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33
第21讲染色体变异(限时:40分钟)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应用1,2,9(中),10(中)2.染色体数目变异及应用3,4,11(中),14(中)3.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5,12(中),134.综合考查6,7,81.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C )解析:A缺失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增加了部分非同源染色体中的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的基因b突变为其等位基因B,属于基因突变;D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2.(2016江苏常州月考)如图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D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图a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未发生改变,图b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图a中若交叉互换的片段上含有的是相同基因,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交叉互换和易位均可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3.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B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不考虑基因突变,植株A、B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解析: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利用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单倍体植株A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不含等位基因;组织培养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21课染色体变异►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对染色体变异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意义的理解,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2.通过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培育归纳与概括实力。
(科学思维)3.通过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更、生物变异类型的推断与试验探究,培育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实力。
(科学探究)考点一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2.染色体组(依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1)组成。
图中雄果蝇体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Ⅱ、Ⅲ、Ⅳ、X或Ⅱ、Ⅲ、Ⅳ、Y。
(2)组成特点。
①形态上: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②功能上:限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限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重复。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项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发育起点配子受精卵受精卵植株特点①植株弱小;②高度不育正常可育①茎秆粗大;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③养分物质含量丰富体细胞染色体组数≥1 2 ≥3形成过程形成缘由自然缘由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 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育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举例蜜蜂的雄蜂几乎全部的动物和多数的高等植物香蕉(三倍体);八倍体小黑麦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限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2.多倍体植株常茎秆粗大,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 3.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4.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1讲染色体变异[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通过染色体变异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意义的理解,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2.通过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法的比较,培养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维)3.通过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与实验探究以及育种方案的选择与设计,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探究)考点1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2)染色体组①概念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举例野生马铃薯的染色体组:12条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项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发育起点配子受精卵(通常是)受精卵(通常是)植株特点①植株弱小;②高度不育正常可育①茎秆粗壮;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③营养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体细胞染色体组数≥1 2 ≥3三倍体和四倍体形成过程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变异类型、图解及实例(连线)提示:①—c—Ⅰ②—d—Ⅱ③—a—Ⅳ④—b—Ⅲ(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
(3)对生物体的影响: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1.DNA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的缺失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2.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