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处理工艺流程-基础-培训版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15
纯化水培训资料一、纯化水及常见制备方法: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制备方法:1.蒸馏法,这是药厂过去常用的一种制备纯化水的方法。
其先把原水加热蒸发,再冷凝除去水中离子,以制备纯化水,由于这种方法耗能大逐渐不被采用。
2.离子交换法,主要有两种制备方式:采用阴、阳树脂交换水中离子使水质得到纯化的方法。
但是,当树脂交换饱和后需用大量酸碱去再生树脂使其恢复活力,所排放出来的废酸碱易污染环境。
3.电渗析法,它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分别选择性的允许阴阳离子透过,使一部分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去,从而使一部分水纯化,另一部分水浓缩。
4.反渗透法,目前它是一种应用最广的脱盐技术。
并借助于外界施加的压力为动力,强制原水中的水分子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性透过的膜达到除盐的目的,使水得到纯化。
二、制备工艺:典型工业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器→反渗透系统→中间水箱→中间水泵→阴阳混合床→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1、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胶体和余氯等,以确保RO能正常工作。
处理工艺采用多介质过滤、活性碳吸附、软化器,减少RO工作时产生垢物和藻类生长及微生物污染及氧化剂。
预处理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加药系统、多介质过滤、加药系统、活性碳过滤、全自动软化器。
1.1原水箱:原水首先流入原水箱。
原水箱对原水的供给起到缓冲作用,协调原水的供给量与原水泵的输入量。
当原水的供应量超过原水泵的输水量时,原水箱水满,通过原水箱的液位控制使用原水供给停止。
当原水供应量小于原水泵的输水量时,原水箱空,原水泵停止运行,起到保护原水泵的作用。
1.2原水泵:用于对原水加压,为预处理系统提供动力源,材质为不锈钢。
1.3多介质过滤器:本系统是对原水中悬浮物、颗粒物及胶体等物质进行去除,同时对原水中的浊度、色度起到降低作用,它可滤掉原水带来的颗粒、藻类等可见物。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自来水、地下水或污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最终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纯净水的过程。
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筛选和沉淀,将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去除,净化水质。
然后进行混凝,通过加入混凝剂促使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或过滤处理。
接下来是沉淀和过滤,通过让混凝后的颗粒在水中沉降或通过过滤器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随后,进行离子交换,通过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使水质更纯净。
另外,也可以采用逆渗透技术,通过高压将水逼过半透膜,将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
在此过程中,可能还会加入消毒剂,如臭氧、紫外线或氯气,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最后,进行后处理,包括添加矿物质、气体和调整水质。
例如,通过添加适量的氯化钙和碳酸镁来提高水的硬度,以及添加二氧化碳来调整水的pH值。
通过以上一系列处理步骤,最终可以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纯净水。
这样的工艺流程在工业生产、饮用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饮用水,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水源。
纯净水制作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1. 确定生产目标和要求:了解生产需求,包括水质要求、产量要求等。
2. 确定原水来源:选择合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水、湖水等。
3. 进行水质分析:对原水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重金属等指标。
4. 设计处理工艺:根据原水的水质分析结果,设计合适的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过滤、消毒等环节。
二、预处理1. 调节pH值: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使用化学药剂调节原水的pH 值,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2. 混凝与絮凝: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形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过滤处理。
3. 沉淀与过滤:将经过混凝絮凝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沉淀,然后通过过滤设备去除悬浮物、颗粒物等杂质。
三、过滤处理1. 砂滤:将经过预处理的水体通过砂滤器,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悬浮物。
2.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砂滤的水体通过活性炭吸附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和余氯等。
3. 精密过滤:将经过活性炭吸附的水体通过精密过滤器,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
四、消毒处理1. 臭氧消毒:使用臭氧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紫外线消毒:将经过臭氧消毒的水体通过紫外线消毒器,进行二次消毒,确保水质的安全性。
五、水质检测与调整1. 检测水质:对消毒后的水体进行全面的水质检测,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等。
2. 调整水质: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对水体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调节pH值、添加适量的药剂等。
六、储存与包装1. 储存:将经过水质检测和调整的纯净水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二次污染。
2. 包装:将纯净水装入瓶装或桶装容器中,进行标签贴附和密封,便于销售和使用。
七、质量控制1. 进行定期检测:对生产出的纯净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进行设备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八、包装和销售1. 包装:将纯净水按照规定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包括瓶装、桶装等。
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1.离子交换(DI)设备
自来水(原水)→原水泵→石英砂→活性碳→阳床→阴床→纯水
自来水(原水)→原水泵→石英砂→活性碳→阳床→阴床→混床→纯水
2.RO反渗透设备
自来水(原水)→原水泵→石英砂→活性碳→软化器(阳床)→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反渗透(RO)→纯水箱
3.RO反渗透+混床
自来水(原水)→原水泵→石英砂→活性碳→软化器(阳床)→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反渗透(RO)→纯水箱→泵→混床→纯水箱
4.家用小RO机
原水→PP过滤→低压开关→高压泵→网碳→颗粒→电磁阀→反渗透膜→
高压开关→精制小碳管→纯水桶
5.EDI技术
自来水(原水)→原水泵→石英砂→活性碳→软化器(阳床)→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反渗透(RO)→纯水箱→泵→EDI膜堆→纯水箱
6.典型医药用纯水制备工艺流程
(1)推荐新工艺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2)传统工艺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设备→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离子交换器→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3)新工艺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
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纯化水箱→纯水泵→
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1 纯水一号培训资料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培训资料二零一一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水处理的目的 (3)第二章水的基本认识 (4)2.1水的特性 (4)2.2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2.3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特点 (5)2.4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7)2.5密度,相对密度,比热容 (8)2.6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 (8)2.7天然水中含有的杂质 (9)2.8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和有机物质 (9)2.9天然水中的杂质对水质的影响 (11)2.10水的色度,硬度 (11)第三章使用行业 (13)第四章水处理产品认识图 (16)第五章水处理工艺 (20)5.1制水流程 (20)5.2专用术语 (22)5.3部件制水原理与过程 (22)5.4设备选型与计算 (27)5.5设计流程资料 (28)5.6常用单位换算 (32)第六章设备品牌 (33)第七章PID基本认识 (37)第一章水处理的目的水处理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我们所饮用的矿泉水,各种类的饮料,啤酒等,都是经过一系列处理的。
为什么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就目前的水源来说,直接饮用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健康的因素在内,天然水在其形成和循环的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细菌,微生物等杂质,所以,为了达到生活饮用的标准,我们必须得对这些天然水进行净化。
其实不止是生活,工厂中也经常会需要水处理,以达到锅炉用水,清洗用水的要求。
总得来说,水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水质达到生活或生产所需要的水质要求。
第二章水的基本认识2.1水的特性水的分子式为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在水分子中,氢占11.19%,氧占88.8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纯水几乎不导电。
水有着异常的特性,正由于这些特性,使水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水的融点为0℃,沸点为100℃。
常温下以液态存在。
在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水的固,液,气三态变化的特性,来进行能量的变换。
纯水处理工艺流程
“哎呀,这水怎么有股怪味啊!”我一边接水一边抱怨着。
老公在旁边笑着说:“这很正常啊,咱这自来水就是这样。
”
我皱着眉头:“那可不行,这水喝着太不舒服了。
”
老公想了想:“要不咱装个纯水机吧?”
我眼睛一亮:“好啊好啊,那纯水机是怎么把水弄纯净的呀?”
老公开始给我讲解起来:“纯水处理工艺流程可复杂了呢。
首先啊,水要经过预处理,就像给它洗个澡,把一些大的杂质啊啥的过滤掉。
然后呢,再通过反渗透膜,这个反渗透膜可厉害了,就像一个超级细密的筛子,能把那些特别小的有害物质都拦住,只让纯净的水分子通过。
”
我好奇地追问:“那然后呢?”
老公接着说:“然后啊,还有一些后续的处理步骤,比如消毒啥的,让水更干净更安全。
”
我惊叹道:“哇,原来让水变纯净要这么多步骤啊,真是不简单!那有了纯水机,我们以后就能喝到纯净又好喝的水啦!”
老公点头:“对啊,以后就不用再喝有怪味的水了。
”
我开心地笑了:“哈哈,真好!这纯水机可真是个好东西,就像给我们家的水施了魔法一样,能把普通的水变得那么纯净。
”
我觉得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改变和满足感。
就像纯水处理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是却能给我们带来纯净健康的水。
这难道不就像是我们的生活吗?有时候需要经历一些复杂的过程,但最终会收获美好和幸福。
纯水处理工艺流程让水变得纯净,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呀!。
给水处理的目地和对象。
给水处理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答:目的与任务是对从水源取得的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得到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水质。
天然水杂质按它们在水中存在的状态分为哪三类?答:分为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1.什么是悬浮物--指杂质颗粒直径在10-4㎜以上的微粒。
它们常悬浮于水中,产生浑浊现象。
2. 悬浮物的构成--漂浮的:如草本植物等;悬浮的:如一些动植物的微小碎片,纤维或死亡的腐烂产物等;沉降的:如泥沙、粘土之类的无机化合物。
3. 悬浮物的特点--在水中很不稳定,分布也很不均匀,是一种比较容易除去的杂质。
悬浮物是造成水质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稳定,往往随着季节、地区的不同而变,这些杂质凭肉眼可以看见。
水静止的时候,较重的微粒(主要是沙子和泥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淀下去,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会浮在水面上,这些用过滤分离的方法可以除去。
一、沉降类的混砂、粘土的危害:(1)使水浑浊,沉积于各配管装置系统的锅炉,热交换器中;(2)产生粘泥;(3)沉积在树脂中,影响离子交换,使工交下降。
二、漂浮、悬浮类的藻类、微生物的危害:(1)产生色度,并有臭味;(2)产生粘泥。
三、还有某些有机物的危害:(1)产生沉积;(2)污染树脂;(3)进入锅炉,发生起泡现象,从而产生汽水共腾现象,影响蒸汽品质。
胶体1.什么是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通俗的讲,用一束激光从胶体射出,如果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那就是胶体。
2. 胶体的构成--分散剂类: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分散质类:分子胶体、粒子胶体;1、气溶胶:烟、云、雾;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液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人体的血液。
2、分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粒子胶体:土壤。
3. 胶体的特点--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聚沉,产生电泳,可以渗析。
刚才胶体的通俗讲法所用检验方法就是丁达尔现象。
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堵塞反渗透膜,十分不利于RO的清洗工作。
(天然水中的胶体等大多带有负电荷,这种胶体由带正电的胶核与带负电荷的外层所构成,由于胶体的多层结构及水化作用,因而胶体能悬浮于水中,由于胶体带负电荷的外层与其他胶体带正电荷的胶核相互吸引,使许多带有相同电荷的胶体粒子同时存在,但粒子之间并不实际接触。
)地下水及地表水均含有铁、铝、硅、有机质等物质,它们和预处理时加入的混凝剂、助凝剂、阻垢剂等形成胶体沉积在膜表面造成胶体污染。
胶体物污染难处理是由于带有同种电荷,比较稳定,不易沉降,易污染膜,导致水通量下降。
一般这种趋向用污染指数(SDI)进行评价。
通常当SDI<3时,膜表面不产生此类污;当SDI>3时,会发生污堵。
给水处理前后期对象。
给水处理中,前期净化要去除的对象是什么?答: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给水处理中,后期淡化和除盐的对象是什么?答:水中各种溶解盐类包括阴阳离子。
本工程采用工艺原水→热交换器→絮凝剂投加装置→杀菌剂投加装置→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UF)→超滤产水箱(用户自备)→升压泵→阻垢剂投加装置→还原剂投加装置→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脱盐装置→脱碳器→EDI给水箱(用户自备)→EDI给水泵→EDI装置→脱盐水箱→脱盐水泵→用户。
1.1热交换器的用途及原理1.热交换器的用途在RO系统中,RO设备出水量与原水水温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同样的RO膜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出水量将增加3-4%2.热交换器的形式本工程我们采用了汽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其换热原理是蒸汽与水在管内充分直接发生热质交换。
1.2絮凝剂添加装置1.什么是絮凝?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
为了除去水中微小粒径的悬浮物及胶体2.为什么要进行絮凝处理?因为这些微小的颗粒在水中不会受重力的作用而沉降,也难以在后续的过滤器中去除,因而, 需要对原水进行絮凝处理。
它是通过在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之与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生成较大絮片,然后通过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去除。
当原水中铁的含量小于0.3mg/l,悬浮物的含量小于20mg/l时,预处理可以不采用此装置,3.如何加絮凝剂?一般地表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的含量比较高时,需要使用絮凝剂添加装置,一般的药剂为PAC 10%,5-10ppm,实际加药量调试时根据水质调节。
1.3杀菌剂添加装置1.杀菌剂使用前提?反渗透装置中易发生生物污染,由于生物粘物的粘度和附着力较大,而且很难除去,影响膜的性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膜元件变形并发生机械损坏,同时水通量降低。
所以要使用杀菌剂来提前防止反渗透装置的给水生物污染。
水中有机物一般是微生物的饵料,因此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的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后,由于水的浓缩,膜的浓水侧表面上的溶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浓度同时增加,从而微生物繁殖加快,造成膜的生物污染。
2.反渗透的给水对细菌总数的要求?反渗透要求给水的细菌总数小于10000cfu/ml。
常用杀菌方法般有投加氯化合物,3.常用杀菌剂?次氯酸钠10% 5-10ppm 实际加药量调试时根据水质调节还有双氧水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和高锰酸钾杀菌等方法。
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靠次氯酸HClO。
由于次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小,是中性分子,它能很快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透过细菌的细胞壁从而穿透到细菌内部,以氯的强氧化作用来破坏细菌赖以生存的酶系统,从而阻止细菌吸收葡萄糖,停止新陈代谢,使细菌死亡。
1.4多介质过滤器1.多介质过滤器的作用滤除原水中的细小颗粒、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2.多介质过滤器的结构多介质过滤器是以成层状的无烟煤、砂、细碎的石榴石或其他材料为床层,床的顶层由最轻和最粗品级的材料组成,而最重和最细品级的材料放在床的低部。
3.多介质过滤器的原理其原理为按深度过滤:水中较大的颗粒在顶层被去除,较小的颗粒在过滤器介质的较深处被去除。
从而使水质达到粗过滤后的标准。
多介质过滤器可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从而降低水的SDI值,满足深层净化的水质要求。
4.多介质过滤器的特点该设备具有造价低廉,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滤料经过反洗,可多次使用,滤料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当进行反洗时罐体顶部需要提供足够空间让滤料膨胀,所以要注意介质装填不能全满。
2.多介质过滤器工作流程如下:产水(运行)→反洗→正洗→产水3.多介质过滤器参数的设置要根据实际运行经验确定。
产水周期可以通过监视多介质过滤器的前后压力差确定,冲洗时间和强度根据冲洗后压力差的恢复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在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压力差达到0.08MPa时设备需冲洗。
冲洗结束后,过滤器的前后压力差应恢复至初次运行值。
1.5超滤装置1.超滤前丝网过滤器作用此过滤器主要防止原水在储存、输送过程中可能混入的较大颗粒物进入超滤系统、堵塞超滤膜过滤丝。
此处过滤器是为了保险的作用。
2.丝网过滤器结构本工程的丝网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00μm。
整个过滤器由罐体、过滤元件、压力表,进出口手动阀门组合而成。
过滤器前后分别安装压力表测量过滤器前后的压力。
过滤器前后的压力差可以表明过滤器的工作状况。
超滤:超滤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蛋白质、细菌等以保护反渗透设施。
超滤和反渗透相似都是膜分离过程。
超滤膜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
在水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及小分子物质等透过超滤膜,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的内表面。
由于超滤膜上的微孔很小,可以有效除去各种水中悬浮颗粒、胶体、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等。
超滤膜多为不对称膜,由一层极薄(0.1—1um)的致密表层和一层较厚(160—220um)的具有海绵状或指状的多孔层组成。
前者起筛分作用,后者起支撑作用。
膜孔径在分离过程中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膜表面的化学性质也很重要。
根据超滤膜孔径的大小,在超滤系统中,溶质被截留的过程可归结为三种情况:✧溶质在膜表面和微孔孔壁上被吸附(一次吸附);✧与微孔孔径大小相当的溶质阻塞在微孔中被除去(阻塞);✧粒径大于微孔孔径的溶质被机械地截留在膜表面,即发生所谓的“机械筛分”1.6阻垢剂添加装置1.为什么要加阻垢剂?为防止微溶盐在反渗透膜上结垢,反渗透装置前安装阻垢剂添加设施。
2.阻垢剂的工作原理?加药阻垢法是通过延缓盐晶体成长来推迟沉淀过程,促使晶体不会形成一定大小和足够的浓度而沉降下来。
大多数阻垢剂还有一定的分散作用,防止颗粒聚集成足以沉积下来的大颗粒。
也就是说反渗透浓水中难溶盐还来不及沉积在膜表面上,已随浓水排出反渗透设备。
3.阻垢剂加药量阻垢剂的加药量与原水水质、阻垢剂的类型、水的PH值、温度等有关,因而很难准确计算阻垢剂的加药量。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原水中投加的阻垢剂量为2-5mg/l。
当加药量过大,有的阻垢剂会在反渗透膜中浓缩、结垢污染反渗透膜,如果药量过小,则难以防止难溶盐在反渗透膜表面结垢。
实际应用中,一般根据厂家的阻垢剂使用说明向原水投加适量的阻垢剂。
阻垢剂添加装置采用美国进口的计量泵,并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启停。
根据水质计算出加药系统的加药量,将药液稀释到一定浓度,调节好加药泵的出力,即可自动运行。
4.阻垢剂的选择许多常用的阻垢剂含有(-COOH)或(PO43-)基团分子,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酯分子含有多个(-COOH)基团,它们能极好地阻止碳酸盐垢的形成,但作为分散剂有一定局限。
I I六偏磷酸钠(SHMP)它是低成本的阻垢剂,缺点是不稳定、混合溶解困难。
如果每三天不再混合一次,则六偏磷酸盐会水解成磷酸盐,在PH中性或碱性状态下,会与钙离子形成磷酸钙沉淀,该传统阻垢剂已日益被其它阻垢剂代替。
I I I I有机磷酸盐它是在SHMP基础上改进所得,更稳定,类似SHMP具有稳定和分散作用。
但又与SHMP不同,其官能基团相互吸引。
I I I I I I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酯它是最好的分散剂,不过,其阻垢性能不如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酯。
比单一化学阻垢剂具有的优点是:使用单一化学阻垢剂,如果加入量太大,就可能导致阻垢剂与水中多价阳离子形成垢析出;而对混合阻垢剂,一种阻垢剂会阻止另一种阻垢剂的沉积,同时每种阻垢剂的单独成分浓度也小一些。
1.7还原剂添加装置1.为什么要加还原剂?还原剂添加装置主要是还原原水中的强氧化性物质,防止强氧化性物质氧化破坏反渗透膜。
2.阻垢剂加药量还原剂的投加量应根据原水中氧化性物质的量来决定,根据水质计算出加药系统的加药量,将药液稀释到一定浓度,调节好加药泵的出力,即可自动运行还原剂添加装置采用美国进口的计量泵和计量药箱,并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启停。
还原剂添加装置后安装ORP监测仪,在线实时监测还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