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75.83 KB
- 文档页数:2
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消除诱发因素,预防颅内高压,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护理及药物治疗,合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结果显效33例占50%,有效11例占31.8%,无效死亡12例占18.2%。
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疗效。
【关键词】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护理颅脑损伤是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
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等;应激性溃疡泛指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其死亡率和残废率很高。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66例,进过有效护理。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性52例,女性14例,年龄在3-68岁,平均35.5岁。
1.2临床诊断颅内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3例,多发性血肿8例)合并颅骨骨折15例,脑挫裂伤5例,合并休克4例,开放性颅脑挫伤6例,合并内脏损伤3例,合并多发性骨折1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5例,砸伤14例,胃管内抽出咖啡色内容物42例,柏油样便12例,呕血10例。
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无柏油样便,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血胞比容下降,考虑有早期胃肠道出血2例。
1.3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消除诱发因素,预防颅内高压,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护理及药物治疗,合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应激性溃疡出血停止,病情明显好转,能正常进食。
有效:应激性溃疡出血量减少,但有反复发作现象。
无效:经治疗、护理后仍继续出血,排柏油样便,继而休克、死亡。
2结果本组66例,显效33例,占50%;有效11例,占31.8%,无效死亡12例,占18.2%。
3讨论3.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据文献报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关系[2],如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脑疝发生的可能;如出现针尖样瞳孔,提示有脑干损伤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或去大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患者躁动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如病人在未出现呕吐与黑便之前,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在排除外伤部位出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应及早报告医生,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措施【摘要】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
如何及早发现及有效的控制溃疡出血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3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内容,以期提高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护理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在应激性反应刺激下胃、十二指肠或者食管等发生急性溃烂并引发消化道出血[1],其病死率较高,有报道[2]病死率高达50%。
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38例颅脑重度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9例,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45岁,共有65例为交通事故致伤,占94.20%,其余4例为跌落或者撞击致伤,占5.80%。
69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例中有38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并发率55.07%。
69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脑ct 检查显示,有39例为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应激性溃疡21例,并发率53.85%;17例为硬膜下血肿,并发应激性溃疡9例,并发率52.94%。
13例为脑干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8例,并发率61.54%。
2 护理方法2.1 一般护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要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同时嘱咐患者在卧床时要将头偏向一侧以避免患者在呕血时发生窒息。
应激性溃疡患者会经常发生呕吐和呕血等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患者口腔。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道有痰应该及时清洁。
好的病房环境可以提高患者心理愉悦性,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保持病房内的通风和光照,及时的更换污染被褥。
一般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基础,做好基础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其他护理工作的护理效果。
2.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立患者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