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46.83 KB
- 文档页数:11
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和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等级,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护理人员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并作出统一标记,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显示(特护或病重为深红色;一级护理为粉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为白色)。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一.特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进行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二)护理重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生命特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二.一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并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 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四.三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xx 期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 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标准是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以及特殊要求而制定的。
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护理和专项护理。
一、分级护理标准:三级:生活行为完全能自理,不依赖他人任何帮助的老年人或年龄在80岁以下者;二级:生活行为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依赖扶手、拐杖等和他人帮助的老年人或年龄在80岁以上者;一级:生活行为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依赖他人护理者或年龄在90岁以上者;专项护理:生活行为完全依赖他人护理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且需要24小时身边有人者;或老人及其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在生活服务方面要求给予特殊照顾者。
一级护理:1. 早晨为老人漱口、洗脸,晚上为老人洗脸、洗脚、洗会阴部。
2. 经常为老人洗头、剪指甲、理发、剃须。
3. 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皮肤护理无褥疮。
4. 为老人洗澡或擦身,并为老人擦身。
5. 为老人整理床铺,翻晒被褥,清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一次,必要时及时更换。
6. 每周洗涤内衣,外衣(夏季每日一次),必要及时更换。
7. 搀扶老人(行动不便)上厕所,防止摔伤。
8. 饭茶、茶水供应到身边,按时喂饭、喂药。
9. 餐具和茶杯严格消毒,毛巾,面盆经常清洗,便器使用后及时倾倒,定时消毒。
10.对痴呆老人根据情况定时巡视,防止发生意外。
11.对易发生坠床、座椅,意外的老人,提供床栏。
12.为老人开展个体康复活动。
二级护理:1. 早晨帮助老人漱口,洗脸,晚上帮助老人洗脸,洗脚和会阴部。
2. 帮助老人定期剪指甲,理发,剃须。
3. 帮助老人洗澡或擦身,每周一至二次,夏季气候炎热时,每日洗澡或擦身,并帮助老人擦身。
4. 为老人整理床铺翻晒被褥。
5. 每半个月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一次,保持床边整洁,必要时及时更换。
6. 每周洗内衣一次(夏季日洗)外衣一次。
7. 搀扶行走不便的老人上厕所,防止摔伤。
8. 餐具和茶杯严格消毒,老人的毛巾,脸盆做到清洗,便器用后及时倾倒并定期消毒。
9. 组织老人参加康复活动。
三级护理:1. 早晨督促老人漱口、洗脸,晚上督促老人洗脸、洗脚、洗会阴部。
分级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称为分级护理。
临床上一般将护理级别分为四级,即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特别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
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
护理内容:①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以便随时急用;④认真细致的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衰竭、早产儿等。
护理内容: ①每15~20min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按需准备急救药品及用物④,认真细致的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护理内容:①每1~2h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支持,了解病情动态,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病人,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手术前准备阶段等护理内容:①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护士岗位职责一、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贺不脱岗。
二、文明礼貌、仪表端庄、衣着得体,态度和蔼、工作耐心细致;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对病人一视同仁。
三、做好并保持门诊的全部清洁卫生,做到物品摆放合理整洁。
四、爱岗敬业,主动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
分级护理名词解释护理学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护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医疗护理领域,目的是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护理,避免过度护理或不足护理的情况发生。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级护理通常分为四级:
1. 一级护理:患者一般病情较轻,无需特殊护理,仅接受常规护理,如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安静等。
2. 二级护理:患者病情较轻,但需要一定特殊护理,如协助进食、洗漱、翻身等,同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3. 三级护理:患者病情较重,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和护理,如注射、给药、测量生命体征等,同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严密监测。
4. 四级护理: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抢救和特殊护理,如吸氧、输液、输血等,同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
分级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时,它也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护理依据,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分级护理的名词解释
分级护理是一种将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级,以便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细致化的护理和管理的护理模式。
在分级护理中,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从高到低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级别。
不同级别的护理需要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方式,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特级护理是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有急性危险、需要全天候护理的患者。
在特级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持续监护、进行紧急处理、提供高度的专业技术支持等。
一级护理是指病情严重、需要全面的护理干预和治疗的患者。
在一级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订护理计划、执行医嘱、进行药物管理、提供护理指导等。
二级护理是指病情相对稳定、需要定期护理和监测的患者。
在二级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执行医嘱、进行营养和药物管理、提供心理支持等。
三级护理是指病情稳定、需要常规护理和护理指导的患者。
在三级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健康教育等。
分级护理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分级护理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和护理需求将护理服务进行分级的护理模式,可以提供个性化、细致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分级护理名词解释
分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病情、护理需求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等级进行护理,并为每个等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这种护理模式是为了提高护理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在分级护理中,一般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其中,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不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较高水平的护理的患者;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非常危重,需要高度专业化、复杂的护理的患者。
在一级护理中,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基本的护理工作,如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食物和水等基本生活保障。
在二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护理工作,如更换伤口敷料、注射药物等。
在三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能够进行高度复杂的护理工作,如呼吸机操作、心肺复苏等。
在分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并为每个等级的患者制定专门的护理方案。
这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也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分级护理制度
是一种将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危险性和护理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级别的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的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级别:
1. 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比较稳定、需要基本的护理和照料的患者。
这些患者通常可以自理一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只需要护士提供常规的护理和监测工作。
2.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监测和护理干预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输液、换药、协助进食或排泄等特殊护理措施,同时还需要护士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
3.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高度监护和密切观察的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呼吸机、心电监护等设备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进行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监测。
4. 特级护理:适用于重症监护室或重症病房中最危重的患者。
这些患者病情危急,往往需要器官支持或相关的高级护理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心脏复苏等。
分级护理制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服务。
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分配资源并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级别护理分级标准及护理要求
护理级别分为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和特级护理四个级别,其主要标准和要求如下:
一级护理:
1. 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病情轻微、初期患者。
2. 主要任务是监测、照料、营养和基本护理。
3. 护理措施包括拍背、翻身、更换床单、水、食物等基本照料。
二级护理:
1. 适用于需要有定期或有需要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2. 主要任务是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照料、营养和基本护理。
3. 护理措施包括口腔护理、静脉注射、导尿、盘腿、护理皮肤、更换污染床单、指导行动和锻炼等。
三级护理:
1. 适用于病情严重、需要全天候进行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如癌症、输尿管结石、心肌梗塞等。
2. 主要任务是常规监测、照料、营养、非正常情形的处理以及基本护理。
3. 护理措施包括吸氧、抗感染、胃肠道镇痛、胃肠道喂养、气管切开、人工呼吸、轮流床位护理、房间消毒等。
特级护理:
1. 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监测和特别对待的患者,如切断重要器官手术、心肺复苏等。
2. 医护人员需要全天候在床旁监视病情变化,分钟级别进行观察和护理。
3. 护理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静脉注射药物、胃肠插管喂养、气管插管呼吸等。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1) 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等级分级标准
护理分级标准分为4个级别:
1、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各种复杂和新开展的大手术的病人、各种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2、一级护理。
病重、病危、心、肝、肾功能极度衰竭,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大手术、内出血、高烧、昏迷、休克或外伤、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症的病人以及早产儿。
3、二级护理。
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
4、三级护理。
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各种疾病恢复期,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一、级别划分:1. 一级护理:针对轻度或无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一般的日常护理活动,如个人卫生、饮食、活动等。
2. 二级护理:针对中度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除一级护理外的常规护理活动,如药物管理、基本护理技术等。
3. 三级护理:针对重度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高级护理技术和专业护理服务,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
二、标准与内容:1. 一级护理标准及内容:- 协助患者完成个人卫生活动,如洗漱、更衣等。
- 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 协助患者饮食,提供合理的饮食方案和食物摄入。
- 协助患者适度活动,如散步、活动桌椅等。
-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安慰,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二级护理标准及内容:- 执行医嘱,按时给药并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
- 协助医生进行常规检查和护理操作,如换药、造口护理等。
-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生活自理技能训练。
- 提供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疾病。
3. 三级护理标准及内容:- 实施专业护理技术,如引流管管理、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等。
- 进行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
- 管理患者伤口,包括伤口护理、换药和预防感染等。
-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
-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以上为一份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不涉及真实名字和引用。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修改和补充。
分级护理的级别及标准
一、分级护理的概念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将病人分为不同级别的护理,以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分级护理有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二、分级护理的级别
1.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 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
* 重症肝炎、肝硬化等肝衰竭病人;
* 深度昏迷、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
* 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血性休克病人;
* 癌症晚期恶病质病人。
一级护理要求:
* 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 认真细致地执行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
* 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完成各种治疗。
2.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如:
* 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限制活动的病人;
* 患有慢性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
*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
二级护理要求:
* 定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 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刷牙、洗澡等;* 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完成各种治疗。
3. 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自理的病人,如:* 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的病人;
* 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
* 慢性疾病病人。
三级护理要求:
* 定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 指导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刷牙、洗澡等;* 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完成各种治疗。
医院护理分级制度
护理分级是指病人及其家庭可以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与护理的复杂程度,为病人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
该分级能提高实施护理的经济效益,提
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建立一种有效管理机制,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专业人
员的学习和发展。
一般来说,在医院护理分级制度中分为四级制度: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指普通病房护理,患者的病情较轻,所需护理量
较少,需要的护理只需要基本护理即可满足。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较重或病情发展变化较快,
需要比一级护理更多护理服务的护理。
二级护理的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管理、伤口护理、饮食指导、护理康复等。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是指非常重症或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的护理,需要
护士和医护人员的全天候护理。
这类护理可能需要配置高级护理器械和材料,并实施有效监护。
四级护理:此类护理主要针对特殊病症,如四肢麻痹或功能性障碍,
需要护理者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各种护理服务。
特殊的护理设备也可能需
要配备,如抢救器械,呼吸系统等。
以上所述的四级护理分级制度,主要是针对的病人情况不同而提供护
理的区分。
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特级护理:均以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危重、抢救、监护)来确定护理级别的需求。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1、此阶段疾病刚由危重急救转归平稳,严重程度及变化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可测性。
2、在无病情影响下,自理能力等级重度依赖成为确定护理级别的依据。
)1)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此阶段疾病刚由危重急救转归平稳,严重程度及变化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可测性。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1、对病情等级程度的描述是相对于“一级”护理范畴之后的转归状态。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并做出相应的标记,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观察。
1.特别护理
①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②运用器体护理的理念做好计划护理,并及时记录相关资料。
③切实做好各项专科护理,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④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做好空气消毒。
2.一级护理
①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巡视病人,根据医嘱和病情需要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②加强基础护理,根据医嘱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③加强营养,做好饮食指导。
④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⑤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清新,防止交叉感染。
3.二级护理
①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巡视病人,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
效果。
②协助或指导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护理
并发症。
4.三级护理
①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掌握病人的病情与心理状态。
②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