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工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8
钻完井工程设计方案钻完井工程设计方案钻井工程是石油勘探开发的核心行业之一,是从地表或水面起缘深入地下岩石、采取物化措施,以获得地下储层的能源、巨量水或者矿产、地热等资源。
钻井工程设计方案是钻井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流程,包括钻井设备选型、实施方案、工程预算、具体措施等方面,为有效实现钻井工程的目标提供技术保障和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方案管理1.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解决方案的实施须面对多个沟通渠道,方案管理人员需要逐一考虑其关键节点并进行准确的方案实施策划。
该计划通常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力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通信管理、干系人管理等几个核心方面。
2.制定方案管理程序:根据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方案实施的各项操作、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关键时点的监督和质量管理。
二、方案优化1.井位平面设计:在完成研究地质勘探资料后,进行井位选定,规定井头信息、井位间距、目标层位和压力、稳定性、环境等等,从而制定出计算井转向、井身设计、压裂和固井、施工分析要求的设计方案。
2.井身设计:部分的井层不平衡的地质情况、沉重情况、井壁养护等,以及各种修孔、固井废渣、沉积物残留、岩芯反应和破壳压等情况需要对井壁直径、井身长短、井深、钻头、废渣的设计和处理进行平衡。
3.固井设计:钻井操作中,需要把破碎岩石、废渣填充进孔眼中,然后把其锁定形成坚固的固定构造。
固井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井深、岩石性质、固井几何形状、固井材料性质等。
三、方案实施1.现场施工实施方案:根据钻井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可行的现场施工方案和流程安排,确保钻井作业有序展开,并且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质量控制:钻井工程的重要特征是其易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例如地质环境杂乱复杂、天气条件不稳定、作业设备过时、人员限制等。
通过质量控制的方式来降低工程失败的概率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四、施工完成& 保护管理1.设备检查与维护:施工完成后,需对钻探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其运行状态正常、稳定,并期望在适宜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稠油热采井完井设计稠油热采井是指通过注入热质体(例如蒸汽)将稠油加热,减低其粘度,从而实现较好的采油效果的一种采油方法。
稠油热采井完井设计的目标是保证井筒的完整性以及实现稠油有效的采集。
以下将详细介绍稠油热采井完井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
1.井别和井型选择:稠油热采应选择合适的井别和井型。
井别常用的有垂直井、水平井、斜井等。
水平井是稠油热采的首选,因为水平井能够增加井底面积,提高稠油的采集效率。
而斜井则可以增加地层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导。
2.钻完后的固井设计:稠油地层常常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因此对井筒的固井非常重要。
固井设计应考虑稠油地层渗透率和井周地层的力学特性。
常用的固井材料有水泥和陶粒;固井工艺包括井筒预处理、套管运送、水泥浆充填和水泥浆固化等步骤。
固井需要保证井筒的完整性和固定套管,以防止地层的水和气进入井筒。
3.井筒表面的保温设计:稠油热采需要用到蒸汽等热质体,为了保证热能有效地传递到地层,井筒表面需要进行保温设计。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矿绵、钢皮耐火胶板等,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提高整个采油系统的效率。
4.井底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稠油热采井底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也是完井设计的关键。
井底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喷射器、热井口等设备。
蒸汽喷射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井深、地层温度、油藏压力等因素。
而热井口则是将热能引入到地层的关键装置,其布置需要考虑到热量的均匀传递以及对井筒的保护。
5.安全措施:稠油热采井完井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措施。
稠油热采过程中,温度高、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合理设计井筒的通风、排水系统,保证井口和井筒的距离,设置防喷溅装置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6.井口设施:最后,完井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井口设施的设置,包括井口阀室、产油管道、测量仪表等。
井口设施的合理设计有助于井口操作的方便和井口生产的高效。
总之,稠油热采井完井设计要综合考虑地层特征、采油工艺、设备选择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保证井筒的完整性、提高采油效率,实现稠油的有效采集。
采油工程设计指南采油工程设计第一节完井工程设计一、完井方法1、油藏工程及采油工程对完井的要求列出各方案的井别及数量:采油井、注水井(或注气井)、水平井、丛式井、多底井、观察井及水源井等。
2、井身结构确定1)套管程序的确定根据原始地层压力和破裂压力剖面、注水压力,确定井身结构层次、下深和水泥面返高。
根据采油工程要求确定完井方式、完钻井眼尺寸及油层套管尺寸。
给出套管程序:(1)表层套管:钢级×外径×壁厚(2)技术套管:钢级×外径×壁厚(3)生产套管:钢级×外径×壁厚绘出完井工程示意图。
2)水泥固井根据要求确定注水泥方式(一次注水泥,分级注水泥或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根据油藏要求确定水泥性能、返高及主要外加剂和外加剂的数量。
3、完井设计根据油藏特性优选完井方法。
①.套管固井射孔完井若采用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生产套管内径应与最大产油量油管相匹配,并要考虑大修和侧钻更新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选择生产套管的尺寸、钢级、强度、壁厚、螺纹连接类型、螺纹密封脂的类型及上扣扭矩。
若尾管完井,则要给出悬挂深度及悬挂方式。
②.裸眼完井确定是采用先期裸眼完井还是后期裸眼完井。
③.割缝衬管完井割缝衬管完井,要确定缝割的形状、缝口宽度、缝眼排列形式及数量。
若尾管完井,给出悬挂深度及悬挂方式。
若选用定向井和水平井则要考虑套管弯曲,套管螺纹承受的拉力、螺纹的密封问题,造斜段过泵及井下工具等问题。
④.砾石充填完井砾石充填完井时要根据筛管及砾石充填设计要求,(比如绕丝筛管尺寸及缝隙尺寸要求,砾石质量要求、扩眼尺寸及工艺要求等确定充填砾石中径,携砂液配方及性能。
⑤.预充填烧丝筛管完井对预充填烧丝筛管完井进行施工设计。
⑥.其它防砂完成井是否选择有金属纤维防砂筛管、陶瓷防砂、化学预包砂人工井壁等完井,根据具体储层条件来筛选。
对事故井和抢险井的完井方法按现场条件来决定。
4、自喷井系统装置选择1)井口装置优选自喷井井口装置(采油树)的型号、连接基本形式(法兰、卡箍连接)、最大工作压力及公称通径和试压等级。
钻井完井工程设计
深井钻井完井工程是指在钻井完成后,通过安装井修为允许深井产生产量所必须进行
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完井工程包括钻杆回收、套管回收、井底工程和井口工程等。
完井工
程设计包括井底结构分析、井口设计、油水电正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井底结构分析
井底结构分析是指分析井下的地质结构情况,综合计算成孔环境的地层渗透率最大值,得出井底结构方面的设计参数。
一般在深井完井时,靠上覆盖岩石的质量和渗透率的高低
来定位钻井修为的技术指标。
特别是火山岩类型的完井修为,应依据其火山岩层负荷特性
进行施工,避免井下深层压力波动及异常注浆暴露。
二、井口设计
井口设计包括修葺和布网等,井口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机械扰动而危及产量。
根据深井完井条件,建立适宜的影响因素和深井完井技术,确定完井前的深井修为方案,配合地质工作能确保井口的稳定性和完善性。
三、油水电正管理
油水电正管理是指通过开发钻井单位实施日常巡查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井口及油水
电正异常信号,确保钻井安全及可靠性操作,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产能。
然后根据实际
情况,采取适当的完井技术或措施,正确处理完井事故。
四、完井脱备
本阶段的完井脱备工程包括井口上的安装脱备与安全保护,如防坠井口护栏、管线检
修及换置等。
在这些脱备工作中,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然后在安全、完整的井口
上安装试产管道及设备,对井口设前进行试运行,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证深井设备安
全运行。
完井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完井工程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重要性;2. 掌握完井工程中井筒、井身结构及井口装置的设计原理;3. 了解完井工程涉及的钻井液、固井、射孔等关键技术及其作用;4. 掌握完井工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完井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独立完成井筒、井身结构及井口装置的设计;3. 能够运用钻井液、固井、射孔等技术进行完井施工;4.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完井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完井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4. 增强学生对我国石油工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完井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对完井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完井工程概述:介绍完井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重要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完井工程概述内容:完井工程定义、历史与发展、完井工程在石油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2. 井筒与井身结构设计:讲解井筒、井身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井筒与井身结构设计内容:井筒结构、井身结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井口装置及其设计:介绍井口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井口装置及其设计内容:井口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及方法。
4. 钻井液与固井技术:讲解钻井液、固井技术及其在完井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