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脏器纤维化病变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1.76 KB
- 文档页数:7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摘要】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抗纤维化作用。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功能。
机制探讨发现,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基因表达等途径发挥作用。
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治疗领域的新希望。
【关键词】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抗纤维化作用,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机制探讨, 前景展望, 研究意义, 临床应用, 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是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正常的肝组织被疤痕组织所替代,最终形成肝硬化。
目前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有限,往往效果不佳。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抗肝纤维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深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效果,并展望其在临床治疗肝纤维化中的前景。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选择。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主要成分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2.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评估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可能的作用机制,例如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炎症因子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4. 展望扶正化瘀胶囊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推动。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开发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和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贡献。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疑难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被称为“慢性肺癌”。
目前,其治疗仍处于困境,除肺移植以外,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为主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作用不理想、且副作用大。
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表明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多方面发挥作用,使机体阴平阳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文献综述;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0)08-0023-03Abstract:Themortalityrateo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ncreaseobv iously,whichisoneofrefractorydiseases,called “chroniclungcancer”.Westernmedicinehavenoeffectivemeth odexceptlungtransplantion.Thetreatmentmethedofglucocorti coidsandimmunosuppressionislessusefulandmoresideffect.Ma nydocumentshaverecordedtha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as uniqueadvantagefortreatingit.Keywords: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LiteratureReview;ResearchProgress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出现于成年人,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interstitialpneumonia,UIP)[1]。
莫司汀类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肺纤维化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中的纤维结缔组织增加,导致肺功能受损。
莫司汀类药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在治疗肺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莫司汀类药物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莫司汀类药物属于ATP酰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GF-β和PDGF等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减少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纤维母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从而有效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
目前,莫司汀类药物主要包括莫司汀、胃上皮肽及相关的药物。
首先,莫司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纤维化。
莫司汀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已被证明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系统性硬皮病相关肺纤维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研究表明,莫司汀能够降低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并且能够减少疾病进展的风险。
此外,胃上皮肽等莫司汀类药物也被应用于临床试验中,初步结果显示其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
其次,莫司汀类药物在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莫司汀类药物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沉积,并且对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肺血管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莫司汀还能够通过抑制TGF-β等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纤维化细胞上的胶原合成,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深入理解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此外,莫司汀类药物还被研究用于联合治疗肺纤维化。
一些研究显示,将莫司汀类药物与其他抗纤维化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例如,一项临床研究发现,联合应用莫司汀和免疫抑制剂能够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肺纤维化的死亡率。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莫司汀类药物作为肺纤维化治疗的辅助药物具有潜在的疗效。
尽管莫司汀类药物在肺纤维化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莫司汀类药物的适应证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哪些患者最适合使用该药物。
桃红四物汤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喻玉林文尚张敏轶张璋谢辉郭锦材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摘要〕桃红四物汤是中医学经典名方,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近年来,其抗纤维化作用备受关注。
桃红四物汤具有抗肝纤维化、抗肾纤维化、抗肺纤维化、抗心肌纤维化及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作用。
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sma和mad相关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sma-and mad-related protein, smads)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 PI3K/PKB)信号通路、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途径进行干预。
桃红四物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对其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纤维化疾病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纤维化;作用机制;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10.027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fibrosis effects of Taohong Siwu Decoction and its mechanismYU Yulin1,2, WEN Shang1,2, ZHANG Minyi1,2, ZHANG Zhang1,2, XIEHui1,2*, GUO Jincai1,2*1.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2. Changsha Stomatological Hospital,Changsha, Hunan 410006, China〔Abstract〕 Taohong Siwu Decoction is a classic formula in Chinese medicine,which ha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its anti-fibrosis effec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o be concrete, Taohong Siwu Decoction has the effects of fighting against hepatic fibrosis, renal fibrosis, pulmonary fibrosis,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oral submucosal fibrosis. The anti-fibrosi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mainl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and sma- and mad-related protein (smads) signaling pathway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 (PI3K/PKB),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ctivity, and other pathways for intervention. To sum up, Taohong Siwu Decoction can play the anti-fibrosis role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and multiple targets, which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sis disease. The anti-fibrosis effects and mechanisms have thus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fibrosis disease.〔Keywords〕 Taohong Siwu Decoction; fibrosis; mechanism of action; signaling pathway;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过度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病理性过程,可发生在各种器官和组织中,以肝、肾、肺、心肌、黏膜最为常见[1]。
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间质转化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金芬;张忠寿;黄卫锋【摘要】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参与各种纤维化疾病的发病机制,EMT和EndMT已经成为器官纤维化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EMT和EndMT在肾的纤维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细胞内外分子可控制EMT和EndMT的表达,尤其是microRNA (miRNA)在EMT和EndMT中的调控作用,已被确定可利用于开发治疗纤维化。
本文综述了EMT和EndMT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了解EMT和EndMT参与肾病纤维化过程的机制,这将会给人类肾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靶点和方法。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3页(P2723-2725)【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内皮间质转化;肾的纤维化;miRNA【作者】金芬;张忠寿;黄卫锋【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1+2肾纤维化是肾长期损伤或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功能失调,导致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造成的。
EMT与EndMT过程中激活产生的成纤维细胞是肾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
在肾纤维化过程中,肾成纤维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EMT和EndMT过程中存在复杂的调控,最新的研究表明,miRNA在EMT和EndMT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诱导mRNA降解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miRNA可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死亡、代谢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基本过程[1]。
因此,研究EMT和EndMT过程在纤维化中的作用,可以推进我们对常见发病机制的理解,也可能为治疗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这篇综述侧重于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间质转化在肾脏疾病中的生物学角色。
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上皮细胞有一系列的变化,它的极性丧失,迁移和运动能力增强,同时获得间质细胞特性。
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马立娟;黄贞龙;李力;李宗锴【摘要】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中有炎症免疫反应参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是传统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近年来,新型的抗肺纤维化药物一直是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取得很大进展.该文从细胞因子相关药物、抗氧化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药、成纤维化细胞抑制剂、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剂、中药提取物等方面进行论述新型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肺纤维化;药理学;细胞因子【作者】马立娟;黄贞龙;李力;李宗锴【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3;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南宁530001;湖北天门职业学院,431700;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3;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南宁53000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4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聚糖类构成,胶原蛋白是肺组织的主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肺脏中的胶原蛋白与其他类型ECM成分构成三维网状结构,成为肺组织结构的主要骨架,这些蛋白成分保持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并对维持肺上皮及内皮细胞分化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肺纤维母细胞受到化学性(如:博来霉素、变态源)或物理性(如:粉尘、放射线)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脏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基本过程是:肺脏早期损伤之后有肺泡炎,肺泡内有浆液和细胞成分,肺间质内有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多种细胞因子分泌,此时肺泡结构尚完整;随着炎症免疫反应的进展,促纤维化因子生成增多或抗纤维化因子产生相对不足,炎症和异常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导致肺纤维化过程的ECM代谢异常,产生大量的ECM蛋白;进入晚期,肺泡结构为坚实的胶原代替,肺泡壁、气道和血管最终纤维化,成纤维细胞、胶原等ECM分布在肺间质中,肺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纤维化肺最终形成;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1-2]。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病理过程。
过去普遍认为肝纤维化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20年来,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地进展,在概念上、病理形成机制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显着的进展,尤其在治疗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部分药物可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并肯定中西医结合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摘要] 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目前抗纤维化药物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进行抑制,以减少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基质的生成。
本文从纤维化产生的分子机制入手,介绍了参与信号传导的环节,并对一些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进行简介,其中小分子抑制剂可能会成为未来抗纤维化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纤维化,中药,小分子药物,细胞基质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阶段,是肝脏本身慢性损伤向严重损伤的必然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各种因子,酶,发生了重大变化,细胞内环境的改变,成为纤维化的先决条件。
在中国,乙肝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比例非常之高,乙肝、丙肝以及酒精,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三大原因。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作用机制明确的药物来治疗这种疾病。
经过多年来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抗体、小分子抑制剂以及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纤维化疾病,其中尤以小分子药物的发展最为迅速。
病毒感染、酒精以及其它的慢性损伤,是导致纤维化产生的重要原因[1],在受损伤的部位,大量的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被激活,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比如TGF-beta)过量表达,TGF-beta可以作用于细胞膜上特定的受体,通过逐级磷酸化的过程,活化Smad 信号通路,磷酸化的Smad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向积成纤维母细胞活化(例如:肝纤维化中星状细胞活化),后者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比如胶原、蛋白聚糖等。
这些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就会在组织中形成纤维斑,进而器官产生纤维化。
脏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科学问题
韩敏;聂静;李萃;孙瑞娟;董尔丹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卷),期】2018(034)008
【总页数】9页(P1518-1526)
【作者】韩敏;聂静;李萃;孙瑞娟;董尔丹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北京10008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广州广东5105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北京100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北京100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北京10008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4.3+3;R36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抗脏器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J], 张卫平
2.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J], 莫欣宇;王贤良;侯雅竹;赵志强;王帅;毛静远
3.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主要脏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J], 张帮艳;韩婧
4.MiR-200c与脏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J], 陈珺;蔡晋宇;杜翠;曹琼;李敏;刘斌杰
5.重要脏器纤维化病变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刘欣梦;刘伟丽;钱令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PGI2与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全文)纤维化(fibrosis)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虽然组织器官在纤维化早期对其具有适应性,但是其长期进展可严重影响脏器功能,引发器官功能衰竭[1]。
纤维化和由其导致的器官衰竭是当前致死的主要原因,可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2],故对其机制及治疗手段的探讨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多种刺激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继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损伤组织内炎症细胞聚集,其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刺激来源于间质或由上皮细胞转化而来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从而引起组织纤维化(图1)[3]。
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是花生四烯酸的下游代谢产物,目前有研究关注了其与脏器纤维化间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一、PGI2概述PGI2是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最早由Vane等分离鉴定,早期研究认为其具有强大的血管舒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其参与维持多种脏器功能稳态,并且与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抑制血栓形成和减轻血管损害。
PGI2在体内由ARA经COX2、前列环素合成酶(prostacyclin synthase,PGIS)作用下催化生成(图2)。
PGI2存在于平滑肌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及心肌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内,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PGI2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前列环素受体(prostacyclin receptor,IP)起到调节血管扩张、改善血流的作用[4-5]。
PGI2作为TXA2的生理性拮抗剂,与TXA2共同维持心血管稳态。
研究业已表明给予外源性PGI2或类似物可延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而PGI2前列环素受体敲除(IP -/-)小鼠I/R损伤加重[6]。
此外,IP-/-小鼠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后心肌梗死面积大于野生型(wide type,WT)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