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周末巧安排
- 格式:pptx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5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周末巧安排》教案1一. 教材分析《周末巧安排》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周末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充实自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但他们在周末的时间管理上往往缺乏计划性,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或者无所事事。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制定周末计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制定周末计划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在周末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制定周末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难点: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定周末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纸张:用于学生制定周末计划。
3.计时器:用于提醒学生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学生在周末无所事事或者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周末生活方式是否正确?引出本课的主题《周末巧安排》。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境表演,展示一个学生在周末合理安排时间的故事。
让学生观看后,分小组讨论:这个学生在周末是如何安排时间的?你觉得他的做法怎么样?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定自己的周末计划。
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周末想要做的事情,然后将这些事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周末计划。
4.巩固(5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的计划,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安排,并请大家评述这些安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周末巧安排》教案(一)谈话导入:1、这两位小朋友正在谈论什么,让我们一起听听。
播放音频(学生甲:马上到周末啦,我又可以去看望好久没见的外公外婆了!)(学生乙:周六上午爸爸妈妈会带我出去游玩,踏青!)2、师: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说什么?(学生回答)(板书:周末)3、你知道周末是哪两天吗?4、那你们喜欢周末吗?为什么呢?(交流)5、你的周末是愉快的。
(板书:愉快)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有道理。
周末是人们学习工作之后一段休息、调整的时间,也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二)说说我的周末过渡:周末就要到了,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个小姑娘讲诉她的周末生活。
(播放录音)1、听完这个小女孩的声音,你了解到她周末做了什么?(学生交流)2、妈妈叫她回家时,她还舍不得放下书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3、你们也去过书店,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小结:是呀,书店是个周末的好去处。
读书可以开拓眼界,学习知识,放松心情。
4、现在老师最想知道的是我们班的孩子周末是怎么度过的呢?做过哪些快乐的事?从中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活动一):说说我的周末。
要求:根据自己的周末安排,按每天的上午下午划分,在小组内分享,越详细越好哦!(放音乐)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指名交流。
小结:周末,有的人去公园踏青,有的人去图书馆看书,还有的人在家休闲娱乐,有的人安排内容很多,几乎满满当当的,看来我们班级小朋友的周末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板书:丰富)5、你们对自己的周末满意吗?(请之前分享过的回答)师:看来你很想拥有一个自主、自由的周末,你很有主见。
(板书:自主)6、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周末是不满意的,这位小宝同学也像你一样,周末有些苦恼,周末在家时爸爸妈妈总说“不可以”,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小宝的烦恼。
(请学生读)(活动二):同桌选择一个情景,说说为什么“不可以”?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呢?说清理由哦!汇报交流。
7、师:刚才大家分析得都有理有据,我们也发现爸爸妈妈不让小宝干的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末巧安排(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周末巧安排》一课,选自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二课。
相对于本单元第一课《假期有收获》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度过长时段的假期,本课教材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时间,尤其是周末的闲暇时间。
《周末巧安排》包括“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和“怎样安排更精彩”三部分内容。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前两部分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活动。
本课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周末生活情境引入,以日记体形式的故事来介绍周末生活;通过学生周末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复现,引发学生对自己上一周末生活的回忆;然后对教材中所举“早起?晚起?”和“先做?后做?”这两组对比图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辨析,从而能够判断自己的周末度过得是否合理而有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控制自己行为等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播放课前对教材下方绘本插图“小宝,不可以”这部分内容进行改编后的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在与家长就周末安排一事存在分歧时,能够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协商,从而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娱乐之间的关系,由此提高自己合理安排短时段闲暇时间的能力,做到劳逸结合。
二、学情分析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易贪玩,自制力较差,缺乏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而往往周末短暂的闲暇时间却要完成很多事情,不能合理安排好学习与娱乐、休息之间的关系。
其次,除了必要的休息以外,有不少学生周末还要上兴趣班,这其中有些兴趣班并非学生本人意愿,这就难免与家长产生分歧和矛盾。
所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和家长发生分歧的时候,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协商,安排好周末生活,这也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1.观看视频,判断自己的周末度过得是否合理而有意义。
2.通过针对教材中两组图片的对比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控制自己行为等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末巧安排》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周末巧安排》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和合理安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规划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展示、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周末,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他们对周末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大部分学生对周末的安排比较随意,缺乏规划和目标。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和探讨如何合理安排周末生活,使之更加充实、有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和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规划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和合理安排的重要性,学会自主规划周末生活。
2.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规划能力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展示: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周末生活,让学生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
2.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周末生活安排,互相借鉴。
3.目标设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设定周末生活的目标。
4.规划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合理规划周末时间。
5.实践操练: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周末生活规划,并进行实际操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相关实例和图片。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4.学生周末生活规划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周末生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类型的周末生活,让学生了解周末生活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怎样的周末生活?你的周末生活是如何安排的?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周末生活安排,互相借鉴。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设定周末生活的目标,并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合理规划周末时间。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周末巧安排》教案【教材分析】“说说我的周末”引导学生回顾周末活动,讲过程、体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继而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宝,不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和父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学会化解;引导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可行,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怎样安排更精彩”呈现的六个情境列举了学生在周末想做的事情;另一个环节通过两个学生讨论的场景,突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先做重要的事情,然后适当安排户外活动。
【教学目标】1.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3.能够结合自己生活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让周末过得愉快精彩。
【教学重难点】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
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L老师:一年大约有多少周,有多少个周末?4.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约52个)。
5.这么多的周末,同学们该如何度过呢?(板题:周末巧安排)二、周末生活聊一]L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说一说她在周末干什么?心情如何?(指名回答)2.教师介绍自己的周末生活,可以用照片、录像或实物等辅助说明,尤其是印象深的一件事,如种植、户外运动、打扫家、整理归纳自己的物品等。
3.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你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填一填第6页的周末调查表。
4.小组或者全班进行分享,展示“我的周末。
5.小结:丰富多彩的周末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
我们可以到户外运动,可以看电影,可以看望亲人,还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情。
三、周末生活“不可以”1.周末可以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最近,小朋友小宝却有了烦恼,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师生合作读绘本故事)2.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曾遇到的“不可以”。
2.周末巧安排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重难点:培养时效观念,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暖心坊听录音故事,或者教师范读。
想一想:小宁一家什么时间去了哪里?这样的安排好不好?二、育心场活动一,虚拟周末周末畅想:如果下一个周末完全由你自己安排,你将会做什么呢?全班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大家最喜爱的安排。
将大家列出的活动内容按照类别,填写在书中的表中。
三、总结:周末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当认真地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第二节教学目标:1、培养时效观念,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
2、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重难点:培养时效观念,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活动二,我是小小调查员1、回顾你的周末,你认为有什么收获?思考:2、你在假日里用于学习的时间有多少?3、你在假日里是否要上补习班?4、假日里你是否有外出旅游的习惯?5、假日里你有没有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的习惯?6、你在假日里用于运动的时间有多少?7假日里你是主动完成作业,还是需要父母的督促?8、你在假日里用于读课外书的时间有多少?9、假日里你每天上网的时间有多少?分享讨论:总的来说,你对自己双休日的生活满意吗?你认为自己的双休日活动安排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10、教师总结第三节教学目标:1、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重难点:培养时效观念,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成长苑:1、我们要增强时间管理意识,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与娱乐之间的关系。
巧妙安排周末的时光,我们可以这样做:2、在活动安排上,体现劳逸结合。
3、在内容选择上,要强调有益身心。
4、在时间分配上,各项活动都要适度。
二、互动角在班级中举办一次“我的周末成果”展示,用丰富的形式汇报自己周末期间在劳动、学习或娱乐中的收获三、小结。
2《周末巧安排》教学设计篇一2《周末巧安排》教学设计篇二【教学总目标】情感与态度:逐步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初步树立制定计划后要努力落实的规则意识;体会有计划、有意义的周末给人带来收获与快乐。
行为与习惯:养成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短闲暇时间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周末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情境表演等掌握周末安排好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按照“活动选择好“、“活动计划好”和“计划能商量”等方法制定周末计划。
教学难点:初步树立时间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养成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短闲暇时间的习惯。
法治教育点:初步养成时间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道德教育点:学会健康、快乐地生活,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初步树立制定计划后要努力落实计划的规则意识;体会有计划、有意义的周末给人带来收获与快乐。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短闲暇时间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能按照“活动选择好”“活动计划好”及“计划能商量”的方法制定周末计划。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情境表演等掌握制定周末计划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活动选择好”“活动计划好”及“计划能商量”的方法制定周末计划。
【教学难点】初步养成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短闲暇时间的习惯,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的周末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一:畅谈周末活动(一)播放学生周末活动照片,回顾所学。
(二)交流“周末活动心愿单”,发现问题。
1.交流“周末活动心愿单”(见附件1左半部分)。
2.根据统计,思考:面对这么多想做的事,你有什么烦恼吗?(三)出示课题:周末巧安排(板贴课题)【设计说明】本环节中“周末活动心愿单”的交流,首先是对第一课时中可以在周末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这一知识点的回顾和检测,而更重要的则是引导学生从知道可以在周末做很多事到发现周末只有两天与想要做很多事之间的矛盾关系。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周末巧安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末生活的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周末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周末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在周末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纸和笔,让学生绘制自己的周末计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周末生活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周末生活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图片和故事,展示合理安排周末时间和不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区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5. 自主规划:让学生用自己的纸和笔,绘制自己的周末计划,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6. 分享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周末计划,大家共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8.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周末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周末。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周末计划,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周末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周末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周末计划。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周末生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九、教学难点处理策略:1. 对于时间管理意识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设置简单可行的目标,逐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