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计算-1029510050
- 格式:xls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
处的半径r 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 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i = 22、z 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 240 mm ,大 齿轮全齿高h = 22.5 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m=p/n =d/z=da/(z+2)(d 为分度圆直径齿距 P p= n m=t d/z 齿数 z z=d/m=n 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 da da=m(z+2)=d+2m=p(z+2)/ n 齿根圆直径 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 ha ha=m=p/n 齿根高 hf hf=1.25m齿高 h h=2.25m 齿厚 s s=p/2= n 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 k k=z/9+0.5公法线长度ww=m[2.9521(k-0.5)+0.014z]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z 为齿数)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 i = 19、Z2 = 81,模数m= 5 mm,压力角=20°若将其安装成a' =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 66,模数m =3.5 mm,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参数计算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3模数)⽐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齿轮⽛的⼤⼩。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3.25,3.75,6.5,11,30上⾯数值以外为⾮标准齿轮,不要采⽤!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除应⼒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的新⽅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可以⽤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计算)每英⼨上所占有的齿数⽽⾔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轮齿的⼤⼩。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单位为毫⽶(mm)。
除模数外,表⽰轮齿⼤⼩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
了解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对于正确设计和选择齿轮传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一、齿轮的基本参数1.分度圆直径(D):齿轮两侧齿槽最低点所在的圆的直径,是齿轮设计的基本参数。
2.齿数(z):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齿数一般为整数,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可以决定齿轮传动的速比。
3.法向模数(m):齿轮的模数,是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可以通过齿轮的公称齿数和分度圆直径来计算。
4.齿廓圆直径(D_a):位于齿槽底部的圆的直径,决定了齿轮传动的拓扑形状。
5.齿顶圆直径(D_f):齿槽的顶部所在的圆的直径,与齿槽的接触和传力能力有关。
6.齿底圆直径(D_b):齿槽底部所在的圆的直径,与齿槽的接触和传力能力有关。
7.齿距(p):相邻齿的中心距离,是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之间的齿距参数。
8.压力角(α):相接触齿廓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着齿轮接触性能和传力能力。
二、齿轮的计算公式1.模数(m)的计算公式:m=D/z2.齿距(p)的计算公式:p=πm3.弧齿高(h_a)和压力角(α)的计算公式:h_a = m(cos(α) + cos(α - φ))其中,φ为齿顶圆角。
4.齿顶高(h_f)和压力角(α)的计算公式:h_f = m(cos(α) + cos(α + φ))其中,φ为齿顶圆角。
5.齿厚(s)的计算公式:s = m(π/2 + tan(α) - α)6.齿廓圆直径(D_a)的计算公式:D_a=D+2m7.齿顶圆直径(D_f)的计算公式:D_f = D + 2m(cos(α) + cos(α + φ))8.齿底圆直径(D_b)的计算公式:D_b = D - 2m(cos(α) + cos(α - 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齿顶圆角(φ)是一个常量,一般情况下取20°。
三、齿轮的计算过程1.根据传动比确定主动轮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n =d/z=da/(z+2)(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 n m=t d/z齿数Z z=d/m=n d/p分度圆直径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 n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ha ha=m=p/n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 n m/2中心距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 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i=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240 mm ,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 19、Z2= 81,模数m= 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66,模数m = 3.5 mm ,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i= 77.5 mm,齿数z1=29。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1.内齿模数齿轮2.直齿模数齿轮3.斜齿模数齿轮4.伞齿模数齿轮5.变位模数齿轮6.直齿径节齿轮7.斜齿径节齿轮8.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f=m1.25以下0.025-0.075m1.25-2.5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齿 轮 计 算 方 法变速器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1、齿轮的基本参数齿轮的基本的几何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中心距a'、法面模数mn、压力角alpha_n、螺旋角beta、齿数z1,z2、主动齿轮变位系数xn1、齿宽B1,B2、齿顶高系数ha1*(按照romax计算,他给出的刀具齿根高系数hfp1*,hfp2*)、刀具齿顶高系数hao1*、刀具齿尖圆角半径系数rou_fp1*、旋向hand、齿顶倒棱height_1,height_2、齿端倒棱width_1,width_2、法向侧隙jnmax等,通过以上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实际啮合中需要考虑的很多参数。
2、通过基本参数计算出来的参数1)端面压力角alpha_t=atan(tan(alpha_n)/cos(beta))2)端面模数mt=mn/cos(beta)3)分度圆直径d1=mt*z1d2=mt*z24)基圆直径db1=d1*cos(alpha_t)db2=d2*cos(alpha_t)5)参考中心距a=(d1+d2)/26)节圆处端面压力角、螺旋角、法面压力角alpha_t'=atan(2*lb/(db1+db2))(lb见后面)beta'=atan(tan(beta)*cos(alpha_t)/cos(alpha_t'))alpha_n'=atan(tan(alpha_t')*cos(beta'))7)节圆直径d1'=2*a'*z1/(z1+z2)d2'=2*a'*z2/(z1+z2)8)径向变位系数之和(无侧隙啮合)XXn=(z1+z2)*(inv(alpha_t'-inv(alpha_t))/tan(alpha_n)/2Xn2=XXn-Xn19)中心距变动系数yn=(a'-a)/mn10)齿顶高变动系数delta_yn=XXn-yn11)基圆螺旋角beta_b=atan(tan(beta)*cos(alpha_t))12)法向齿顶高系数ha1*=hfp1*+delta_yn+height1/mnha2*=hfp2*+delta_yn+height2/mn13)齿顶高ha1=(ha1*+xn1-delta_yn)*mnha2=(ha2*+xn2-delta_yn)*mnda1=d1+2*ha1da2=d2+2*ha214)齿根高hf1=(hao1*-xn1)*mnhf2=(hao2*-xn2)*mn15)齿全高h1=ha1+hf1h2=ha2+hf216)主动轮齿顶圆端面压力角、螺旋角、法面压力角alpha_tip1_t=acos(d1*cos(alpha_t)/da1)beta_tip1=atan(tan(beta)*cos(alpha_t)/cos(alpha_tip1_t)) alpha_tip1_n=atan(tan(alpha_tip1_t)*cos(beta_tip1))17)从动轮齿顶圆端面压力角、螺旋角、法面压力角alpha_tip2_t=acos(d1*cos(alpha_t)/da2)beta_tip2=atan(tan(beta)*cos(alpha_t)/cos(alpha_tip2_t)) alpha_tip2_n=atan(tan(alpha_tip2_t)*cos(beta_tip2))18)螺旋线导程lead1=pi()*d1/tan(beta)lead2=pi()*d2/tan(beta)19)作用线极限长度lb=sqrt(a'^2-(db1+db2)^2/4)20)有效啮合线长度leb=sqrt(da1^2-db1^2)/2+sqrt(da2^2-db2^2)/2-lb21)分度圆法面弧齿厚Sn1=(pi()/2+2*x1*tan(alpha_n))*mnSn2=(pi()/2+2*x2*tan(alpha_n))*mnSt1=Sn1/cos(beta)St2=Sn2/cos(beta)22)齿顶圆端面弧齿厚、法面弧齿厚St_tip1=St1*da1/d1-da1*(inv(alpha_tip1_t)-inv(alpha_t))St_tip2=St2*da2/d2-da2*(inv(alpha_tip2_t)-inv(alpha_t))Sn_tip1=St_tip1*cos(beta_tip1)Sn_tip2=St_tip2*cos(beta_tip2)23)节圆端面弧齿厚、法面弧齿厚St1'=St1*d1'/d1-d1'*(inv(alpha_t')-inv(alpha_t))St2'=St2*d2'/d2-d2'*(inv(alpha_t')-inv(alpha_t))Sn1'=St1'*cos(beta')Sn2'=St2'*cos(beta')24)节圆周节Pt1'=pi()*d1'/z1pt2'=pi()*d2'/z225)基圆端面齿距、法面齿距Pbt=pi()*mt*cos(alpha_t)Pbn=Pbt*cos(beta_b)26)基圆端面齿厚Sbt1=St1*cos(alpha_t)+db1*inv(alpha_t)Sbt2=St2*cos(alpha_t)+db2*inv(alpha_t)Sbn1=Sbt1*cos(beta_b)Sbn2=Sbt2*cos(beta_b)27)当量齿数zv1=z1/cos(beta)^3zv2=z2/cos(beta)^328)公法线长度、跨齿数k1=zv1/pi()*acos(zv1*cos(alpha_n)/(zv1+2*xn1))+0.5(四舍五入取整) k2=zv2/pi()*acos(zv2*cos(alpha_n)/(zv2+2*xn2))+0.5(四舍五入取整) Wnk1=(k1-1)*Pbn+Sbn1Wnk2=(k2-1)*Pbn+Sbn229)量棒直径、跨棒距dp1=1.728*mndp2=1.728*mninv(alpha_Mt1)=dp1/mn/z1/cos(alpha_n)+inv(alpha_t)+St1/d1-pi()/z1inv(alpha_Mt2)=dp2/mn/z2/cos(alpha_n)+inv(alpha_t)+St2/d2-pi()/z2 RM1=d1/2*cos(alpha_t)/cos(alpha_Mt1)RM2=d2/2*cos(alpha_t)/cos(alpha_Mt2)M1=2*RM1+dp1(偶数齿)、2*RM1*cos(pi()/2/z1)+dp1(奇数齿)M2=2*RM2+dp2(偶数齿)、2*RM2*cos(pi()/2/z2)+dp2(奇数齿)30)顶隙c1=a'-(df1+da2)/2c2=a'-(df2+da1)/231)齿条刀具齿尖圆角半径rou_fp1=rou_fp1**mnrou_fp2=rou_fp2**mn32)齿条刀具齿尖圆角半径最大值rou_fp1max=tan(pi()/4+alpha_n/2)*(pi()*m/4-hao1**mn*tan(alpha_n)) rou_fp2max=tan(pi()/4+alpha_n/2)*(pi()*m/4-hao2**mn*tan(alpha_n)) 33)齿条刀具顶隙cp1=rou_fp1*(1-sin(alpha_n))cp2=rou_fp2*(1-sin(alpha_n))cp1*=cp1/mncp2*=cp2/mn34)不根切最小变位系数x1min=(hao1*-cp1*)-z1/2/cos(beta)*sin(alpha_t)^2x2min=(hao2*-cp2*)-z2/2/cos(beta)*sin(alpha_t)^235)端面重合度、轴面重合度、总重合度e_alpha=leb/Pbe_beta=Be*tan(beta_b)/Pbte_gama=e_alpha+e_beta。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ha ha=m=p/π齿根⾼hf hf=1.25m齿⾼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α=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
13-3 有⼀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齿轮全齿⾼h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α=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α=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中⼼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齿轮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参数,如齿数、模数、压力角、齿轮直径等。
以下是齿轮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齿数计算:
齿数(z)= 齿轮直径(D)/ 模数(m)
模数计算:
模数(m)= 齿轮直径(D)/ 齿数(z)
齿间距计算:
齿间距(P)= π×齿轮直径(D)/ 齿数(z)
齿轮直径计算:
齿轮直径(D)= 模数(m)×齿数(z)
压力角计算:
压力角(θ)= arccos((齿轮高度-齿顶高度)/ 模数)
这些公式用于计算齿轮的相关参数,可以根据已知的参数计算出其他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系列、齿宽、轴向力等因素,并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齿轮设计和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和公式。
以上公式只是一些常用的基础计算公式,实际的齿轮设计可能需要更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相关齿轮设计手册、标准和专业工具来进行准确的齿轮计算和设计。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一、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1. 模数(m)- 定义: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即m = (p)/(π),单位为mm。
它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轮齿也越粗壮。
2. 压力角(α)- 标准值:一般取α = 20^∘。
它是在节点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压力线)与两节圆的公切线(节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3. 齿数(z)- 表示齿轮轮齿的个数。
4. 分度圆直径(d)- 计算公式:d = mz。
分度圆是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5. 齿顶高(ha)- 计算公式:ha = m。
齿顶圆到分度圆的径向距离。
6. 齿根高(hf)- 计算公式:hf=(h_a^*+c^*)m,对于标准齿轮h_a^*=1,c^*=0.25(h_a^*为齿顶高系数,c^*为顶隙系数),所以hf = 1.25m。
齿根圆到分度圆的径向距离。
7. 齿全高(h)- 计算公式:h=h_a+h_f=2.25m。
齿顶圆到齿根圆的径向距离。
8. 齿顶圆直径(da)- 计算公式:da = d + 2h_a=m(z + 2)。
9. 齿根圆直径(df)- 计算公式:df=d - 2h_f=m(z- 2.5)。
10. 基圆直径(db)- 计算公式:db = dcosα=mzcosα。
基圆是形成渐开线的发生圆。
11. 中心距(a)- 对于标准安装的标准齿轮(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相切),计算公式:a=frac{d_1+d_2}{2}=frac{m(z_1+z_2)}{2}。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汇总大全,收藏了,随时看!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形标准2. 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 工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5. 压力角7. 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 有效齿深9. 全齿深10. 正面压力角11. 中心距离12. 基准节圆直径13. 外径14. 齿底圆直径15. 基圆直径16. 基圆上的螺旋角17. 导程18. 周节(齿直角)19. 法线节距(齿直角)20. 圆弧齿厚(齿直角)21. 相当正齿轮齿数22. 弦齿厚23. 齿轮游标尺齿深24. 跨齿数25. 跨齿厚26. 梢子直径其中,27. 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 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2. 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 工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齿直角)5. 压力角(齿直角)6. 齿数7. 螺旋方向8. 有效齿深9. 全齿深10. 移位系数11. 中心距离12. 正面模数13. 正面压力角14. 相当正齿轮齿数15. 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 基准节圆直径17. 外径18. 啮齿节圆直径19. 基圆直径20. 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 圆弧齿厚22. 弦齿厚23. 齿轮游标尺齿高24. 跨齿数25. 跨齿厚26. 销子直径27. 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通用计算公式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³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³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³模数)比如:M4 32齿34³3.5齿顶圆直径=(32+2)³4=136mm分度圆直径=32³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³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³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
在设计和计算齿轮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参数,以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传动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1. 齿轮模数(Module):齿轮的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之比。
模数的计算公式为:M = D / Z,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的
分度圆直径,Z为齿轮的齿数。
2. 齿轮轮齿高度(Tooth Height):齿轮的轮齿高度是齿轮的齿顶到齿谷的距离。
轮齿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 = 2.25 * M,其中H为轮齿高度,M为模数。
3. 齿轮齿顶高度(Addendum):齿轮的齿顶高度是齿顶到分度圆的距离。
齿顶高度的计算公式为:A = M,其中A为齿顶高度,M为模数。
4. 齿轮齿根高度(Dedendum):齿轮的齿根高度是齿根到分度圆的距离。
齿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B = 1.25 * M,其中B为齿根高度,M
为模数。
5. 齿轮齿宽度(Face Width):齿轮的齿宽度是齿轮齿条的宽度。
齿宽度的计算公式为:F = K * M,其中F为齿宽度,K为齿宽系数,
通常取1.5-2。
6. 齿轮模数和齿数的关系:齿轮的模数和齿数是相互关联的。
齿数的计算公式为:Z = π * D / M,其中Z为齿数,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为模数。
以上是齿轮参数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传动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确保齿轮的正常工作和传递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齿轮的强度、齿面硬度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
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对于齿轮的设计和计算,各部分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齿轮各部分的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 模数(Module)计算公式模数是齿轮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其计算公式为:M = D / Z其中,M为模数,D为基圆直径,Z为齿数。
2. 齿轮轴的最小或最大直径计算公式齿轮轴的最小或最大直径通常根据弯曲强度或齿面强度来确定。
以下是计算公式的示例:(1)按弯曲强度计算的最小轴径:d_min = [(2Kt * P) / (π * N * Y * Z)]^(1/3)其中,d_min为最小轴径,Kt为动载系数,P为传递功率,N为转速,Y为齿轮材料抗弯模量,Z为齿数。
(2)按弯曲强度计算的最大轴径:d_max = [(2Kb * P) / (π * N * m * Y * Z)]^(1/3)其中,d_max为最大轴径,Kb为尺寸系数,m为齿轮模数,其余参数含义同上。
3. 齿宽计算公式齿宽是齿轮上两齿间的宽度,其计算公式为:b = m * z其中,b为齿宽,m为模数,z为齿数。
4. 齿顶高计算公式齿顶高是齿轮齿形中顶面的高度,其计算公式为:ha = 0.5m * (α + β)其中,ha为齿顶高,m为模数,α为压力角,β为顶隙角。
5. 齿根高计算公式齿根高是齿轮齿形中根面的高度,其计算公式为:hf = 1.25 * ha其中,hf为齿根高,ha为齿顶高。
6. 齿根圆直径计算公式齿根圆直径是齿轮齿形中根部的圆直径,其计算公式为:df = D - 2hm - 2hf其中,df为齿根圆直径,D为基圆直径,hm为齿顶高。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齿轮各部分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进行齿轮设计和计算,确保齿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一、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 ?二、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三、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四、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
齿轮传动参数计算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设计齿轮传动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参数计算,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工作正常、可靠。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参数计算方法及其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齿轮传动。
首先,需要计算齿轮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指齿轮的转速之比,用于确定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关系。
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传动比=输出齿轮的齿数/输入齿轮的齿数传动比决定了输出齿轮的转速是输入齿轮转速的多少倍。
通常情况下,齿轮传动是通过调整齿数比例来实现所需的传动比。
接下来,需要计算齿轮的模数(module)。
齿轮的模数是指齿轮齿条上的齿距在径向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模数的计算公式为:模数=齿轮的齿数/齿轮的直径模数决定了齿轮的尺寸和齿形,是齿轮传动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除了传动比和模数,还需要计算齿轮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径向力是齿轮齿条与齿轮轴线之间的力,用于计算齿轮的轴向受力情况。
轴向力是齿轮轴线方向的力,用于计算齿轮轴的强度和稳定性。
齿轮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计算涉及到齿轮齿条的几何参数和受力分析。
在计算径向力时,需要考虑齿轮齿距、齿厚、齿顶宽度等参数。
在计算轴向力时,需要考虑齿轮齿条的齿形和齿距角等参数。
最后,还需要进行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是指通过计算齿轮的受力情况和材料强度,来确定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强度计算通常涉及到齿轮的材料特性、齿数、载荷、接触比、接触应力等参数。
以上是齿轮传动参数计算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的齿轮传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如齿轮材料的选择、润滑条件、噪声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参数计算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齿轮传动参数计算是齿轮传动设计中的基础工作,通过计算传动比、模数、径向力、轴向力和强度等参数,可以为设计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以确保齿轮传动的性能和寿命。
除了上述介绍的内容,齿轮传动参数计算还涉及到齿轮的几何特征、材料力学性能、接触应力和齿轮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名称
线角传动比
中心距
安装角
法向压力角法向变位系数法向齿顶高系数
法向顶隙系数法向模数
齿数
齿条行程
螺旋角(旋向)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全齿高
工作齿高齿
顶圆直径齿
根圆直径法
向齿距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齿轮齿条各项参数计算
齿轮齿条备注预先给定的参数
由用户给定
由用户给定
由用户给定
综合考虑后确定
综合考虑后确定c n*(0.25或0.3)建议选0.3
z (与 i 有关)z2(按行程确定)
1
L 由用户给定
计算参数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端面齿距
分度圆柱上螺旋
线导程
基圆直径
分度圆柱上法向
弧齿厚
法向公法线长度
跨测齿数
齿顶圆上端面弧
齿厚
齿顶圆上法向弧
认为未变尖
齿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