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市情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7
菏泽的风土人情介绍介绍菏泽,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省辖地级市,菏泽市是菏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菏泽地处鲁南、鲁西、鲁东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地区,也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历史文化文化底蕴菏泽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代和周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里曾经是齐国的东方都门,同时又是著名的三孔故乡,孔子的后代和弟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菏泽也是古代“大禹治水”的发源地,因此在这里还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梁山泊、齐国故城等。
饮食文化菏泽地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菏泽以大禹治水而出名,因此这里的鲁菜以煮、炖、煨等烹饪方式为主,口味清淡,以保留原味为特点。
菏泽还有许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如驴马肉、无枣小锅盖、菏泽烧饼等,这些美食为菏泽地区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风土人情建筑风格菏泽地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很多建筑都融合了传统的汉族建筑和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
这里的建筑多以青砖瓦顶为主,结构稳固,外观精美。
菏泽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如明代的曹州府、宋代的孟州曹穆王府等,这些建筑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传统节庆菏泽地区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活动,这些传统节庆活动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有菏泽国际花卉园艺博览会,这是一个集花卉展览、观光、贸易、科研、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球盛会。
此外,还有菏泽孔庙文化旅游节、曹操文化节等,这些节庆活动丰富了菏泽的文化生活,吸引了大量游客。
民俗风情菏泽地区的民俗风情独特,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如唢呐大曲、神鼓戏、蒲剧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艺,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菏泽地区还有许多民间手工艺品,如剪纸、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独具特色,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旅游景点龙山龙山位于菏泽市区东南,是中国著名的“龙山文化”发源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面积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经114°48‘—116°24’,北纬34°39‘—35°52’之间,与苏、豫、皖三省接壤。
南北长157公里,东西宽140公里,总面积12238.6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菏泽市辖牡丹区和定陶县、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一区八县及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62个乡、镇(办事处),其中,乡41个,镇105个,城区办事处16个;218个社区居委会,5878个村委会;13996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4.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4.81万人。
人口出生率19.16‰,死亡率6.17‰,自然增长率12.99‰ 。
有少数民族40个,8.35万人。
地貌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
自西南向东北呈簸箕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68—37米,平均坡降为1/4700。
微地貌形态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决口扇形地、垄岗高地、碟形洼地、沙质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
黄河自河南省兰考县入境,流经辖区内的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
南境沿曹县、单县边界有黄河故道,菏泽市处于古今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内。
菏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业的综合开发。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全市年平均降水折合总量79.7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655毫米。
年平均气温13.5°至14°。
菏泽市情简介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八县一区和十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九百万。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三皇”之首的伏羲,“五帝”中的尧帝、舜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均在菏泽,商界鼻祖范蠡的经商活动主要在菏泽的定陶县。
山东省菏泽市用水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菏泽市用水量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菏泽市用水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 (1)第二节菏泽市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一、菏泽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三、菏泽市用水总量占全省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四、菏泽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菏泽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菏泽市用水总量同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菏泽市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一、菏泽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菏泽市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11)一、菏泽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占全省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同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菏泽市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15)一、菏泽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三、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占全省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 (15)四、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同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菏泽市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19)一、菏泽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三、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占全省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 (19)四、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同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菏泽市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菏泽市用水总量占全省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菏泽市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菏泽市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菏泽市用水总量同全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菏泽市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菏泽市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菏泽市农业用水量同全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菏泽市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占全省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菏泽市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菏泽市工业用水量同全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菏泽市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占全省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菏泽市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菏泽市生活用水量同全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 表34:菏泽市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占全省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菏泽市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菏泽市生态用水量同全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菏泽市用水量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6XIANGCUN KEJI 2020年7月(中)“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背景下菏泽市乡村振兴路径闫文晟(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300)[摘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交给山东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明确指出“全省区域发展最大的短板在菏泽,菏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突破菏泽,最关键的是乡村振兴”。
对此,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路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宏观把握,又要重点突出。
考虑到菏泽市乡村实际情况,当前最关键、最迫切的是要做到4个突破:突破人才、突破土地、突破传统文化、突破数学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传统文化;数学乡村;菏泽市[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20-16-2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
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复杂多样。
所以,全国各地在这一纲领性方针指引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交给山东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明确指出“全省区域发展最大的短板在菏泽,菏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突破菏泽,最关键的是乡村振兴”。
2018年9月,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做出了支持菏泽市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的最新战略决策,计划到2020年,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因此,菏泽市必须聚焦乡村振兴,把乡村发展作为最迫切、最有效的突破口,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菏泽模式”。
菏泽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以上,农用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9%以上,这是菏泽市最大的市情。
所以,菏泽市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深厚基础在农村,潜力后劲在农村,突破口也应在农村。
对此,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路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十三五”期间,菏泽市渔业以黄河故道、黄河滩区、采煤塌陷区三大区域渔业综合开发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从巩固基础和提升质量两方面着手,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菏泽市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根据2020年渔业统计情况,菏泽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2.4万亩,水产品产量8.4万吨。
1.渔业发展情况1.1大力推动渔业综合开发菏泽市渔业以宜渔荒洼地土地流转为抓手,以项目扶持为支撑,以黄河故道、黄河滩区和采煤塌陷区为重点,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策划项目,2016年以来争取到优质鱼、现代渔业发展平台、“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资金等大项目7个,总投资3620万元。
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养殖大户及社会各界投入到水产开发中,2017年、2018年市水产部门被评为了菏泽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黄河故道渔业开发形成规模,渔业解和吸收水体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进而达到消减淡水池塘的内源污染负荷的目的。
若池塘养殖品种产污量较高,尾水相关污染指标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即需要采取建设尾水净化区、配套处理设施的措施来进行尾水异位净化处理。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全省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要通过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一定比例的尾水净化区及配套相关尾水处理设施,以促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依照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针对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净化区面积配比。
(通联:226010,江苏省南通市富民港种畜场手机:137****0788)○李建立1梁伟琳2崔强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黄河滩区持续开发,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菏泽市采煤塌陷区渔业治理规划》编制完成,是全省第一个专门针对煤炭塌陷区治理的渔业规划,试点开发进展顺利。
除搞好三大区域渔业开发外,还打造了巨野县海东黄河甲鱼养殖基地等示范工程。
菏泽的风土人情
菏泽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这里有着独特
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
一、美食文化
菏泽是豫菜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豫菜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口味独特,
备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最著名的菜品当属酱爆猪肉丁和麻辣豆腐,风
味独特、色香味俱佳。
此外,在菏泽还有许多传统小吃,如芝麻烧饼、皮蛋豆腐、老豆腐等,让人流连忘返。
二、文化底蕴
菏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着许
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曹州府、西华山石窟、随圣陵等。
此外,
菏泽还是著名的红旗渠的发源地之一,这条长达4,000多公里的运河,
是中国现代农业灌溉事业的奇迹。
三、民俗文化
菏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豫剧、蒙山大鼓、华亭鼓等。
其中,豫剧是菏泽市的地方剧种,以其优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著称。
蒙山大鼓则是地方戏曲中的另一种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神秘、神话、
传说等的独特感悟。
四、生态环境
菏泽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的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的好去处。
菏泽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郑国渠、五岭山、仙人洞等。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如武功山、九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吸引了许多爱好户外活动的人士前来探险、徒步或者露营。
总之,菏泽的风土人情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让人无法忘怀。
这里的美食、文化、民俗和生态环境都各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单县的人情味作文600字《单县的人情味》单县位于中国山东省菏泽市,是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小县城。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亲切。
首先,单县的人情味体现在人们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上。
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总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无论是邻居之间还是陌生人,都会无私地伸出援手,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这种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单县成为一个大家庭,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其次,单县的人情味也表现在对待老人和孩子的关心上。
这里的老人都被视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尊重和照顾。
周围的人们会经常去探望他们,与他们交流,关注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同样,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他们被视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人们都会花费心思和精力去照顾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呵护。
再次,单县的人情味还表现在对待外来人员的包容和关怀上。
单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经常有外来人员来此工作和生活。
对于这些外来人员,单县人民总是友好对待,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他们都能够融入这个社会,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最后,单县的人情味还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上。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人们都非常重视并且积极参与其中。
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人们互相拜访、互送礼物,共同庆祝。
在传统习俗方面,比如年画、剪纸、齐鲁文化等,人们也都积极传承和弘扬。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让单县的人情味更加浓郁和独特。
总之,单县的人情味体现在人们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对待老人和孩子的关怀、对待外来人员的包容和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上。
这种人情味带给人们温暖和亲切,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小县城中找到家的感觉。
菏泽的风土人情介绍菏泽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鲁南平原的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菏泽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深受游客的喜爱。
菏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菏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曹州文化、孔庙文化、陶瓷文化等。
曹州文化是菏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曹州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曹州孔庙,这里是孔子后代的祭祀场所,也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文化的庄严和厚重。
菏泽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菏泽市境内有着大量的自然景观,如华山、太行山、龙山等。
这些山脉环绕着菏泽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此外,菏泽还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如黄河、泗水、沂河等。
这些水资源为菏泽的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菏泽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
菏泽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曹州花鼓戏、曹州大鼓、曹州皮影戏等。
这些民俗文化代表了菏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
此外,菏泽还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陶艺等。
这些民间艺术代表了菏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菏泽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菏泽的美食以鲁菜为主,鲁菜是山东省的传统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菏泽的美食有着丰富的品种和口味,如曹州烤鸭、曹州炖鸡、曹州烤肉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菏泽人民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总之,菏泽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深受游客的喜爱。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味的鲁菜美食。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菏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乡情作文,菏泽市,菏泽,那是我的家乡,是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每次想起菏泽,就仿佛能闻到那熟悉的泥土气息,听到那亲切的乡音。
菏泽的田野,是我记忆中最生动的画面。
春天一到,大地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金黄色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
麦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我总会跟着父母来到田间,帮忙干一些简单的农活。
我记得那时候,我总是笨手笨脚的,不是把麦苗当成杂草拔掉,就是在浇水的时候弄湿了自己的鞋子和裤脚。
但是,那种与土地亲近的感觉,让我无比快乐。
夏天,田野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西瓜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藏在绿叶下,就像害羞的胖娃娃。
每次跟着大人去摘西瓜,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最大最甜的那个。
我们会用拳头轻轻敲打着西瓜,听着那“砰砰”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成熟。
一旦找到满意的西瓜,用刀切开,那鲜红的瓜瓤,汁水四溢,咬上一口,甜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一直甜到心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玉米地里,玉米棒子个个饱满,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采摘。
大人们熟练地掰下玉米,放进筐里,我则在一旁帮忙把玉米运回家。
那时候,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看着满满的收获,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
摘下一个,擦一擦就咬上一口,那种清脆和香甜,让人陶醉。
冬天的菏泽,也别有一番风味。
田野被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
我们这些孩子可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总是跑到雪地里玩耍。
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在雪地里回荡。
有时候,我们还会在雪地里寻找野兔的脚印,试图追踪它们的踪迹,虽然从来没有成功过,但那份期待和兴奋却让人难以忘怀。
菏泽的集市,也是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每逢赶集的日子,街道上热闹非凡。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卖肉的、卖衣服的……各种各样的摊位让人目不暇接。
我最喜欢跟着奶奶去赶集,她总是紧紧地牵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
在集市上,奶奶会给我买一些小零食,比如糖葫芦、棉花糖,那甜蜜的滋味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关于菏泽市油用牡丹发展情况的调研汇报根据回良玉副总理在“关于发展油用牡丹的调研报告”中的批示和林业局领导指示意见,组织造林司、资源司、计财司、科技司等有关司局同志一行8人,围绕菏泽市油用牡丹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实地考察、现场询问和交流以及座谈会等方式进行,重点对菏泽市油用牡丹发展情况和在菏泽市建立油用牡丹试点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调研内容和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重点在菏泽市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牡丹籽油生产基地,调研内容涉及牡丹籽油基本情况、油用牡丹种植、牡丹籽油生产、投入与产出、在菏泽市建立试点的可行性和试点今后如何发展等问题。
(一)牡丹籽油基本情况牡丹籽油是利用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具有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先进、产油率高、营养丰富、质量优等诸多优势。
牡丹籽平均亩产量在400kg左右,平均每亩产油量75kg左右,是大豆的2.4倍,棉籽的2.1倍,芝麻的2.2倍,菜籽的1.3倍,油茶的9.7倍。
而且牡丹籽油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其中油酸21%-25%、亚油酸26%-30%、α-亚麻酸38%-43%,总不饱和脂肪酸达到了92%,特别是牡丹籽油所含的亚麻酸是茶籽油的42.3倍,橄榄油的60.5倍,葵花油的9.4倍,玉米油的70.5倍,花生油的105.8倍,大豆油的6.3倍,菜籽油的5.1倍。
而α-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必需脂肪酸。
其主要有开发智力、保护视力、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脂、降低临界性高血压、通便保肝、促胰岛素分泌、防癌、抗过敏等功效。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3年联合发表声明,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缺乏的现状,决定在世界范围内专项推广α-亚麻酸,许多国家都立法规定,在指定的食品中必须添加α-亚麻酸及代谢物方可销售。
(二)油用牡丹种植情况1.菏泽市油用牡丹种植现状。
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情况证明摘要:一、菏泽特困群众的救助帮困情况概述二、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主要措施三、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效果和意义四、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未来展望正文:一、菏泽特困群众的救助帮困情况概述菏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直面临着特困群众的救助帮困问题。
这些特困群众主要包括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老致贫等类型的家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菏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救助帮困工作,旨在为广大特困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主要措施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菏泽市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对于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菏泽市政府积极推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降低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因病带来的生活压力。
3.提供就业援助:政府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实现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从而摆脱贫困。
4.实施教育救助:对于因学致贫的家庭,菏泽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救助政策,包括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发放助学金等,确保特困家庭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5.社会力量参与: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特困群众救助帮困工作,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特困群众提供更多帮助。
三、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效果和意义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且帮助他们逐步摆脱了贫困,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一系列救助帮困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民生、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的未来展望在新时代背景下,菏泽特困群众救助帮困工作还需不断完善和加强。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救助范围,确保更多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6):79G84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G2767.2023.06.0079张中起,梁邦平,王俊涛,等.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㊁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6):79G84.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㊁问题及对策张中起,梁邦平,王俊涛,高保民,刘㊀艳,王秋玲(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为了促进山东省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利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㊁国家统计局网站㊁山东省统计局网站㊁菏泽市统计局网站等获得菏泽市大豆育成品种信息㊁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并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㊁单产水平稳步提升㊁大豆育种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㊁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㊁创新能力不足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㊁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空白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㊁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利用㊁建立生物育种技术平台㊁扩大育种目标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关键词: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种业振兴收稿日期:2023G01G21基金项目:山东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S D A I T G15G02).第一作者:张中起(1991-),男,硕士,农艺师,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 Gm a i l :s o yb e a n 2021@163.c o m .㊀㊀大豆起源于中国[1G2],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和国民社会生活稳定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3G4].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主要有美国㊁巴西和阿根廷等,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5G6],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10031.45万t ,首次超过了1亿t ,2021年进口大豆9647.00万t,2022年进口大豆9108.00万t .自2019年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以来,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988.25万h m 2,单产1983.48k g h m -2,总产量1960.18万t ;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841.541万h m 2,总产量1639.54万t;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较过去有一定幅度提升,但大豆自给率仍然不足15%[7G8].大豆具有耐贫瘠㊁耐盐碱㊁适应性广㊁蛋白质含量高㊁粮油饲兼用等特点,在农业绿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具有持续性活力[9G10].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性改革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落实,推广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油料作物产能尤其是大豆产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11G15].目前,菏泽市开展大豆育种工作并育成品种的单位仅两家,即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和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而相邻的济宁市嘉祥县具有几十家大豆种子相关企业,例如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㊁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不单单从事大豆种子的销售推广,同时具有自主选育大豆新品种的能力.菏泽市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主要集中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也开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16],育成品种有郓豆1号,但大豆育种企业数量较少,缺乏创新能力,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成熟.面对新形势新战略,本文主要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针对本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建议,为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的高速度㊁高质量以及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1㊀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1.1㊀播种面积和总产缓慢回升,单产稳步提高2000-2021年,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整体呈现持续降低趋势(图1A ),大豆播种面积由458224.00h m 2,减少至182823.00h m2,减少了60.10%;总产量呈现出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2017年最低,为321280.70k g;而单产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由2282.00k g h m -2提高至2021年的2927.00k gh m -2,提高了28 26%.与山东省相比,菏泽市大豆种植面积自2000年开始缓慢降低(图1B ),受我国大豆振兴计划的影响近两年种植面积出现缓慢增加,2021年播种面积达25048.00h m 2,较2000年(60269.00h m2)减少了58.44%;自2000年开始总产量呈现断崖式降低,这一结果与同期播种面积的减少密切相关,2021年总产量为80247.00k g ,较2000年减少了45.88%;而单产水平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21年单产提高至3204.00k gh m -2,提高9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6期了30.24%,由此可见2021年菏泽市大豆单产水平高出山东省大豆单产水平277k g h m -2.由图1C 和D 可知,2000-2021年菏泽市种植业结构中,豆类播种面积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大豆播种面积一直处于豆类播种面积的绝对领先地位,而大豆总产量也在豆类总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除大豆以外的豆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较低.A.山东省;B .菏泽市;C .菏泽市豆类播种面积;D .菏泽市豆类总产量.图1㊀2000-2021年山东省和菏泽市大豆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的变化趋势注:数据来源于菏泽市统计年鉴[17].1.2㊀大豆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曾经作为我国的粮食作物,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豆逐渐转变成油用㊁饲用以及深加工产品的原料.近年来,大豆产业市场需求逐渐朝着绿色健康和高端化发展,以大豆蛋白质㊁大豆卵磷脂和大豆异黄酮等绿色健康产品消费量逐渐增加,油用和饲用基本维持稳定.此外,以大豆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也逐渐增加,例如,菏泽市入驻企业中粮油脂(菏泽)有限公司,大豆日加工能力1400t ,生产食用油㊁饼粕㊁蛋白粉等产品.菏泽市是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居民日常生活对大豆的消费量较大,2020年进口大豆10033万t ,比2019年增长13.3%,进口大豆金额2743亿元,比2019年增长12.5%;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进口大豆9652万t ,比2020年减少3.8%,进口大豆金额3459亿元,比2020年增长26.1%[17].大豆需求量的增加,带动了大豆市场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大豆市场价格的稳定和提高,进而带动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1.3㊀育种单位和品种审定情况目前,菏泽市开展大豆育种工作并育成品种的单位有两家,分别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和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我国大豆种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在大豆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0年以来,育成国家审定大豆品种7个,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18个,湖北省审定大豆品种1个(表1).此外,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郓豆1号同时通过了山东省和国家审定.菏豆系列大豆良种,具有产量高㊁抗逆性强㊁适应性广㊁商品性优良㊁符合生产和市场需要等特点,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773.33万h m2,新增经济效益12.76亿元,其中2020年新增经济效益3.1亿元,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大豆生产㊁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0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期㊀㊀张中起等: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㊁问题及对策㊀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菏泽市大豆育种单位育成大豆品种情况序号审定编号品种名称年份审定单位育成单位1国审豆20220065菏豆392022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鲁审豆20220002菏豆412022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3鲁审豆20210004菏豆382021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4鲁审豆20210001菏豆392021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5国审豆20210059菏豆362021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6国审豆20210055郓豆1号2021国家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㊁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鲁审豆20200001郓豆1号2020山东省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8国审豆20200039菏豆332020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9鄂审豆2019002菏豆142019湖北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0国审豆20190015菏豆282019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1鲁审豆20180007菏豆322018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2鲁审豆20180004菏豆332018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3鲁审豆20170048菏豆292017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4鲁审豆20170047菏豆282017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5鲁农审2015026号菏豆232015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6鲁农审2014020号菏豆222014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7鲁农审2012024号菏豆212012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8鲁农审2010024号菏豆202010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19鲁农审2010022号菏豆192010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0国审豆2010010菏豆192010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1鲁农审2009032号菏豆182009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2国审豆2008005菏豆152008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3鲁农审2007027号菏豆162007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4鲁农审2007026号菏豆152007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5鲁农审2006034号菏豆142006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6鲁农审字2005031号菏豆132005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7国审豆2005012菏豆132005国家菏泽市农业科学院28鲁农审字2002012号菏豆122002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㊀㊀注: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h t t p://202.127.42.47:6010/S D S i t e/H o m e/I n d e x).1.4㊀育成品种产量演变以菏泽市大豆育种单位育成大豆品种的山东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数据绘制盒形图(图2),分析育成品种产量的年代间变化趋势.由图2A可知,2002-2012年育成品种的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87.00k g h m-2,2013-2022年代育成品种的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437.18k g h m-2,产量有所提升,两年代间育成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由图2B可知,2013-2022年育成品种的生产试验产量较2002-2012年有所提升,且差异极显著.1.5㊀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大豆种子繁育基地是保障农业供种数量㊁质量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种业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不断加快大豆制种基地建设,推动制种基地规模化和集中化,全面提升供种能力,菏泽市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和水光热资源丰富的大豆良种繁育条件,目前,菏泽市拥有2处省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分别是郓城县和东明县,繁育的大豆良种除满足本市用种外,还为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用1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6期种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更加倾向于集体化,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与分散的个体农户建立了合作,这一趋势更有利于建立起规模较大的大豆制种基地,促进制种基地规模化㊁机械化.图2㊀2002-2022年菏泽市大豆育种单位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变化2㊀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存在问题2.1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和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菏泽市大豆播种面积略有回升,但相对其他夏粮作物播种面积仍然较少.菏泽市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21年菏泽市玉米播种面积53.96万h m2,花生播种面积4.46万h m 2,棉花播种面积3.00万h m2,而大豆播种面积仅为2.50万h m 2,大豆总产8.02万t.大豆总产量与播种面积紧密相关,播种面积的不足会直接导致总产量提升受阻.大豆具有多种用途,菏泽市既是传统农业大市又是人口大市,因此对大豆的市场需求逐年扩大,而大豆播种面积的增加有限,导致大豆总产量增加也有限.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大豆缺口不断扩大,进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大豆供给不足但价位并未上升,经济效益较低,最后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2.2㊀单产水平较大豆主产国仍有差距山东省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省大豆单产为2927.00k g h m -2,2021年菏泽市大豆单产为3204.00k gh m -2,菏泽市大豆单产水平高于山东省大豆单产水平,近十年菏泽市大豆单产为2903.36k gh m -2,但与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美国大豆单产3460.05k gh m -2仍有较大差距[17].目前,黄河滩区的土地资源特点主要是 无水即旱,有水即淹 ,大豆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现代化进程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品种产量不突出㊁农田水利工程落后㊁机械化水平不高及田间管理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大豆单产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较低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2.3㊀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不足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对于大豆种质资源发展和育种创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菏泽市大豆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不多,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该单位目前保存种质资源600多份,特殊种质资源分类情况:抗病大豆(主要抗S MV )㊁高油大豆(粗脂肪大于21.5%)㊁高蛋白大豆(粗蛋白大于45%)㊁双高大豆(蛋脂总和大于63%),无豆腥味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和鲜食大豆等,但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较少;此外对已保存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不充分不深入,没有开展系统的分级分类鉴定工作;同时菏泽市没有建立起大豆种质资源中长期低温保存库以及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储存信息平台.2.4㊀育种体系不健全目前,菏泽市开展大豆育种工作并育成品种的单位仅有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和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与相邻的济宁市相比,菏泽市商业育种企业数量较少,科研实力弱.从育种水平上看,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育种水平较高,但目前主要从事传统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等,而对于单倍体育种㊁远缘杂交育种㊁基因编辑等育种方法的应用较少.当前生物育种逐渐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菏泽市育种单位利用生物育种技术辅助传统育种的研究几乎空白,暂未抓住生物育种的机遇.此外,高层次人才的缺乏㊁先进科研装备的不足,2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期㊀㊀张中起等: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㊁问题及对策㊀㊀㊀㊀㊀㊀㊀优良试验育种基地的紧缩等,阻碍了大豆育种科研创新和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2.5㊀耐盐碱和特用大豆品种选育空白菏泽市位于黄河与黄河故道三角地带,黄河在其境内全长185k m,形成滩区面积5.04万h m2,其中黄河滩区内耕地面积4.24万h m2,大部分耕地属于黄泛区盐碱地.目前,菏泽市科研单位和企业大豆育种的方向主要以高产为目标,其次以抗病为目标,例如,2022年在鄄城县旧城镇菏豆38以350.56k g (667m2)-1通过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实打验收,并在全国大豆高产竞赛 金豆王 (夏播净作)中获得第3名.但开展有关耐盐碱品种选育的研究较少,耐盐碱种质资源的筛选和鉴定不清楚,新形势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亟需耐盐碱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目前,人们更加倾向于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以大豆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逐渐获得了人们的消费认同,专用特用型大豆的市场需求较大.但菏泽市科研单位和企业暂未开展有关豆浆专用大豆㊁降胆固醇大豆等特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研究.3㊀助推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对策3.1㊀积极推广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㊁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传统种植单一作物相比,可以利用大豆根瘤菌固氮培肥作用,缓控释肥可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大豆推荐不施氮肥,如果土壤贫瘠可以少量施用大豆专用复合肥[18],减少了肥料使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可以实现 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的双赢目标.2022年山东省全面完成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1.11万h m2,基本实现稳粮扩豆生产目标[19].2023年是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二年,市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开展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精准有效地抓好品种选择㊁播种质量㊁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和服务.此外,中央财政对于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予以资金补贴支持,为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大豆G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积极性,2022年郓城县出台激励政策,不仅给予300元 (667m2)-1的补助,而且购买大豆G玉米带状一体化播种机等也能享受到大幅度补贴,此举也会调动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3.2㊀加强大豆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利用种业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种子是现代种业的 芯片 ,而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生产上大豆品种的选育越来越同质化,遗传基础越来越窄,为培育出突破性大豆新品种,必须深入挖掘大豆种质资源的潜力,积极开展菏泽市大豆种质资源的调查,加强对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㊁保护㊁表型鉴定和创新利用,建立中长期种质资源库和表型数据信息库,充分发掘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育种价值.3.3㊀建立生物育种技术平台生物育种是农业核心技术之一,世界大豆育种已进入4.0时代.全球种植面积中70%以上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兼具抗虫和耐除草剂性状.抗虫㊁耐除草剂大豆的种植,提高了转基因大豆在成本㊁价格㊁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受多基因调控,利用分子标记㊁基因组学㊁基因编辑等手段将高产㊁优质㊁耐逆和高效等重要农艺性状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的目标.因此,建立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将有力促进大豆新品种的选育.3.4㊀扩大多元化新品种选育大豆新品种选育以高产高蛋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兼顾耐盐碱㊁耐旱㊁抗病和专用特用等目标.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滩区土壤盐碱化,面积较大,但适宜种植的农作物较少,可以优先考虑在盐碱地种植大豆.大豆是豆科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对于贫瘠㊁盐碱化的土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增加土壤的养分.通过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土壤生态并创造经济价值,不但提升节水效益,同时会减少肥料使用,既能做到节能减排,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因此,针对菏泽黄河滩区的土壤盐碱化的特点,育种单位应该拓展传统育种目标,开展抗旱耐盐碱耐贫瘠大豆品种的研究和选育.此外,也要开展豆浆专用豆㊁降胆固醇大豆和蛋白粉加工专用豆等特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3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6期4㊀结语与展望大豆起源于我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也是优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菏泽市作为农业大市,解决好大豆种植面积小㊁配套管理技术不完善等制约问题,对于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值得欣慰的是菏泽市大豆单产水平高于山东省和全国,首先优良的大豆品种是促进大豆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此外得益于优良耕地条件㊁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但菏泽市大豆单产水平与大豆主产国美国仍有一定差距.菏泽市大豆育种基础好,培育的 菏豆 系列夏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用种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审大豆品种菏豆33适宜于黄淮海夏大豆区的资源特点和生产需要,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目录和2023年山东省主要粮油作物主推品种;通过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菏泽市现代大豆产业和种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将对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㊀田清震,盖钧镒.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01,20(1):54G59.[2]㊀赵团结,盖钧镒.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54G962.[3]㊀杨辉,林嘉柏,林佳.外生冲击下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现状㊁挑战与机遇[J ].大豆科学,2022,41(3):352G357.[4]㊀翟涛,吴玲.开放视角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态势与振兴策略研究[J ].大豆科学,2020,39(3):472G478.[5]㊀罗屹,张昆扬,韩静波,等.中资企业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地位分析[J ].大豆科学,2022,41(5):600G609.[6]㊀左武荣.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2022,20(2):601G606.[7]㊀刘璐璐,李建飞,舒跃,等.我国大豆生产消费现状及提升自给率策略[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44(2):242G248.[8]㊀朱文博,韩昕儒,问锦尚.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㊁路径与挑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22G135,207.[9]㊀宋朝辉.浅析我国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业,2021(8):58G59.[10]㊀于芮,王斌,王建忠,等.我国大豆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9):92G93.[11]㊀秦婷婷,曹鑫悦,周泽群,等.1952年以来我国大豆单产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2,30(1):47G56.[12]㊀雍太文,杨文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㊁成效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3):20G22.[13]㊀王新刚,喻佳节,司伟.2021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 ].大豆科技,2021(1):15G18.[14]㊀冯锋,战勇,田志喜.新疆地区发展大豆生产的可行性和初步建议[J ].植物学报,2020,55(2):199G204.[15]㊀冯锋,张志楠,谷勇哲,等.提升我国大豆供给能力路径刍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9):1281G1289.[16]㊀郭宗民.山东省菏泽市种业现状㊁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J ].中国种业,2022(1):34G38.[17]㊀菏泽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菏泽调查队.2020-2021年菏泽市统计年鉴[E B /O L ].[2022G10G20].h t t p ://h z t j .h e z e .go v .c n /2c 9080888198G42f 701819a 29f a 34002a /15445044907391057G92.h t m l .[18]㊀徐向梅.加快推进大豆产业振兴[N ].经济日报,2022G03G28(11).[19]㊀周航.新沂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益与技术推广[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2):125G128.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P r o b l e m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S o y b e a n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S e e d I n d u s t r y i nH e z eC i t yZ H A N GZ h o n g q i ,L I A N GB a n g p i n g ,W A N GJ u n t a o ,G A OB a o m i n ,L I UY a n ,W A N G Q i u l i n g(H e z eA c a d e m y o f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e z e 274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p r o m o t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o y b e a n i n d u s t r y a n ds e e d i n d u s t r y i n H e z eC i t y ,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U t i l i z e d t h e b i g d a t a p l a t f o r mo f C h i n a ᶄs s e e d i n d u s t r y,t h ew e b s i t e o f t h eN a t i o n a l B u r e a u o f S t a t i s t i c s ,t h e w e b s i t e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B u r e a uo f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t h ew e b s i t eo fH e z e M u n i c i pa lB u r e a uo fS t a t i s t i c s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o fs o yb e a nv a r i e t i e s ,t o t a l y i e l do f p l a n t i n g a r e aa n d y i e l d p e ru n i ta r e ai n H e z eC i t y w e r e o b t a i n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I n Gd e p t ha n a l y s i sf o u n dt h a tt h eo v e r a l ls o y b e a n p l a n t i n g ar e as h o w e da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 ,t h e y i e l d p e r u n i t a r e a i n c r e a s e ds t e a d i l y ,t h en u m b e ro f s o y b e a nb r e e d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w a s s m a l l ,t h e c o m m e r c i a l b r e e d i n g s y s t e mw a s n o t p e r f e c t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w a s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t h e pr o t e c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w a s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a n d t h eb r e e d i n g o f s a l t Gt o l e r a n t s o yb e a nv a r i e t i e sw a sb l a n k .I n v i e wo f t h e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s uc h a s p r o m o t i n g s o y b e a n a nd c o r n be l t c o m po s i t e p l a n t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v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b i o l o g i c a l b r e e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p l a t f o r m a n de x p a n d i n g b r e e d i n g o b j e c t i v e s .I t w i l lb eo f g r e a ts i gn i f i c a n c et o p r o m o t e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o y b e a n i n d u s t r y a n d t h e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o f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i nH e z eC i t y .K e yw o r d s :H e z eC i t y ;s o y b e a n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4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以菏泽市乡村教育为例摘要: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
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
基于此,文章研究了菏泽市乡村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教育滞后的原因,总结了乡村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
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这场攻坚战中,教育是阻断贫困传递的有效途径。
一、乡村教育的现状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基本情况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此多的人口基数与其配套教育规模与需求也比较大。
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方针的指导下,目前菏泽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乡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正在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但是,菏泽市乡村教育的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扭转,与城镇相比,乡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层化现象严重,地区差异大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教育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乡村教育落后于城镇教育。
2. 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一个方面是教学设备缺乏、落后,体现在多媒体、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落后。
另一个方面是实验设备的缺乏、落后,体现在音、体、美等器械和图书、教学实验仪器等的缺乏、落后。
3. 生源持续流失,优质师资严重匮乏乡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公共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使得乡村学校很难招收和留住优秀教师,从而导致乡村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作者: 孙明霞
作者机构: 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沧桑
页码: 39-4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菏泽市 社情民意 科学发展观 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2009年的社情民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菏泽市民对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满意度高,对未来充满信心。
但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贪污腐败、政府服务不到位等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菏泽市市情重点提到的几个问题:1、黄河流经菏泽境内东明、牡丹区、鄄城和郓城四个县区。
2、菏泽“一城四乡一生态”建设,“一城”即中国牡丹城,“四乡”即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一生态”即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3、林交会,即:中国林产品交易会。
从2003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六届,今年将是第七届。
4、菏泽三国宝: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5、国际牡丹花会:4月16日上午,2010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辉煌牡丹城”在菏泽演武楼隆重开幕。
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落户菏泽6、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石油化工、煤电化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四大基地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备注资料:菏泽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是水浒文化、黄河文化的游览胜地,是著名的中国牡丹城和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菏泽市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和优势,打出“一城四乡一生态”(“一城”即中国牡丹城,“四乡”即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一生态”即中国平原森林城市)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接纳,成为菏泽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
目前,菏泽现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3处:曹州牡丹园、金山旅游区、水浒文化旅游城,国家2A级旅游景区5处:曹州百花园、古今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仿山旅游区、孙膑旅游城,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处:曹州牡丹园,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一处:艺达菏泽工业园。
尤其是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菏泽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细化为七个产业,即文化演出娱乐产业、书画与工艺品产业、图书报刊印刷发行产业、体育(武术)产业、艺术培训产业、会展产业、旅游产业,并从中筛选确定全市重点项目61个,各县区也自行确定了各自的重点项目。
行政区划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人口875万。
·牡丹区·东明县·曹县·定陶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菏泽简介市名由来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
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
唐代更名为龙池,又名九卿波,清称夏月湖,今湮,遗址在菏泽市牡丹区东南15公里处。
以菏泽用作地名称县始于清初。
据清乾隆二十一年本《曹州府志》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
自此,“菏泽”作为一个县、市、区的专名一直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12239平方公里。
辖8县1区, 162 个乡(镇、办事处),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6.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1.37万人。
人口出生率12.56‰,死亡率6.57‰,自然增长率5.99‰ 。
有少数民族 40 个,7.39 万人。
菏泽历史菏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渔猎耕种,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
至今,菏泽大地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历史遗迹,比较著名的有牡丹区安邱堌堆、曹县安陵堌堆、郓城县肖堌堆、东明县窦堌堆、定陶县官堌堆、鄄城县历山堌堆等等。
菏泽自然地理地貌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
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68~37米,平均坡降为1/4700。
微地貌形态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决口扇形地、垄岗高地、碟形洼地、沙质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
黄河自河南省兰考县入境,流经辖区内的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
南境沿曹县、单县边界有黄河故道,菏泽市地处古今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内。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陆运水运、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开发利用。
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
辖牡丹区、定陶县、曹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一区八县及一个经济开发区,158个乡镇,134个居委会、6005个村民委员会。
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交通概况近年来,菏泽市交通系统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突破菏泽”为己任,以“和谐交通”建设为抓手,突出好中求快,着眼改善民生,全市交通事业呈现出强劲势头,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截至 2008 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8917.4 公里。
日东高速菏泽段、菏关高速、济菏高速菏泽段、德商高速菏泽至曹县段相继竣工通车,德商高速菏泽至鄄城段、鄄城黄河公路大桥进展顺利,与正做前期工作的东新、菏枣高速构成我市“米”字型高速公路架构;一大批国省道相继改建, 327 国道菏泽至巨野段、东丰路东明至菏泽段、临商路菏泽至定陶段改建成一级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 1571 公里,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 2003 年以来,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沿黄“以桥代渡”等工程,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 17346 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 96.58% ,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需要,农村交通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新建、改造了一大批客货运场站和农村客运站,菏泽口岸与青岛港实现直通,场站体系日趋完善,我市被批复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配合巨野煤田开发,洙水河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我市将与京杭运河、东部沿海、长江流域实现水上连通,成为我市航运发展史新的里程碑。
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日照—新乡铁路)在我市呈“十”字交汇。
我市交通更便捷,区位优势更明显,菏泽距郑州机场、济南机场仅需 2 小时的路程,更好地融入了省会城市“两个小时生活圈”。
(二)交通运输服务业得到了新发展。
车船数量持续增长,运输生产保持高位增长,物流化程度不断提高,运输企业发展势头喜人。
积极发展高、中档客车,鼓励发展专用、集装箱、厢式、重型货车,全市营运汽车 25267 辆,运输船舶发展到 699 余艘。
全市公路客货运量、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集群优势凸显,跨入了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百强之列。
(三)行业管理上了新台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行业监管的有效途径,正确履行政府部门职能,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取缔城区非法客运站点,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打击超限超载行为,超限超载率下降到 10 %以下,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较好地控制了工程质量,我市公路建设市场监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突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出台了《菏泽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开展了专题调研、试点工作,大力整治路域环境,清除“脏、乱、差”现象,路容路貌明显改观,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周边环境明显优化,县乡道综合好路率达到 75 %以上;围绕“平安菏泽”建设,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健全“一岗双责”,开展了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年”、“百日安全整治”、危险品运输、水上运输等专项治理活动,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四)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抓作风,建政风,促行风,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层层分解任务,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坚持“一岗双责”,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继续与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联手预防职务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推进预防职务犯罪由交通重点工程向全行业延伸、由预防职务犯罪向预防职务违纪延伸“两个延伸”,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基本形成了覆盖全行业的惩防体系;大力纠风治乱,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五项禁令”、“十个不准”、治理公路“三乱”五项规定,快处和督察网络进一步健全,举报投诉案件大幅下降,巩固了纠风治乱成果,增强了交通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实施“阳光工程”,与服务对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政务,除涉密事项以外,一律全面公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倡导交通特色文化,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提高档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菏泽交通品牌效应;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学先进、树新风、建和谐、创一流”为总抓手,大力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创建水平。
全系统创建为省级文明交通行业,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 14 个、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 52 个,涌现出以养路工王青云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和以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爱心互动、真情交通”、菏泽汽车总站“小红帽”、日东高速菏泽管理处“时代高速”、出租车“雷锋车队”、公交车“彩虹七路”为代表的服务品牌。
人民生活菏泽市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菏泽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在具体工作指导上,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326.7亿元和292.6亿元;三次产业40:36: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亿元;全进出口总额3.12亿美元,其中出口2.9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投资过千万元的在建项目489个。
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实现较快增长,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企业总体效益明显提高。
“商贸兴城、三产兴区”战略成效显著,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专业市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民营经济总量膨胀,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4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3元和413元,比1997年增长29.9%和68.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64.14亿元,比1997年增长89.9%。
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形势日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