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9
2024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10篇1.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篇一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这一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个人工作总结教师年终总结党建年终总结,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元旦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青原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学校: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心小学年级班级:三3班。
一、组织领导制度1.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学校留守儿童工作的全面领导。
2. 设立留守儿童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措施。
3. 明确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确保留守儿童工作顺利进行。
二、统计报送制度1. 每学期开学初,各班级班主任、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做好造册统计并及时上报学校。
2. 学校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规范的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和电子报表,及时上报教育局资助中心。
3. 留守儿童的统计报送要做到及时、准确、具体,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三、关爱制度1. 加强亲情教育。
学校要教育引导外出务工家长切实担负起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努力使留守儿童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 提高教师关爱意识。
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
3.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以便更好地开展关爱工作。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除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四、教育管理制度1. 实施监护合同制。
家长外出打工前与代理监护人签订《留守儿童代理监护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加强代理监护人的责任心。
2. 开展专题教育。
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体验父母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道德教育等,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3.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加强与家长、代理监护人的联系。
4. 实施帮扶制度。
学校和班级要努力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家的温馨。
留守儿童之家档案材料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与管理制度1.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
2.充分利用寒暑假、春节等留守儿童家长回家之机,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家长会等,传播科学文明的家教知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法制宣传。
3.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分类教学的形式,抓好临时监护人专项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对年岁大、离校远的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办村(居)家长分校和家访形式送教上门。
4.要求家长与学校或临时监护人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
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
2.留守儿童家长每两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主要节假日回家团聚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202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1根据上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乡于开学期初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现将这一学期以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教管中心要求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优先关爱留守儿童。
对在校留守儿童给予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帮扶上的优先照顾。
多献上一份爱心,想方设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让他们与正常的儿童一样健康茁壮成长.如在住宿生安排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青春咨询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贫困生资助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学习辅导方面,留守儿童优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5、开通爱心电话和爱心视频,让孩子能到家园与父母交流,增进感情。
家园每周末对孩子开通爱心电话爱心视频,让孩子通过登记就能和父母通上电话,通过与父母约好上网时间就能和父母见一面,这样大大缩短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心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
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
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特制定以下留守儿童跟踪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内外得到全面关爱。
2. 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4. 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度内容1. 管理机构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留守儿童跟踪制度,协调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2. 跟踪方式(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学习状况等,以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2)定期家访。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方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心理压力。
(4)加强课堂关注。
教师应关注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
(5)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 家校沟通(1)建立家长联系卡。
班主任将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告知家长,便于家长与学校保持联系。
(2)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开展家长培训。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孩子。
4. 教师职责(1)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
(2)科任教师关注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
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做法上蔡县东岸乡东岸小学五(1)班(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每学期初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儿童温暖。
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定期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
班主任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
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注重对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平时具体做法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爱是渴望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多种手段安排其与父母进行沟通,不定期用学校电话与父母通话,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与父母视频聊天,给学生建立一个温馨的情感长廊。
姓名周涛性别男出生年月2005.02.24民族汉族家庭详细住址入学时间班主任张蕴班主任电话就读学校及班级校长杨成龙校长电话182********辍学情况辍学时间辍学年级现在去向第一次时间劝返人劝返结果向乡镇政府报告时间第二次时间劝返人劝返结果姓名年龄36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姓名年龄30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体状况杨洪梁60文盲务农健康无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张蕴27大专教师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电话电话无本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困难注:1.本卡由留守儿童家庭所在村(居)委会配合辖区学校填写,应实事求事准确填报。
2.学校对辍学生进行劝返工作至少两次,在第二次劝返后第三天仍未到校的向学校报告,学校 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向乡镇政府报告。
3.配合乡镇政府继续做好跟踪劝返工作。
4.本表一式四份,乡镇政府、学校、村(居)委会和学校各一份。
所在村(居)委会支书或主任姓名朱强139********所在村民组长姓名吴维辉“一帮一”情况工作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维新第一小学152********家庭其他成员工作或学习单位与留守儿童关系委托监护人情况与留守儿童关系联系电话外祖孙无有无委托书现居住详细住址维新镇维新村中街组云南干服务业母亲情况杨兴敏小学无现务工单位云南干服务业维新一小 二年级(1)班劝返情况父亲情况周训兵初中152********现务工单位学校名称:维新第一小学 填表时间:2013年10月29日 编号:20120101001基本情况贴照片处维新(镇、办事处)阳光村张家寨 组 号入学情况2012.09152********姓名熊文林性别男出生年月2004.03.05民族汉族家庭详细住址入学时间班主任张蕴班主任电话就读学校及班级校长杨成龙校长电话182********辍学情况辍学时间辍学年级现在去向第一次时间劝返人劝返结果向乡镇政府报告时间第二次时间劝返人劝返结果姓名年龄43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姓名年龄41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体状况熊明光65文盲务农健康无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张蕴27大专教师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电话电话152********维新一小 二年级(1)班劝返情况学校名称:维新第一小学 填表时间:2013年10月29日 编号:20120101002基本情况贴照片处维新(镇、办事处)水落冲村坡头上寨 组 号入学情况2012.09父亲情况熊光华初中150********现务工单位浙江干服务业有无委托书现居住详细住址维新镇维新村中街组母亲情况高飞小学无现务工单位浙江干服务业“一帮一”情况工作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维新第一小学152********委托监护人情况与留守儿童关系联系电话祖孙无无家庭其他成员工作或学习单位与留守儿童关系本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困难2.学校对辍学生进行劝返工作至少两次,在第二次劝返后第三天仍未到校的向学校报告,学校 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向乡镇政府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推进,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
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关爱,性情孤僻、任性;纪律观念差,违法违纪现象严重;厌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无人监护,生活不规律,安全无保障等等。
可见,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
时下,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特殊使命,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扛起这份重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在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广大班主任同志共勉。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基本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儿童以更多温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
作为班主任,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爱,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及时去找老师。
2023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023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
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
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
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024年学校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关于积极推进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班级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及实际需求,旨在充分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措施和策略。
我们将狠抓落实,致力于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评制度,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1. 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得到全面、认真的贯彻落实,特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该小组将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家长信息、监护人信息等关键内容。
学校将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或变更联系卡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共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 实施“三个优先”关爱策略(1)学习上优先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进行分类分组管理,明确每位任课教师的帮扶责任。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帮扶计划。
同时,为每位留守儿童确立一名学习帮手,定期检查帮扶情况并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注与照顾,确保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及时帮助和关爱。
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并悉心照料;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特色活动。
通过活动愉悦其身心并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