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 格式:pptx
- 大小:161.04 KB
- 文档页数:68
第三章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
审计目标指的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审计方法指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一、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的评价。
首先,审计的基本目标是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即确保财务报表中记录的事项是真实可信的,反映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绩效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
其次,审计还要评价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即财务报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最后,审计目标还包括评价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即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否合理、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为用户提供了决策所需的可靠信息。
二、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程序、抽样方法和审计证据等。
首先,风险评估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对企业的了解和分析,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其次,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审计人员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格性,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改进或增强。
再次,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根据统一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和验证,以获得相关的审计证据。
此外,抽样方法是指在进行大规模审计工作时,通过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检查,从而推断整体的情况。
最后,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程序、抽样方法和其他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和评估,来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三、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关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方法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
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的方法和手段,而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则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具体体现。
首先,审计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着审计人员如何制定审计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其次,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够对审计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例如通过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个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A.存在或发生B.权利和义务C.完整性D.表达与披露2.甲公司将2005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4年度的会计报表,则其2004年度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认定是()。
A.总体合理性B.估计或分摊C.存在或发生D.完整性3.在下列针对各项目的审计程序中,()最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实现对该项目的总体合理性目标A.对年末存货实施全面的监盘B.对某笔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C.对全年短期借款利息支出进行详细计算D.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分析性复核4.在注册会计师对下列各项目分别提出的项目目标中,()是完整性目标A.有价证券的市价是否予以列示B.长期投资是否超过净资产的50%C.购货的借贷双方是否在同期入帐D.实现的销售是否登记入帐5.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在()之前起草A.签订业务约定书B.外勤审计工作C.了解被审计单位D.接受客户委托6.审计计划应由()编制A.主任会计师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C.审计项目负责人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7.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和批准A.部门经理B.所长C.审计项目负责人D.业务负责人8.下列哪项属于具体计划的审核内容()A.审计小组成员的选派和分工是否恰当B.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C.对重要性的确定是否恰当D.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否恰当二、多项选择题1.“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的内容有()A.总值估价B.净值估价C.会计估计合理性D.披露恰当性E.计算精确性2.审计总目标的演进依次经历了下列哪几个阶段()A.揭弊查错B.验证财务报表公允性与揭弊查错并重C.验证偿债能力D.验证财务报表公允性E.验证报表正确性3.审计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侧重验证存在性目标。
A.存货B.短期借款C.应收账款D.现金E.应付账款4.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存货项目时,能根据“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审计目标有()。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进行审计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即审计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审计目标的设定,可以明确审计的范围和方向,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审计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发现错误和不合规行为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企业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和不合规行为。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的检查,以及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来判断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财务报告。
1.2 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还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以及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的了解,来判断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
1.3 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还会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
审计人员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报告过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完成审计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审计范围和目标。
审计人员会与企业管理层讨论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的组织和运行情况,以及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事项,从而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2 收集和分析审计凭证审计人员会收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审计人员会仔细检查财务报表和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文件,确保其是否一致和合理。
2.3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会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他们会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