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词的基本义一、词的本义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由一个或几个音节构成。
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词,是代替某些名称或名词的东西或名词的东西。
比如说:“老虎”,古代人就叫它做“虎”;“苹果”,古代人就叫它作“苹”,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二)有时候,一个名词后面可能还带上一个“子”字,那么“老虎的儿子”也可以说“老虎的子”。
二、词的引申义 1.有些事物,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质,一方面表示它有什么特征或属性,另一方面又表示这些特征和属性的范围有多大。
2.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种事物的某个特征或属性常常要反复出现,为了使用方便,人们把这类特征或属性说成是事物的“固定形式”或“标准形式”,或者干脆说这个事物就是这样的。
3.这类特征或属性虽然在同一事物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对于同一事物来说,它的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是必要的,都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三、词的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借用其他词语中的部分语素或语素,赋予新的内容,使这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指示的意义有了明显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四、词的象征义 1.在艺术作品里,词往往被当作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
在汉语里,凡是用词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必须符合词汇系统的要求。
2.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和“江山如此多娇”中的“江山”就都属于象征义。
五、词的色彩义(一)多数名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常常具有某种色彩义。
此外,名词的数量范畴也是词的色彩义的一种体现。
比如“九州”这个词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用来泛指我国疆土的九个行政区域。
(二)在社会生活中,词汇系统通过大量使用某些专门名词或术语,使之更加具有某种固定的颜色或性质。
比如“整体性”、“倾向性”等等。
六、词的范畴义 1.把概念、事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就是词的范畴义。
2.例如:“母亲”,可以分解为“女”和“子”两个概念,“母亲”就是“母女关系”这个范畴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母亲”。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复习资料
一、本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
兵:武器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努力从事
3、夫子至于是邦也。
邦:国家
4、以立田里。
里:闾里,住处
5、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僵仆跌倒
6、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郊:古代距离国都百里以外的地区
7、有高墙深宫。
宫:房屋
8、百川灌河。
河:黄河
9、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水域的岸边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闻:听到
11、树势五谷。
树:种植
12、陈良,楚产也。
产:生
13、国中无伪。
伪:欺诈
1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肖:骨肉相似(不肖:不贤,不善)
15、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间:缝隙
16、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城:城墙
17、俊杰廉悍。
悍:勇敢俊杰:才能出众的人
18、不一引手救,反挤之。
挤:排
19、吾少孤。
孤:幼年丧父
20、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毁坏
21、吾未晡食。
晡:申时食(吃晚饭)下午三点~五点
22、泾洲野如赭。
赭:赤土。
2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
致:送币:束帛(古代礼物)
24、历亭障堡戍。
历:经过,到过
25、始构堂而奠焉。
构:架材盖屋
26、三宿而后出画。
宿:住宿
27、不省所怙。
怙:依靠
二、引申义
1、三进及溜。
及:到达
2、君子务本。
本:基础
3、过则勿惮改。
过:超过应有的限度,犯错误。
4、父没观其行。
没:死。
5、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
术:方法、技艺
6、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举:推荐、选拔
7、虽然,未闻道也。
闻:通晓
8、门人治任将归。
任:行装
9、疆以其所不能为。
疆:强迫
10、迟速。
迟:缓慢
11、在缧绁中。
缧绁:囚禁
12、养生亡所不致。
亡:失去,没有
13、仅如毛发比。
比:一样(同类)
14、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精美的食品。
奠:傺品
15、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窜:匿,偷偷。
16、皆康疆而早世。
疆:身体强壮
17、彼苍者天,曷者有极。
极:尽头
18、原奉教。
奉:接受
19、如太尉请。
如:顺从
20、因谕曰。
谕:开导
21、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戢:管束、约束
三、假借字
1、庄公寤生。
寤:“牾”的借字,逆生
2、无使滋蔓。
无:“毋”的借字,不要
3、无庸,将自及。
庸:“用”的借字,不用
4、永锡而类。
锡:“赐”的借字,给予
5、自诒伊。
诒:“贻”的借字,给予
6、桀石以投人。
桀:“揭”的借字,举起
7、不介马而驰之。
介:“ ”的借字,系马尾
8、书策稠浊。
策:“册”的借字,泛指文书、政令
9、羸滕履。
羸:“累”的借字,缠绕、捆绑
10、面目犁黑。
犁:“黧”的借字,黑里带黄的颜色
11、状有归色。
归:“愧”的借字,惭愧、羞愧
12、黄金万溢。
溢:“镒”的借字,二十四两为镒
13、方将其。
:“修”的借字,整治
14、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
单:“殚”的借字,尽
15、选贤与能。
与:“举”的借字,推举
16、蛾子时术之。
术:“述”的借字,学习、实践
17、夏楚二物。
夏:“榎”的借字,树名,即山楸。
18、谷无以盈将恐竭。
竭:“渴”的借字,枯涸
19、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之。
后:“後”的借字
20、自以比于天地。
比:“庇”的借字
21、人卒九州。
卒:“萃”的借字,聚集
22、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毫”的借字,动物身上的细毛
23、行旅皆欲出于王之。
:“途”的借字
24、放辟邪侈。
辟:“僻”的借字,行为不正
2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斑”的借字,须发半白
26、为丛驱爵者。
爵:“雀”的借字
27、然则从人之性。
从:“纵”的借字,放纵
28、今当试去君上之势。
当:“尝”的借字
29、大意无所拂悟。
悟:“忤”的借字,抵触、忤逆
30、若人有婴之者。
婴:“撄”的借字,触犯、碰到
31、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信:“伸”的借字,屈伸
32、三年不蜚又不鸣。
蜚:“飞”的借字
33、诸侯振惊。
振:“震”的借字
34、髡尝在侧。
尝:“常”的借字
35、糜财单币。
单:“殚”的借字,耗尽
36、厚葬以鬲真。
鬲:“隔”的借字,妨碍、阻隔
37、则听讼不闻。
讼:“诵”的借字,高声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