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2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酒店群工程部2014年3月目录一、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3)1、施工准备 (3)2、焊接操作要点 (4)3、质量标准 (10)二、碳钢焊接工艺标准 (11)1、施工准备 (11)2、焊接操作要点 (12)3、质量标准 (16)一、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材料要求:1.1.1 施工现场必须配有符合要求的固定焊条库或流动焊条库。
1.1.2焊材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合格证,焊材的保管、烘干、发放、回收严格按《压力管道质保手册》中有关规定执行,焊条的烘干工艺按生产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参数进行,如无则按以下参数进行烘干:1.1.3焊丝使用前,必须去除表面的油脂、锈等杂物。
1.1.4保温材料性能必须符合预热及其热处理要求。
1.2 机具要求:1.2.1 焊机为直流焊机,焊机完好、性能可靠、双表指示灵敏且在校准周期内。
1.2.2 预热及热处理的设备完好,性能可靠,检测仪表在校准周期内。
1.2.3 焊工所用的焊条保温筒,刨锤、钢丝刷齐全。
1.3 作业条件1.3.1 人员资格:焊工必须持有相必须施焊对象的合格证。
1.3.2环境条件:施焊前必须确认环境符合下列要求:1)风速:焊条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小于90%3)坏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对不预热的管道焊接前必须在始焊处预热15℃以上,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当坏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等有效保护措施。
2、焊接操作要点2.1焊接坡口形式及对口要求见:QDICC/QB126-2002。
2.2组对时质量要求:内壁整齐,其错口量不超过下列规定:SHA级管道小于O.5mm;SHB级管道不超过1mm;其它管道小于 1.5mm。
组对前必须打磨坡口及两侧各20mm范围内油污、铁锈等,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且于焊前在坡口两侧100mm范围内必须涂上防飞溅涂料。
2.3焊接方法:1)管径小于等于DN50或壁厚小于4mm的对接焊缝采用氩弧焊进行焊接;2)管径大于DN50的管道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盖面。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酒店群工程部2014年3月目录目录 (1)一、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3)1、施工准备 (3)2、焊接操作要点 (4)3、质量标准 (10)二、碳钢焊接工艺标准 (11)1、施工准备 (11)2、焊接操作要点 (12)3、质量标准 (16)一、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材料要求:1.1.1 施工现场必须配有符合要求的固定焊条库或流动焊条库。
1.1.2焊材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合格证,焊材的保管、烘干、发放、回收严格按《压力管道质保手册》中有关规定执行,焊条的烘干工艺按生产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参数进行,如无则按以下参数进行烘干:1.1.3焊丝使用前,必须去除表面的油脂、锈等杂物。
1.1.4保温材料性能必须符合预热及其热处理要求。
1.2 机具要求:1.2.1 焊机为直流焊机,焊机完好、性能可靠、双表指示灵敏且在校准周期内。
1.2.2 预热及热处理的设备完好,性能可靠,检测仪表在校准周期内。
1.2.3 焊工所用的焊条保温筒,刨锤、钢丝刷齐全。
1.3 作业条件1.3.1 人员资格:焊工必须持有相必须施焊对象的合格证。
1.3.2环境条件:施焊前必须确认环境符合下列要求:1)风速:焊条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小于90%3)坏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对不预热的管道焊接前必须在始焊处预热15℃以上,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当坏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等有效保护措施。
2、焊接操作要点2.1焊接坡口形式及对口要求见:QDICC/QB126-2002。
2.2组对时质量要求:内壁整齐,其错口量不超过下列规定:SHA级管道小于O.5mm;SHB级管道不超过1mm;其它管道小于 1.5mm。
组对前必须打磨坡口及两侧各20mm范围内油污、铁锈等,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且于焊前在坡口两侧100mm范围内必须涂上防飞溅涂料。
工业管道的焊接标准和施工工艺1.1.1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补所缺项目的检验。
1.1.2焊接工程中所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质量复验报告。
1.1.3焊接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已列入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
1.1.4如设计选用未列入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说明该材料的可焊性,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
1.2.1焊接设备:包括交流电焊机、直流电焊机、氩弧焊机。
1.2.2机具包括:坡口加工机、切割机、角向磨光机、台式钻诃、等离子弧切割机、焊矩。
1.2.3计量器具包括:柜式水平仪、焊接检验尺,内外径千分尺、内外径卡尺、深度游标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
1.2.4液压千斤顶、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处理设备、微控电子式拉力试验机、便携式数显里氏硬度计、光谱分析仪。
1.2.5探伤设备及其它: X 射线擦伤机、超声波探伤仪、梯粉探伤机、智能化 X 射线探伤机、远红外线干燥机。
1.3.1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工程检验合格,满足管道安装要求。
1.3.2与管道连接的机械设备,容器已找正固定,或已确定管口方位及标高。
1.3.3管道组成件已清理完毕,并满足设计规定的特殊清理要求。
1.3.4管道加工及预制完成,并编号。
1.3.5焊接平台按工程要求制作完成。
备料施焊1.4.1 工艺流程:1.4.2 焊工1.压力管道所用焊工必须取得由长沙市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发的《锅炉 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且只限于焊接《合格证》内规定的项目。
2 .“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超过有效期后必须重新办 理,否则视为无效。
3.焊工累计合格项目满足 GB235-82 中表 4.4.1 规定的所有材质的焊 接。
4.焊工操作评定:焊工操作评定考试的技术要求,由技术人员制订, 要求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管理法令及用户的技术条件。
每一焊工都应有 鉴别的编号,且对焊工应不断观察其操作状况与重新评定的需要。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本文介绍了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厂管道预制加工和野外现场管道安装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
引用了多个标准,包括《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等。
术语方面介绍了焊接电弧焊的概念。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厂管道预制加工和野外现场管道安装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
为确保施工质量,引用了多个标准,包括《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等。
同时,术语方面介绍了焊接电弧焊的概念。
自动焊是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用于管道焊接的常见方法包括热丝熔化极氩弧焊、涂层焊丝氩弧焊、药芯焊丝富氩二氧化碳焊混、(半)自动下向焊、二氧化碳(半)自动焊、埋弧自动焊等六种。
施工准备由现场施工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参与,按照准备工作计划有序地做好人力、物资、技术等准备工作,并将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包括阶段施工准备、专业施工准备和工序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技术图纸、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人员了解焊接工艺和质量的详细要求,并提出焊接方案,编制焊接技术资料,包括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规程或焊接作业指导书以及焊接质量控制资料等。
还需要进行焊工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等。
物资准备包括管材、焊材、预热器材、焊接及热处理设备与器材、探伤设备与器材、耐压试验设施,并需要验收所提供的各类物资的质量合格证。
施工设施准备包括切割设备、焊接设备、预热设备、热处理设备、焊后残余应力消除设备、探伤设备、检验、检测、试验工具与设备等,以及耐压试验设施。
作业条件准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备,包括环境条件、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
4.4.1 焊接资质要求焊接工程师证、焊工合格证和无损检测证。
4.4.2 焊材库要求符合焊接材料二级库管理的标准规定,包括通风设施、温湿度测量计、焊条烘焙箱及保温桶、焊材堆放架和焊材管理制度等设施。
建筑施工中的管道焊接技术与验收标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安装和连接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而管道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其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对于保证管道连接牢固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施工中的管道焊接技术和验收标准,以期为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管道焊接技术1. 焊接材料的选择在进行管道焊接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常见的焊接材料有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等。
焊丝的选择要考虑焊接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要求,确保焊接强度和密封性。
焊剂的选用应遵循环保和耐久性的原则,以防止环境对焊接点的腐蚀。
保护气体的选择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环境条件,确保焊接过程中焊缝处无氧化和污染。
2. 焊接工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对于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常见的焊接工艺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等。
在选择时,应根据管道的材质、直径和工程要求来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
手工电弧焊适用于小直径的管道连接,气体保护焊适用于焊接不锈钢等材质,埋弧焊适用于大直径的管道等。
3. 焊接设备和条件在进行管道焊接时,合适的焊接设备和条件对于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焊接设备应保证稳定和可靠,确保焊接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的准确控制。
其次,焊接环境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和气流等,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二、管道焊接验收标准1. 焊缝外观质量管道焊接的外观质量是评价焊接质量和验收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焊缝应该光滑均匀,无明显的凹凸和气孔等缺陷。
焊接处不应有裂纹和裂纹倾向,焊缝应与母材之间有良好的结合。
此外,焊缝应符合相关标准和图纸要求。
2. 焊接强度和密封性管道焊接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密封性。
焊缝的抗拉强度和承压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缝的密封性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泄漏。
3. 焊接缺陷和修补在进行管道焊接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和缩孔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焊接质量和工程安全。
5.6工艺管道焊接工艺要求一、管道焊接施工要求1、管道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⑵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 mm;⑶ 有坡口加工要求的,坡口加工形式按焊接方案规定进行。
2、管道预制时应按单线图规定的数量、规格、材质等选配管道组成件,并按单线图标明管道的系统号和按预制顺序标明各组成件的顺序号。
3、管道预制时,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选择应合理,封闭段必须按现场实测尺寸加工,预制完毕应检查内部洁净度,封闭管口,并按顺序合理堆放。
4、管道对接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管道位置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100mm;⑵管子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大于5mm.⑶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与管子对接焊缝重合,焊缝距离支吊架边缘不得小于50mm;⑷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放水、放空及仪表管的开孔位置,距开孔边缘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孔径。
5、管道支架的形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应严格按照相关图集进行制作,滑动支架的工作面应平滑灵活,无卡涩现象。
&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并妥善分类保管。
支架生根结构上的孔应采用机械钻孔。
二、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⑴与管道有关工程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⑵管子、管件、管道附件等已检验合格,具有相关证件;⑶管道组成件及预制件已按设计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2、管道安装应按单线图所示,按管道系统号和预制顺序号安装。
安装组合件时,组合件应具备足够刚性,吊装后不应产生永久变形,临时固定应牢固可靠。
3、管道水平段的坡度方向以便于疏放水和排放空气为原则确定。
4、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5、管子或管件的坡口及内外壁10-15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等,在对口前应清除干净,显示出金属光泽。
管道焊接连接工艺规范1. 引言管道焊接连接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其质量和可靠性对于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管道焊接连接质量,本文档旨在规范管道焊接连接的工艺和操作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各类管道的焊接连接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常压管道、高压管道和输油管道等。
3. 焊接材料要求3.1 焊接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需满足管道系统使用环境和介质的性质。
3.2 焊条或焊丝的种类、牌号和直径应根据管道材质和焊接工艺确定。
4. 焊接设备要求4.1 焊机、焊割设备以及电源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4.2 焊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应由持证焊工或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
5. 焊接工艺规范5.1 管道焊接连接应符合相关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5.2 焊接现场应保持整洁,确保焊接环境无杂质和易燃物。
5.3 管道焊接前应进行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包括刷洗焊接接头和防护工作。
5.4 管道焊接工艺应根据焊接材质、壁厚和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焊、气焊或电弧焊等。
5.5 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并经过焊接工序的验收。
6. 焊接质量控制6.1 焊接接头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完整性。
6.2 焊接接头应进行无损检测,以确保焊缝的强度和可靠性。
6.3 焊接接头应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等。
6.4 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7. 安全要求7.1 焊接操作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焊手套和防护鞋等。
7.2 焊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7.3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火源控制和防止火灾的安全措施。
8. 附则8.1 本文档的解释权归施工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所有。
8.2 如出现与本文档冲突的规定,以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为准。
以上内容为管道焊接连接工艺规范的要求和要点,确保按照规范进行管道焊接连接工作,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管道焊接工艺要求在焊前准备阶段,焊口的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施焊和热处理。
例如,对于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对于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小于100mm。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内。
对于筒体的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封头弯曲起点不小于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mm和不大于50mm。
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7. 焊件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则其错口值应符合以下要求:1. 对于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其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对于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其值不应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对于不同厚度的焊件对口时,应按规定方法处理其厚度差。
2. 当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至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焊条、焊丝和焊剂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大于5℃,且相对空气湿度小于60%的库房内。
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不得超过两次。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锈垢和油污,至露出金属光泽。
对于重要部件的焊条,使用时应装入温度保持在100~150℃的专用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存放一年以上的焊条用于重要部件焊接时,如对其质量发生怀疑,应重新做出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 在焊接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
除设计规定的冷拉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用强力对口,更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以防引起附加应力。
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寒等措施。
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包括对口装配、施焊、热处理和检验等四个重要工序。
本道工序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否则禁止下道工序施工。
4. 合格焊工在施焊锅炉受热面管前,应进行与实际条件相适应的模拟练,并经折断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焊接。
全面讲解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1、焊接方法优缺点及主要使用场合2、焊接材料3、手工电弧焊及CO2 气体保护焊3.1 适用范围本焊接方法适用于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的焊接。
3.2 两种工艺的特点3.3.焊接要领(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焊接示意图如下所示。
(2)焊接燃弧点位置如果燃弧位置过小时,背面成型焊缝有呈漏出现象不是熔合焊缝且成型焊缝两交界有明显的凹痕界线未有过渡熔合。
当间隙过大时,即产生焊瘤,甚至焊穿无法正常成型,所以燃弧点位置掌握非常关健的操作技术,燃弧点每次焊接都要在距底部1~2mm 处进行连续燃弧焊接。
(3)用月牙形横向摆动手法,在两边坡口处稍作停留运条焊接,当装配间隙大于4mm 时,可采用月牙形增大往后回复弧度摆动手法,使背面焊缝能正常成型,可视对背部面焊缝的技术要求而定。
(4)根部击穿小孔在0.5~1mm 范围内击穿小孔是确保背面焊透成型的重要方法,其根部击穿小孔,即可控制背面成型焊缝高度尺寸。
(5)层焊缝接头方法:应在弧坑前2~3mm 处引弧后焊至弧坑前方边界时即把焊枪向下压1~2mm使焊缝增加重力,背面焊缝接头处重新熔出接上,不会产生内凹或脱节现象,也可在弧坑上进斜削打磨,减薄弧坑也可接上。
(6)当管道焊接环形密封接头时,应先在已焊弧坑处用砂轮打磨一个斜度,当焊接此斜度时焊枪向下压1~2mm即可接上背面成型焊缝无内凹和脱节现象。
(7)为使焊接稳定,焊机选用NBK—350 焊机和使用较轻巧的焊枪,操作灵活。
(8)由于在坡口内焊接根部时,焊丝伸出长度会增加,此时焊枪导电与喷嘴内缩为0.5~1mm 以便使焊接过程稳定。
(9)若使用混合气体,Ar+CO2 混合比80%∶20%焊接可使焊接电弧更稳定和飞溅明显减少,且颗粒细小。
(10)由于采用短路过渡小电流低电压,规范焊接其焊机的外部接线必须牢固可靠尤其接工件回路线。
(11)采用反极性接法:即“-”接工件,“+”接焊枪,否则极点压力增大产生严重飞溅。
一.钢材及焊接材料1. 焊接前必须查明所焊材料的钢号,以便正确地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和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2. 钢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专业技术标准)、进口钢材符合该国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
3. 焊接材[焊条、焊丝、钨棒、氩气、氧气、乙炔气(电石)和焊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
4. 钢材、焊条、焊丝等均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
凡无质量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号抽查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焊条、焊丝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碳扩散、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及使用条件综合考虑。
5.1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条(焊丝)的选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5.1. 焊缝金属性能和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当。
5.2. 工艺性能良好。
5.2 异种钢材焊接时,焊条(焊丝)的选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1)两侧之一为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量较高的不锈钢焊条(焊丝)。
(2)两侧钢材均为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成分介于二者之间或合金含量低的一侧相配的焊条(焊丝)。
6. 钨极氩弧焊用的电极、宜采用铈钨棒,所用的氩气纯度不低于99.95%。
7. 氧-乙炔焊所用的氧气纯度应在98.5%以上。
乙炔气纯度应符合GB6819-86《溶解乙炔》的规定。
如以电厂制备乙炔气,电石应有出厂证明书,其质量可采用检查焊缝金属中的硫、磷含量(按被焊金属标准)的方法来确定;用于焊接的乙炔气,应进行过滤,未经检查或杂质含量超过标准的电石,不得用于受监部件的焊接。
8. 埋弧自动焊用的焊剂应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要求。
二.焊前准备1.焊口的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且便于施焊及热处理,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1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1.2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小于100mm(焊接、锻制、铸造成型管件外),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管子的直径,且不得小于150mm。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厂管道预制加工和野外现场管道安装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
2.引用标准2.1《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8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4《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DL5031-19942.5《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19922.6《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2.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1 2.8《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1(2010年6月4日)2.9《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2-20002.10《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1995 2.11《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20052.12《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CVNP 59-20012.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2.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1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2.16《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DL/T868-20042.17《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SD340-19892.18《核电厂相关焊接工艺标准》(ASME ,RCC-M)2.19《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核电)DL/T868-20042.20《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420-19892.2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I(锅炉安装施工焊接工艺评定)(1999版)2.22《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022.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50184-932.24《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考试管理规则》(国家质监总疫局2002版)2.2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1,2,3,4,5各分册3.术语.3.1焊接电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电焊条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
管道焊接常用上向焊和下向焊两种。
3.2自动焊:指用焊接机械操作焊丝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
管道焊接常用热丝熔化极氩弧焊、涂层焊丝氩弧焊、药芯焊丝富氩二氧化碳焊混、(半)自动下向焊、二氧化碳(半)自动焊、埋弧自动焊等焊六种。
3.3钨极氩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焊丝的一种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
4.施工准备由现场施工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参与,按准备工作计划,有序做好人力、物资、技术(含施工图深化设计)等准备工作,将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阶段施工准备、专业施工准备、工序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4.1.1熟悉技术图纸、讨论并进行技术交底。
4.1.2组织技术人员了解焊接工艺、质量的详细要求并提出焊接方案。
4.1.3编制焊接技术资料,包括: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规程或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质量(含热处理、探伤、耐压试验等)控制资料等。
4.1.4焊工培训(操作技能、安全操作等)。
4.2物资准备4.2.1管材、焊材、预热器材、焊接及热处理设备与器材、探伤设备与器材、耐压试验设施。
4.2.2验收所提供的各类物资的质量合格证。
4.3施工设施准备4.3.1切割设备:砂轮切割机、火焰切割设备、等离子切割设备。
4.3.2焊接设备:各种焊接设备。
各类手工、自动焊接设备。
主要有:各种逆变焊机、交流焊机、直流焊机、焊接工装等。
4.3.3预热设备:火焰预热器、喷灯、履带块和绳式电加热设备、中高频感应加热器、野外作业特殊预热专用预热高频电阻炉等。
4.3.4热处理设备:适用于野外管道作业的配有履带块和绳式电加热设备、中高频感应加热器和热处理测温温控控制箱、自动记录仪等热处理成套设备;适用于大直径管道预制及其弯头附件工厂焊接热处理的炉式热处理设施或热处理炉和局部热处理所用的配有履带块和绳式电加热设备、中高频感应加热器和热处理测温温控控制箱、自动记录仪等热处理成套设备等。
4.3.4焊后残余应力消除设备:普通黑色金属管道热处理设备、特厚壁普通黑色金属管道振动法和爆炸法等消应力设备、不锈钢管道焊缝固溶处理设备等。
4.3.5探伤设备:包括RT、UT、MT、PT等常用的种无损检测设备及其辅助器材以及特殊的新型双衍射超声波探伤等设备等。
4.3.6检验、检测、试验工具与设备等。
4.3.7耐压试验设施。
4.4作业条件准备4.4.1焊接资质:焊接工程师证、焊工合格证,无损检测证。
4.4.2焊材库:必须达到焊接材料二级库管理的有关库房及其配套设施标准规定。
包括:通风机、温度和湿度测量计、焊条烘焙箱及保温桶、焊材堆放架、焊材库焊材管理制度等。
4.4.3焊接环境:焊接劳保用品,焊接施工防风、防雨篷布、预热热处理密闭棚(配暖气)、风速计、测温计、冬雨季焊接措施等。
4.4.4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组对、焊接、加工的精度,管道的加工、预制应在现场加工、预制,使管道的加工、预制、安装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加工、预制要配备好相应的机具、设备。
5.施工工艺5.1施工工艺(焊接工艺)流程5.2操作要求5.2.1管子切割1)管子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记。
2)切割管子时,碳钢、耐热钢用氧乙炔火焰切割,合金钢用机械方法切割。
5.2.2焊接工程管理规定1)总则本规定适用于焊接工程施工管理。
本工程的焊接施工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遵守有关施工验收规范以及监理、业主、设计等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规定。
2)焊接管理人员和焊接检查员职责(1)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规范,提出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并向公司焊接试验室提出焊接工艺评定申请。
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指导施焊人员正确施焊。
(2)焊接管理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焊接技术交底,并监督控焊接施工工艺过程。
(3)焊接管理员应根据工程所用材料的材质,提出并执行焊工培训考试计划,解决焊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向项目经理部分公司焊接工程师汇报。
(4)焊接管理员整理焊接交工资料和存档资料。
(5)焊接管理员根据焊接工作量和具体的技术要求,按规定时间填写焊条烘干委托单。
(6)焊接管理员负责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填写焊缝探伤委托单并联系探伤,及时了解并反馈探伤结果。
3)焊接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1)重要施工项目或关键部位的主要受压元件的焊接,均应有焊接施工方案或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由焊接工程师编制,分司技术科负责人审核、分司技术总工批准后实施。
(2)焊接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母材材质、规格、数量;接头与坡口形式及组对要求;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选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要求;焊缝检验项目、数量及合格标准。
焊接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所需的机具以及合格焊工的数量、考试标准等。
4)焊接材料管理(1)凡入库的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焊接气体)必须具有材质证明文件和合格证,由项目经理部材料责任师审核确认。
(2)项目部施工现场应设专职焊材管理员对焊条进行集中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台帐。
1)各种牌号焊条烘干条件及贮存温度应严格执行。
每次烘干焊条的牌号、规格、数量应根据焊接管理员填写的委托单进行。
2)对焊条贮存室内相对湿度、温度、焊条的烘干、发放和回收,每天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记录。
(3)焊工领用焊条必须使用保温筒,收工时将未用完的焊条和焊条头一并交烘干室,核对后分开保管。
5)焊工管理(1)焊工在上岗前应检查其持有与所焊材料相适应的合格项目,严禁无证焊工上岗作业。
(2)焊工在施焊前应参加技术交底,详细了解所焊材料的焊接工艺,并严格执行。
(3)焊工应严格执行各项焊接施工管理制度,对自己的焊接质量负责。
(4)焊工上班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按焊机的操作规程使用焊机。
6)焊接设备管理(1)焊接设备应满足所焊材料焊接工艺的要求,调节灵活,性能稳定。
(2)焊接设备所附属的仪表应工作正常,经计量合格且在周检有效期内。
(3)焊接把线不得乱扯、乱放,破损处用绝缘胶带包好,防止漏电短路损坏工件和焊机。
(4)焊接设备在现场应有良好的防护措施,每台设备应设专人负责日常的保养维护。
7)焊接施工管理(1)焊接施工开工条件1)焊接施工开工前,应按规定审查焊工资格证书的合格项目与施焊部位是否相符,并填写焊工登记表。
2)开工前应检查有无焊接工艺评定以及是否覆盖所有焊缝的材料、焊接方法、厚度等,编制焊接工艺卡。
(2)焊接现场所有防风、防雨措施,焊接环境(风速、相对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焊接管理员施工前应向焊工和有关人员对焊接工作进行详细的交底,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4)焊工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卡要求检查坡口的加工质量、焊道的清理质量及焊口组对质量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坡口有权拒绝施焊。
(5)焊接施工记录管理:焊接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气象条件(包括天气、相对湿度和气温);2)焊缝及其施焊记录。
3)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记录。
(6)焊缝焊完后,焊工应清除表面熔渣及飞溅物,并对焊缝外观进行自检,不合格部位应进行打磨、修整或补焊,然后按规定标识本人钢印代号。
(7)焊接管理员收集整理焊接交工和存档资料。
8)焊接检验(1)外观检查:所有焊缝均应由焊接检查人员进行外观检查。
I、II级管道焊缝的检查结果应进行记录。
不合格焊缝应通知焊工进行修整或返修。
(2)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检查:1)由焊接管理员填写探伤委托单,联系焊缝探伤。
高强钢或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种的探伤工作必须在焊后24小时之后进行。
2)局部探伤及扩探焊缝部位由焊接检查人员确定。
3)探伤工作应与施工密切配合,并及时出具探伤结果报告。
(3)磁粉或渗透探伤前,应将焊缝及两侧表面打磨平整。
(4)所有探伤检查的原始记录均应保存。
9)焊缝返修(1)焊缝无损探伤检查不合格应须进行返修,返修后仍按原探伤方法检查。
(2)焊缝返修一般应由施焊焊工本人进行,也可由操作技能较高的焊工进行。
返修应由探伤评片人员确认缺陷性质及位置,焊工将缺陷彻底清除且修整好坡口后方可补焊。
(3)一、二次返修按原施工工艺进行,三次以上返修应由焊接工程师制订返修方案,经总共城市或总质量师批准后进行。
10)焊接交工与存档资料项目部焊接施工资料实行标准化管理,按设备、管道、、建筑钢结构附件等工程项目的不同,分别按监理规定的统一表格型式。
工程部应明确规定交工资料与存档资料目录。
5.2.3管道焊接技术要求1)焊前准备(1)坡口制备:①管道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应采用火焰切割、机械方法切割进行,对凹凸不平处用专用砂轮打磨平整,露出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