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中心
- 格式:docx
- 大小:37.18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4()3
【摘要】为规范和加强本市设计创新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快培育壮大设计市场主体,促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制定了《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工信部于2012年9月印发《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启动首次认定.每2年开展一次,截至2023年累计认定6批共416家,其中上海入选21家.上海市于2015年启动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
【总页数】2页(P31-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7;D922.29
【相关文献】
1.《四川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2.《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3.《上海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的政策解读
4.关于《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5.关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认定保护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成功举办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6期编者按:2018年10月3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卓越城市,魅力水岸”。
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系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系统、长三角地区规划管理部门,部分省市规划设计院,以及有关规划、设计咨询机构等代表出席论坛。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全球城市重要滨水区域建设的国际经验,现将发言嘉宾精彩观点整理如下(未经专家审阅),以飨读者。
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世界级滨水区近年来,黄浦江、苏州河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主动脉,承担起引领整个城市在新时期转型发展的战略任务。
作为标志性的城市空间,黄浦江、苏州河应当对标更高标准、更广视野和更大格局,坚持以发展为要、人民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实现“一江一河”发展能级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基于此,上海分别提出了“一江一河”的规划愿景:黄浦江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创研发功能的汇聚地;是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是体现宏观尺度价值的生态廊道。
苏州河则更强调生活气息,是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是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是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是亲切和谐、引人向往、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滨水场所。
在理念和目标导引下,上海提出加强3个统筹:一是强化各规划协同,实现系统升级的要素统筹;二是滨江岸线与腹地开发之间的时空统筹;三是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实施统筹。
同时提出功能策略、空间策略、文化策略、生态策略、景观策略等5个方面的策略和行动。
世界级的滨水区需要世界级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海从规划、建设、管理3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倡导精细化管理和弹性管控并重,充分激活市场并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引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参与机制。
《联想风云》(凌志军)读书总结一、企业战略生命力顽强的鸡蛋就在研究周边的环境,加强自己的生命力,以便能孵出小鸡来。
“瞎子背瘸子”这是我们产业发展策略;“田忌赛马“这是我们的研究开发策略;“茅台与二锅头”这是我们的产品经营策略接触的企业家都是信念坚定的人,同时又是超级机会主义者。
原来“联想式汉卡”只是公司成长道路上的台阶,“微机主板”又是一个台阶,“代理AST”还是一个台阶,柳的真正目标是让“联想微机成为中国名牌”。
我们要办一个长远的公司,为子孙后代做点事,而不是办成一个短期的尽管能闪烁光芒的公司有人是钻政策的空子,我们是把政策用足。
在用政策的时候,我们和他们还是有点区别的。
区别在哪儿呢?有许多公司,我们觉得他们在政策的边缘上行走时,这个脚的外侧已经在边缘上了,稍微歪一歪就可能下去了。
而我们呢,脚总是还离边缘有那么一寸远的距离,不能离远了,也不能太贴近了。
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做堂堂正正的事,真正到国外去较量一下,而不能完全利用目前国内腐败的情况,老去钻这个空子。
这叫“吃死尸”的本事,咱们不能干那个。
这是一场赛跑。
跑到前面的人说:“你在后面吃土吧。
”他跑得快,我在后面吃土,这没错。
咱们现在必须狠下心来,踏踏实实在后面“吃土”,但心里希望是做个“领跑”到河对岸是我们的目标,这是人人看清的事情。
难的是如何搭桥,如何造船,如何学会游泳。
在根本不会游泳的情况下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除了泛起一阵泡沫和带来滑稽的悲壮以外,什么结果也没有。
联想不要这个,联想要做能成事的英雄。
科学知识提供燃料,商业才是发动机周光召:“第一条是你的产品要卖得出去,这是最重要的。
科技在科技企业里面只是很多种因素中的一个因素。
只有在市场营销、管理、资金、人才等等因素都具备了以后,你的研发才上升为最重要的因素。
柳传志关于设立上海设计中心事宜给倪光南、吕谭平的信吕总、倪总:关于在上海建立设计中心一事,我已和倪总表达过我的意见。
现归纳如下:一、生产办卡为我们长期的业务方向,所以建立设计芯片的开发中心,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应该积极推进的。
外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S1504W0312党航虽然在1840年以前已经有部分西洋建筑师在中国从事营造活动,但是外国建筑师大量涌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开始的。
外国建筑师仿照设计“中国固有”之建筑。
实例如:南京金睦大学一组教学楼、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大学一组教学楼。
外国建筑师虽然不谙中国古典建筑的法度,但对中国建筑要素所做种种组合颇具异趣,体现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外建筑交流中的主动态度。
近代建筑1840-1949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大学第一教学楼四川华西大学第一教学楼官方建造活动租界内的官方建设中最主要的有领事馆及其附属建筑、海关、工部局等政府办公建筑,此外就是租界内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和公共设施如公园等的建设。
教会建造活动在重要传教地点建设教堂,建设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等。
广州沙面基督教堂1864 年上海圣三一教堂1869 年汉口博学书院•外国商人指导中国工匠建造•外国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建造•在华外国工匠建造广州十三行英国商行上海教会出版社建筑广告上面的信息显示这位名为梅雷迪思(R. Meredith)的木匠在1851 年以前就曾经居住于上海并从事造船及造屋业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建筑竞赛活动虽然在1840年以前已经有部分西洋建筑师在中国从事营造活动,但是外国建筑师大量涌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开始的。
外国建筑师仿照设计“中国固有”之建筑。
实例如:南京金睦大学一组教学楼、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大学一组教学楼。
外国建筑师虽然不谙中国古典建筑的法度,但对中国建筑要素所做种种组合颇具异趣,体现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外建筑交流中的主动态度。
现代建筑1949以后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童年。
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
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
上海中心设计方案第1篇上海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地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城市核心区的超高层建筑,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办公、酒店及文化休闲综合体。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合法合规: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设计标准。
2. 人本理念:充分考虑人性化需求,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建筑环境。
3. 创新设计:运用先进技术,打造具有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4. 绿色环保:注重生态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5. 持续发展:充分考虑项目长期运营需求,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性能。
三、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1)建筑用地:项目用地面积约为3.14万平方米。
(2)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为57.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为632米。
(3)建筑布局:采用“一主两辅”的布局形式,包括主楼、东辅楼和西辅楼。
2. 建筑设计(1)主楼:共128层,地上125层,地下3层。
1-3层为入口大堂及商业配套,4-72层为办公区,73-83层为酒店,84-125层为观光层及空中会所。
(2)东辅楼:共7层,地上5层,地下2层。
设有会议中心、多功能厅等设施。
(3)西辅楼:共7层,地上5层,地下2层。
设有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
(4)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强调线条流畅、简洁大方。
3. 结构设计(1)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钢结构体系。
(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按照最新抗震规范进行设计。
(3)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舒适度,对结构进行优化。
4. 设备设计(1)给排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确保水质安全。
(2)电气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满足用电需求。
(3)暖通系统: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智能化系统:涵盖楼宇自控、安防、通信、信息等多个方面。
5. 绿色建筑(1)绿色建筑等级: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达到三星级要求。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简历: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
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
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1997年 -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设计作品一览】1990-1991 现代美术馆?建筑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1990-1991 JR京都车站改建,日本京都1992 奈良市民会堂,日本奈良1994-1995 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英国伦敦1995 韩国国立博物馆,韩国1996 罗马教区教会,意大利1997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一等奖兵库县立新美术馆,日本兵库县一等奖1998 新笛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1999 曼彻斯特皮卡迪利广场重建,英国一等奖奈尔森?阿特金斯美术馆,美国堪萨斯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西班牙马德里布利码头博物馆,法国巴黎2000 圣保罗大教堂圣台,英国伦敦安特卫普市立美术馆,比利时圣约翰阿比宾馆,美国明尼苏达州一等奖考尔德美术馆,美国费城一等奖2001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法国一等奖2002 音乐之家,丹麦奥尔堡主要作品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1984 Time’sⅠ,京都府1989 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光的教堂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1992 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西班牙贝乐思之家,香川县直岛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廊,美国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町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1998 TOTO研究会馆,兵库县津名郡织田广喜博物馆,滋贺县日野町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库县神户市2000 淡路梦舞台,兵库县东浦市水的教堂南岳山光明寺,爱媛县西条市贝纳通传媒研究及发展中心,意大利特莱维索2001 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美国圣路易斯特尔洛?阿玛尼,意大利米兰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大阪府大阪狭山市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大阪东大阪市2002 兵库县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神户市国际儿童图书馆,东京都台东区皮卡迪利广场重建,英国曼彻斯特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沃斯堡2003 野间自由幼儿园,静冈县伊东市4×4住宅,兵库县神户市2004 地中美术馆,香川县直岛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德国诺伊斯2005 / case,东京涩谷区画册美术馆,福岛县岩城町提案1988- 中之岛(卵型都市与地层空间),大阪府2001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美国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8 14:48安藤在上海在世界建筑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藤忠雄的名字,在中国也同样,然而在中国举办安藤忠雄的展览还是首次。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优秀作品集锦(上)本文展示了在当今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优秀作品。
让我们静下心,感受世界最著名建筑大师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感受他们或生动明快,或朴素清新,或标新立异的经典设计之作。
从中学习,有所感悟!1、创新建筑师代表: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创新建筑师代表: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巴伦西亚科学城巴伦西亚科学城巴伦西亚科学城2、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
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上海右沁图文设计中心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上海右沁图文设计中心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上海右沁图文设计中心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资质空产品服务文设计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广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设计中心
上海设计中心是一个位于上海的专业设计机构,致力于推动和引领设计领域的发展。
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上海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角色。
上海设计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设计创新方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海设计中心的任务是整合国内外设计资源,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服务,推动设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它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设计团队,吸引优秀的设计师和创意人才,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创新的设计解决方案。
该中心的设立不仅为上海的设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专业、更高效的设计支持。
上海设计中心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协同。
它通过与设计师、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合作,打破了传统行业的界限,促进了跨界融合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该中心鼓励设计师们跳出舒适区,面对各类挑战,并通过协同作战,凝聚集体智慧,实现共赢。
上海设计中心的主要工作领域涵盖了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环境设计、品牌设计、数字设计等多个方面。
它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设计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同时,该中心还积极参与国内外设计活动和展览,加强与国际设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上海的设计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设计中心还与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设计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它通过开设培训课程、举办设计比赛和研讨会等活动,为设计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该中
心还支持设计师的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助力设计产业的发展。
上海设计中心在推动设计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它积极推动“中国设计”品牌的推广,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设计品牌。
同时,该中心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鼓励设计师们提供环保、可持续的设计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上海设计中心在推动上海设计行业的发展、培育设计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上海的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为上海的企业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创意和活力。
相信在上海设计中心的引领下,上海的设计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