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旅游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10.18 MB
- 文档页数:18
乡村旅游开发案例:【乌村】体验式的精品农庄乌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千年古镇。
随着乌镇古镇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推进建个大乌镇带动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乌镇国际旅游区围绕“116个小乌镇”的战略目标,依托乌镇旅游的品牌效应和虹桥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优势,启动了乌村项目。
定位于“体验式的精品农庄”乌村项目定位于“体验式的精品农庄”进行开发,强调对乡村肌理保护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农庄度假”理念,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传统生活氛围,打造成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桃花源”。
乌村,位于乌镇西栅历史街区北侧500米,系紧依京杭大运河而立的历史古村落,总面积450亩。
全村围绕江南农村村落特点,以精品农产品种植加工区、农事活动体验区、知青文化区、船文化区等构成四大板块,内设酒店、民宿、餐饮、娱乐、景观等一系列适应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配套服务设施,与乌镇东西栅景区联袂互补,是古镇古街古村落的新型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区乌镇转型大背景下的试点之作与国内其他新农村开发项目相比,乌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以及无法比拟的基因血统。
作为乌镇旅游下一期工程,乌村紧邻乌镇西栅,低于沪苏杭旅游黄金三角地的核心,坐拥中国最优质的客源基地、最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名胜,游客爆棚的5A级景点。
乌镇的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很容易辐射给乌村。
如此优质的客源地市场,估计举国上下,几乎无人能比。
2015年全年乌镇景区游客接待量应该超过800万人次。
如何在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客流分享,提高旅游体验质量,进而增加旅游频次和客单价,都是摆在乌镇旅游面前的重要课题。
乌村的开发,应运而生。
乌村代表的新型乡村旅游和庄园经济,与东栅西栅代表的古镇旅游相比较,风格自有不同。
同时,乌村提供的乡村农俗和原生态自然体验,完全可成为现有景区文化体验的补充。
这些均有助于做大乌镇全域范围的旅游经济,增强各景点的联动效应。
因此,乌村景区开发依托乌镇成熟景区大客流量,打造创新旅游体验的试验田,旨在完善乌镇全域旅游功能布局。
农村发展的新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案例农村发展的新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关注度提高,乡村旅游在农村发展中成为一片新的蓝海。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地区能够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1. 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乡土特色等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和传统产业的振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发展案例一:张家界慈利县旅游扶贫项目张家界慈利县地处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山区,曾经因为贫困而备受困扰。
然而,通过开展乡村旅游项目,慈利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在慈利县,游客可以欣赏到种类繁多的自然景点,如黄龙洞、田坪村等,也可以体验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与民俗风情。
同时,慈利县还借助互联网将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慈利县的农民逐渐转型为旅游从业者,实现了自身收入的增加。
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乡村旅游能够带来农村发展的新亮点。
3. 发展案例二: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三亚市位于中国的热带滨海地区,素有“天涯海角”的美誉。
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三亚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构建乡村旅游示范点,三亚市成功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这些乡村如波塞冬乡、水木清华等通过保护自然环境、修复传统建筑、开发农业观光等手段,将传统农村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此举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4. 发展案例三:江西婺源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婺源县作为中国著名的生态县,其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备受瞩目。
该县将生态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游客可以在婺源体验农耕、观光、休闲等各类农业旅游项目,同时还能品尝到正宗的原生态农产品。
美丽乡村案例
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持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农村基
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
宜居宜游的乡村景观。
下面是几个美丽乡村的案例:1.桂林阳朔桂林阳朔
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投资,修建了许多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同时也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今,阳朔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
生机的美丽乡村。
2.湖南凤凰古城湖南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
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为了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
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并且发展了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
客前来观光。
如今,凤凰古城已成为一个充满浪漫和文化气息的美丽乡村。
3.四川九寨沟四川九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
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当地政
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污染等,同时也发展了乡村
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如今,九寨沟已成为一个充满自然和生
态气息的美丽乡村。
总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
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才能打造出具
有特色的、宜居宜游的乡村景观。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案例安吉,那可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超级明星”呢。
以前啊,安吉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到处是小矿山、小水泥厂,虽说能挣点钱,可环境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就像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娃子。
后来,安吉人想明白了,不能这么干下去啦。
他们就开始搞起了美丽乡村建设。
他们把那些污染的小厂关停了不少,然后大力发展白茶产业。
安吉白茶那可是相当有名啊,茶叶又香又好喝。
茶园一片片的,就像绿色的海洋,风一吹,茶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唱着致富的歌呢。
而且啊,安吉还搞起了乡村旅游。
像余村,以前可是挖矿挖得千疮百孔的,现在呢?它成了游客们超级喜欢的地方。
村里的房子都被改造成了漂亮的民宿,住在里面,清晨能听到鸟儿叽叽喳喳叫,推开窗就能看到青山绿水。
游客们可以去参观矿山遗址公园,看看曾经挖矿的地方是怎么一点点变身的。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竹林,安吉人在竹林里做起了竹制品加工的生意,从小小的竹筷子到精致的竹工艺品,应有尽有。
一提到婺源,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吧。
婺源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那可是相当有自己的一套呢。
婺源有好多古村落,像篁岭。
这个村子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
以前啊,这些老房子就那么破破旧旧地在那儿,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没什么生气。
后来呢,婺源人就开始打旅游的主意。
他们把篁岭打造成了一个“晒秋”的网红打卡地。
每到秋天,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晒着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从远处看,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
游客们都纷纷跑来拍照,这个小村子一下子就火了。
而且,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更是不得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就像金色的地毯,游客们像小蜜蜂一样涌进来。
当地村民呢,就开起了农家乐,做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像糊豆腐、粉蒸肉之类的。
那些老房子也被改造成了特色民宿,游客们住在里面,感受着古老建筑的韵味。
村里还搞起了民俗表演,什么傩舞之类的,把传统文化也传承了起来。
婺源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村子变得漂亮了,还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盘活了,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以下是一些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优秀案例的分享:
1.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该区通过千万工程,实施了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包括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该区通过千万工程,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旅游项目,包括乡村民宿建设、农家乐发展、农产品加工等。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该区通过千万工程,实施了一系列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包括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等。
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4.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该区通过千万工程,实施了一系列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电商发展等。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在千万工程的支持下,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旅游、整治农村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等方式,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ode":0,"msg":"请求出现异常","data":{}}。
一、经验借鉴(一)桐庐美丽乡村:设计先行,重点示范1、概述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距杭州城区约80公里,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
县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自然地形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主。
常住人口40.2万人,县城常住15万人,财政收入30.3亿元,地方财政17.19亿元。
桐庐区位与美丽乡村精品带2、特色经验⏹制定科学的定位与可操作的计划,实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战略。
⏹完善村庄导则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
⏹将保护乡村地域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在设计-改造-管理的全过程中。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塑造。
⏹凸显重点村打造示范样板,“不以规模拼大小、只以精致论高低”。
桐庐美丽乡村现状图(二)安吉美丽乡村:产村联动,全面铺开1、概述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距杭州约60公里,距上海和南京约200公里,是长三角经济区新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县。
北倚天目山,森林覆盖率达71%,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
2009年GDP159亿元,人均GDP5120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43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319元,已连续多年增长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吉区位与美丽乡村规划2、特色经验⏹从县域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县域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与设施。
⏹注重乡村产业与本地要素的结合,培育“竹文化”等生态文明品牌。
安吉美丽乡村现状图(三)仙居美丽乡村:绿色农产,推广品牌1、概述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县域面积 2000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辖 700 个行政村,是浙江山区欠发达县。
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 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至杭、甬、温 2-3 小时。
2009 年仙居生产总值 82.9 亿元,财政总收入 9.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976 元(低于浙江平均水平 303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落后临安和安吉 4-5 年。
智慧旅游经典案例:四大乡村旅游经典案例,教你在乡村土地上玩嗨!随着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升级的变化趋势,乡村旅游走进了时代舞台,许多乡村借助旅游实现了转型升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极大带动了经济水平的增长,这背后是什么样的旅游经营模式与发展策略在支撑?今天通过四个经典案例为大家揭晓乡村旅游成功的秘诀。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因其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与人文历史底蕴原因,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旺季时民宿高达1500元每晚,但仍一房难求,可见其经营之火爆。
据统计,2017年德清县以民宿经济为龙头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58.3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实现直接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幅达36.7%,可见民宿产业之火爆。
2007年之前,莫干山镇依然秉持着传统老旧的地方经济发展路径,以当地农业与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为主要生存方式,很多当地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这种情况直到2007年,被前来游玩的南非籍人士高天成改变。
高天成被当地的自然环境吸引,找到了商机。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
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带动了、老树林、枫华等一批“洋家乐”的民宿兴起。
在2007年到2018年的时间里,莫干山依据市场需求方向与创新发展,不断更新发展、经营模式,并对民宿群有所扩建或改造。
最开始以“裸心谷”为核心,对当地老旧传统建筑、民居进行改造,是最原始的乡村原生民宿形态;紧接着莫干山对民宿进行了加建,且由传统乡村民宿走向精品化、高端路线,注重民宿设计的现代感,也吸引了大批年轻客群;最后阶段莫干山开始走酒店化、标准化路子,在提供特色化民宿服务同时,加设了酒店业务。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
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
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孝感市三利村为例摘要:孝感市孝南区三利村邓杨家湾规划设计通过对美丽乡村的概念解读,确立了“寻根溯源,美丽乡村”的规划主题。
通过对场地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孝感市当地文化和乡村农耕文化,将生态城镇建设与美丽乡村融合,完善乡村的生态景观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引导乡村经济、文化传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丽乡村、三利村、规划设计、生态旅游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Beautiful Rural Landscape ————Take Sanli Village in Xiaogan city as an Example Ab stract:Through the concept of the beautiful rural,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sanli village in Xiaonan area which is in Xiaogan city has established the theme of Roots Back and Enjoy Lif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ite ,We combine the local culture of Xiaogan city and the culture of rural farming, and then mix Eco-town construction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We will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landscape and public services about beautiful rural, to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logical tourism .Key word: Beautiful Rural; Sanli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Ecological Tourism目录文献综述 (1)前言 (2)背景篇 (3)1 宏观背景分析 (2)2 美丽乡村建设分析 (3)3 孝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设计篇 (4)4 基址分析 (5)4.1区位分析 (5)4.2现状分析 (6)4.3态势分析 (7)5 概念设计 (8)5.1 设计原则 (8)5.2 设计依据 (9)5.3 设计目的 (10)5.4设计概念 (10)6 总体规划 (10)6.1 平面总图 (11)6.2 交通规划 (11)6.3 植物规划 (12)6.4 功能分区 (13)6.5景观节点 (17)结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文献综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农村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分支,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搞好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
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
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遇到问题当即处理和解决,反应灵活且高效的办事机制让企业负责人感受到了服务型政府的主动作为。
《小康》记者在该企业的实地走访中看到,宽敞的厂房内,一块块板材从生产线上输出,工人们忙碌地将其搬运、打包、装车,部分新增设备进入最后的调试中的各部门协调,更重要的是能让企业深切的感受到被重视。
他提到项目现场除了生产工人的身影外,杨集镇镇领导熟悉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企业。
李浩觉得,有别于过去企业办事天天找政府的繁琐,如今企业负责人不出门就能有镇干部对口帮扶、解决问题,过亿元项目4个(宁丰木业为代表),新开工过5000万元项目7个,新竣工过5000万元项目4个。
现代农业助力经济发展强农富民行动也是帮助杨集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行动让农游客在潮河湾油菜花田游玩。
实施,“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已初步形成,利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小乔圩千亩生态农业园和沂河淌万亩观光农业园初具规模。
来到杨集镇利华村的大唐灌云农光互补光伏10MWp项目,《小康》记者一行看见约350亩的农用地上都铺杞、葡萄、大樱桃等水果,兼具观赏和采摘功能。
而且,建设2.8万平米的试验示范温室,主要种植蔬菜等高效农作物,全部采用保护地栽培,包括部分无土立体栽培。
还可以配备休闲旅游设施,打造生态观光农业。
”谢军说。
入户、4152个低收入人口脱贫,1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
潮河湾试运营吸引超5万游客说起杨集镇,人们就会想到这个苏北小镇上的潮河湾、生态农场等景点。
正是初夏时节,一个下着雨的日子,宁丰木业车间数量的拳头产品,拳头产品有助于提升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
潮河湾因潮河贯通景区南北且河面自然形成反“S”状而得名。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杨集镇潮河湾景区建设之初的定位便立足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以亲水为主线,以生态为基础,欲打造灌云首届油菜花节,众多周边县市游客前去观光赴会,吸引超5万名游客。
杨集镇政府工作人员向《小康》记者介绍,目前,景区规划核心区占地1066亩,其中水体面积900亩、油菜花等花卉观景带3000多亩,景区累计投资目前已经超过11600万元,计划杨集镇党委书记李明接收《小康》杂志专访。
80个美丽乡村建设经典案例,乡村振兴就要这样搞理想⽥园⽣活重构乡村美学认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宜居空间中国最美的80个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和⼤家⼀起分享美丽乡村建设项⽬盘点01南岸美村乡村⽣态博物馆,成都东南⼤学建筑运算与应⽤研究所 + 东南⼤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建筑师读取了川西林盘的建筑和景观特征,在原有农舍的基础上进⾏优化和扩建。
设计的理念是尊重乡村原有的院落围合的建筑形式与树⽊围绕村舍的⽥园景观,挖掘原⽣态的乡村记忆,并为村民提供阅读,集会和村党群办公场所。
02⽥园东⽅⼆期,⽆锡袈蓝建筑相对于⼀期作为完整的乡村发展模型⽰范,⼆期的建设,更关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与商业发展协同。
按照现代⽂旅与商业空间组织动线,构建出包含两个⽥野乐园和⼀条主题商业街的娱乐体验与休闲消费融合的新形态⽥园⽂旅⼩镇中⼼。
03安仁华侨城南岸美村⽼酒坊改造,四川乡伴朱胜萱⼯作室华侨城南岸美村乡村客厅位于⼤⾢县清源村,建筑原为废弃的酒坊。
设计团队提出“轻介⼊·在地化”的设计思路,通过⽼酒坊改造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探索安仁特⾊乡村振兴路径。
设计将项⽬定位为乡村客厅,如何通过设计在原有建筑中引⼊展陈、会议、接待、办公等功能,成为改造关注的重点。
对酒⼚的衰败外壳进⾏集中整治并优化了室内空间,将原有的⽣产区域改造为会展⼤厅、⽂化展区、休闲吧馆、创客学院,并新增了丛林餐厅,打造了⼀处建筑、⽥园、游客可以同步进⾏“多维呼吸”的公共空间。
04云上西棠⽥园度假综合体-⼴东澳⼤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本项⽬位于江门市蓬江区⼤雁⼭脚下⼀个僻静的村⼦旁。
设计开展之初,设计师就确⽴了利⽤场地中丰富的⽔体及原⽣植被资源,⼤⾯积采取轻度维护的原则和理念,从⼭林、河塘、湿地、路径等四个⽅⾯着笔,体现对原⽣态的延续。
05乡村住宅,⾥斯本HBG Arquitectos项⽬旨在将客户家族产权下的历史住宅改造成带有独卧的舒适度假房,并在需要时为家庭聚会提供⾜够的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一)自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
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
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0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