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3
电梯运行抖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电梯运行时常出现抖动和振荡现象,此种故障严重影响了乘梯舒适感。
引起电梯抖动和振荡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机械和电气两方面。
1 机械方面因素1.1 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使用年代长久导轨磨损、变形或导轨接头处不平,台阶较大。
解决方法:导轨不垂直重新校轨,一般安装后的导轨校正难度大,但也应尽最大努力去调整,以求达到标定值,或更换导轨,或重新磨光修平接头处。
1.2 导轨支架松动或压轨道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螺栓松动,拧紧螺母,如支架整体松动,则须重新预埋或焊接。
1.3主机机座与承重梁连接固定螺栓松动,运行时窜动而引起下部抖动振荡。
解决方法:重新拧紧螺栓,并加锁紧螺母并死。
1.4 减速箱中,蜗轮与蜗杆间隙不适或研磨不适。
解决方法:调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到规定值。
1.5 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行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皮在弧度上高低不一致。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闸车,使两侧间隙均为0.5~0.7㎜,并两边工作同步,闸皮磨损超标或异常须更换。
1.6 轿厢底不水平,特别是负载运行时受力不均而强烈抖动。
解决方法:调节拉杆螺栓,校平轿底,并注意负载时载荷的均匀分布。
1.7 轿厢壁、底、顶螺丝松动,运行时窜动并伴有异声。
解决方法:紧固所有松动的螺栓。
1.8 轨距在全高上误差大。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并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
1.9 钢丝绳间受力不均,钢丝绳抖动异常带动轿厢抖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钢丝绳受力,并测量使各绳拉力差不超过±5%。
1.10 安全钳动作后,楔块未完全复位,运行时磨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使之复位,并注意间隙和提拉力要完全符合要求。
1.11 轿顶及绳轮上的轴承内滚珠磨损,运行时有一顿一顿的感觉或反绳轮与两边上梁间隙不一致轻微切槽而发生弹动现象。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调整好间隙。
1.12 对重运行时与井道内异物相碰,并传送到轿厢,引起振荡。
解决方法:清除异物,使上下运行时无阻碍物。
2 电气部分因素2.1主拖动回路所串阻抗没调试好,慢车运行时抖动异常。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共振现象,这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于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1. 结构刚度不足电梯的结构刚度不足是导致电梯运行共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当乘客上下运行时,电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振动,如果电梯的结构刚度不足,就会导致电梯的共振现象,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2. 电梯的悬挂系统设计不合理电梯的悬挂系统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电梯运行共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悬挂系统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电梯的振动幅度增大,使得电梯更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3. 外部干扰电梯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也会导致电梯的共振现象。
一些外部因素,比如风的作用、建筑结构的振动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电梯的共振现象。
为了防止电梯的共振现象,可以通过提高电梯的结构刚度来解决。
可以加强电梯的梁柱结构,增加电梯的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增加电梯的抗震性能,减少电梯的振动幅度,从而避免电梯的共振现象。
为了避免电梯受到外部干扰而产生共振现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外部干扰。
可以在电梯的周围增加隔音隔振设备,减少外部声音和振动的传播,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外部因素对电梯的影响,减少电梯共振的发生。
4. 定期维护检测定期维护检测电梯也是防止电梯共振的关键。
通过定期对电梯的结构、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维护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减少电梯共振的发生。
电梯共振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会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找到共振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才能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分析(全)电梯振动现象在电梯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现场随时都能遇到。
有些振动现象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有的甚至被描述为电梯不治之症。
为了让电梯乘坐起来更安全、更放心更舒适,笔者现把10年来在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现场所遇到的电梯振动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电梯振动主要由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在所有振动中机械方面占80%左右,电气方面占10%左右。
由保养不当或不到位引起的振动占60%以上,因元器件老化或损坏引起的振动约占20%,因安装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占20%左右。
因机械方面引起的振动1.1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轨分主轨和副轨,其对向度、垂直度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安装质量,其次取决于后期的维修保养。
对向度、垂直度引起的振动,在轿内乘坐时会感到电梯前后左右摆动。
(○,1)安装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样板精度不高;b)放样时各尺寸精度控制不好;c)施工过程中样板变形;d)环境恶劣,例如气温变化大,大风吹摆;e)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责任心欠缺。
一旦因安装不到位引起导轨对向度、垂直度超标也许就成了电梯振动的不治之症。
对此,电梯安装时一定要选择风小、气温变化小的天气放线,一次完成;放线精度要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主导;选择材质不变形、强度大的材料做样板;选择合格的量具;校导轨时要经常检查样板线,每对导轨两人或同一个人同时同步调校;每道工序完成后,除了认真地自检外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维修或保养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因保养不及时或保养不到位引起固定导轨的螺母松动,导致导轨移位或变形,保养工作中至少一年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对新签字保养合同的电梯必须进行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
b)导轨缺油引起工作面摩擦系数增大,进而使靴衬与导轨接触面摩擦力增大,产生振动。
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电梯轿厢振动是用户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振动可能会引发乘客的不适感、危险隐患和损坏电梯等问题。
因此,深入探究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一、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1.电梯结构设计问题电梯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引起电梯轿厢振动。
例如,电梯轿厢刚度不足、导轨偏差、悬挂绳子不平衡等。
2.电梯配重问题电梯配重不均匀是导致电梯振动的另一大问题。
例如,电梯轿厢空载或载荷不平衡时,配重的调整不当会引起振动。
3.电梯维护保养不当电梯维护保养不当同样也是引起电梯振动的一个原因。
例如,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的磨损会造成电梯振动;电梯缆绳松弛和老化,也会引发电梯振动。
4.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问题也会引起振动,例如电梯地基不平稳、柱形高度不同等问题都会影响电梯振动。
二、处理措施1.加强维护保养电梯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组件和运作系统,特别是对电梯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应该重点防护保养,同时也要加强对电梯缆绳及保护罩的维护检查。
2.考虑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可能因为工程施工的影响、外力等问题导致不平稳,需要加强地基修复及维护,以保证电梯的正常安装和使用。
3.平衡配重电梯载荷的平衡配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确调整电梯的平衡配重,可以使电梯保持平稳的运行,从而减少电梯轿厢振动的可能性。
4.宣传使用技巧用户在使用电梯时,需要按照电梯的使用说明来正确使用,否则不当的使用方式容易导致电梯振动。
电梯管理方应该加强用户宣传和教育,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电梯。
以上四点是处理电梯轿厢振动的主要方法。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电梯振动问题,尽可能地杜绝电梯振动引发的安全隐患。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运行共振是指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力或系统本身的特性导致电梯结构
出现共振现象,从而引起电梯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电梯运行共振会导致电梯的振动加大、噪音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梯失去控制、发生故障。
以下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些原因
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
1. 外部环境因素:电梯所在的建筑物周围环境的风、地震等外部力对电梯结构产生
的作用;
2. 电梯自身因素: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
如悬吊系统的设计不合理、钢丝绳的松紧程度不均匀、导轨的严重磨损等。
二、解决措施:
1. 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电梯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制造过
程要精细化,确保各个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减少结构破损和故障的发生;
3. 安装减震装置:在电梯的悬吊系统、导轨等关键位置安装减震装置,通过吸收和
分散振动能量,减少振动的传播;
4. 加强钢丝绳管理:合理安排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严格控制钢丝绳的松
紧度,防止出现不均匀负荷导致振动共振;
5. 提高运行控制技术:引入先进的运行控制技术,通过优化电梯的运行曲线和速度,减少共振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是由外部环境和电梯自身因素引起的,通过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定期检查和维修、安装减震装置、加强钢丝绳管理和提高运行控制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
地降低电梯运行共振的发生,并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运行关乎着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共振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给电梯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1. 结构设计问题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电梯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如果电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容易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激励后产生共振现象。
电梯运行中可能存在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共振问题的出现。
2.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也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梯所在楼层的建筑结构可能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来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引起电梯的共振。
一些外部设备的振动也可能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共振现象的出现。
3. 电梯零部件问题电梯的零部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损坏,也容易引起电梯运行的共振。
电梯导轨、轮组等部件的磨损、松动或者变形,都可能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共振现象。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在电梯所在楼层加装减震设备,或者在楼层结构设计中增加一些减震方案,以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电梯运行的影响,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避免共振现象的产生。
定期检查电梯的导轨、轮组等关键部件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共振问题的出现。
4. 技术设备更新及时更新电梯的技术设备也是解决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电梯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是一个涉及结构、环境、设备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的措施。
只有形成合理的电梯检测标准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结构、环境和零部件的管理,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电梯运行的原理是利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使得电梯的轿厢实现在轨道内的运行。
关于电梯的技术要求当中明确规定,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安全可靠,保证乘客的舒适感。
安全可靠能够通过在电梯的初始设计中得到保证,并且制造、安装、检验和维护当中十分容易得到保证。
但是,舒适感确是乘客的主观感觉,舒适感主要取决于电梯运行的速度变化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变化。
但是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检验电梯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碰上一些左右抖动和上下抖动的现象,并且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实际的解决办法,很多的电梯的带病运行使得许多乘客对电梯抱有恐惧的态度。
一、电梯的机械振动1.曳引机曳引机具有其固有共振,而且其他小型设备还会造成曳引机发生微震,在电梯运行的时候,此因素会加剧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振幅,使得乘坐电梯的人们感到不适。
诸多当蜗轮副侧具有非常大的间隙时,或者电机轴承发生严重磨损时等等,此安装因素会对电梯在运行时出现的位置误差造成极大影响,使得曳引机电机出现不平衡的振动,从而加大电梯的振动。
2.导轨装置导轨能够有效的保证电梯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行,然而电梯运行时引起的振动大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轨安装的误差多少以及牢固程度。
诸如,如果安装不够牢固,那么电梯的运行轨迹就会改变,于是就使得电梯发生更加严重的振动。
在使用导轨的时候,部分电梯会因此出现弯曲变形,那么在接口的位置就会对电梯运行距离产生影响,于是导轨轨迹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振动。
在安装以及使用导轨时,极易产生不充足的导轨弹簧预紧力,尤其是在出现安装误差时,电梯桥厢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以后会造成导轨变形,于是紧固件以及导轨之间,桥厢以及导轨之间会出现严重振动以及摩擦,于是电梯中的乘客会感受不适。
更为严重者会造成电梯线路的短路,从而引起火灾等等。
3.桥厢科学、合理的桥厢设计能够有效的确保电梯运行中乘客的舒适性。
然而很多设计人员的设计电梯桥厢的时候都是凭借个人的主观经验,根本不能确保桥厢尺寸与结构的合理性,使得桥厢具有不合理的硬度以及刚度。
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因素及把握策略 - 电梯电梯运行振动是影响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电梯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缘由有很多,只有通过全面的分析和检查才能找出电梯振动的具体缘由,并实行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电梯运行振动,提高电梯乘坐的舒适感。
以下就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因素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机械因素1、钢丝绳因素。
(1)钢丝绳放气不足会造成钢丝绳的扭曲变形,从而引起电梯运行振动。
因此,在安装前必需确保钢丝绳放气,避开钢丝绳放气不足的状况。
(2)曳引钢丝绳张力调整不均匀会造成电梯运行时受力不均,曳引轮各绳槽受力不均会造成磨损程度不均匀,从而引起电梯的特别抖动。
同时,轿厢的抖动也会降低钢丝绳和曳引轮的使用寿命。
因此,要对电梯各钢丝绳的张力进行调整,确保各钢丝绳的张力在平均值的5%范围里。
2、导轨因素。
导轨因素可以造成电梯的晃动主要表现为:在电梯上下行经某一固定点时,在轿厢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电梯的晃动。
通过振动仪来测量电梯的运行振动曲线,可以看出,在某个提上升度处的振动曲线超标。
常见的导轨问题主要有导轨接口调整不良、导轨表面清洁不良、导轨撑架调整不好以及导轨的损伤变形等。
(1)导轨接口调整不良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轿厢导轨接头处间隙和台阶的增大使得电梯运行时会消灭水平方向的间隙振动,极大地影响乘客的舒适感。
(2)导轨表面消灭清洁不良的状况,应接受抹布或除锈的方式进行清除。
(3)导轨撑架调整不好时,常见状况为导轨轨距和对向度不良以及导轨撑架的固定螺栓有部分松动。
这些问题都简洁造成电梯的振动。
(4)导轨损伤变形时,应当通过适当的导轨刨修整,对于严峻损伤变形的应通过更换导轨进行处理。
3、轿厢因素。
引起电梯轿厢运行振动的缘由主要有轿厢安装紧固密封性、导靴的松紧程度以及轿厢的平衡问题等,全部这些都会造成电梯的振动。
(1)轿厢的安装要确保紧固密封,否则当电梯高速运行时,没有紧固好的部位简洁发生相对错动,造成电梯轿厢的振动,从而影响电梯的舒适性。
电梯运行抖动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电梯运行中的抖动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电梯左右晃动;上下垂直方向的跳动;常常带有嗡嗡响声的共振等。
电梯产品质量方面产生的抖动1、主机曳引轮、导向轮的轴承不良产生抖动主机曳引轮、导向轮的轴承间隙大;曳引轮和导向轮自身的动态平衡不良;曳引机或齿轮箱内的轴承不良;曳引机减速箱蜗杆与电机轴同心度超差时均可出现周期性的振动激励,产生电梯运行抖动。
因此,首先应提高曳引轮和导向轮的产品质量及拼装质量,对于不良轴承及时更换,消除周期性的激励源。
2、主机底座减振橡胶不良产生抖动主机底座一般用4块减振橡胶支撑,由于钢度及阻力不一,易形成3块橡胶在同一平面上支撑主机。
在曳引机曳引力的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晃动。
此时应更换已变形的减振橡胶,使4块橡胶在同一平面上共同支持主机,使其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3、强头棒弹簧的刚度不一产生抖动绳头棒弹簧的刚度不一表现在弹簧在相同的压缩量下其弹力不一。
绳头棒弹簧的刚度必须适中并与其载重量相匹配,刚度过大或过小减振效果均不好。
电梯安装不良产生的抖动1、电梯导轨安装不良引起抖动电梯导轨安装不良主要有导轨的垂直度、间距、导轨接缝和接头台阶超过国标规定误差范围。
导轨支架上的固定膨胀螺丝、导轨的压导板螺丝松动;导轨支架与导轨底座连接缝隙过大或两个工作面严重不平行。
安装过程对产品保护不良造成导轨局部扭曲、导轨工作面出现凹坑或电焊的疤痕,均能在轿厢上下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2、轿厢组立不良产生的抖动轿厢组立不良主要有轿底水平度不良致使轿厢重心偏移,静态平衡不良。
曳引轮绳槽中心与轿厢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差较大,造成轿厢的摆动振动。
改善因轿厢组立不良所造成的抖动,先应在拆除上导滑器后且轿厢在自由状态下确认轿厢框架的扭曲度,误差应调整到5mm以内,再确认轿底的水平度、轿厢的垂直度并认真做好轿厢的静态平衡才能较好的消除导靴受导轨的冲击力。
3、对重框扭曲变形产生抖动由于部品堆放不良造成对重框扭曲变形后未纠正就直接安装,对重块压板安装不良单根补偿链或补偿链在对重框上挂装不正确均会产生抖动或异响。
谈电梯运行过程中振动原因及调整现代电梯要求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感。
然而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振动现象,特别是在电梯加减速过程中,约1/3~2/3额定速度范围易出现严重的振动。
如果其振荡频率接近甚至等于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就会引起严重的机械谐振,从而影响乘坐的舒适感。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产生振动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以调整。
产生振动现象主要有机械和电气2个方面的原因。
1 机械方面的原因及调整措施⑴曳引机不平衡质量的旋转是引起曳引系统机械谐振的主振源。
对于新装电梯,在设计与制造加工时,已对此进行了考虑,一般不存在此因素;如果在调试现场发现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旋转质量的平衡处理,或予以更换。
对于在用电梯,在磨损或更换曳引机的部分配件时,因配件质量及安装工艺等因素很容易引起不平衡。
例如某酒店1台电梯因曳引轮磨损进行了更换,由于装配工艺不合理,造成旋转质量不平衡,修理后出现较严重的振动。
⑵蜗轮与蜗杆间隙不合适。
此种因素一般发生于在用电梯,由于磨损而造成。
⑶电磁制动器两侧间隙不均匀,造成运行时松紧不均,应调整两侧间隙使其为0.5~0.7mm。
⑷减振措施不当,绳轮转动不灵活。
⑸导轨连接螺栓松动,轿厢体螺栓松动,曳引机座与承重梁固定螺栓松动,均会引起运行振动或抖动,对相应部位紧固即可。
⑹导轨安装不垂直,轨距在全长范围内误差大,导轨接头不平而形成的台阶较大等。
这些需按国际规定进行校正处理。
⑺轿厢倾斜或较重货物放置于轿厢一侧引起轿厢倾斜,均会造成较强烈的抖动。
应调整或正确放置,使其倾斜不大于3‰。
⑻曳引钢丝绳受力不均匀,易形成异常抖动,从而带动轿厢抖动,应对其进行调整,使各绳拉力差不大于±5%。
⑼安全钳楔块与导轨间隙不均,造成磨轨,应予以调整。
2 电气方面原因及调整措施⑴测速反馈的干扰信号是导致系统振荡和机械谐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电梯一般采用光电码盘作为速度反馈信号,除了注意其自身质量外,还要注意其与电动机的连接。
电梯运行振动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针对电梯运行振动问题,从振动原因分析入手,做出了简单的论述,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运行;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前言:现代建筑设计中,随着建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电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外面的生活中。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必备运输设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方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电梯故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而电梯运行振动,就是电梯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电梯故障类型,此类故障会对电梯的安全性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让乘坐电梯的乘客感觉不舒服,甚至引起乘客恐慌。
因此对于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电梯运行振动故障的研究,对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人们的乘坐舒适性,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电梯运行中发生振动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方法在电梯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运行振动故障是重要的问题之一,应该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发生电梯运行振动故障的原因。
电梯运行振动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电梯的安装和后期使用的维护保养环节,电梯安装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安装标准和安装工艺进行,导致某些零部件安装不规范,也缺乏对安装环节的把控,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对电梯的安装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因此,电梯部件安装不规范容易引发电梯运行中产生振动故障。
电梯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由于关键部件和结构发生了磨损和功能异常而未及时更换或修理,也会造成电梯发生振动故障。
另一方面是电气控制回路方面,某些电气参数未严格按照电梯制造厂家的要求来调试,也很容易造成电梯运行过程中造成振动。
基于对电梯发生振动故障的类型分析,我们列举以下几点电梯振动故障的致因。
1.曳引轮及其轴承磨损导致电梯运行振动曳引机是电梯的主要部件之一,在电梯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电梯运行提供驱动力。
在曳引机的安装过程中,如果安装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安装工艺及规范进行安装,可能会导致电梯曳引机安装出现倾斜偏差,造成电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曳引轮及其轴承磨损故障,造成曳引轮运行部平稳,影响曳引机的正常使用,从而引发电梯运行振动故障。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措施摘要:由于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比较紧张,所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中电梯为人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电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导致电梯轿厢产生震感,会给乘客带来不必要的忧虑,严重时乘客会产生恐慌。
电梯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不会对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只是轿厢的强烈振感会给乘客带来不安。
特别是一些病患者独立乘坐时,如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会给病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电梯运行震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减振措施。
关键词: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减振措施前言电梯其实也是一种大型的传动机械,所有的机械运行时都避免不了振动产生。
但如何有效的降低电梯运行时的振感,是我们所要研究解决的。
电梯运行时的振动,不一定是某个部件出现故障而引起。
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环节都有可能增加电梯的振动。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电梯振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减振措施。
一、电梯运行时振动的特点根据电梯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电梯在运行时出现振动主要是因为曳引机、对重、轿厢、导轨、导向轮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电梯运行时,各运动部件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振动现象。
通常情况下造成电梯运行振动的原因大概有曳引机传动、轿厢与对重架的上下运行,导向轮的导向转动,导轨与导靴的相对运动。
这几大组件运行时如不能有效的降低其振动频率,这样电梯在运行时振幅就会逐渐的扩大。
从而对电梯运行时平稳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使用者的乘坐舒适度受到一定的影响[1]。
电梯的轿厢主要是由钢丝绳与对重架进行连接,通过曳引机的转动,带动轿厢上下运动。
当轿厢运动时产生的振动频率和曳引机转动时产生的振动频率一致或者相似就会引起共振现象,则电梯的运行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电梯振动的原因分析(一)电梯钢丝绳松动电梯在投入运行时,依靠钢丝绳来带动整个轿厢的运行。
随着电梯运行次数不断的增多,钢丝绳表面会磨损,钢丝绳也会出现“放气不足”,进而引起钢丝绳的变形,最终引起电梯的振动。
电梯运行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法1、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和导轨轨距,因为如果这两项不合格有可能导致轿厢作斜面爬坡运动发出一种类似共振的声音。
2、也有可能是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可以将几根钢丝绳做调整达到受力均匀。
3、以上两项试了以后还有的话,可以在轿厢顶加钢丝绳夹来消除来自钢丝绳的振动,钢丝绳夹有铸铁和木的两种,个人认为铸铁钢丝绳夹效果更好些。
1.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使用年代长久导轨磨损、变形或导轨接头处不平,台阶较大。
解决方法:导轨不垂直重新校轨,一般安装后的导轨校正难度大,但也应尽最大努力去调整,以求达到标定值,或更换导轨,或重新磨光修平接头处。
2.导轨支架松动或压轨道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螺栓松动,拧紧螺母,如支架整体松动,则须重新预埋或焊接。
3.主机机座与承重梁连接固定螺栓松动,运行时窜动而引起下部抖动振荡。
解决方法:重新拧紧螺栓,并加锁紧螺母并死。
4.减速箱中,蜗轮与蜗杆间隙不适或研磨不适。
解决方法:调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到规定值。
5.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行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皮在弧度上高低不一致。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闸车,使两侧间隙均为0.5~0.7㎜,并两边工作同步,闸皮磨损超标或异常须更换。
6.轿厢底不水平,特别是负载运行时受力不均而强烈抖动。
解决方法:调节拉杆螺栓,校平轿底,并注意负载时载荷的均匀分布。
7.轿厢壁、底、顶螺丝松动,运行时窜动并伴有异声。
解决方法:紧固所有松动的螺栓。
8.轨距在全高上误差大。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并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
9.钢丝绳间受力不均,钢丝绳抖动异常带动轿厢抖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钢丝绳受力,并测量使各绳拉力差不超过±5%。
10.安全钳动作后,楔块未完全复位,运行时磨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使之复位,并注意间隙和提拉力要完全符合要求。
11.轿顶及绳轮上的轴承内滚珠磨损,运行时有一顿一顿的感觉或反绳轮与两边上梁间隙不一致轻微切槽而发生弹动现象。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调整好间隙。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探讨摘要:近年来,电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建筑物中。
它给人们提供方便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电梯运行时会产生振动,而产生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进行探讨,保证电梯安全、平稳、舒适地运行。
关键词: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减振方法1导言现在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由于人们每次乘坐电梯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多数电梯的振动幅值比较小,对于使用者的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当电梯在运行的时候振动达到一定幅值的时候,就会让乘客产生不舒适感。
舒适感和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电梯系统会产生振动,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梯乘坐的舒适和安全性,振动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1)电梯起动或停止的时候,有不舒适感觉。
(2)有上下顿挫感,加减速时不平稳。
(3)共振,轿厢内有明显的噪音,甚至脚下能感觉到轿厢振动。
电梯的振动是电梯整机性能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标。
如果说电梯安全设施的可靠性是电梯质量评价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电梯的振动是评价电梯质量的充分条件。
下面就影响电梯振动的因素及减少电梯振动的调整措施作一分析。
2电梯系统的振动特性从电梯的整个运动系统来看,造成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振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电梯的曳引机-轿厢-对重系统,由于其在自身运行振动的作用下而产生了一定的相应受迫振动。
通常来说,曳引机系统是电梯运行产生异常振动的主要振动源。
在电梯运行的时候,当曳引机工作而产生的激振频率和曳引机其本身所具有的系统频率比较接近或者是相等的时候,就会引起共振现象的发生,从而使电梯在运行的时候其振动的幅度逐渐的变大,这就对电梯在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电梯承载运行主体的轿厢,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钢丝绳进行牵引从而形成的一个可以上下不断进行运动的弹性系统,当其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曳引机的激振频率比较接近的时候,也同样会使电梯系统在运行时发生异常振动。
研究电梯运行振动原因与减振方法通过对电梯机械和电气两方面引起振动进行探讨,分析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产生振动的潜在因素,在电梯设计制造中应考虑需要采用避振结构的各个环节,为电梯改造、安装及维保过程中出现类似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标签:电梯;振动;减振方法1 机械原因及减振对策1.1由曳引机引起的振动电梯曳引机的不平衡质量旋转是引起电梯振动的主振源,主要包括有啮合部分的不平衡、旋转部分的不平衡,以及联轴节部分不同轴的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电梯曳引机输出振动。
异步及同步曳引机的输出振动主要是由曳引轮通过钢丝绳传递,进而传递到轿厢绳头弹簧组合件,最后传递至整个轿厢体,从而引起了振动。
曳引机引起的振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梯运行时由曳引机组引起的振动。
由于安装疏忽,主机地脚螺栓的螺母未加弹簧垫圈,运行振动一段时间后便松动。
所以在安装和日常的维保过程中对曳引机组找平找正后,把地脚螺栓的螺母拧紧,并加弹簧垫圈或并紧螺母,以防松动。
2)蜗轮在运转中因受磨损引起振动。
蜗轮轮齿磨损使齿侧间隙超过1mm,并在运转中产生猛烈撞击引起的振动。
在进行蜗轮蜗杆检查调节过程中,应按照规范的技术文件进行调整,经过空载和加载跑合后,蜗轮蜗杆的接触斑点沿齿高和尺长都不能少于50%。
如果齿侧间隙超过1mm或轮齿磨损量达原齿厚的15%时,应更换蜗轮和蜗杆,以保证啮合性。
3)蜗杆与电动机连接的不同心度超差而引起振动。
不同心度超差时,一般用百分表检测径向跳动及不同心度,弹性柱销联轴器不同心度允差不大于0.02mm。
不同心度大于0.02mm容易使曳引机组产生振动和异常声响,可通过在电动机脚板下加减垫片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4)制动器抱闸异常。
制动器抱闸间隙不均匀,松闸滞后。
这种现象应查看维持电压是否偏小、制动器线圈通电控制是否与电动机运行控制不一致,松闸时不能有卡阻现象,将抱闸间隙调整均匀,消除局部相擦现象。
5)飞轮组的平衡性差。
当取下飞轮组,振动明显减弱时,说明飞轮组的平衡性较差,飞轮主要是用来增加电梯工作平稳性的,平稳性被破坏会造成电梯的振动。
2018年5期科技喇斯与右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方法创新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措施探讨李涵(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上海200336)摘要:总结经验对振动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从专业角度出发,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减振处理,确保其可以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章对电梯运行振动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减振措施。
关键词:电梯;振动原因;减振措施中图分类号:TLJ8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5-0083-02Abstract: Through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vibration of elevators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take reliable measures to reduce vibr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it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best operating state, eliminate all hidden dangers to safet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ll kinds of safety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elevator vibration are analyzed, and effective measures of reducing vibration are put forward.Keywords:elevator; cause of vibration; measures of reducing vibration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在可选择的电梯形 式较多,相互之间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均需要在设计阶段 重点做好其振动频率、速度变化等要素控制,使评价电梯质 量的重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