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集锦
- 格式:docx
- 大小:13.6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小苹果树请医生活动目标1.喜欢安静倾听文学作品.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1.故事挂图2.幼儿收集各种鸟的图片、图书。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幼儿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边进教室安静坐好。
问幼儿红红的苹果长在哪里呢?出示两棵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两棵树的不同。
2.猜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谁能为老苹果树治病呢?二、基本部分1、幼儿安静地欣赏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树婆婆看病,它们能给树婆婆看病吗?(3)谁会给树婆婆看病呢?啄木鸟是怎样为树婆婆看病的呢?请幼儿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4)这个故事里有谁帮助了别人?(5)启发幼儿说一说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4、了解鸟类的特殊本领。
(1)幼儿看挂图,说出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
(2)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各种鸟及鸟的图片,说一说鸟的本领。
5、启发幼儿思考并互相交流保护鸟类的办法。
三、结束部分鸟儿们知道小朋友这么喜欢它、爱护它,它们非常高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学小鸟飞出去一起做游戏吧!活动延伸在表演区中,播放《小苹果树请医生》故事磁带,让幼儿尝试根据故事内容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响亮的大鼓目标1、通过故事《响亮的大鼓》感受春雷,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材料与环境创设1、教师:改编新教材故事《响亮的大鼓》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前期活动照片布置而成的版面。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集锦教学目标: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狮子、老鼠各一个)、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一、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
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
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二、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1、演示故事第一段:狮子在睡觉,一只从没有见过狮子的小老鼠出来玩,发生了什么事?2、依次演示动画:狮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画面“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怎么做?怎么说?(恶狠狠)幼儿学学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后吓得怎样?(吓得发抖)怎么求大狮子的?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会有什么表情?为什么会笑?狮子会说什么?狮子放了老鼠后,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3、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4、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三、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四、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1、幼儿分组讲述故事2、为什么大狮子和小老鼠能成为好朋友的呢?这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呀?总结:大的有大的本领,小的有小的用处,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五、为故事取名字六、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七、延伸活动:表演故事教学反思: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大全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丰富词汇:砸、砍、扛、插、吸。
3、体验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悦感。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视频《癞蛤蟆吃西瓜》、西瓜教具若干、癞蛤蟆、青蛙教具、一根竹管、教学挂图指导要点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指导要点:通过聆听故事、观察图片、启发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活动过程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导入活动夏天来了,小朋友都爱吃西瓜。
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么吃西瓜的。
有一只癞蛤蟆,它种了一块西瓜地。
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了好多吃西瓜的方法,最后它是怎么吃到西瓜的呢?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癞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吗?故事里有谁?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现在再来听一遍吧!3、结合图片,分部分理解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癞蛤蟆心里真着急”)提问:癞蛤蟆种的西瓜长的怎么样?(学习并用动作表达: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方法,心里真着急啊。
请你们帮帮癞蛤蟆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进述)我们现在来听听癞蛤蟆有想到了哪些办法。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第一天”到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提问:有谁来帮癞蛤蟆想办法了?青蛙想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丰富词汇:砸、砍、扛)我们来看看癞蛤蟆有没有吃到西瓜。
(3)读讲故事至最后,提问后来癞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它是怎么吃的?谁来学一学?(学习动词:插、吸)现在我们来看看《癞蛤蟆吃西瓜》的视频。
(4)观看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提问:视频我们看完了,癞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西瓜汁。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集锦【三篇】目标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准备:幼儿用书,投影仪。
过程: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2、学习诗歌(1)师: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在这美丽的画报里呢!(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诗歌。
3、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1)师:在秋天的画报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帮幼儿理解,并学说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3)教师:是谁钻进了果园,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呢?(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1)师:秋天的树林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启发幼儿替换诗歌中的水果的名称。
附诗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彩色的画报。
活动反思:在本活动的开始,我利用课件引出诗歌的主要内容: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因为课件中的水果颜色更贴近诗歌中的词汇: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我是这样引出课题的:播放课件第一页“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这是一本书)这本书里有些什么好看的画、好听的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红彤彤、黄澄澄”两个词孩子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活动刚刚开始,孩子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到第三个苹果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明显下降,我想原因有二:一,课件里苹果的外形特征不很明显,颜色也不很形像。
二,金灿灿这个词比较抽象,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比较难。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锦集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锦集,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小猴子掰玉米】活动目标:1、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意境,萌发对故事的兴趣。
2、能大胆创编动作,并积极参与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及想象力。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故事音乐、录音机、图片、动物头饰等活动过程:1、导入:引出故事的主人翁“小猴子”,出示小猴图片及模仿小猴子。
2、欣赏故事:提问幼儿故事里的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师:小朋友,故事里你们听到了什么?有谁呢?在干什么呢?幼儿:有小猴子,要去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3、以问答方式游戏引出图片。
师:“刚刚故事里面,小猴子首先到了什么地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印象,学会结合内容找到图片的顺序并复述故事内容。
(玉米地里——桃子树——西瓜地里——兔子)4、结合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及表情,巩固理解故事内容。
5、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6、活动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动延伸:请幼儿课后把故事的情节简单地用图画表达出来,然后制作成小图书与同伴进行分享。
附:故事《小猴子掰玉米》附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老鼠和大老虎】活动目标:1.知道朋友相处时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2.懂得要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集锦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
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课件集锦,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老鼠和大狮子】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狮子、老鼠各一个)、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
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
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
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1、演示故事第一段:狮子在睡觉,一只从没有见过狮子的小老鼠出来玩,发生了什么事?
2、依次演示动画:狮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画面
“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怎么做?怎么说?(恶狠狠)幼儿学学
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后吓得怎样?(吓得发抖)怎么求大狮子的?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会有什么表情?为什么会笑?狮子会说什么?狮子放了老鼠后,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
3、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4、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
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三、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四、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1、幼儿分组讲述故事
2、为什么大狮子和小老鼠能成为好朋友的呢?
这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呀?
总结:大的有大的本领,小的有小的用处,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五、为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七、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
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
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
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
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
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
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
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七彩蜡笔鼠】
活动目标:
1、在猜猜、听听、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帮助。
初步懂得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2、能大胆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并愿意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笔一支,白纸若干,蜡笔小老鼠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师:幼儿园里有一个玩具柜,请小朋友猜猜玩具柜里有些什么玩具?
(幼儿猜测)
2、师出示小图片七彩蜡笔鼠:这是一只七彩蜡笔鼠,是蜡笔做的,个子很小,谁也不愿意和它玩。
但是后来大家都愿意和它玩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一起来听故事。
二:初步感知故事
1、师讲述故事后提问: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2、小朋友没有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跟蜡笔鼠玩,后来大家都和它成好朋友了呢?
三: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师边讲边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故事的大概情节画出来。
2、七彩蜡笔鼠是怎么帮助大家的?
3、帮助了大家七彩蜡笔鼠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了,怎么办呢?
4、是谁帮助了七彩蜡笔鼠?是怎么帮助它的?
四:续编故事
1、七彩蜡笔鼠还会碰到谁?它会怎么样去帮助别人呢?
2、请幼儿同伴之间互相讨论。
教师个别倾听、指导。
3、请个别幼儿上来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七彩蜡笔鼠的故事画下来,老师帮助幼儿订成一本故事书,放在区域中让幼儿阅读讲述。
活动反思:
《七彩蜡笔鼠》是一个关于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故事,内容贴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生活。
本次活动我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逐一对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
活动一开始并没有将故事的结尾告诉幼儿,而是不断地制造疑问,让幼儿始终都参与思考,愿意开口表达。
小朋友对其中的二个问题特别感兴趣。
一、你们看,七彩蜡笔鼠真的个子很小,玩具柜里的朋友都不愿意和它玩,你们愿意和七彩蜡笔鼠一起玩吗?(愿意或不愿意)为什么?这时,我把准备好的小教具“七彩蜡笔鼠”拿出来,给小朋友们观察。
小小的“七彩蜡笔鼠”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和怜悯,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要爱它、保护它、愿意和它做好朋友的情感。
此举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玩具关在柜子里,有什么办法让玩具出去玩?小朋友想了许多的办法,如:小猫爪子抓;小鸟、小老鼠的尖嘴啄、咬;小羊、小牛用角顶,或用身体撞;盛天爱还将小朋友的话概括在一起来回答。
之后,请小朋友将所有的图片连起来完整地欣赏,小朋友听得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