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圆心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 (7)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杂草群落: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合。 (10)恶性杂草:分布发生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异株克生: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植物间的竞争: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大致分为三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子大小:种子大,发生深度大。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土壤紧实度: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

咖啡厅设计理念

咖啡厅设计理念 任务(第一部分): -------------------------------------------------------------------------------- 课题来源:自拟 意义:艺术形式作为情感符号与理智符号不同之处,在于传达信息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隐喻语言相对于艺术符号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自然与人之间的混用,其一般格式表现为“这就是那”,描述是一种概括活动,表现却是一种个性化活动。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由一套规律构成的语言,其符号可表达较广泛的意义,文学语言和图解语言之间的区别既在于所用的符号,又在符号的使用方式。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符号学在实际设计中与后现代的结合。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所组成,一个符号可以包含若干个意义。符号本身是某一种概念或意象的载体。符号分为图像、标志和象征三种。符号是文化、建筑的产物,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想的反映。符号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它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符号具有时空性,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的。符号的有机组织由设计师来建构,没有明确限定的条件和规定,取决于设计师、建筑师的设计经验、文化修养及个人天赋。

任务(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 [1]吴卫,魏春雨.符号学概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5-8 [2]李万文.法国符号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1:66-71 [3]舒艳红.现代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院,2007,27:106-108 [4]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钱凤根,舒艳红.设计概论[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 :295 [6]向素杰.图形创意的联想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214-217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8]吴晓兵.现代平面图形概论[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39-41 -------------------------------------------------------------------------------- 全文查阅只供授权用户使用。[[文件上传不成功,当前查不到设计文件,请重新上传。]] -------------------------------------------------------------------------------- 创意说明: 魔爵咖啡店VI设计

109.精品生物高考试题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卷理综生物试题(原卷版)

致读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读者,当您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表示您已进入了知识的世界,非常感谢您付出宝贵的时间对我们的文章进行阅读。我们从小就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成就未来,知识可以开拓您的思维,知识可以让您打开眼界;愿所有人都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世界里翻滚;知识文库:知识的力量Tel:将为您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学习资料,助您快速成长。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下载与关注! PS:以上内容下载后,直接删除即可!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欢迎大家下载全文使用。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卷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和核酸在人体内彻底分解的产物不同 B. 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C.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其内有各种营养物质和光合色素 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其膜上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所有酶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够合成多种水解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D.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有关 3. 最近,人们在广西某地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栽培稻是野生稻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与野生稻存在生殖隔离 B. 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迁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

2020教育学复习重点

2020年考点综合分析及考试题型预测 (一)教育概述:共三个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将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部分大家在复习时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而只需将其中的基本概念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具体是什么和教育学产生发展标志性事件记住即可。这部分内容大致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共五个部分内容。今年大纲这章知识点的考察沿袭08大纲,,建议大家识记教育功能和三对功能的概念。其余三个知识点较为重要的是“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本质”,其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出现,“教育的本质”部分可能会结合一些时事以辨析题形式出现。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共四个知识点。较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应注意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如何体现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哪些功能上,这两部分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第四个知识点“当代社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这是今年考纲较之往年新整合的内容,体现的今年考纲的与时俱进要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特点,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其他教育学理论和改革结合,而且要以主观题形式对待进行复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共三个知识点,这一节的内容今年考纲较之去年内容大致上没有什么变化。在第二个知识点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知识点。这节大家需要重视的是第三个部分“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大家在复习这部分时不用面面俱到,但它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进行识记。在复习抓住主要基本知识点复习即可,但要与相关的现实联系紧密的事件和现象联系进行思考分析,很有可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共两个知识点。这部分大家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目”、“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各是什么,其中大致多以选择题出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个知识点中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要重点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可能会以主观题出现。 (六)教育制度:共三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中“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这个点的内容大致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三个知识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掌握,以防其以主客观题形式出现。这部分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七)课程:共四个知识点。“泰勒原理” 和“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考点,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第四个知识点的课程改革部分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这要求考生注意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这部分还应重视的知识点是“课程”、“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包含的类型,大致会以选择题出现。“课程的实施”这部分有可能会结合具体案例,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在复习时考生应该收集总结一些我们课程改革相关的政策和研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中分析出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等。并应对复习教育史课程的内容,分析总结世界范

杂草学试题

杂草学试题 朵草学 一(观点阐述 1. 试从互联网上搜索杂草及防除的相关网站,了解其内容并进一步阐述杂草及 其防除课程学习在植保专业学习中的磴要性。 2. 试从生物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阐述有害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的危 害性。 3. 分析当前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当前药害发生现状分析加强农药市场 监管的重要性。 二(判断 1?杂草山于具有适应性.持续性和危害性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植物,其中适 应性是朵草不同于野生植物和栽培作物的本质特征。(X ) 2.杂草是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所以杂草的重要性在于其危害性。 (X ) 3.杂草众多的生物学特性集中反映出杂草的危害性。(X ) 4.农田杂 草属绿色植物,所以其营养方式都是光合自养的。(X ) 5.朵草的繁殖方式具 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除产生种子繁殖外,还可以营养繁殖。(?) 6.原生休眠是因外界环境诱导所产生的休眠,是导致杂草种子休眠的外因。 (X ) 7,诱导休眠是因外界环境诱导所产生的休眠,是导致杂草种子休眠的外 因。(?)&原生休眠是因种子或腋芽、不定芽中的生长抑制物质、果皮或种子结构和胚未发育成熟所导致的休眠,是导致杂草种子休眠的内因。(?) 9. 原生休眠是因种子或腋芽、不定芽中的生长抑制物质、果皮或种子结构和 胚未发育成熟所导致的休眠,是导致杂草种子休眠的外因。(X )

10. 杂草种子库是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和营养繁殖体的总称,其组成和结 构一旦形成既不再发生变化。(X ) 11. 朵草种子库研究的U的是更好地控制朵草危害,即通过诱导萌发、减少种 子输入等措施截源竭库,最终达到有效治理的U的。(?) 12. 多年生类型杂草分为简单多年生杂草和复杂多样生杂草。(X ) 13.杂 草在生长后期产生种子是朵草种子库输入的唯一途径。(X ) 14.杂草种子因其成熟期和成熟度都比较一致,所以其萌发期都是一致的。 (X )15.杂草种子库是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和营养繁殖体的总体,其输入的 主要途径是外地传播。(X ) 16. 朵草种子库是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的总体,其输入的主要途径是植株 产生种子输入。(?) 17. 杂草种子库输出的主要途径有萌发和死亡,同时还包括动物的觅食以及传 播等。(?) 18. 杂草与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只是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的竞争。(X ) 19.杂 草与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包括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20.杂草和作物间竞争不同的资源是同时发生的,竞争地上资源必然影响地下资源的竞争,一般来说,对一种资源竞争占优势,将导致对另一种资源也占优势。(?)21.杂草群落演替的结果是达到一种可适应某种农业措施作用总和的动态稳定状态,即顶极杂草群落。 22.通过将杂草群落的优势种及杂草群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规律为主要依 据,中国农田杂草区系和杂草植被可被划分为5个杂草区,下属10个杂草亚区。 (X ) 23.杂草与作物间进行争光争水肥,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业生 产中应有草必除,除草务尽。(X )

《植物保护学》学习指南

课程导学 一、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二、学习对象: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茶学、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三、授课内容与各知识点关系: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现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知识点关系特作说明,具体见下图。 四、学习主要内容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之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综合性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下列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与技术;另方面,重点学习掌握粮食作物、杂粮、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及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同时,通过对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学习,开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如绘图技巧,以及鉴别昆虫、植物病原与杂草的技能。 五、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课前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老师授课,并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的记笔。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或课后提问与交流。 【课后学习】根据上课内容、教师课件以及课程网站内容,及时整理笔记,使知识点与上课内容更系统。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课程网站中有关训练题进行自我测试,既完成作业,也测试自我知识点掌握程度。 【查阅文献与课程论文写作】为了很好完成课外讨论,结合撰写课程论文,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或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收集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T,以便开展课程论文报告与交流。 【实验课堂教学】按照实验内容事先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和指导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保存标本,训练有关实验操作如解剖昆虫、制作标本等。有问题及时提问,以得到解答。认真完成有关实验报告。学会标本绘图技能。 【野外考察】在教师指导下,去教学实验农场采集各种有害生物标本,并进行现场识别。对难以识别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识别。 【课外科研训练】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自觉主动与老师联系,申请有关科研训练项目,学会如何写申请报告、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六、考核办法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50%,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占20%,平时作业占10%,实验操作10%。另外,课外野外调查或科研活动,以及参加学术报告等,占1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叶恭银主编. 植物保护学. 杭州: 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组编.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实验指导书》(讲义)(第二版), 2007 (二)推荐参考书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3 专业名称: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 创办时间:2004年 一、植物保护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植物保护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植物病虫害诊断,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和农药加工使用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农业及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技术相关的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主要有害生物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主要农业有害生物的鉴别、监测和防治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综合治理、植物检疫、农药及有益生物的开发利用、植保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2.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外语等基本理论知识;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学、气象学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植物的病原菌、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形态、发生规律及防治原理的基本知识。 3.具备植物主要有害生物诊断识别、植物检疫、监测和综合防治的基本技能。 4.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学年。 四、授予学位与学分要求 学生必须修完最低学分为184.5学分,其中:必修课108.5学分,选修课38.0学分(包括专业选修课30.0学分,公共选修课8.0学分),主要实践环节38.0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位授予标准,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植物保护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检疫学、杂草学。 六、课程计划总体安排 课程计划总体安排表单位:周数 说明:[社会实践]在假期进行。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方剂学》笔记整理

方剂学重点整理 总论部分 1、一些重要得方书: 《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古老得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与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得成药药典《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得专著,开创了方论得先河 《普济方》: 我国最大得一部古方书 2、方剂得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得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得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得药物; ②针对重要得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得药物。 佐药: 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得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得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得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得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 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得药物; ii、调与药,即具有调与方中诸药作用得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得变化 -------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ii、药量加减得变化 ------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iii、剂型更换得变化 -------理中丸理中汤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就是指导遣药组方得原则,方剂就是体现与完成治法得主要手段; 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与法:逍遥散 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与丸补法:四君子汤 各论部分 1、解表剂(汗法) 分为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 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得桂枝为臣药,解肌发 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就 是辛温发汗得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 喘之功,就是为宣降肺气得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与麻、杏之宣降,又能缓与麻、桂相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杂草防治教学大纲

杂草防治教学大纲 (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杂草防治学是研究杂草特性和防治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选修专业课,是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农药学、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是草业科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主要学科。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草地毒杂草防治的技术,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我国的草原和草坪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杂草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掌握杂草的危害及其防治途径,杂草的有益方面; 4.了解当前杂草防治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杂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杂草防治的意义;杂草的概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杂草科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杂草科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章重点:杂草的概念;杂草科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杂草的概念及杂草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杂草防治学的过去和现在,掌握杂草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了解杂草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我国杂草防治的概况,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杂草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习题与作业: 1.杂草的含义。 2.杂草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章杂草的分类和分布 基本内容:牧草的发生与起源及进化;杂草的形态;杂草的分类,世界杂草的分布与危害;中国杂草的分布与危害;杂草的利用。 本章重点:杂草的形态特征;杂草的分类方法及杂草的利用。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杂草的分类方法。

杂草学知识要点

《杂草学》知识概要 绪论 杂草:在人工生境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杂草的三性:适应性(前提和先决条件)、持续性(核心地位)、危害性(必然结果)【考点】杂草的有益性: 1.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保持水土,光合作用,富集、清除金属离子 2.可利用价值:药用,作物育种材料,食用价值,畜牧业利用价值 3.科学价值: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好材料,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理代谢的抑制剂 杂草的危害性: 1.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毒和毒麦 2.防除成本巨额 3.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4.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宿主 5.改变人文景观,破坏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 6.威胁人畜安全 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指植物物种本身的形态、分布、生长繁殖、栖息等方面的特征。强调:人工干扰环境 主要内容:【重点以及考点】 1.杂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①个体大小的变化②根茎叶形态结构③组织结构 2.杂草生活史的多样性 生活史:物种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全部过程。 ①一年生杂草②二年生杂草③多年生杂草(简单和匍匐) 3.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 ①光合营养②寄生性(全寄生和半寄生) 寄生性杂草:种子发芽后,经历一段时期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寄主的存在和寄主提供足够有效的养分才能完成生活史全过程的杂草。 4.杂草的适应性 ①抗逆性强②可塑性大③生长势强④杂合性⑤拟态性 5.杂草的繁衍滋生的复杂性和强势性 ①惊人的结实性②种子寿命长③种子的成熟度和萌发时期参差不齐【需补充】 ④繁殖方式多样(有性和无性)⑤子实具有广泛传播的附属结构 Ⅱ.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 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学科【非重点】 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之和 ⅰ.种子休眠 休眠: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发或生长状态。(大部分种类的杂草种子和营养器官都具有) 内因:【重点】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笔记知识提纲 方 剂 学 总论 1、方剂学的发展史 2、方剂与治法 3、方剂的分类 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方剂的剂型 6、方剂的用法 7、方剂的命名 8、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个论 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补益剂 8、固涩剂 9、安神剂 10、开窍剂 11、理气剂 12、理血剂 13、治风剂 14、治燥剂 15、祛湿剂 16、祛痰剂 17、消食剂 19、驱虫剂 18、涌吐剂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煎法 2、服法

总论 一、方剂学的发展史 1、什么是方剂? 2、什么是方剂学? 3、学习方剂的重要性 4、发展史: (1)、商代伊尹创制了汤药。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著作。 (3)、《黄帝内经》,①确立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②奠定了“七方类分法”(最早的方剂分类)的基础。 (4)、《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方书之祖”。 (5)、《肘后备急方》,其方药多价廉易得,简便有效。 (6)、《备急千金要方》,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7)、《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8)、《太平惠民各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9)、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开辟方解之先河。 (10)、明代朱《普济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古代,载方64739首)。 二、方剂与治法 1、方与法的关系: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2、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现代各中医院校统编的《方剂学》讲义等,都沿用了综合分类法。 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杏仁等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等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等。 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如麻黄汤和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和抵当丸。 五、方剂的剂型 六、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杂草学复习资料(有答案)(1)

《杂草防除》复习思考题 名词 1.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 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2.拟态性:稗草与水稻伴生、野燕麦 或看麦娘与麦类作物伴生、亚麻荠 与亚麻、狗尾草与谷子伴生等,这 是因为它们在形态、生物发育规律 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有 许多相似之处,很难将这些杂草与 其伴生的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3.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 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 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4.区域性恶性杂草:虽然群体数量巨 大,但仅在局限地区发生或仅在一 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易防 治,对该地区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 危害的杂草。 5.常见杂草: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 围较广泛,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 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 成优势的杂草。 6.一般性杂草:不对作物生长构成危 害或危害比较小,分布和发生范围 较窄。 7.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 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 史。 8.越年生杂草: 9.二年生杂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或 跨两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 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10.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 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11.寄生性杂草:多营寄生性生活,从 寄主植物吸收部分或全部所需的 营养物质。 12.全寄生杂草:无叶绿素,不能行光 合作用。 13.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 光合作用,但仍需从寄主吸收水 分、无机盐等必需营养的一部分。 14.耕地杂草:能够在人们为了获取农 业产品进行耕作的土壤上不断自 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15.非耕地杂草:能够在路埂、宅旁、 沟渠边、荒地、荒坡等生境中不断 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6.环境杂草:能够在人文景观、自然 保护区和宅旁、路边等生境中不断 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7.草地杂草:能够在草原和草地中不 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其影响 畜牧业生产。 18.水生杂草:能够在沟、渠、塘等生 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9.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 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 长状态。 20.原生休眠:杂草本身所固有的生理 学物性决定的休眠 21.强迫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 的休眼 22.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 的休眼 23.杂草种子库: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 种子或营养繁殖体总体上称之为 杂草种子库。 24.种内竞争: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 的竞争 25.种间竞争:不同种类植物间的竞争 26.地上竞争:杂草与作物间的地上竞 争主要指对光的竞争。 27.地下竞争:营养竞争和水分竞争。 28.经济阈值:除草手作物增收效益与 防除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水平。 29.外来入侵植物:外来物种从其原生 地,经人为的途径,传播蔓延扩散 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 最终明显影响改变迁居地的生态 环境的现象。 30.外来杂草:由于人为的因素被引入 的、能在我国的人工环境中自然延 续其种群的植物。 31.杂草检疫:人们根据因家制定的植 物检疫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 技术,科学地对输入或输出本地 区、本国的动、植物或其产品中夹 带的立法规定的有潜在性危害的 有毒、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进 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 32.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在一定 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 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简答题: 1.杂草有何经济意义? 杂草对作物 的危害。 1、杂草使农产品的产量降低或 品质下降 2、杂草防除的巨额成本 3、对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4、杂草的可利用价值 危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隆。 2.杂草有何利用价值? 1、许多杂草是中草药的重要原 植物,占药材种类的 1/3-1/4. 2、杂草具有抗逆性强、遗传变 异类型丰富的物点,可以将 其某些优良基因如抗病虫基 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改良 作物。 3、野菜的主要来源。 4、可作为饲料。 3.简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 杂草常会见缝插针地定植于 空隙地和生境,在地球上分 布覆盖面积相当广泛,对保 护水土起到了极其重要作。 此外,在固定释放氧气、利 用和固定太阳能方面,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 4.杂草形态结构的多型性有哪些? p8 1、杂草休体大小变化大 2、根茎叶形态特征多变化 3、组织结构随生态环境变化 5.杂草生活史的多型性有哪些? 1、一年生类型:在一年中完成 从种子萌芽到产生种子直至 死亡的生活史全过程,可分 为春季一年生杂草和夏季一 年生杂草。 2、二年生类型:生活史在跨年 度中完成。 3、多年生类型:可存活两年以 上,不但能结子传代,而且 能通过地下变态器官生存繁 衍。 6.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有哪些: 1、光合自养 2、寄生性:全寄生性、 半寄生性 7.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在哪些 方面? 1、抗逆性强,对盐碱、人工干 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 很强的耐受能力。 2、可塑性大,由于长期对自然 条件的适应和进化,植物在 不同生境下对其个体大小、 数量和生长量的自我调节能 力称为可塑性,可塑性使得 杂草在多变的人工环境条件 下,如在密度较低的性况下 能通过其个体结实量的提高 来产生足量的种子,或在极 端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缩减 个体并减少物质的消耗,保 证种子的形成,延续其后代。 3、生长势强。 4、杂合性。 5、拟态性。 8.杂草繁衍的复杂与强势性表现在 哪些方面?杂草繁殖的多样性 1、惊人的多实性 2、种子的寿命长 3、种子的成熟度与萌发时期参差 不齐4、繁殖方式多样:营养繁殖 和有性生殖5、子实具有适应广泛 传播的结构和途径。 9.杂草种子休眠的内在因素有哪 些? 1、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 生长抑制。 2、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 或机械强度很高 3、胚未发育成熟 10.杂草种子休眠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 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 等所引起,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 以萌发的子实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11.大多数杂草种子为何会休眠? 杂草子实休眠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这也是保证杂草种群延续的重要 条件。这可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 1欢迎下载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知识讲解

杂草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 植物。 (2) 杂草: 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 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 晚春杂草: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 相对较轻。 (4) 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 阔叶杂草: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圆心或四棱形, 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 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 态。 (7) 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 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 杂草群落: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 合。 (10) 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 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 异株克生: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 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 植物间的竞争: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 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大致分为三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子大小: 种子大,发生深度大。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土壤紧实度: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母体脱落下来,进入土壤,或随风、水传播到其他田块,是的杂草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5、根据群落构成如何将杂草群落分类? 答:杂草群落: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中国农田杂草分为5个杂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