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27.78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护理方法来维持患者的健康状况。
加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控制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关键,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合理使用,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建立家庭护理计划,家人的支持和关心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需要全面而细致的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血压监测、药物使用、家庭护理计划1. 引言1.1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临床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更要注重护理措施的细致实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压、注意药物合理使用以及建立家庭护理计划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和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
只有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才能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2. 正文2.1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增强治疗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健康教育还包括生活方式的指导,如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高血压这种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和导火线,影响着人身体内重要器官的结构变化与功能效果,到最后可能还会是这些器官的功能完全丧失,从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虽然时代在进步,社会经济在发展,但是高血压仍是诱发心脑血管的疾病,以致于导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高血压发作是一般都是收缩压有明显的升高,舒张压一般位于正常值左右,因为脉压相差极大,再加上血压运动十分活跃,并且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和社会一般存在因素都有关系,高血压患者也不存在遗传这一说,不容易发现潜在患者,最终就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病症。
就以上分析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目前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是合理控制血压,努力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从每一个老年人入手,增强自身免疫力和体质能量。
下面为大家介绍,我对老年高血压病症护理的主要了解。
一、老年高血压病症的主要特点1.1精神心理异于平常。
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变化。
而老年人心里是十分脆弱的,许多老年人,基本都是有着小孩一样脆弱的心灵。
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时候,往往是精神紧张。
而情绪不稳定,易怒,喜怒无常等,都会导致高血压的上升。
1.2 自觉症状模棱两可。
因为老年人高血压病症是原生性,没有遗传性这一说,所以,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于高血压病症,没有明确,很清楚的认识。
所以,当老年人在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时候,往往是特别不容易发现,自身就不容易察觉,更不用说身边人的注意。
简而言之。
老年患者患高血压后可能也会伴有可元自觉症,往往把多种疾病,跟自身情况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不利的。
1.3对医嘱具有怀疑态度。
部分老年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见过了,吃过的米,比一些年轻人吃过的盐都要多,所以在面对医生所开的药的时候,觉得吃不吃都无所谓,自己心里已经有一些把握。
所以,不能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的进行服药,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更是危险。
社区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疾病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血压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管理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加。
社区护理作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护理体会。
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和康复效果。
社区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高血压的病因、病程、治疗和预防知识。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个体化指导等形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使患者能够自觉遵循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社区护理人员要定期上门访视,为患者测量血压,了解病情变化。
对于血压不稳定或高血压危象的患者,要及时发现并给予紧急处理。
同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鼓励患者在家中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三、合理调整药物,优化治疗方案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和药物使用史,社区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协助医生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在药物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四、注重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治疗和康复。
社区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开展娱乐活动、亲情关怀、心理咨询等形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家庭支持,促进医患合作家庭支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医疗服务。
老人高血压护理员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老人高血压护理员,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过去的一段
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总结。
首先,了解老人高血压的特点和护理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
慢性疾病,老年人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群体。
他们需要定期测量血压、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规律服药等。
因此,作为护理员,我们需要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其次,与老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往往面临生
活孤独和身体不适的问题,他们需要有人倾听和关心。
在工作中,我尽量与老人建立亲近的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和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护理服务。
另外,及时发现和处理老人高血压的突发情况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老
人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甚至还会发生高血压危象。
作为护理员,我们需要及时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测量血压、安排就医等,以保障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老人高血压护理员,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医
学知识更新换代,护理技术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总的来说,老人高血压护理员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
通过自身
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更加专业和贴心的护理服务。
希望我的工作总结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血压护理工作心得总结模板12篇高血压护理工作心得总结(篇1)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管理者善于加强对护士全面素质的培养,更需要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切切实实让临床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介绍吧!护理人员应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防止养成重操作轻观察、重有形事物轻无形事物、重表象轻实质,重机械观察轻分析思考的不良习惯,避免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患者可能发生哪些潜在问题。
此外,护士还要熟记各班工作流程,对新入院、五防、病情变化等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从察言观色中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对整个病房做到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
怎样不断的完善自己观察技能,当好病人生命的守护神是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沟通是各项治疗的前提,沟通能力是医学模式转变对护士这一社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护士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同会打针、输液、插管一样,是每位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良好的沟通能解除患者由病痛带来的焦虑、恐惧、紧张等消极心理情绪;能取得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与患者相互理解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练硬“沟通”这项软业务来优化我们的服务,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来化解家属的疑虑、担忧和恐惧,用真诚适度的表情获得他们的理解、信任与配合。
对受精神症状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折磨的患者更需要我们用倾听包容患者,用爱心感动患者,用移情理解患者,用真诚赢得患者。
我们做到了吗?你反思了吗?临床工作中许多应急情况护士是首当其冲地面对着。
许多应急措施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冷静、热情、乐观,更需要知识、技巧以至于技能的配合,因此对护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否沉着、冷静、果断、有序地配合医生抢救?面对突然冲动的患者能否机智、勇敢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当患者家属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工作,矛盾一触即发时,能否一语中的,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在这些关键的时刻,妥善处理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中,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危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稳定病情、控制病情,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文将结合实际护理体会,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
一、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危害性首先,为了更好地进行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危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机体已经衰老,往往伴随有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病症,对于高血压的耐受性也明显下降。
因此,如果不及时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引起并发症,例如脑出血、心肌梗死、肾衰竭、视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二、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执行用药计划接下来要提及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压,遵守医生的用药计划。
血压监测是判断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该配备一针式血压计,监测血压偏高时调整服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服用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改变药量或者停药。
同时,如果遇到需要替换用药的情况,应该向医生询问药品的具体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渐减少旧药的剂量,再逐渐增加新药的用量。
三、饮食调理和定期运动在日常护理中,饮食调理和定期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保证饮食的平衡性、适度进食,并且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食物。
同时,患者也应该按照医嘱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和糖分,这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垂直于地面的气动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慢跑等,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同时,患者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影响健康。
四、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往往受到退休、家庭生活变化和亲人离世等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容易造成情绪失控。
因此,患者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例如沟通、支持、关爱、疏导和激励等。
浅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前言高血压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50亿以上的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护理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了解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的饮食、运动、药物的使用以及血压的监测。
老年人因为身体的衰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容易患上高血压症状,疾病的时间会更长、更容易发生并发症,造成更大的健康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有:1.饮食——饮食应以清淡、少油、少盐、少糖、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高纤维素及蛋白质为主。
2.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老年人可以从散步、慢跑、太极等运动方式进行。
3.注意性情——心理紧张和焦虑等情绪会影响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4.注意用药——遵医嘱选择专业的降压药,在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不可随意停药或加量。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1.建立稳定的护理计划: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护理计划。
这样可以规律化的进行饮食、药物和运动等方面的管理,并且可以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2.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不稳定,需要具备一种积极的心态,信心足以激励患者战胜疾病。
家人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细心,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3.控制饮食: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的管控。
保持膳食清淡,少食高油、高盐、高胆固醇、高糖的食物,多食维生素、微量元素、高纤维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药物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按医嘱用药,确保药物的剂量、频率及要求时将用药情况与医生沟通协商。
5.定期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压及相关检查。
定期掌握健康状况,有利于进行调整与治疗。
6.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保障: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有稳定的家庭支持和医护人员的协助,尽可能提供安全的家居环境,保持心理的稳定。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士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护士,我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他们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活动对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需要充分沟通,引导患者了解血压的重要性,以及控制血压的方法,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坚定控制血压的信念,调动他们控制血压的积极性。
其次,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他们做出针对性的食物安排,限定钠、油、糖等营养物质的摄取量,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控制血压,并督促患者每天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此外,护士还应注重患者的用药状况,给予持续的服药提醒,确保患者按时服药,把服药纳入日常生活习惯,并协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因为服药不当而引起的药物浓度过量等不良反应。
最后,护士还要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关注他们的病情,给予患者时间,合理安排病情,建立沟通的信任,以便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从而达到有效的护理效果。
总的来说,护士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该从沟通、持续护
理、用药指导和良好护理态度等方面着手,以期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他们的血压,更重要的是,从而使他们拥有安全健康的生活。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体会【摘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于患者来说,进行舒适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钠食物是关键,可以有效控制血压的升高。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
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可以帮助监控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体会是帮助老年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高血压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饮食控制、作息习惯、运动、体重控制、血压测量、药物剂量、心理健康、乐观心态。
1. 引言1.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体会的重要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体会显得尤为重要。
体会舒适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钠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作息,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增强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抗疾病。
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掌握血压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疾病的恶化。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体会对于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患者和家属都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保持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2. 正文2.1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钠食物合理控制饮食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舒适护理的重要一环。
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我院2011 年5 月到2012 年5 月收治的168 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给
予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对护理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收
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护理前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36 例老年画着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95%。
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为72 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2.86%。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意思收缩压比较均
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老年人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常规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9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
01-158-01在中老年人群当中,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致死性和多发性,严重高血压可以导致老年人肾功能衰竭、脑卒中以及心理衰竭,高血压的发
生与患者平时所处的环境、遗传因素、职业以及身体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血
压非常容易引起并发症,例如肾、脑、心等病变,其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就是脑
卒中,半数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会致残,给患者极其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本研究就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1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
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为90 例,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为
78 例,年龄为71~87 岁,平均年龄为(76.3±3.2)岁。
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ISH 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护理措施1.
2.1 药物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人不
同选择不同的服用方式,最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根据效果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老年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
的范围之内。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多数都会伴有肾、心、闹等器官病变,
并且循环调节反射能力比较弱,在对降压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过度
降压的情况。
因此,在对老年患者使用药物进行降压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循序渐进
的原则,如果太过急功近利极其容易使老年患者出现昏迷或者休克的情况。
在对
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两点:一、对老年患者需要
服用的降压药进行清晰的标注,字体较大,方便老年患者辨认,并且对服用时间
和剂量进行标注,方便老年患者按时服用;二、在服药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体
征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
1.2.2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对于当今的医疗技术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当自己
的身体出现情况时都会存在着消极的情绪。
同时,一些少数老年患者因为高血压
病程长、易复发以及治疗起效慢等容易出现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这
是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
为患者尽可能提供比较舒适的医疗
环境,在采用药物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治疗,适当的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与患者进行心贴心的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
好的医患关系。
1.2.3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治疗高血压有着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
降低致死率和并发率,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老年患者饮食的过程中,在保证其有着足够营养的同时控制热量的摄入,
以低胆固醇、低盐以及高维生素的事物为主,尽量不要进食耐油、油炸食物等高
热量的食物,适当的进食肉类和鱼类食物,应该少吃多餐,绝对不能够暴饮暴食。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以
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95%,经过护理之后的
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收
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详细见表一:
3 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
长着,近些年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一半,老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所衍生的并发症与心脑等器官有着直接的关系,该病症
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十分大的威胁。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给予药物护理的同时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致死率有着明显降低的作用。
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合理用药,从而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使患者敞开心扉,感受医护人
员的关怀,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补充合理营养,同时又不会因为食物的摄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机能。
同时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改正作息时间,以此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尽量减
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威胁。
通过对本院从2011 年5 月到2012 年5 月收治的168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在护理前后有着十分明显的
变化。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
的控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1]陈素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6:454.[2]李红霞.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629-2630.[3]李冬琳,李倩.老年高血压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22:46-47.[4]刘玲.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30.[5]丁培琴.100 例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