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能量能量的转换
- 格式:pptx
- 大小:5.10 MB
- 文档页数:14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能量的转换》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将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二、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
3.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或小装置。
4.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准备装有凉水的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打火机、细铁丝、花生米。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我们一起来搓搓手。
有什么感觉会听到什么吗(化学能→热能、声能)2. 开灯,是什么能量使灯发光、发热(电能→光能、热能)3. 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就是能量的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揭题)【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搓手活动、开灯体验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课,转换过程1. 通过演示实验感受能量转换师点燃火柴,问:是什么能量让火柴棍发光、发热(化学能→光能、热能)2.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感受能量如何转换实验名称:燃烧花生米(1)生猜测:燃烧这一粒小小的花生米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呢看大屏幕,介绍实验材料。
(3)师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4)生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表。
师巡视。
.(5)讨论一下:在这一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花生米的化学能→热能、光能)【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烧杯、试管、试管夹、温度计、火柴、橡皮擦、线、太阳能电池、手摇发电机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各种能量的作用。
2、出示一根火柴根,提问:火柴根在没有点燃之前储藏着什么能量?3、学生尝试解释。
4、提问:点燃火柴根后,能量有什么变化?5、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1) 教师按下教室开关,引导学生分析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现象。
(2) 提问:打开电视机,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3) 学生搓手,体验动能转换成热能和声能。
(4) 讨论: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能量有什么特点?(5) 小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体验能量的转换(1) 让学生猜一猜,一根火柴根的热能能使50毫升的水,温度升高多少?(2) 教师演示实验:用一根火柴加热50毫升水。
(3) 提问:用火柴根加热水是能量如何转换?(4) 小结:燃烧火柴根给水加热是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3、认识生活中能量转换的应用(1) 教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事例,并交流。
(2) 出示太阳能电池,让学生猜想是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
(3) 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能量转换,学生分析交流。
(4) 出示电茶壶,认识能量的转换。
(5) 学生分析P56页的图片,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三、巩固应用1、制作能量转换玩具(1) 演示橡皮擦分旋,激发制作兴趣。
(2)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4) 全班交流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第二课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是六年级科学的一节观察实验课,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思考和玩游戏的时间。
2.面向全体学生,给实验做得慢的小组重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3.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两次用视频资料,一次用自制的ppt课件),起到了语言讲述无法达到的效果。
4.指导实验到位,引导学生讨论出注意事项,各组分工要明确,每人都有事做,注意实验习惯等。
5.教学的生成性体现的很好。
不足:
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但控制好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方面处理得不太理想。
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现有2个小组做的很慢,总也点不着花生米,就让他们接着做直到成功,因为我想让每个组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耽误了时间。
这时有的组先做完了,很兴奋,有的学生不认真讨论,显得秩序不太好,需要改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能量》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能量的种类和特点,以及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不同种类的能量,以及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能量的基础知识,比如知道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但是,对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难点: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验器材:如小车、热水、电池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能量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同种类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例如,让学生用小车进行实验,观察和感受小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和观察结果,加深学生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能量转化和转移相关的现象和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热能转换为电能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能量的概念和不同种类的能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在上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能量之间是怎样相互转换的及能量守恒定律的渗透,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来讲解和演示能量间是如何转换的,并让学生感受到能量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转换。
【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烧杯、石棉网、三脚架、温度计、打火机、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和老师和我们共同度过这40分钟,你们的心情如何?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把你们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今天老师也想露一手,表现一下自己,你们想看吗?仔细观察,在我弹琴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能量?(弹完琴学生汇报,贴:声能、动能)是谁提供给它的能量?(贴:电能、化学能)2、我弹得怎么样?给点掌声吧!在你们的拍手的过程中,有什么能量出现?(贴:声能)是谁提供给你们的能量?“提供能量”,我们换个词来说“转换成”。
3、鼓掌有能量转换,那搓手有没有呢?大家来体验一下,谁来说?(贴:热能)(不错,请坐!)4、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能量的转换的例子?在生活中呢?(你们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5、说了这么多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6、同学们真聪明,能说出这么多的能量转换的例子,那老师出示几幅图片,考考大家,说说他们之间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举起你的手,你会发现你很行!)A、风能发电(风能→电能)(贴:风能)(你的表达特别清楚,非常好,请坐!)B、植物生长(光能→化学能)(贴光能)(你的回答非常好,继续努力!)C、萤火虫发光(化学能→光能)(你真聪明,很棒!)D、篝火晚会(化学能→光能、热能)(你的表达很清晰,真棒!)E、放鞭炮(化学能→光能、热能、声能、动能)(回忆一下,放鞭炮时的场景,想好再说,一次性说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知道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 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4. 能举一些涉及能量的实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5. 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够正确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 能够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3.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听讲、演示、实验。
2. 讨论、解答、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开始课堂前,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可写在黑板上,并通过PPT展示,简要地介绍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应该关注哪些东西。
2. 知识概念的普及在老师介绍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复习此前所教的内容,提醒学生其重要性。
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常用概念。
3. 案例展示教师将具体的示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他们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案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他们将会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亲手获得一些结论以及思考各种实用能源在生活中的发挥作用。
5. 思考题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
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让他们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六、总结学生对于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对未形成完整的部分再次回顾整理,清理知识点联系,并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本次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单元的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能量的转换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科学探究:能够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的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二、课前准备教师:火柴、细铁丝或缝衣针、小烧杯学生: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构思与调整一、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观察并描述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能量的转换四、教学后记(反思)。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精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可以多次转换。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
3.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体验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甚至可以多次转换。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教学课件、活动手册等。
分组材料:牛顿摆、扣子、细绳;瓶子、硬币、水杯、水;直径1厘米的有机玻璃管、漆包线、发光二极管、条形磁铁;小苏打、白醋、瓶塞、锥形瓶;火柴、酒精灯、废火柴收集器、湿抹布。
【教学时间】1课时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二)描述能量的转换1.出示图片,这张图片显示的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实例,我们来试着描述能量的如何相互转换的。
你们看,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就像这样说,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
2.学生交流。
师:“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
”3.小结:看来能量的转换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有的我们能观察到,有的我们虽然观察不到,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能量的转换。
【板书设计】3.能量的转换转换一种形式的能量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精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般程序,并在学习科学家事迹中,体悟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发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
2.能够围绕“鲫鱼有记忆吗”这一较为复杂的问题,开展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较为整体的认识,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第二课《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龙山园区吴兴小学田学梅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 能针对具体的情景,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亲历能量的互相转化过程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并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三、教学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课件;火柴、细铁丝、三角架、石棉网、花生米、水、小烧杯、软胶塞;大扣子、粗线,记录单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神奇的能量》,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如电能、风能、热能、光能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与能量相关的话题。
2.同学们,看到我们教室里的电灯了吗,提问:是什么形式的能量使电灯亮起来的?(电能)讲述:电能让电灯发光、发热,我们就说电能转变成了光能、热能。
3、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一—能量的转换。
出示课件4、举例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打开电视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搓一搓手,你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谁还能给大家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能量转换的例子。
学生说,老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二)实验探究1.谈话:能量转换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发生,那么能量之间究竟是怎样转换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小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科学下第五单元第一节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针对具体的情景,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亲历能量的互相转化过程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并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过程【导入】1.回顾能量的种类: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能量(学生自由回答)2.出示学生的一些小制作,或是让学生看上周参观的科技展览图片,让学生分析都有哪些能量之后再进一步分析各种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1)师问1:XX小制作都有哪几种能量(或是看科技展览图片,说说都含有什么能量)学生举手回答,师板书能量名称(2)师问2:各种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举手回答,师用箭头表示各能量转换关系3.师顺势导入新授:能量不会消失,它只能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这就是这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能量的转换(师板书课题)【新授】一、举例体会能量转换过程:1、搓二感知,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2、电视机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3、学生举例二、活动:实验探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亲身体验能量的转换过程”1、学生参考教材55页图示,明确实验材料,对照本小组的材料是否完齐全。
(师顾意给各别组少放一或两样器材,考查学生的材料准备的能力)2、小组讨论:如何应用这些材料呢应注意什么(1)实验步骤:1、先用温度计测量现在的水温,并填在实验记录单上2、点燃花生米,并放入石棉网下3、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温度4、对比两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注意事项:1、针很锋利,小心不要扎到自己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火柴棍应放入托盘里,不要随地乱扔三、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师演示,学生说出能量的转换过程四、图片分析能量转换(P56页)(1)学生小组讨论能量转换的过程,并汇报(2)师问:哪种能量最重要(在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归纳出“太阳是能源之母”)(3)电能是怎么转换来的呢(师利用白板钩画出此部分,使其突出)(4)你还知道哪些发电的方法(拓展)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站等五、体会能量转换的普遍性1、说说此时此刻自己或身边正在进行着什么活动,说说进行着哪些能量的转换(如说话、呼吸等)2、总结:能量的转换是具有普遍性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换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各种能量转换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能量转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3.观察与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发现和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4.总结与提高:引导学生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5.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能量转换的流程图或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物质的能量及其转换情况;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2.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使物体能够进行变化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
2. 能量的种类•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电能:电流通过物体时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核能:核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3.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常见的能量转换有以下几种: -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 电能转化为热能 - 光能转化为热能 -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核能转化为热能4. 能量转换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1.将一枚铜钱放在口袋里,快速摇晃口袋,观察铜钱的变化;2.在一只杯子中加入热水,用手摸杯子底部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观察两种方式测出的温度差异;3.用手机的摄像头和手电筒做一个简单的陀螺仪;4.制作一份能发热的冰淇淋,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学习能量的定义、种类和能量转换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展示不同物质在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进行能量转换的实验操作;4.学生总结并记录实验结果,让他们理解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5.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质与能量相关的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断拓展其实际应用的思维。
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能形式探究能量的转换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立志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灯泡、细铁丝、软木塞(橡皮)、花生米、烧杯、温度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出示放风筝的图片,同学们,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呢?是什么在起作用呢?(风能让风筝飞了起来。
)2.出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植物生长的吗?(光能使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
)光能还有什么作用呢?(光还可以发电,可以使物体发热,特殊的光可以看到人体骨骼和骨骼内部……)3.出示烧开水的图片,热能可以做什么?(热能可以使水烧开,可以发电,可以使湿的物体变干,可以烧熟饭菜,可以取暖……)二、实验探究1.谈话: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2.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操作,提出做点燃花生米加热水小实验的要求。
3.提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
)4.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讨: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说说在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6.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热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柴草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7.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上的图)引导学生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2 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二、新课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
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能量的转换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