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振动原因及判别、解决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电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电梯运行中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电梯共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给电梯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乘坐体验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1. 结构设计问题电梯的结构设计是电梯共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电梯轿厢、导轨、电梯井道、驱动系统等各个部件的设计不合理,都可能导致电梯共振问题的发生。
轿厢、导轨等部件的刚度不够,可能会使得在电梯运行时产生共振。
电梯井道中导轨的连接和固定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引起电梯的共振问题。
2. 驱动系统问题电梯的驱动系统是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驱动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也会影响电梯共振问题。
驱动系统的不稳定性,包括电机的质量、转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梯共振。
3. 负载不均匀在电梯运行中,如果电梯内的乘客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电梯共振问题的发生。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当电梯内乘客数量较多时,若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引发共振问题。
货物的不均匀装载也可能导致电梯的共振。
3. 加强负载均衡为了避免电梯负载不均匀引发的共振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电梯负载均衡系统来解决。
在高层建筑中,可以采用智能化的负载均衡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梯内的乘客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电梯的平稳运行。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的电梯检测和维护是预防电梯共振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电梯结构、驱动系统、负载均衡系统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共振问题的发生。
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问题,也可以采取实时监控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和解决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共振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电梯结构设计、驱动系统、负载均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电梯运行抖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和导轨轨距,因为如果这两个项目失败,可能会导致轿厢进行爬坡运动,并产生类似共振的声音。
2、也有可能是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可以调整几根钢丝绳以获得均匀的应力。
3、以上两项试了以后还有的话,可以通过在轿厢顶部添加钢丝绳夹来消除钢丝绳的振动,钢丝绳夹有铸铁和木的两种,个人认为铸铁钢丝绳夹效果更好些。
1.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导轨长时间磨损、变形或导轨接头处不平,台阶较大。
解决方法:导轨不垂直重新校轨,通常,安装后很难校准导轨,但也应尽最大努力去调整,以求达到标定值,或更换导轨,或重新磨光修平接头处。
2.导轨支架松动或压力轨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螺栓松动,拧紧螺母,如支架整体松动,必须重新嵌入或焊接。
3.主机架与承重梁连接的固定螺栓松动,运行时窜动而引起下部抖动振荡。
解决方法:重新拧紧螺栓,拧紧锁紧螺母并拧紧。
4.减速箱中,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间隙或磨削不当。
解决方法:调整蜗轮啮合间隙至规定值。
5.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行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瓦弧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闸车,使两侧间隙均为0.5~0.7㎜,并两边工作同步,如果制动蹄过度磨损或异常,应更换制动蹄。
6.轿厢底不水平,特别是负载运行时,力不均匀,振动强烈。
解决方法:调节拉杆螺栓,校平轿底,加载时注意载荷的均匀分布。
7.轿厢壁、底、顶螺丝松动,运行时有异响。
解决方法:拧紧所有松动的螺栓。
8.全高量规误差大。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并满足规定的设计要求。
9.钢丝绳间受力不均,钢丝绳异常抖动驱动轿厢抖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钢丝绳受力,并进行测量,确保每根钢丝绳的张力差不超过±5%。
10.安全钳动作后,楔块未完全复位,运行时磨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使之复位,并注意间隙和提升力应完全满足要求。
11.轿顶及绳轮上的轴承内滚珠磨损,运行时有口吃感,或反向绳轮与两侧上梁间隙不一致,有轻微的切槽和弹跳现象。
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电梯轿厢振动是用户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振动可能会引发乘客的不适感、危险隐患和损坏电梯等问题。
因此,深入探究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一、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1.电梯结构设计问题电梯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引起电梯轿厢振动。
例如,电梯轿厢刚度不足、导轨偏差、悬挂绳子不平衡等。
2.电梯配重问题电梯配重不均匀是导致电梯振动的另一大问题。
例如,电梯轿厢空载或载荷不平衡时,配重的调整不当会引起振动。
3.电梯维护保养不当电梯维护保养不当同样也是引起电梯振动的一个原因。
例如,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的磨损会造成电梯振动;电梯缆绳松弛和老化,也会引发电梯振动。
4.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问题也会引起振动,例如电梯地基不平稳、柱形高度不同等问题都会影响电梯振动。
二、处理措施1.加强维护保养电梯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组件和运作系统,特别是对电梯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应该重点防护保养,同时也要加强对电梯缆绳及保护罩的维护检查。
2.考虑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可能因为工程施工的影响、外力等问题导致不平稳,需要加强地基修复及维护,以保证电梯的正常安装和使用。
3.平衡配重电梯载荷的平衡配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确调整电梯的平衡配重,可以使电梯保持平稳的运行,从而减少电梯轿厢振动的可能性。
4.宣传使用技巧用户在使用电梯时,需要按照电梯的使用说明来正确使用,否则不当的使用方式容易导致电梯振动。
电梯管理方应该加强用户宣传和教育,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电梯。
以上四点是处理电梯轿厢振动的主要方法。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电梯振动问题,尽可能地杜绝电梯振动引发的安全隐患。
电梯振动原因及对策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中,对提高出行效率、提升生活品质意义重大。
电梯振动现象在日常使用、安装、大修改造、维保等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振动原因往往不能一锤定音,需要逐处排查,解决起来非常麻烦和困难,有时甚至被描述为不治之症。
为了让电梯乘坐起来更安全、更舒适,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积极查找电梯在运行时出现较大振动问题,基于专业角度来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原因造成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争取从根本上来消除存在的隐患。
下面将工作中遇到的电梯振动原因进行分析、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1引起电梯振动的原因分析引起电梯振动的原因有很多,笼统可以分为机械原因和电气原因。
在所有的振动中,机械方面引起的占80%左右,电气方面占10%左右。
由保养不到位或不当引起的占60%以上,因元器件老化或损坏引起的振动占20%,因安装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占20%。
1.1导轨与导靴诱因导轨导靴作为电梯运行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引发电梯运行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主导轨接头间隙及台阶平面度。
根据国标规定(GB7588),导轨接头如果有安全钳,导轨接头间隙不要超0.5 mm,台阶不可超0.05 mm。
如果这两个数值过大,电梯运行过程中,会有间歇振动,且振动与数值、运行速度成正比。
所以在安装时一定要对导轨接头间隙及台阶严格把控。
靴衬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变化。
滑动导靴的靴衬、导轨间间隙,对于振动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一般的设计下,均要求每一侧不可超出 5 mm活动间隙,电梯运行时在水平方向(X、Y都有)会产生两倍上述间隙的振动,间隙越大振幅越大,电梯振动越强烈。
导轨工作面垂直度的影响。
根据国标规定(GB7588),安装有安全钳导轨的,为确保导靴沿导轨振动为最小并正常运行,要求每隔5米,铅垂度要≤1.2 mm,整列导轨的铅垂度≤1 mm。
如图1所示,为导轨安装不达标情况。
导轨的磨损。
导轨导靴作为电梯运行中的主要构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若缺乏养护与检修会出现极为严重的磨损现象,致使电梯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明显增加,影响电梯系统稳定性,从而引发电梯故障,而电梯故障处理不及时则会引发电梯振动。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运行共振是指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力或系统本身的特性导致电梯结构
出现共振现象,从而引起电梯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电梯运行共振会导致电梯的振动加大、噪音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梯失去控制、发生故障。
以下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些原因
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
1. 外部环境因素:电梯所在的建筑物周围环境的风、地震等外部力对电梯结构产生
的作用;
2. 电梯自身因素: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
如悬吊系统的设计不合理、钢丝绳的松紧程度不均匀、导轨的严重磨损等。
二、解决措施:
1. 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电梯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制造过
程要精细化,确保各个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减少结构破损和故障的发生;
3. 安装减震装置:在电梯的悬吊系统、导轨等关键位置安装减震装置,通过吸收和
分散振动能量,减少振动的传播;
4. 加强钢丝绳管理:合理安排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严格控制钢丝绳的松
紧度,防止出现不均匀负荷导致振动共振;
5. 提高运行控制技术:引入先进的运行控制技术,通过优化电梯的运行曲线和速度,减少共振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是由外部环境和电梯自身因素引起的,通过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定期检查和维修、安装减震装置、加强钢丝绳管理和提高运行控制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
地降低电梯运行共振的发生,并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运行关乎着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共振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给电梯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1. 结构设计问题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电梯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如果电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容易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激励后产生共振现象。
电梯运行中可能存在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共振问题的出现。
2.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也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梯所在楼层的建筑结构可能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来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引起电梯的共振。
一些外部设备的振动也可能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共振现象的出现。
3. 电梯零部件问题电梯的零部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损坏,也容易引起电梯运行的共振。
电梯导轨、轮组等部件的磨损、松动或者变形,都可能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共振现象。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在电梯所在楼层加装减震设备,或者在楼层结构设计中增加一些减震方案,以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电梯运行的影响,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避免共振现象的产生。
定期检查电梯的导轨、轮组等关键部件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共振问题的出现。
4. 技术设备更新及时更新电梯的技术设备也是解决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电梯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是一个涉及结构、环境、设备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的措施。
只有形成合理的电梯检测标准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结构、环境和零部件的管理,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电梯运行的原理是利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使得电梯的轿厢实现在轨道内的运行。
关于电梯的技术要求当中明确规定,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安全可靠,保证乘客的舒适感。
安全可靠能够通过在电梯的初始设计中得到保证,并且制造、安装、检验和维护当中十分容易得到保证。
但是,舒适感确是乘客的主观感觉,舒适感主要取决于电梯运行的速度变化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变化。
但是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检验电梯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碰上一些左右抖动和上下抖动的现象,并且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实际的解决办法,很多的电梯的带病运行使得许多乘客对电梯抱有恐惧的态度。
一、电梯的机械振动1.曳引机曳引机具有其固有共振,而且其他小型设备还会造成曳引机发生微震,在电梯运行的时候,此因素会加剧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振幅,使得乘坐电梯的人们感到不适。
诸多当蜗轮副侧具有非常大的间隙时,或者电机轴承发生严重磨损时等等,此安装因素会对电梯在运行时出现的位置误差造成极大影响,使得曳引机电机出现不平衡的振动,从而加大电梯的振动。
2.导轨装置导轨能够有效的保证电梯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行,然而电梯运行时引起的振动大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轨安装的误差多少以及牢固程度。
诸如,如果安装不够牢固,那么电梯的运行轨迹就会改变,于是就使得电梯发生更加严重的振动。
在使用导轨的时候,部分电梯会因此出现弯曲变形,那么在接口的位置就会对电梯运行距离产生影响,于是导轨轨迹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振动。
在安装以及使用导轨时,极易产生不充足的导轨弹簧预紧力,尤其是在出现安装误差时,电梯桥厢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以后会造成导轨变形,于是紧固件以及导轨之间,桥厢以及导轨之间会出现严重振动以及摩擦,于是电梯中的乘客会感受不适。
更为严重者会造成电梯线路的短路,从而引起火灾等等。
3.桥厢科学、合理的桥厢设计能够有效的确保电梯运行中乘客的舒适性。
然而很多设计人员的设计电梯桥厢的时候都是凭借个人的主观经验,根本不能确保桥厢尺寸与结构的合理性,使得桥厢具有不合理的硬度以及刚度。
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因素及把握策略 - 电梯电梯运行振动是影响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电梯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缘由有很多,只有通过全面的分析和检查才能找出电梯振动的具体缘由,并实行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电梯运行振动,提高电梯乘坐的舒适感。
以下就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因素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影响电梯运行振动的机械因素1、钢丝绳因素。
(1)钢丝绳放气不足会造成钢丝绳的扭曲变形,从而引起电梯运行振动。
因此,在安装前必需确保钢丝绳放气,避开钢丝绳放气不足的状况。
(2)曳引钢丝绳张力调整不均匀会造成电梯运行时受力不均,曳引轮各绳槽受力不均会造成磨损程度不均匀,从而引起电梯的特别抖动。
同时,轿厢的抖动也会降低钢丝绳和曳引轮的使用寿命。
因此,要对电梯各钢丝绳的张力进行调整,确保各钢丝绳的张力在平均值的5%范围里。
2、导轨因素。
导轨因素可以造成电梯的晃动主要表现为:在电梯上下行经某一固定点时,在轿厢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电梯的晃动。
通过振动仪来测量电梯的运行振动曲线,可以看出,在某个提上升度处的振动曲线超标。
常见的导轨问题主要有导轨接口调整不良、导轨表面清洁不良、导轨撑架调整不好以及导轨的损伤变形等。
(1)导轨接口调整不良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轿厢导轨接头处间隙和台阶的增大使得电梯运行时会消灭水平方向的间隙振动,极大地影响乘客的舒适感。
(2)导轨表面消灭清洁不良的状况,应接受抹布或除锈的方式进行清除。
(3)导轨撑架调整不好时,常见状况为导轨轨距和对向度不良以及导轨撑架的固定螺栓有部分松动。
这些问题都简洁造成电梯的振动。
(4)导轨损伤变形时,应当通过适当的导轨刨修整,对于严峻损伤变形的应通过更换导轨进行处理。
3、轿厢因素。
引起电梯轿厢运行振动的缘由主要有轿厢安装紧固密封性、导靴的松紧程度以及轿厢的平衡问题等,全部这些都会造成电梯的振动。
(1)轿厢的安装要确保紧固密封,否则当电梯高速运行时,没有紧固好的部位简洁发生相对错动,造成电梯轿厢的振动,从而影响电梯的舒适性。
电梯运行抖动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电梯运行中的抖动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电梯左右晃动;上下垂直方向的跳动;常常带有嗡嗡响声的共振等。
电梯产品质量方面产生的抖动1、主机曳引轮、导向轮的轴承不良产生抖动主机曳引轮、导向轮的轴承间隙大;曳引轮和导向轮自身的动态平衡不良;曳引机或齿轮箱内的轴承不良;曳引机减速箱蜗杆与电机轴同心度超差时均可出现周期性的振动激励,产生电梯运行抖动。
因此,首先应提高曳引轮和导向轮的产品质量及拼装质量,对于不良轴承及时更换,消除周期性的激励源。
2、主机底座减振橡胶不良产生抖动主机底座一般用4块减振橡胶支撑,由于钢度及阻力不一,易形成3块橡胶在同一平面上支撑主机。
在曳引机曳引力的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晃动。
此时应更换已变形的减振橡胶,使4块橡胶在同一平面上共同支持主机,使其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3、强头棒弹簧的刚度不一产生抖动绳头棒弹簧的刚度不一表现在弹簧在相同的压缩量下其弹力不一。
绳头棒弹簧的刚度必须适中并与其载重量相匹配,刚度过大或过小减振效果均不好。
电梯安装不良产生的抖动1、电梯导轨安装不良引起抖动电梯导轨安装不良主要有导轨的垂直度、间距、导轨接缝和接头台阶超过国标规定误差范围。
导轨支架上的固定膨胀螺丝、导轨的压导板螺丝松动;导轨支架与导轨底座连接缝隙过大或两个工作面严重不平行。
安装过程对产品保护不良造成导轨局部扭曲、导轨工作面出现凹坑或电焊的疤痕,均能在轿厢上下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2、轿厢组立不良产生的抖动轿厢组立不良主要有轿底水平度不良致使轿厢重心偏移,静态平衡不良。
曳引轮绳槽中心与轿厢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差较大,造成轿厢的摆动振动。
改善因轿厢组立不良所造成的抖动,先应在拆除上导滑器后且轿厢在自由状态下确认轿厢框架的扭曲度,误差应调整到5mm以内,再确认轿底的水平度、轿厢的垂直度并认真做好轿厢的静态平衡才能较好的消除导靴受导轨的冲击力。
3、对重框扭曲变形产生抖动由于部品堆放不良造成对重框扭曲变形后未纠正就直接安装,对重块压板安装不良单根补偿链或补偿链在对重框上挂装不正确均会产生抖动或异响。
谈电梯运行过程中振动原因及调整现代电梯要求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感。
然而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振动现象,特别是在电梯加减速过程中,约1/3~2/3额定速度范围易出现严重的振动。
如果其振荡频率接近甚至等于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就会引起严重的机械谐振,从而影响乘坐的舒适感。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产生振动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以调整。
产生振动现象主要有机械和电气2个方面的原因。
1 机械方面的原因及调整措施⑴曳引机不平衡质量的旋转是引起曳引系统机械谐振的主振源。
对于新装电梯,在设计与制造加工时,已对此进行了考虑,一般不存在此因素;如果在调试现场发现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旋转质量的平衡处理,或予以更换。
对于在用电梯,在磨损或更换曳引机的部分配件时,因配件质量及安装工艺等因素很容易引起不平衡。
例如某酒店1台电梯因曳引轮磨损进行了更换,由于装配工艺不合理,造成旋转质量不平衡,修理后出现较严重的振动。
⑵蜗轮与蜗杆间隙不合适。
此种因素一般发生于在用电梯,由于磨损而造成。
⑶电磁制动器两侧间隙不均匀,造成运行时松紧不均,应调整两侧间隙使其为0.5~0.7mm。
⑷减振措施不当,绳轮转动不灵活。
⑸导轨连接螺栓松动,轿厢体螺栓松动,曳引机座与承重梁固定螺栓松动,均会引起运行振动或抖动,对相应部位紧固即可。
⑹导轨安装不垂直,轨距在全长范围内误差大,导轨接头不平而形成的台阶较大等。
这些需按国际规定进行校正处理。
⑺轿厢倾斜或较重货物放置于轿厢一侧引起轿厢倾斜,均会造成较强烈的抖动。
应调整或正确放置,使其倾斜不大于3‰。
⑻曳引钢丝绳受力不均匀,易形成异常抖动,从而带动轿厢抖动,应对其进行调整,使各绳拉力差不大于±5%。
⑼安全钳楔块与导轨间隙不均,造成磨轨,应予以调整。
2 电气方面原因及调整措施⑴测速反馈的干扰信号是导致系统振荡和机械谐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电梯一般采用光电码盘作为速度反馈信号,除了注意其自身质量外,还要注意其与电动机的连接。
电梯运行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法1、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和导轨轨距,因为如果这两项不合格有可能导致轿厢作斜面爬坡运动发出一种类似共振的声音。
2、也有可能是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可以将几根钢丝绳做调整达到受力均匀。
3、以上两项试了以后还有的话,可以在轿厢顶加钢丝绳夹来消除来自钢丝绳的振动,钢丝绳夹有铸铁和木的两种,个人认为铸铁钢丝绳夹效果更好些。
1.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使用年代长久导轨磨损、变形或导轨接头处不平,台阶较大。
解决方法:导轨不垂直重新校轨,一般安装后的导轨校正难度大,但也应尽最大努力去调整,以求达到标定值,或更换导轨,或重新磨光修平接头处。
2.导轨支架松动或压轨道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螺栓松动,拧紧螺母,如支架整体松动,则须重新预埋或焊接。
3.主机机座与承重梁连接固定螺栓松动,运行时窜动而引起下部抖动振荡。
解决方法:重新拧紧螺栓,并加锁紧螺母并死。
4.减速箱中,蜗轮与蜗杆间隙不适或研磨不适。
解决方法:调整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到规定值。
5.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行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皮在弧度上高低不一致。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闸车,使两侧间隙均为0.5~0.7㎜,并两边工作同步,闸皮磨损超标或异常须更换。
6.轿厢底不水平,特别是负载运行时受力不均而强烈抖动。
解决方法:调节拉杆螺栓,校平轿底,并注意负载时载荷的均匀分布。
7.轿厢壁、底、顶螺丝松动,运行时窜动并伴有异声。
解决方法:紧固所有松动的螺栓。
8.轨距在全高上误差大。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并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
9.钢丝绳间受力不均,钢丝绳抖动异常带动轿厢抖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钢丝绳受力,并测量使各绳拉力差不超过±5%。
10.安全钳动作后,楔块未完全复位,运行时磨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使之复位,并注意间隙和提拉力要完全符合要求。
11.轿顶及绳轮上的轴承内滚珠磨损,运行时有一顿一顿的感觉或反绳轮与两边上梁间隙不一致轻微切槽而发生弹动现象。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调整好间隙。
施工电梯振动原因及改进措施施工电梯振动是指电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产生的不稳定的晃动、颤动或震动现象。
电梯振动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施工电梯振动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设计问题:电梯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可能影响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例如,电梯的承重能力、悬挂系统、绳索设计、楼层传动机械等都会影响电梯振动的发生。
2.安装问题:电梯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也是影响电梯振动的因素之一、例如,电梯安装时是否正确调整各个部件,是否稳固地安装在楼层上等。
3.使用问题:电梯的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振动问题。
例如,超载使用、突然停车等操作不当都会对电梯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对于施工电梯振动问题的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设计改进:通过对电梯的结构设计和悬挂系统设计进行改进,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例如,增加电梯的承重能力、改进绳索设计、提高楼层传动机械的稳定性等。
2.安装质量控制:在电梯的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电梯各个部件的正确调整、稳固固定,减少振动问题的发生。
3.检修维护:定期对电梯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梯运行中的问题,保证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4.使用管理:加强对电梯使用的管理,确保正确操作和使用电梯的人员不超载、不突然停车等,减少不稳定因素对电梯稳定性的影响。
5.监测系统:安装振动监测系统以及其他相关感应设备,对电梯的振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梯振动的问题。
总之,施工电梯振动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改进和优化,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及时跟进和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保持施工电梯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的发展,电梯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近年来电梯共振事故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电梯的共振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下面将为大家详细阐述。
电梯共振是什么原因?电梯共振是指在电梯运行中,设备受到外部激励而引起的共振现象。
电梯共振的频率与电梯自身固有频率相同,导致整个电梯系统出现强烈的震动,甚至可能造成事故。
电梯共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电梯系统设计问题。
电梯的固有频率是由悬挂在轿厢底部的钢丝绳、弹簧、舱壁、轴等部件组成,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电梯的固有频率过高或过低,出现共振。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改变。
电梯运行速度在不同楼层间变化,同时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共振。
三、故障或磨损。
电梯设备的失效或磨损会导致电梯的频率变化,从而引起共振。
电梯共振如何解决?电梯共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应引起重视,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解决共振的方法。
一、改进电梯设计。
电梯系统应该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固有频率,确保该频率与设备中所涉及的其它频率没有频率上的共振,也就是说,需要在设计时尽可能避免电梯系统内出现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相同的情况。
三、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系统。
定期检查电梯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电梯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固有频率变化导致共振现象。
四、设置振动隔离器。
为电梯设备设置振动隔离器可以有效减少共振的发生。
振动隔离器可在电梯安装时放置在电梯与固体结构的接触点附近,通过减少机体与固体的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少共振的发生。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高楼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制造技术不断提高,其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电梯在使用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行共振。
本文将介绍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电梯在运行中,如果受到外力干扰,容易产生共振。
电梯的结构和组成一般包括电机、电缆、轮轨、传动系统等。
电梯的质量大、角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大则容易共振。
在电梯运行中,会出现以下几种共振情况。
1.电梯轿厢共振当电梯轿厢运行到一定速度或运行过程中受到外力干扰,就会出现轿厢共振。
比如,电梯运行时,如果轿厢受到强风吹袭或者地震等外力的作用,会出现轿厢共振。
2.电梯钢丝绳共振电梯运行时,如果钢丝绳与轮轨之间有磨损,造成不规则跳动,就容易出现钢丝绳共振。
主要表现为噪音大、震动明显。
电梯导轨是电梯的主要承载部件之一。
当电梯导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或磨损时,就会导致导轨共振。
导轨共振主要表现为导轨振动,发出噪音和震动现象。
定期检查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因物料积累、钢丝绳松弛、外力干扰等情况导致的共振隐患。
定期检查的频率要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来确定,一般建议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加装减振器加装减振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梯的共振,减少噪音和震动的影响。
减振器可以安装在电梯的顶部、底部或侧面,通过减震效果来消除共振现象。
检查钢丝绳钢丝绳是电梯运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部位之一,一旦发现存在磨损、松弛等状况,必须及时更换钢丝绳,避免其出现共振。
更换导轨导轨是电梯运行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之一。
如果导轨受到损坏或磨损,应及时更换导轨,避免导轨共振现象的出现。
降低电梯速度电梯共振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因此缓慢运行电梯可以有效降低共振的发生率。
建议电梯在高峰期缩短运行时间,减少电梯的负荷。
总之,电梯共振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对电梯的安全和舒适性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排查故障,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浅谈电梯振动原因及判别、解决方法
【摘要】分析乘客电梯行驶不稳、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及常见问题的判别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频振动;低频振动;振动曲线
谈到电梯的振动相信不少人都曾遇到过,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的对策许多前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
本人在吸取总结前人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在实际处理相关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与措施,谈谈自己对电梯,特别是乘客电梯系统振动产生的原因和判断、解决方法。
乘客电梯运行中难以排除的振动现象多为共振现象。
电梯作为运载工具,在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结构系统会形成为一个弹性系统,产生自己的固有振动频率。
一些运动部件会变成为激振源,而产生激振力频率。
乘客电梯的运动形式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而这两种运动本身就是激振力频率的产生源。
当两种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就会产生共振。
下面就影响乘客电梯振动的因素及减少电梯振动的调整措施作探讨。
1.电梯振动的分类
(1)按振动的频率分,可分为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
高频振动:振动原因大多数涉及主机系统、钢丝绳系统、轿厢系统。
低频振动:振动原因大多数涉及导轨安装不良、轿厢系统。
(2)按振动方向分,可分为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
水平振动:振动原因大多数涉及导轨系统、导滑系统(导靴)。
垂直振动:振动原因较复杂,上述因素均能对其产生影响,故只能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
3.机械因素振动源的处理
3.1主机系统引起的振动
3.2钢丝绳系统引起的振动
3.3轿厢系统引起的振动
(1)轿厢的悬挂中心是否准确。
由于轿厢组立不良主要有轿底水平度不良
致使轿厢重心偏移,静态平衡不良。
曳引轮绳槽中心与轿厢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差较大,造成轿厢的摆动振动。
改善因轿厢组立不良所造成的抖动,先应在拆除上导滑器后且轿厢在自由状态下确认轿厢框架的扭曲度,误差应调整到5mm 以内,再确认轿底的水平度、轿厢的垂直度并认真做好轿厢的静态平衡才能较好的消除导靴受导轨的冲击力。
(2)轿厢的各螺栓是否安装正确和紧固。
(3)检查轿厢上下卡胶是否安装正确并且应与轿架为软接触。
(4)除轿底称重橡胶和轿厢卡胶外,轿厢与轿架之间不应有任何零部件相接和相碰,否则轿架的振动可直接传至轿厢,如下图。
(5)轿厢拉杆是否安装正确。
(6)轿底安全钳钳嘴及楔块是否对中。
3.4导轨安装不良引起的振动
根据振动曲线分析:由于导轨系统引起的振动,在振动曲线表现为:快车运行时,在X或Y向有低频振动,主振频率约1~4Hz。
常见问题及判别:
①导轨对向度安装不良主要是对向度突然改变,表现在X向曲线上,振幅较大;且在FTT曲线图中有较明显的振幅波动。
②导轨轨距安装不良主要是轨距突变,表现在Y向曲线上,振幅较大;且在FTT曲线图中一样有较明显的振幅波动。
③导轨与导靴间隙太小会引起轿厢的抖动。
④导轨工作面欠润滑也会引起乘客电梯起动和减速过程抖动。
寻找振动位置方法:
①乘坐乘客电梯,观察乘客电梯出现振动时的层楼显示。
②利用振动仪录取曲线分析。
解决方法:
①对振动部位的导轨或导轨驳口检查,重新调校,避免相邻撑架间导轨轨距和对向度的突然改变。
检测器具:校轨尺。
②导轨与导靴间的间隙调整。
③导轨工作面欠润滑。
特别提示:
在处理导轨系统引起的振动时,往往忽视对重侧导轨的检查。
3.5导滑系统(导靴)引起的振动
导滑器间隙调整不当,导滑器的平行度调整不当、导滑器的伸缩量过大或太小均产生抖动。
导靴的伸缩量一般一边各留3mm~5mm的余量能较好吸收来自导轨的冲击激励。
具体检查(1)轿厢和对重导靴是否过紧或过松,保证各个导靴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避免导靴在运行中产生额外阻力。
(2)检查对重导靴,与导轨间隙是否足够。
(3)检查轿厢导轨和对重的润滑情况,应加上足够的导轨润滑油。
3.6对重架系统引起的振动
由于部品堆放不良造成对重框扭曲变形后未纠正就直接安装,并且对重架的悬挂中心偏离。
对重块压板安装不良单根补偿链或补偿链在对重框上挂装不正确均会产生抖动或异响。
值得强调轿厢侧如有补偿链时也应该注意挂装的工艺和位置。
4.电气因素振动源的处理,应仔细检查一下项目
(1)检查主回路及其部件接线是否正确、松动。
(2)电源三相电压是否相同电压等级是否正确,曳引电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3)检查旋转编码器的接线,电缆是否损伤、拉断;检查旋转编码器的电压有否受外部干扰。
(4)测量电机阻值初步判断电机是否损坏。
(5)如果是变频电梯,检查主回路上的互感器是否存在问题,确认电机大线穿过互感器的圈数,确认负反馈回路的增益是否正确。
(6)确认电机码与电机型号是否匹配,确认变频器参数与乘客电梯规格是否匹配。
(7)细心静听电机运转中是否有异响、异常发热情况。
综上所述,导致乘客电梯行驶不稳、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来自乘客电梯的机械和电气两方面。
机械方面是因导轨、导靴、轿厢、曳引机等在安装或使用中产生的偏差引起。
电气方面常见的是:乘客电梯系统参数、频率不匹配、接线不正确或不良、导致轿厢共振。
经笔者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对乘客电梯进行检查和调整,对解决乘客电梯运行中的轿厢振动超标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它可以把乘
客电梯运行中的轿厢振动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科]
【参考文献】
[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3]电梯系统垂直振动分析与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