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2
水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为了获得质量好的水貂毛皮,必须掌握水貂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生理时期的需要,有区别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准备配种期(当年9月至第二年2月)。
此期为生长发育期,喂养好坏对配种和全年生产有很大影响。
9-10月老种貂秋凉食欲渐旺应增加营养,幼貂生长发育旺盛应增加动物性饲料。
11-12月只需维持营养,肥少喂,瘦多喂,调整肥瘦。
1~2月此时身体最肥,应适当控制饲料量,增喂动物脑、鱼肝油以促进发情。
种貂应多晒太阳,加强运动。
(2)配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公貂应喂给以肉类为主的质量高,适口性强、易消化的日粮,另加喂骨粉,配种公貂中午要补饲肉、奶、蛋一次,公母貂都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d、e。
管理上着重区分发情和发病,捉貂放对时要防止跑貂。
(3)妊娠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要根据妊娠进程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饲料要稍稀,每日3餐的饲料量比例应为3:2:5,早餐提早,晚餐推迟给饲;南方应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喂后2-3小时应撤出食盘。
妊娠末期母貂的补充饲料和奶蛋等应单独饲喂;要创造舒适环境,使胎儿正常发育,防止惊恐,有胎儿吸收和流产象征的应肌注黄体酮5--10毫克;产仔前应糊好室内壁缝隙以防贼风。
妊娠期间每天应给予13-14小时光照,并逐渐增加,产仔时可供15小时,产仔后恢复至正常光照。
1。
水貂哺育期的管理技术1吃好,吃饱是基本的保证。
在搭配饲料上要多样化,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搭配齐全,动物饲料中的海杂鱼类饲料和肉,蛋,奶类混合搭配饲喂,是保证母貂奶汁的优质成分。
既有长骨的蛋白质,也有长器官的氨基酸,配合料中蛋白比例不仅是有鱼中的蛋氨酸、赖氨酸,还有肉蛋奶中的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锌,铁,钙。
补充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有利于母貂的乳汁分泌量和保证质量,是提高和促进仔貂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必要条件。
2,逐渐添加饲料量:要使母貂始终保持中上等体况,就要不断地增加饲料量,在产后1周的饲料量增加五分之一,产后2周后每周要增加饲料量三分之一,三周后母貂开始向小室叼饲料,不要增加得太多太快,防止剩食,污染小室的卫生。
饲喂后一小时后就要检查一遍,多数吃干净,少数多余,以不剩为宜,把多余的饲料清理捡出来,是保持清洁和正常食欲的好方法……3,时常检查母貂的行为,当母貂产后会食掉胎依和胎粪,并寻找要适合的角落,把貂崽一个一个的堆在一起,相互取暖保温,为增加母貂自身热量的散发,最好给予8%的白糖水饮用。
以减少暴食貂崽的行为。
并检查母貂的精神状况和笼底下母貂的粪便的颜色和形状。
1, 护理与检查:每日早晚的观察包括哺乳的情况,仔貂得数量,仔貂的声响,如果仔貂吃不饱会互相挣奶,唧唧声音较大,而且出现明显的体肥和体瘦差异,说明奶质缺乏,就应该及时的分类找替代哺乳。
2.:白天只少两个小时观察一遍,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补救,特别是,晚上10点一定要检查一遍,把掉在笼底地下的仔貂及时的捡起,注意保温救活。
细心检查是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第一道关键环节。
3由于仔貂出生发育不完全,还需要有光照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不断的生长真皮和夏毛,再闭眼睡长4周的时间,肝脏才达到正常的功能,因此产后的4周内都需要保温和环境安静4母貂哺乳期的恐惧感较大,生怕敌害抢夺自己的貂崽,如有突然的声响,会咬死仔貂或叼起仔貂再笼里乱窜,所以产后4周内仔貂未睁眼,不能自立时期,舍内要保持安静,光线要暗淡为好。
水貂的饲养技术方法随着水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饲养水貂了,在水貂饲养方面有什么技术要求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的饲养技术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貂饲养技术1、准备配种期抓紧时间(12月末至元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并对种貂的膘情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加强运动的方式,减少脂肪的积累。
特别是公貂,要养成戏耍的习惯;保持7、8成膘(体重指数以24~26为宜)。
进入配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大蒜、大葱、胡萝卜等。
2、配种期准确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中旬,此期的貂饲料营养要求全面。
公貂饲养期短,饲料中添加瘦肉、鸡蛋补充氨基酸。
近些年,在配种结束的4月就开始杀配完种的公貂卖皮,貂场开始只饲养母貂。
3、怀孕期怀孕期又称为妊娠期,管理上要求精细。
饲料防霉菌、防中毒;防激素化胎,防惊吓、防流产,防化胎空怀貂,在饲料里添加保胎药ve 及黄体酮。
4、产仔期貂进入4月中旬开始产仔,又叫产仔哺乳期。
产仔期及哺乳期是养貂最难管理的时期及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近几年的产仔情况都是产得多、活得少,每只貂产仔数量差距很大,1只母貂最多产12只,少的产4只,平均产6~8只,但死亡率高,特别是产后不足2周死亡率达50%,还有的死亡率达73%。
平均产3只不挣钱,只能保本;平均产4只以上有利可图。
为达到这个目标,许多养殖户用奶粉、豆浆、鸡蛋喂仔貂和母貂。
5、分窝期到6月底仔貂能自食饲料,体重近0.5kg(40~45月龄)就可断奶分窝,进入幼貂饲养管理期。
分窝期管理得好坏影响成活率,采取二级、三级分窝法(根据仔貂发育状况,大小分批断乳),可提高成活率20%。
6、防疫7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7、选种当年的幼貂到9月份体成熟,体重达1.5~2.0kg就可以选种(为初选)。
母貂选留自己场母性好、奶水足、其所产仔貂成活率高的优秀个体;种公貂与外场调换,相隔的越远越好。
初选留种数量要比实际选的数量多出30%,到9~10月份再定下留种的个体。
6-7月水貂饲养管理夏季是幼貂断奶、分窝独立生长的关键时期,是水貂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高发流行季节,由于母源抗体逐渐降解,少有忽视就有大批发病的危险,主要管理有以下几点。
1及早做好消毒分窝前要把所需的笼舍编制整齐,不要有挂钩、突出钉类的硬物出现,消毒的方式最好使用喷灯火焰消毒,其次是喷季胺类消毒药如金保康、新洁尔灭,三是烟熏,可完全的杀灭细菌和病毒类。
2分类分窝断奶挑选体壮个大的貂先分出,饲养1-2周再分开单个饲养,让仔貂有准备的和锻炼独立生存能力,愉快的跨入幼貂生长期。
3合理搭配饲料适当的添加蔬菜类或多维,提高免疫力。
4适当搭棚遮阴阳光强会抑制生长速度,防止舍内强光的照射。
5及时注射疫苗据调查夏季是幼貂死亡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水貂犬瘟热和水貂传染性胃肠炎预防的不好,因为这两种病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在病毒的流行季节,特别是幼貂,母源抗体逐日消耗降解,处在空缺的位置极易发病感染,急性的来不及治疗会全军覆没。
5.1临床症状初期精神差,吃食少,检查食槽有剩余的饲料,体温高41℃以上,气喘呈腹式呼吸,被毛无亮光,鼻镜干燥有裂纹,眼结膜充血,眼角有脓性分泌物干固,后期绝食,眼闭,颤栗、瘫痪,急性的病程2-3天死亡,慢性的6-7天或8-9天死亡。
5.2剖解病理变化气管充血,胃肠空虚无食有凝固的出血块,心脏内膜、胃黏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肾脏肿大6预防方法6.1发现病及时隔离消毒,采用金保康喷雾或饮水。
6.2按程序及时注射水貂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每只貂注射1-2mL,因为本病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不要有侥幸的念头,要切实地看到饲养密度与传染病的威胁。
6.3适当喂盐酸多西环素,防止血吸虫的感染。
2023年第04期水貂每年繁殖一次,一胎多仔,当年取皮,每年一个生产周期。
在一年的时间里,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准备断奶期、配种期、妊娠期、产仔哺乳期、育成期等几个时期。
不同的饲养时期有不同的饲养要求,现分别介绍如下。
1断奶幼貂按时断奶,对促进幼貂的发育和母貂恢复体质有重要意义。
断奶过早,幼貂会发育不良,断奶过晚,母貂过于消瘦,会降低下一年的繁殖能力。
正常情况下,40~45日龄可以断奶。
断奶不能早于38d ,最迟不得超过50d 。
能够断奶的仔貂,必须长齐绒毛,头部和颈部长出针毛,体重达到280~350g ,对外界刺激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根据仔貂的发育程度,有两种断奶方法。
一种是集中断奶法,如果全窝仔貂发育均衡,就可以一齐断奶,将性别相同、体质强弱相近的仔貂,每2只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饲养。
另一种是分批断奶法,如果同窝仔貂发育不均衡,就可以分批断奶,先把身体强壮、体型大、采食能力强的仔貂分出来,其余的仍留给母貂继续哺乳一段时间,以促进发育。
断奶是仔貂由哺乳转为自己采食的重大变化,也是仔貂生命过程的转折点。
这时的仔貂适应能力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在仔貂断奶后的10~15d ,应特别加强人工护理。
断奶后幼貂的小室里应该垫适量的干草,以供幼貂取暖和梳理被毛。
幼貂的饲料要细、匀、浓度适宜,可以适当增加乳类的给量。
断奶5~7d 以后,再将一笼双养的幼貂分开,改为一笼单养。
断奶后这段时间正是夏季,气候炎热,最少要供给饮水3次/d ,并且注意遮阳和通风。
2配种前期的饲养管理水貂在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配种的成败,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准备配种期大部分是在严寒季节。
首先要做好防寒工作,要给种貂增加垫草(稻草、麦秆、细刨花等),带刺的草不能用。
增加垫草不仅是为了防寒,还可诱使母貂养成叼草做窝的习惯,为母貂产仔期做窝做好准备。
公貂笼舍该安放在背风向阳的一面,让公貂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增强配种能力。
准备配种期(11月以后)的营养,除要维持正常生长外,还要保证生殖器官发育和换毛的需要。
养殖技术-水貂养殖日常管理注意事项(一)通风与光照水貂饲养场应选在避风、向阳、干燥、安静的地方,并远离其他养殖场。
水貂体质较弱,加之集约密集生产方式,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例增大,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貂舍的通风,光照充足。
(二)养殖笼要合理笼舍要求结实、耐用,多用电焊网或铁丝编织。
水貂笼舍内部除巢箱外的长、宽、高分别不得少于70厘米、30厘米和45厘米:单只成年貂笼底部面积不得少于2550平方厘米:育仔母貂不得少于2550平方厘米,2550平方厘米内最多容纳两只断奶幼貂,每增加1只,需要增加850平方厘米的空问;笼舍自由活动范围不得小于1600平方厘米,高度不得少于35厘米。
备好食槽、水槽、产仔箱和水泥隔板等。
水貂有藏食习惯,常把食物叼入小室内,在哺乳期更为严重,因此要及时清除小室内剩食和粪便,保持小室卫生。
笼网上的粪便也应每天清扫。
小室内的垫草要勤换,保持柔软、干燥,及时打扫仔貂在小室内的粪便,防止垫草污染。
(三)消毒措施每天用清水冲洗干净食盆后,用5%碳酸钠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食盆、水槽的消毒:食盆在春、夏、秋3季每天刷洗1次,水槽每周刷洗1次(夏季隔2天清洗1次)。
每周用5%碳酸钠溶液消毒1次,每次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必要时可以煮沸消毒。
笼舍每2周用1:200倍的菌毒敌消毒1次,春秋两季用火焰喷灯消毒1次。
每年在配种前、产仔前、和取皮后,进行3次全场性预防消毒,场地清扫后,用1:200倍的菌毒敌喷雾消毒,笼舍用火焰消毒。
(四)水貂的营养水貂主要疾病的发生和体质的好坏与饲料有关。
水貂饲料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性饲料包括海鱼、畜禽肉、乳品、蛋类、蚕蛹及其他小动物。
以海鱼饲养效果最好,饲喂河鱼时要煮熟饲喂。
除鲜鱼外,春夏用鱼必须冷冻,没有足够冷冻空问时,要对鱼、屠宰场副产品等原料进行处理,时问要控制在48~72小时。
植物性饲料包括谷物类、豆类、果菜类,主要有麦麸、玉米、豆粕、胡萝卜等。
幼貂的防疫技巧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种养技术幼貂首次免疫犬瘟热和水貂传染性病毒性胃肠炎疫苗最佳的时期是断奶后1周,因为此前有怀孕母貂通过胎盘和乳汁输送高质量的抗体给幼貂,保护幼貂正常生长,幼貂断乳后就不能继续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在断奶后2~3周内仔貂易受病毒的侵染,发生犬瘟热和病毒性胃肠炎传染病。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幼貂的防疫技巧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1.防疫注射前的准备(1)选购疫苗。
疫苗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鸡胚苗、弱毒苗、灭活苗和活疫苗四种,四种疫苗之间的注射效果差异较大,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疫苗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病毒性胃肠炎灭活疫苗(MEVB)株和水貂犬瘟热活疫苗(CDIV)株,也有山东齐鲁动物保健公司生产的水貂犬瘟热自然弱毒冻干活疫苗(CDV-11)株和水貂病毒性肠炎(MEV-RCI)株灭活疫苗。
可以选用冻干苗,也可以选用灭活疫苗,最主要的是选购适宜本地区、安全性好、针对性较强、适用性较好、注射无反应的疫苗。
(2)要检查疫苗的合格性。
看保存条件,-15℃保存有效期18个月,-10℃保存有效期6个月,-4℃保存有效期3个月,0~4℃保存有效期1周,10~20℃保存有效期两天。
注意查看生产日期、有效期、免疫注射剂量,这几项都符合要求的疫苗才能放心使用。
(3)检验幼貂的抗体水平。
准确的防疫日期是抗体指数下降到零界限的日期,没有条件测定抗体指数的可以查找母貂在配种前注射疫苗的日期,可以根据测定或查到准确的日子,加180天为防疫注射的日期;再看幼貂的健康情况,只要幼貂的毛稍亮,精神活泼,反应灵敏,粪便正常就可以进行防疫注射接种疫苗。
2.严格注射技术(1)清洁环境。
注射操作的技术员要严格注射前的消毒工作,对饲养场里外都要采用1∶1000的百毒杀稀释液喷洒一遍,净化空气。
清除养殖场里面的杂草垃圾,控制环境的湿度,使幼貂生活在一个清洁、清静的环境里。
(2)选好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选颈部会影响毛皮的质量,颈部离头近,貂喝水时甩头易弄湿注射部位导致发炎肿胀,出栏时皮张遗留残斑。
养殖水貂幼貂育成期饲养的管理方法一、幼貂营养需要特点水貂仔兽从40―50日龄离乳,转为以饲料为食,至9月末为育成期,此为幼貂阶段,以后则转入准备配种期或换毛期。
育成期,由于营养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以动态平衡的方式积累,使机体组织细胞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幼貂生长和发育迅速,尤其在40―80日龄期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蛋白质代谢呈正平衡状态,即摄入氮总量大于排出氮总量。
因此,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极为迫切。
二、幼貂的饲养根据幼貂的营养需要,其日粮能量标准为836.8―1171.52千焦耳,动物性饲料应占75%左右,由鱼类、畜禽内脏和副产品、鱼粉、颗粒饲料等组成,谷物饲料可占20%―23%,蔬菜可占1%―2%或不喂,还应加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只每天喂0.5―0.75克,或补喂鱼肝油0.5―1克、酵母4―5克、骨粉0.5―1克、维生素E2.5毫克,饲用土霉素0.5克。
育成期时值酷暑盛夏,要严防水貂因采食变质饲料而出现各种疾患。
因此,除从采购、运输、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上把好饲料品质关外,还必须有合理的饲喂制度。
此时一般日喂3次,早晚饲喂的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每次饲喂后1小时内保证吃完饲料,如果吃不完亦应及早撤出食碗。
这是育成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母貂经妊娠、产仔泌乳的营养消耗,此期体质体况普遍下降,部分母貂已达枯瘦状态而出现授乳症。
故在断乳后10―20天仍应按泌乳期日粮标准饲养,对患授乳症的母貂,应在饲料中加入0.4%―0.5%的食盐,并加喂肝脏、酵母、铁铜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以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否则,母貂夏季死亡率增高,翌年繁殖亦受不良影响。
三、幼貂的管理(一)离乳分群仔貂生后40―45天应及时离乳分群,提早或推迟离乳对母貂和仔貂均无益处。
离乳前,应做好笼舍的建造、检修、清扫、消毒和垫草等准备工作。
养貂高效分期管理裴凤;张士罡【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53-55)【作者】裴凤;张士罡【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畜牧局,224500;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畜牧局,224500【正文语种】中文水貂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多年的养殖经验证明,要养好水貂,获得高效益,搞好分期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1 配种前期此期为满足水貂的正常生长和幼貂的发育,一般通常供给的日粮是:动物性饲料200~230g、谷物饲料20~25g、麦芽8~10g、蔬菜20~25g、酵母1~1.5g、食盐0.5g。
动物性蛋白应以海杂鱼为主,再适当搭配一些肉类及下杂;谷类饲料所含成分为:玉米面70%、黄豆粉10%、小麦粉或麦麸20%。
除此之外,还应适当补充些骨粉。
2 配种后期此期的饲料应比前期少而精,总饲喂量为前期的80~90%,动物性饲料要增加到250g以上。
另外,还要适当喂些催情饲料,如维生素E、麦芽、棉子油等。
为使种貂有良好的配种体况,此期要严格观察貂群的营养状况,力求使种公貂体重控制在1.7~2.2kg,种母貂体重控制在 0.8~1.1kg。
3 配种期此期水貂日粮应选用新鲜、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及易消化的饲料,日粮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鸡蛋、牛奶等。
此期各类饲料所占日粮的比例是:动物性饲料75%、谷物饲料20%、蔬菜类饲料5%。
配种期间,水貂每日中午补饲1次肉、蛋、奶,同时,喂的饲料稀稠要合适,分早、中、晚3次喂给。
4 妊娠期要求日粮营养全面、新鲜、易消化、适口性强。
饲料品种相对保持稳定,否则,会造成妊娠终止。
其日粮标准是:妊娠15天前要求总热量为160~240大卡,动物性饲料70%、谷物饲料25%、蔬菜类5%;妊娠15天以后,要求总热量为180~260大卡,动物性饲料75%、谷物饲料20%、蔬菜类5%。
饲料每天分3次喂给,早、中、晚按3∶2∶5的比例分配日粮。
水貂养殖怎么管理?水貂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水貂是近年来颇具发展潜力的珍贵毛皮养殖项目,水貂皮素以毛绒齐短、光亮华贵著称,一直都是国际裘皮贸易市场的支柱产品之一,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水貂的养殖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做好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水貂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准备配种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调整适宜体况,保证水貂适时进入配种期。
为饲养管理方便,通常又将水貂准备配种期分为前期(9-10月)、中期(11-12月)和后期(1-2月)。
1.准备配种前期的饲养要点:准备配种前期主要是增加营养,提高膘情,为越冬做准备。
由于水貂夏季食欲差,体况普遍偏瘦,进入此期后,气温渐降,食欲恢复。
为了使种貂安全越冬,此期应增加日粮标准,提高水貂膘情。
日粮标准为代谢能250-300大卡、可消化蛋白质30-35克、脂肪10克以上、动物饲料70%左右、日粮量300-350克。
2.准备配种期:主要是维持营养,调整膘情。
此时可因地制宜,没有固定模式。
北方气候寒冷,应当在维持前期营养的基础上向上调整膘情,主要防止过瘦,以保证越冬贮备和代谢消耗的需要。
在天气不太寒冷的地区,则应在维持营养的情况下,向中调整体况,主要是防止出现过肥和过瘦的两极体况。
3.准备配种后:一方面调整营养,平衡体况,另一方面促进生殖器官尽快发育。
实践证明,种貂体况与繁殖力密切相关,过肥或过瘦都严重影响繁殖。
所以此期应随时调整种貂体况,严格控制两极发展。
日粮中应逐渐减少脂肪量。
2月中、下旬要求公貂普遍达到中上等体况,母貂则以中等稍偏下为宜。
为了促进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和性细胞的形成。
此时需要全价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热量标准可适当降低。
由于公貂在配种期起主导作用,所以此期公貂饲养标准可高于母貂。
日粮标准为代谢能240-280千卡,可消化蛋白质,公貂25-30克、母貂20-25克,可消化脂肪5-7克,动物性饲料75%左右,日粮量250-300克。
水貂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满足仔貂的营养需要,为培育优质的种貂和标准皮貂打好基础,仔貂40~50日龄断乳分窝后,到8月为育成前期。
育成前期,仔貂生长发育极快。
仔貂9~11月为育成后期,育成后期主要是换毛,也是冬毛生长期。
断乳的方法很多,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有集中断乳法、分批断乳法、母离仔断乳法。
集中断乳法,是将仔貂一次全部分出,每2~3只放在同一笼饲养,约1周后再进行单笼饲养,也可一次就分开单笼饲养。
分批断乳法是在同窝仔貂发育不均匀时,先将强壮能独立生活的仔貂分出,较弱仔貂留给母貂继续哺育,直到能独立生活后,再分出。
母离仔断乳法是在母貂乳差不足的情况下,将母貂适时移出,仔貂留在原窝内,经过几天的人工护理后,再进行断乳分窝。
分窝时要做好记录,同时进行初次选种,把皮用貂和种用貂分别放在貂棚的不同部位。
分窝后60日龄内,要不断给仔貂增加饲料量,能吃多少就给多少,60~90日龄的仔貂日粮较稳定,可采用一些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并适当提高谷物和蔬菜的比例,促进水貂消化机能的增加,降低饲养成本,定期投喂维生素E,每日每只3~5毫克;维生素B1每日每只2~3毫克;土霉素每日每只003~005克。
饲料调制要稍稀。
90~130日龄,营养水平要高于前期,在日粮中加喂豆浆。
130日龄以后直到取皮,日粮中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尤其是含硫氨酸丰富的蛋白质。
为此,应补加鲜血、豆浆和油脂,以利冬毛的生长,并使毛色增加色素和光泽。
种用貂和皮用貂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
饲养管理中应加强卫生清扫工作,小室最好每天清扫一次,垫草要保持清洁干燥,一般6月份左右可撤除垫草,幼貂育成期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防止中署,要做好遮荫工作。
供给充足的饮水,不但要满足饮水,而且要满足水貂洗澡散热,幼貂育成后期,应特别注意垫草,垫草不仅可以防寒、防潮,减少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垫草能经常梳理毛被,对防止毛绒缠结,提高毛皮质量有重要作用。
水貂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仔貂断奶分窝后到成熟取皮为幼貂的育成期。
时间由6月下旬到II 月,约150-170天。
(l)幼貂育成期的饲养。
幼貂断乳分窝后的头两周,应继续喂给哺乳期的饲料,以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
到2月龄后,幼貂骨骼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迅速,需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特别是为满足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物中可搭配些鸡头、鱼头、鸡骨架等含钙高的食物。
日粮量以食饱为原则,只要能消化,食多少就供给多少。
但饲料最好配制成稀粥状,有利消化吸收。
(2)幼貂育成期的管理。
①幼貂的分窝。
幼貂到45日龄左右时,即可断奶分窝。
断奶过早,消化系统等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断奶过晚,易造成互相争食咬斗,反而影响生长发育。
分窝可将幼貂一次与母貂分开.也可将发育强壮的先行分开,体弱瘦小的再留在母貂身边哺育5-10天。
分开的仔貂可将同性别的2-3只幼貂放在一个笼里饲养,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过1周后再分开单独笼养。
②疫苗接种。
幼貂抵抗疾病能力较差,应在分窝后2-3周内,注射大温热、病毒性肠炎等疫苗,以增强抗病能力。
③避暑降温。
育成期特别是7-8月,既是幼貂生长旺期.也是最炎热季节。
水貂耐寒不耐热,尤其是石棉瓦顶的貂棚,盛夏中午,棚内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