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 格式:pptx
- 大小:423.17 KB
- 文档页数:5
《鱼类增养殖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1220课程中文名称:鱼类增养殖学课程英文名称:Fish Aquaculture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学分:3.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鱼类学、水化学、生物化学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学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技术,通过本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能掌握水产经济鱼类增养殖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能指导生产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初步具有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
能独立开展一般的科学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和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水产科研技能方面的训练,掌握水产养殖主要生产技术关键。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了解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的基本定义,鱼类增养殖业简史,建国后我国鱼类增养殖的发展和成就。
2.掌握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和基本国情。
3.重点和难点:我国鱼类增养殖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篇总论(共31学时)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6学时)1.了解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的特征,传统的养殖鱼类和新近发展的养殖种类2.掌握养殖鱼类的食性,如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
3.重点和难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和国内外水产养殖种类发展变化的动态。
养热带鱼的生物学知识热带鱼是一类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鱼类,因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外观而备受人们喜爱。
养热带鱼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爱好,需要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养热带鱼所需的生物学知识。
1. 热带鱼的生态环境:热带鱼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水域中。
这些水域通常水温较高,植被丰富,水质清澈。
因此,在养热带鱼时,需要模拟它们的自然环境,提供适宜的水温、酸碱度和硬度,同时保持水质清洁。
2. 热带鱼的适宜水温:热带鱼对水温较为敏感,一般要求水温在24-28摄氏度之间。
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会对热带鱼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养热带鱼时,需要使用恒温器或加热器来调节水温,并定期检测水温的稳定性。
3. 热带鱼的饲料:热带鱼是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包括植物的藻类、浮游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在养热带鱼时,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如鱼粮、冷冻食物和活体食物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4. 热带鱼的行为特征:热带鱼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它们常常成群活动,并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性,如游泳、觅食、繁殖等。
在养热带鱼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游泳空间和藏身之处,以满足它们的行为需求。
5. 热带鱼的繁殖:热带鱼的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水温、水质和饲料等。
有些热带鱼是卵生的,如孔雀鱼和剑尾鱼,它们会在特定的环境下产卵。
而有些热带鱼则是胎生的,如锦鲤和孔雀鱼等,它们会直接产下幼鱼。
在养殖热带鱼时,需要掌握其繁殖特点,并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以增加繁殖成功的几率。
6. 热带鱼的疾病防治:热带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如鳃丝虫病、白点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治疗。
养热带鱼需要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技巧。
只有了解热带鱼的生态环境、饲养要求和繁殖特点,才能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使热带鱼能够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对养热带鱼感兴趣的朋友们。
《水产养殖概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12690课程中文名称:水产养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Fisheries Summary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36 课外学时:0学分: 2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水产养殖概论》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其任务是介绍重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育种方法、繁育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使学生掌握水产动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生产过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1.结合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系统地讲解水产动植物的几种主要育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原理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运用自如。
2.介绍主要水产动植物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学生了解自然和养殖条件下动植物的习性(包括温度、光照、饵料、繁殖等)变化。
3.重点讲授各种经济水产动植物的繁育机理和苗种生产方法,使学生对苗种繁育过程的各项操作和硬件设施要求有所明晰。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一)绪论了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成就及我国水产养殖的自然资源条件。
掌握水产养殖的重要养殖品种。
(二)水产养殖动物育种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进展。
掌握水产动物育种中选择、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雌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性别控制、细胞融合与核移植、转基因、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与人工繁殖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技术。
(四)经济甲壳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虾蟹类增殖、活运、保鲜及加工的一般技术。
掌握甲壳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甲壳动物的分类知识。
另一方面重点掌握十足类经济虾蟹的基础生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用技术,虾蟹类的增殖、活运与加工等技术。
(五)经济贝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掌握养殖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掌握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方法。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一、引言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养殖的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特性、饲料需求、繁殖特点等,希望能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二、三文鱼(Salmon)2.1 生长特性三文鱼是一种典型的远洋洄游鱼类,生长速度快,可以迅速在海洋中长大。
在养殖过程中,三文鱼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脂肪来保证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三文鱼对饲料的需求量较大,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2.3 繁殖特点三文鱼具有洄游繁殖的习性,需要在淡水和海水之间进行周期性的迁徙,这对养殖过程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养殖者需要合理控制水温和养殖环境,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三、鲈鱼(Seabass)3.1 生长特性鲈鱼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海水鱼类,生长速度适中,适合在淡水和海水养殖。
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清洁的水体和充足的氧气。
鲈鱼喜食动物性饲料,有较高的蛋白质需求。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量可以提高鲈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3.3 繁殖特点鲈鱼为单性别鱼类,需要在养殖过程中进行人工控制和配对。
繁殖期较短,但需要注意保护和管理鱼苗,以确保繁殖的成功和成活率。
四、鲑鱼(Trout)4.1 生长特性鲑鱼是一种冷水鱼类,对水温要求较高。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温适宜、饲料充足,以保证鲑鱼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鲑鱼喜食昆虫和鱼类,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求。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4.3 繁殖特点鲑鱼具有较高的自然繁殖能力,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需要人工控制和辅助繁殖。
保持水质清洁、营养充足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关键。
五、结论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对养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养殖者需要充分了解每种鱼类的生长特点、饲料需求和繁殖特点,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希望本文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关于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的介绍,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水产养殖学复习资料绪论一、水产养殖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 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
池塘养鱼的阶段:鱼苗、鱼种、商品鱼的养殖、亲鱼的培育2、意义:提供大量的鲜鱼,补充海洋鱼类的不足鱼类 :1公斤需要20公斤草草食动物 : 1公斤需要40公斤草三、建国后我国鱼类养殖的发展和成就5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共8年) 水产品总产量由44.8万吨上升到311.6万吨。
水产养殖产量由7.6万吨上升到68.7万吨。
产量以捕捞为主,占78%。
第二阶段:徘徊阶段 1958—1979年(共22年)水产品总产量由281.1万吨升到430.5万吨。
水产养殖产量由63.8万吨上升到122.9万吨。
产量以捕捞为主,占71.5%。
产量增幅小,海洋捕捞鱼货质量下降。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1980年以来(共24年)水产品总产量由449.7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4565.18万吨。
水产养殖产量由134.6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 2906.89万吨。
六、加快渔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加快养殖的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二) 推进养殖结构调整,增加渔民收入(三)完善配套法规,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渔政管理工作(四)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五)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第一节、养殖鱼类的选择一、市场 :价格高(如鳜、大菱鲆、石斑鱼) 需求量大(如家鱼) 二、品质 :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三、生长 :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罗非鱼)四、食物链: 短,能量利用率高(如鲢鱼、草鱼)五、食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头鲂)六、苗种: 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七、习性: 对环境适应性(水质、抗病)强(如家鱼;而虹鳟、牙鲆要求高)八、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工业化养殖 (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第二节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淡水方面: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鲮鱼、罗非鱼等海水方面:目前养殖面积还较少,其中牙鲆、大菱鲆、真鲷、黑鲷、黄鳍鲷、大黄鱼、石斑鱼等均属特种水产养殖范畴第三节生物学特性一、草鱼1、生活习性:生活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活泼,游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