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的成功与失败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92.50 KB
- 文档页数:29
健力宝的兴衰上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健力宝”风靡中国城乡,开启了健力宝的崛起时代。
1983年,时任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无意中得知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出一种能消运动疲劳的饮品,但由于滋味如同药水难以下咽,没有厂家愿意生产,便主动找上门去要求合作。
当年8月,李经纬和研究员欧阳孝“风云际会”。
在欧阳孝配方的基础上,历经128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出了饮料。
1984年的三水酒厂,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李经纬却把目光直接盯向了8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
这原本与健力宝毫不相关的幸事,却戏剧般地成就了“魔水”传奇的开始。
健力宝一夜成名,企业发展也迎来爆发期。
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第二年就飞蹿到1650万元,再一年达到1.3亿元,此后15年间,它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健力宝的鼎盛时期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健力宝发展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
李经纬掷出了令人震惊的1600万元高额赞助费,却一转身在当年10月的秋季糖酒会上捧回了7.5亿元订单。
这一年,健力宝完成了原始积累期,开始迎来腾飞的7年黄金时段。
1994年,健力宝销售额超过18亿元,到1997年,健力宝集团的年销售额一举突破了50亿元,举目国内,无人可及。
同年4月,健力宝获得国家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在饮料企业中排名第一。
健力宝达到了历史的鼎盛高峰,然而危机已经悄悄来临。
健力宝的危机飞速发展的健力宝,将“民族情结”发挥到了极致,擎起了“抗击两乐”的大旗。
虽然始终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作为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健力宝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制订过任何一个直接针对“两乐”的市场竞争战略。
包括1994年健力宝大举“杀入”可口可乐老家美国时,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
结果是,美国超市里根本看不见健力宝的身影,看得见的,只有健力宝花500万美元在帝国大厦买下的一层办公楼。
1984年健力宝在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荣为“中国魔水”。
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
1988至1997年连续10年产销量均在全国软饮料行业中排名第一。
但1997年后就逐渐衰落,战略的迷失注定了今天健力宝的没落。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健力宝也是其中之一。
健力宝诞生于1984年,在当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
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出现一次次权利更迭,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因果。
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管理的覆辙中,有太多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健力宝的战略分析(一)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制定战略的第一环节。
但是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复杂多变的,这就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判断难度。
因此,借助一些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管理人员确定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企业的战略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打下基础。
根据M.波特的理论,决定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根本因素是全行业的盈利能力,而全行业的盈利能力是由以下五要素决定的:潜在的进入者(Potential entrants)、替代者(Substitutes)、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Powerof buyer)、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Power of suppliers) 以及竞争者(Rivalry)。
这五要素影响了一个行业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决定了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盈利能力。
(二)饮料行业状况分析中国饮料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饮料厂商,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
广东健力宝公司一、健力宝的成长历程从宏观角度来看健力宝的成长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一”,即以张海收购企业为风水岭,前半部分是“一帆风顺”,后半部分是“一波三折”。
它在上世纪末期曾经轰轰烈烈、盛极一时,新世纪初又突然销声匿迹、不为人知。
这不禁使得每个以民族品牌为骄傲的国人扼腕叹息。
1984年,健力宝诞生于中国三水成为中国民族运动饮料的奠基者!由此在民族运动饮料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发明出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的促超量恢复合剂用以消除运动性疲劳。
后来时任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得知此消息后,动员各方面力量,在不懈的努力下,于1984年,开发出来一种橙黄色的可口饮料,渗透着运动基因的健力宝能量配方也随之横空出世。
与碳酸饮料的本质区别是——健力宝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含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的产品空白,含气是它为优化口感而特设的表现形式。
生于1984年的健力宝喜逢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事,在深圳百事可乐公司代工下,第一批易拉罐装健力宝面世。
凭借精良的包装、无可挑剔的口感及功能,健力宝披荆斩棘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首选饮料,伴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凭借许海峰的射击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并最终夺得15枚金牌,位居第四。
奥运会上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健力宝也获得了不可想象的关注。
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健力宝也借此之机大作宣传,被誉为“中国魔水”的健力宝正式发展成为“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健力宝还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饮料,并曾连续十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
问世至今,健力宝创造的“中国之最”达60项之多。
在国人心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
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健⼒宝是如何衰败的?衰败的幕后发⽣了什么?健⼒宝于1984年诞⽣,经过创始⼈李经纬⼀系列⾼明的体育营销之后,健⼒宝成为当时饮料市场的领头⽺。
到1997年,健⼒宝发展到⿍盛时期,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业第⼀,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在当时,娃哈哈的销售额还不及健⼒宝⼀半。
据说,在最紧俏的时候,三⽔到处是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卡车,有时⼀车⽪健⼒宝的批条甚⾄被炒到2万元。
可是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
随着可⼝可乐与百事可乐“两乐”相继进⼊中国市场,以及新进国产饮料不断涌现,健⼒宝的上升势头开始放缓。
1997年起,尽管每年⼴告费仍在亿元之巨,健⼒宝销售增势出现停滞。
1999年起,产销下滑速度加快,健⼒宝内部多年累积的体制及管理问题也⽇益突出。
现在看来,健⼒宝衰败的原因有三:改制困局、管理混乱、盲⽬多元化。
改制困局1997 年⼴州健⼒宝⼤厦落成。
作为地⽅最⼤的财政收⼊来源,健⼒宝⼤厦的建设并没有三⽔市政府的批准,政府怀疑健⼒宝有迁出的想法。
1997 年,H 股上市、管理层购买股份被三⽔市政府否决。
1998 年政府收紧健⼒宝资⾦管理权。
1999 年,三⽔市政府换届,⼀批与李经纬熟悉的⽼官员退休。
管理团队提出4.5 亿元MBO ⽅案被三⽔市政府否决。
2002 年,三⽔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宝75%的股权,作价3.38 亿元。
健⼒宝进⼊张海时代。
2004 年,北京汇中天恒受让张海、祝维沙和叶红汉股权,间接持有91.1%股权。
政府查封公司账户,成⽴健⼒宝贸易公司。
2005 年10 ⽉,统⼀集团收购健⼒宝贸易公司,获得健⼒宝品牌。
2002 年李经纬⼈⼤代表职务被免。
2011 年⼴东省佛⼭法院判定李经纬贪污,有期徒刑15 年、并没收个⼈财产15 万元。
管理混乱健⼒宝由李经纬⼀⼿创⽴,长期以来李经纬集董事长与总经理于⼀⾝。
敏锐的头脑和良好的市场感觉给这个企业在发展初期带来巨⼤的好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杭州维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失败案例之--健力宝November 11 2011曾经的健力宝作为国内第一饮料,现如今已经西山落日,究竟如何走到这一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健力宝从起步、发展到陨落的整个过程,以吸取教训…..健力宝,金牌营销鼻祖的没落健力宝,金牌营销鼻祖的没落健力宝,伴随奥运首金一炮而红“从一个小型乡镇企业发展成为饮料巨头,健力宝曾经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它也开创了中国体育营销的先河,伴随着中国代表团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15枚金牌,健力宝一夜爆红。
”健力宝的诞生:源自教授欧阳孝研制的新型运动饮料李经纬敏锐跟进投资健力宝的创始人为李经纬,后者在1984年创办了健力宝。
在健力宝之前,李经纬在三水酒厂当厂长,为了促销酒水,每天背着米酒奔波于佛山和广州的各大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酒厂的最高产值也不过130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经纬认识了一个叫欧阳孝的教授。
当时后者研究了一种新型饮料,相比于普通碳酸饮料,这种新型含碱电解质的饮料,可以在人体流汗之后,迅速补充矿物质,弥补了碳酸饮料的缺陷,遗憾的是,这种饮料却没有碳酸饮料的口感醇美。
欧阳孝急需一个投资者,让他继续对饮料进行研发,将口感、营养和微量元素结合起来,这是恰好碰到了李经纬。
李经纬感觉,这种饮料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因此决定将酒厂的盈利拿出来作为研发资金。
经过长时间的权衡之后,李经纬认为,成功的几率有九成,失败的几率只有一成,同时就算没能成功,也可以利用体育界的关系,将技术转卖给其他厂家。
经过上百次试验,一款叫做“健力宝”的运动饮料终于横空出世。
李经纬亚足联会议推销健力宝获成功尚无批量生产抢先专供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健力宝研发成功之后,也仅仅停留在配方而已,并没有一条生长线,同时也没有时间注资建设生长线。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也是“健力宝”进军国际市场的绝佳良机。
李经纬通过体育界的关系,得到一个可靠消息,那就是中国将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